51小说网 www.51xsw.com,全民打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新的一周求推荐票,谢谢啦
倾城营地现在登记在册的居民——居民登记册用了大量的纸张,王朝亲自带队去了一次兴邦县洗劫了一座印刷厂才满足纸张消耗——现在共有六千七百八十个,他们居住于被木枪栅栏围成的区域里。
整个倾城营地的形状其实和红岩营地相似,只不过这里分了三个环。环与环之间的界限则是木枪栅栏和一条五六米宽的护城河——有一条还在挖凿当中。护城河里的水自然是从尖叉河引入的。
营地的背面则是滔滔滚滚的尖叉河。王朝运气不错,居然聘请到了两个懂得造船的稀有人才。造船作坊已经建了起来。以备紧急情况下逃跑所用。
原本的训练营地区域自然是倾城营地的核心所在,是内环。外环则居住者由那些预备队员们拉起来的十三支队伍,以及相关后勤辅助人员——是的,这群人并没有居住在中环,而是在外环!
而中环则散布着各种工坊工厂,设施商铺,及其相关从业者,还有工人,普通劳动力居民等等。叶钗率领着的“下六队”奴隶队伍驻扎守备在这里。奴隶队伍虽然只有六支,可是也有六百人之多。
之所以这么做,根本上其实是王朝并不太信任那些预备队员组织的队伍。宋哲和欧阳青的叛逃让他很不爽。而且那十三支战队的人员构成太杂了。这让他不能不防。有叶钗的奴隶队伍在中环守备王朝更放心。
当然王朝的这种想法和意思肯定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外环虽然是外环,可是居住生活环境却比中环好多了。在“一天仨馒头”的诱惑下打量劳动力被压榨出来,外环已经建起了一排排的有模有样的土木屋子。
顺带一提,之前曾经给王朝建过驻地的那个工头刘钢也逃了出来,并且来到了倾城营地。凭着他和王朝的那点香火情,加上王朝又的确需要他这个建筑人才,所以刘钢现在是内务部建设组的组长,负责营地基建。
论若忠诚度,王朝其实更相信那些奴隶队伍。无他,奴隶在别处是绝对享受不到做人的待遇的。而在王朝这里他们至少能够挺直腰杆做人,还有饱饭吃。没了王朝撑腰,他们就是连畜生都不如的畜生。
当然基于稳定的需要,王朝不会给奴隶尊严上的优待。在营地中他们的地位和待遇仍然是最差的。在中环,奴隶战士们居住的仍然是很粗糙的原始土包。
这样的格局的作用就是,王朝即能利用外环的十三支战队构成营地防御的第一道结实防线,又能让奴隶队伍来防着那十三支战队。
如此布局,再加上“居委会”的存在,即便是像现在出现紧急状况,营地也不会出现不可控的乱象。
当然,有的地方还是会乱的。比如那些没有登记造册的非营地居民。这部分人就位于营地外环之外,他们或是拒绝成为营地居民,或是没资格称为营地居民,属于彻底的自由人。只是这部分人就算乱起来对王朝来说也是无关痛痒。
为什么会有人拒绝成为营地居民?因为营地居民有众多的权利和义务。有些人觉得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可以活的很潇洒,自然是不屑抱营地的大腿。这就好像王朝以前不肯去抱红岩营地和凤凰营地的大腿一样。
六千到七千人是此刻王朝的集团所能支撑的势力规模。再多,以倾城营地当前的生产能力就掌控不过来了。肚量有多少就吃多少的饭,王朝可不想撑到自个儿。
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指挥部,夏卓夜林锻李慕苹,以及钟良庸等人都已经在这里了。营地的“警戒制度”一共有五个等级。
一级是全营动员准备战斗。二级是营地管理机构全部动员。三级则是军事部、安防部、情报部、装备部动员,王朝需要出面坐镇。四级到五级则用不着王朝出面,军事部、情报部自行协作处理危机足矣。
王朝道:“红色的狼烟代表来的是烈音鬼子。这是我们营地建立以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也是第一次考验。咱们能否在这里真正立足,就看能不能将这波鬼子干脆利落的消灭掉。”
蔡锦道:“营主,有关来袭的烈音鬼子具体的情报暂时还没有送上来。”王朝道:“不管了。我带许兮茹和杨旦他们去。另外钟良庸你在让两支预备战队的队长各带三十人。一百人的队伍足够应对了。”钟良庸道:“是!”
夏卓夜道:“王朝,让林锻也带一支队伍去吧。我们需要和烈音鬼子正面交战的经验。”王朝道:“行。那就一起吧。”装备部部长,少年老成的林森道:“营主,要不要准备车辆?”
王朝道:“不必。咱们这次属于防守作战。准备车辆也来不及。谷底平原上的陷车坑和木枪阵同样限制了我们。你赶紧准备两个基数的弹药和消耗物资(受伤补血用)。”林森应声退下。
五分钟之后,一共一百二十人的装备齐全的队伍就狂奔出了营地。大约二十分钟之后面前就冲过来三个骑摩托的人。这些就是安防部巡逻组的成员。他们也是一支装备不俗的精英队伍。
三个摩托手冲到王朝面前,将烈音鬼子的情报汇报给王朝他们。此时其他巡逻组的战士已经和烈音鬼子交战上了。他们是营地最外围的第一道防线。每一支十个组成的巡逻队伍都有一件足以震住场面的武器。
不出意外,烈音鬼子的车果然被陷车坑和木枪阵阻拦了。跟着所有烈音鬼子就跳下车启动了“11路公交”发动狂袭。巡逻队员们依仗着一路上的壕沟和土堆掩体和烈音鬼子且战且退。
这些东西王朝当然想不到,可是林锻和李慕苹这两个精英军人却是门儿清的很。
根据巡逻组员的... -->>
ps:新的一周求推荐票,谢谢啦
倾城营地现在登记在册的居民——居民登记册用了大量的纸张,王朝亲自带队去了一次兴邦县洗劫了一座印刷厂才满足纸张消耗——现在共有六千七百八十个,他们居住于被木枪栅栏围成的区域里。
整个倾城营地的形状其实和红岩营地相似,只不过这里分了三个环。环与环之间的界限则是木枪栅栏和一条五六米宽的护城河——有一条还在挖凿当中。护城河里的水自然是从尖叉河引入的。
营地的背面则是滔滔滚滚的尖叉河。王朝运气不错,居然聘请到了两个懂得造船的稀有人才。造船作坊已经建了起来。以备紧急情况下逃跑所用。
原本的训练营地区域自然是倾城营地的核心所在,是内环。外环则居住者由那些预备队员们拉起来的十三支队伍,以及相关后勤辅助人员——是的,这群人并没有居住在中环,而是在外环!
而中环则散布着各种工坊工厂,设施商铺,及其相关从业者,还有工人,普通劳动力居民等等。叶钗率领着的“下六队”奴隶队伍驻扎守备在这里。奴隶队伍虽然只有六支,可是也有六百人之多。
之所以这么做,根本上其实是王朝并不太信任那些预备队员组织的队伍。宋哲和欧阳青的叛逃让他很不爽。而且那十三支战队的人员构成太杂了。这让他不能不防。有叶钗的奴隶队伍在中环守备王朝更放心。
当然王朝的这种想法和意思肯定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外环虽然是外环,可是居住生活环境却比中环好多了。在“一天仨馒头”的诱惑下打量劳动力被压榨出来,外环已经建起了一排排的有模有样的土木屋子。
顺带一提,之前曾经给王朝建过驻地的那个工头刘钢也逃了出来,并且来到了倾城营地。凭着他和王朝的那点香火情,加上王朝又的确需要他这个建筑人才,所以刘钢现在是内务部建设组的组长,负责营地基建。
论若忠诚度,王朝其实更相信那些奴隶队伍。无他,奴隶在别处是绝对享受不到做人的待遇的。而在王朝这里他们至少能够挺直腰杆做人,还有饱饭吃。没了王朝撑腰,他们就是连畜生都不如的畜生。
当然基于稳定的需要,王朝不会给奴隶尊严上的优待。在营地中他们的地位和待遇仍然是最差的。在中环,奴隶战士们居住的仍然是很粗糙的原始土包。
这样的格局的作用就是,王朝即能利用外环的十三支战队构成营地防御的第一道结实防线,又能让奴隶队伍来防着那十三支战队。
如此布局,再加上“居委会”的存在,即便是像现在出现紧急状况,营地也不会出现不可控的乱象。
当然,有的地方还是会乱的。比如那些没有登记造册的非营地居民。这部分人就位于营地外环之外,他们或是拒绝成为营地居民,或是没资格称为营地居民,属于彻底的自由人。只是这部分人就算乱起来对王朝来说也是无关痛痒。
为什么会有人拒绝成为营地居民?因为营地居民有众多的权利和义务。有些人觉得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可以活的很潇洒,自然是不屑抱营地的大腿。这就好像王朝以前不肯去抱红岩营地和凤凰营地的大腿一样。
六千到七千人是此刻王朝的集团所能支撑的势力规模。再多,以倾城营地当前的生产能力就掌控不过来了。肚量有多少就吃多少的饭,王朝可不想撑到自个儿。
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指挥部,夏卓夜林锻李慕苹,以及钟良庸等人都已经在这里了。营地的“警戒制度”一共有五个等级。
一级是全营动员准备战斗。二级是营地管理机构全部动员。三级则是军事部、安防部、情报部、装备部动员,王朝需要出面坐镇。四级到五级则用不着王朝出面,军事部、情报部自行协作处理危机足矣。
王朝道:“红色的狼烟代表来的是烈音鬼子。这是我们营地建立以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也是第一次考验。咱们能否在这里真正立足,就看能不能将这波鬼子干脆利落的消灭掉。”
蔡锦道:“营主,有关来袭的烈音鬼子具体的情报暂时还没有送上来。”王朝道:“不管了。我带许兮茹和杨旦他们去。另外钟良庸你在让两支预备战队的队长各带三十人。一百人的队伍足够应对了。”钟良庸道:“是!”
夏卓夜道:“王朝,让林锻也带一支队伍去吧。我们需要和烈音鬼子正面交战的经验。”王朝道:“行。那就一起吧。”装备部部长,少年老成的林森道:“营主,要不要准备车辆?”
王朝道:“不必。咱们这次属于防守作战。准备车辆也来不及。谷底平原上的陷车坑和木枪阵同样限制了我们。你赶紧准备两个基数的弹药和消耗物资(受伤补血用)。”林森应声退下。
五分钟之后,一共一百二十人的装备齐全的队伍就狂奔出了营地。大约二十分钟之后面前就冲过来三个骑摩托的人。这些就是安防部巡逻组的成员。他们也是一支装备不俗的精英队伍。
三个摩托手冲到王朝面前,将烈音鬼子的情报汇报给王朝他们。此时其他巡逻组的战士已经和烈音鬼子交战上了。他们是营地最外围的第一道防线。每一支十个组成的巡逻队伍都有一件足以震住场面的武器。
不出意外,烈音鬼子的车果然被陷车坑和木枪阵阻拦了。跟着所有烈音鬼子就跳下车启动了“11路公交”发动狂袭。巡逻队员们依仗着一路上的壕沟和土堆掩体和烈音鬼子且战且退。
这些东西王朝当然想不到,可是林锻和李慕苹这两个精英军人却是门儿清的很。
根据巡逻组员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