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乱世情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晋阳,宣政殿
青年内侍从木匣中拿出一粒赤色丹药,发现丹药被整齐地切掉了一部分,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御座上的皇帝,暗自咬牙,吞下了丹药。
入口的咸腥味道让他有些不适,不由干咳了两声。
约莫一盏茶后,高纬问道:“现在感觉如何?”“奴才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
“怎么了?”见皇帝追问,内侍只好说道:“奴才儿时喝过人血,这粒丹药的味道很像人血。”
高纬和赵书庸得知他喝人血之事后,并没有露出惊骇之色,只是心中微微叹息。
西晋永嘉之乱以来,南北各地战乱灾荒不休,易子而食之事屡见不鲜,青年内侍就算是说他吃过人肉,他们也不会吃惊。
高纬眼珠转了转,对赵书庸吩咐道:“先将他送到宫外,安排太医跟着,若是有事,立刻禀报。”“是。”
赵书庸走后,“龙隐”突然出现在殿内,将帛书呈给高纬。
高纬佯装淡然地接过帛书,浏览过后,感叹道:“查了七年,终于要查清楚了。”“恭喜主子。”
高纬的目光移到龙隐身上:“好了,你退下去休息吧。”“是,奴才告退。”
“龙隐”一消失,高纬就迫不及待地唤来了一名宦官,吩咐道:“让刑部尚书带着自前魏孝武帝至文宣帝在位时期的所有谋逆案卷宗入宫。”顿了顿,又说道:“让他直接便服入宫。”“遵旨。”
刑部尚书荀士逊是三个月前才从侍郎晋升为尚书,近日总算处理好了和前任尚书交接之后的种种事务,便想趁着今日沐休请交好的好友和名士前辈来府上举行清谈大会。
结果清谈刚开始,宫中就来人让他进宫,还要带着刑部卷宗。
尽管心中十分不满,但他还是让长子替他照顾在场诸人,自己悄然退场。
快速找出那十几年里的谋逆案卷宗,荀士逊还是手到擒来的。
一来是那些年的谋逆案总共只有两起,二来他曾经当过长达十年的主书(掌管文书,主职抄录之事),那两起谋逆案卷宗有一部分就是他亲自撰写的。
赵书庸返回宣政殿的时候,荀士逊正好进殿,所以他只看到一个捧着帛轴的瘦削背影。
好奇之下,便朝守门内侍问道:“那是何人?”“回禀中侍中,那是丑舍人。”
内侍一说丑舍人,赵书庸便知道进去的荀士逊了。
荀士逊此人说来也是倒霉,此人好学不迂腐,文章也是清新典雅,更是在十四岁就被选为了秀才,可就因为他相貌太过丑陋,活生生在主书之职上蹉跎了十年。
幸亏他的挚友马敬德在高纬还是太子时,就担任了她的侍讲,经过马敬德的推荐,荀士逊才升任为中书舍人(主职草拟诏书),后来高纬发现他精通律例,便又将其改任至刑部。
丑舍人这绰号说起来还与高湛有关:荀士逊刚升任中书舍人不久,曾有一日入宫奏事,但高湛当时正在后宫,他只得请宦官将奏疏呈给高湛,偏偏那宦官没有问这位新任舍人的名字,在呈上奏疏的同时,只好说来人是一位丑舍人。
高湛大笑,说此人必是荀士逊,一看奏疏,果然如此,从此丑舍人便成了荀士逊的绰号。
赵书庸想了想,决定还是留在殿外为好,反正皇帝要是需要自己,自会喊他。
※※※
“圣上,自太昌元年至天保十三年的谋逆案一共有两宗,分别是荀济案和彭乐案。”闻此,高纬直接问道:“哪宗案子牵连得更广?”
“回禀圣上,荀济案中文襄帝是只杀了荀济和元瑾几个主谋,就结案了。而彭乐案牵连者却甚广,不仅彭府上下皆连坐,连王府属官及其家眷也都被严惩了。”
对于彭乐谋逆案,高纬也不算陌生,高廓养母彭太妃就是彭乐之女,在父亲死后,她被迫充任为宫人,后来被即将出宫开府的高湛看中,纳为了侧妃。
而她前世深信不疑的乳母陆令萱也是在担任王府属官的丈夫被斩首后,才和儿子一起入掖庭为奴的。
至于荀济案则就有些尴尬:东魏孝静帝当年不愿意继续做傀儡皇帝,便与荀济和元瑾等人密谋想要除掉当时掌握朝政的高澄,不料中途事情暴露。
盛怒之下的高澄入宫叱问孝静帝为何造反,并且要诛杀孝静帝宠爱的嫔御。
自古至今,能说出皇帝造反的,也只有高纬的大伯父文襄帝了。
孝静帝更是以“齐王自己欲造反,又何必指责我?我连自身都不在乎,更何况嫔御!”堵得高澄哑口无言,之后高澄只能将孝静帝幽禁于含章堂,并烹杀了荀济等人了事。
“你将彭乐案的卷宗呈上来。”“是。”
荀士逊依言将卷宗放到御案,他怀中立刻空出了一大部分。
高纬随手将帛轴全部展开,快速浏览了一遍,抬头问道:“这么一宗大案,卷宗中最完整的居然是按律处置的男子成员名单,而案件的经过更是只有一句‘天保二年,太尉彭乐谋逆,伏诛,废黜陈留王爵。’,这是怎么回事?”
荀士逊也看得出高纬的不悦,但他也很委屈,实话实说道:“此案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之久,其中详情大概是只有文宣帝与当时的查案官员知晓了,便是刑部,也是等案子结束后,按照审案官署提供的案件细节,撰写于卷宗上,再归档文库。”
“查案官署?”高纬低下头,又细细看了一遍,很快便看到了对她来说并不陌生的一个官署名字:大理寺。
高纬的手指顺势左移,果然看到了主审官员当时的官职——大理寺卿,但在看到名字时,她终还是遗憾地叹了一口气。
大理寺卿是正三品的实权高官,许多人登上这官位时已是四五十岁,在此官位上致仕或者病逝都属常事。
彭乐案的这位已故大理寺卿宋世轨也是如此,他已于河清二年病逝,现任的大理寺卿和两名少卿都是在那一年升上来的。
高纬之所以对其记忆深刻,也是因为此人委实是能臣,天保元年至河清二年的十几年间,少卿之位虽然无人担任,但大理寺效率一如既往。
文宣帝高洋原先只是对宋世轨之兄,判案循吏宋世良青眼有加,才将宋世轨升任大理寺卿,在发现宋世轨才能不亚于其兄后,也就不管大理寺中的空缺之事了。
而后诸帝也好似忘了这事,直到宋世轨病逝,高湛带着高纬亲往宋府,厚赐了其妻儿后,又按照他的遗嘱将苏琼升任为大理寺卿。
荀士逊兀自惴惴不安,只听皇帝问道:“难道被处置的属官家眷名单刑部也没有?”
“此案的家眷名单卷宗应该是在大理寺中,若是陛下想要查看,可以让秦国公帮忙。”
“秦国公?”“当年的大理正(主职审议归档卷宗)就是秦国公,而且宋开府在世时素来与他交好,说不准能告诉陛下彭乐案原委。”宋世轨死后被追赠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高纬默默记在心中,又听荀士逊建议自己去查看掖庭宫当年的罪官家眷名单,心中叹息一声,敷衍地嗯了一声。
<... -->>
晋阳,宣政殿
青年内侍从木匣中拿出一粒赤色丹药,发现丹药被整齐地切掉了一部分,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御座上的皇帝,暗自咬牙,吞下了丹药。
入口的咸腥味道让他有些不适,不由干咳了两声。
约莫一盏茶后,高纬问道:“现在感觉如何?”“奴才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
“怎么了?”见皇帝追问,内侍只好说道:“奴才儿时喝过人血,这粒丹药的味道很像人血。”
高纬和赵书庸得知他喝人血之事后,并没有露出惊骇之色,只是心中微微叹息。
西晋永嘉之乱以来,南北各地战乱灾荒不休,易子而食之事屡见不鲜,青年内侍就算是说他吃过人肉,他们也不会吃惊。
高纬眼珠转了转,对赵书庸吩咐道:“先将他送到宫外,安排太医跟着,若是有事,立刻禀报。”“是。”
赵书庸走后,“龙隐”突然出现在殿内,将帛书呈给高纬。
高纬佯装淡然地接过帛书,浏览过后,感叹道:“查了七年,终于要查清楚了。”“恭喜主子。”
高纬的目光移到龙隐身上:“好了,你退下去休息吧。”“是,奴才告退。”
“龙隐”一消失,高纬就迫不及待地唤来了一名宦官,吩咐道:“让刑部尚书带着自前魏孝武帝至文宣帝在位时期的所有谋逆案卷宗入宫。”顿了顿,又说道:“让他直接便服入宫。”“遵旨。”
刑部尚书荀士逊是三个月前才从侍郎晋升为尚书,近日总算处理好了和前任尚书交接之后的种种事务,便想趁着今日沐休请交好的好友和名士前辈来府上举行清谈大会。
结果清谈刚开始,宫中就来人让他进宫,还要带着刑部卷宗。
尽管心中十分不满,但他还是让长子替他照顾在场诸人,自己悄然退场。
快速找出那十几年里的谋逆案卷宗,荀士逊还是手到擒来的。
一来是那些年的谋逆案总共只有两起,二来他曾经当过长达十年的主书(掌管文书,主职抄录之事),那两起谋逆案卷宗有一部分就是他亲自撰写的。
赵书庸返回宣政殿的时候,荀士逊正好进殿,所以他只看到一个捧着帛轴的瘦削背影。
好奇之下,便朝守门内侍问道:“那是何人?”“回禀中侍中,那是丑舍人。”
内侍一说丑舍人,赵书庸便知道进去的荀士逊了。
荀士逊此人说来也是倒霉,此人好学不迂腐,文章也是清新典雅,更是在十四岁就被选为了秀才,可就因为他相貌太过丑陋,活生生在主书之职上蹉跎了十年。
幸亏他的挚友马敬德在高纬还是太子时,就担任了她的侍讲,经过马敬德的推荐,荀士逊才升任为中书舍人(主职草拟诏书),后来高纬发现他精通律例,便又将其改任至刑部。
丑舍人这绰号说起来还与高湛有关:荀士逊刚升任中书舍人不久,曾有一日入宫奏事,但高湛当时正在后宫,他只得请宦官将奏疏呈给高湛,偏偏那宦官没有问这位新任舍人的名字,在呈上奏疏的同时,只好说来人是一位丑舍人。
高湛大笑,说此人必是荀士逊,一看奏疏,果然如此,从此丑舍人便成了荀士逊的绰号。
赵书庸想了想,决定还是留在殿外为好,反正皇帝要是需要自己,自会喊他。
※※※
“圣上,自太昌元年至天保十三年的谋逆案一共有两宗,分别是荀济案和彭乐案。”闻此,高纬直接问道:“哪宗案子牵连得更广?”
“回禀圣上,荀济案中文襄帝是只杀了荀济和元瑾几个主谋,就结案了。而彭乐案牵连者却甚广,不仅彭府上下皆连坐,连王府属官及其家眷也都被严惩了。”
对于彭乐谋逆案,高纬也不算陌生,高廓养母彭太妃就是彭乐之女,在父亲死后,她被迫充任为宫人,后来被即将出宫开府的高湛看中,纳为了侧妃。
而她前世深信不疑的乳母陆令萱也是在担任王府属官的丈夫被斩首后,才和儿子一起入掖庭为奴的。
至于荀济案则就有些尴尬:东魏孝静帝当年不愿意继续做傀儡皇帝,便与荀济和元瑾等人密谋想要除掉当时掌握朝政的高澄,不料中途事情暴露。
盛怒之下的高澄入宫叱问孝静帝为何造反,并且要诛杀孝静帝宠爱的嫔御。
自古至今,能说出皇帝造反的,也只有高纬的大伯父文襄帝了。
孝静帝更是以“齐王自己欲造反,又何必指责我?我连自身都不在乎,更何况嫔御!”堵得高澄哑口无言,之后高澄只能将孝静帝幽禁于含章堂,并烹杀了荀济等人了事。
“你将彭乐案的卷宗呈上来。”“是。”
荀士逊依言将卷宗放到御案,他怀中立刻空出了一大部分。
高纬随手将帛轴全部展开,快速浏览了一遍,抬头问道:“这么一宗大案,卷宗中最完整的居然是按律处置的男子成员名单,而案件的经过更是只有一句‘天保二年,太尉彭乐谋逆,伏诛,废黜陈留王爵。’,这是怎么回事?”
荀士逊也看得出高纬的不悦,但他也很委屈,实话实说道:“此案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之久,其中详情大概是只有文宣帝与当时的查案官员知晓了,便是刑部,也是等案子结束后,按照审案官署提供的案件细节,撰写于卷宗上,再归档文库。”
“查案官署?”高纬低下头,又细细看了一遍,很快便看到了对她来说并不陌生的一个官署名字:大理寺。
高纬的手指顺势左移,果然看到了主审官员当时的官职——大理寺卿,但在看到名字时,她终还是遗憾地叹了一口气。
大理寺卿是正三品的实权高官,许多人登上这官位时已是四五十岁,在此官位上致仕或者病逝都属常事。
彭乐案的这位已故大理寺卿宋世轨也是如此,他已于河清二年病逝,现任的大理寺卿和两名少卿都是在那一年升上来的。
高纬之所以对其记忆深刻,也是因为此人委实是能臣,天保元年至河清二年的十几年间,少卿之位虽然无人担任,但大理寺效率一如既往。
文宣帝高洋原先只是对宋世轨之兄,判案循吏宋世良青眼有加,才将宋世轨升任大理寺卿,在发现宋世轨才能不亚于其兄后,也就不管大理寺中的空缺之事了。
而后诸帝也好似忘了这事,直到宋世轨病逝,高湛带着高纬亲往宋府,厚赐了其妻儿后,又按照他的遗嘱将苏琼升任为大理寺卿。
荀士逊兀自惴惴不安,只听皇帝问道:“难道被处置的属官家眷名单刑部也没有?”
“此案的家眷名单卷宗应该是在大理寺中,若是陛下想要查看,可以让秦国公帮忙。”
“秦国公?”“当年的大理正(主职审议归档卷宗)就是秦国公,而且宋开府在世时素来与他交好,说不准能告诉陛下彭乐案原委。”宋世轨死后被追赠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高纬默默记在心中,又听荀士逊建议自己去查看掖庭宫当年的罪官家眷名单,心中叹息一声,敷衍地嗯了一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