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文秘基础知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课程意识(20分)
开发意识
1、创造性利用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和本质联系,从学科体系高度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开发课程资源。能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和创造性处理,能积极开发并合理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生成意识
1、课程创生。能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转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2、动态生成。课堂中不是机械地按预设思路推进教学,能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主体意识
1、学生即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即课程。能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问题引领(20分)
问题设计
1、问题引领。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把探究的触角延展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习得能力的纽带。
2、任务驱动。能以知识思维性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能把主目标细化为一项项操作活动性任务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问题意识
1、质疑能力。善于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怀疑、困惑、探究心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2、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能力。能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筛选策略的能力、自我反思矫正的能力等。
2、问题解决规律。能根据常规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的不同,指导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重视学生独特的思路,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新方法(20分)
情境意境
1、情境创设。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或活动,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解决问题。
2、意境构思。运用有意义学习方式,赋予课堂丰实的思维内涵;善于发掘知识或问题内在魅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愉悦;在科学理性的对话中,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生活感受与人生意义的情感共鸣和思想领悟。
知识建构
1、知识建构。发掘原有经验,通过学生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实现学习。教学中既重结论,又重探索结论的... -->>
一、课程意识(20分)
开发意识
1、创造性利用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和本质联系,从学科体系高度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开发课程资源。能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和创造性处理,能积极开发并合理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生成意识
1、课程创生。能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转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2、动态生成。课堂中不是机械地按预设思路推进教学,能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主体意识
1、学生即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即课程。能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问题引领(20分)
问题设计
1、问题引领。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把探究的触角延展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习得能力的纽带。
2、任务驱动。能以知识思维性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能把主目标细化为一项项操作活动性任务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问题意识
1、质疑能力。善于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怀疑、困惑、探究心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2、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能力。能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筛选策略的能力、自我反思矫正的能力等。
2、问题解决规律。能根据常规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的不同,指导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重视学生独特的思路,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新方法(20分)
情境意境
1、情境创设。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或活动,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解决问题。
2、意境构思。运用有意义学习方式,赋予课堂丰实的思维内涵;善于发掘知识或问题内在魅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愉悦;在科学理性的对话中,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生活感受与人生意义的情感共鸣和思想领悟。
知识建构
1、知识建构。发掘原有经验,通过学生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实现学习。教学中既重结论,又重探索结论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