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大娘记得她小婶说:这排子房是清康熙年间用来给八旗子弟兵和他们的家属们临时居住的。
由于这种房型节省材料、便于管理、向阳保暖,那时被广泛采用,现在依然用。
这种房排与排的间距大致三四米,没有独立的厨房、茅房等生活设施,每间14-16平方米。
有的把中间一间前后隔开,配给左右邻间,就形成了两个一间半的“刀把房”
,前间朝阳,后间只有北向的后窗。
且这种房子进深短,一开门室内一览无余。
大多数人家用“阳光换厨房”
,挡住自家向阳的前窗盖起小厨房,由于终日难见阳光,室内大多“黑糊糊、油腻腻”
。
“排子房”
把门的首户大多是公共厕所,卫生条件差,街坊们管这叫“闻着味儿回家”
。
姚博远刚进农场,不用说他要是申请住房,那是刀把房没跑!
她怎么舍得让儿子受那罪,从姚湾村到东方红农场步行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大娘听着细碎的笑声,看着他微微耸动的肩膀,“你小子,别偷笑,别以为我们让你们住家里,就同意了,这事还得爷爷首肯才对。”
当娘的没有不了解自个孩子的,即便看不清,也能感觉到这小子的情绪变化。
“还有你这么有信心能当上农场工人啊!”
姚长山当场泼起冷水来。
这下姚博远不确定了,虽说他在农事上绝对的有信心,不过这事事无绝对。
“这事还是等你见过工再说吧!”
姚长山说道,“现在回去睡觉。”
“爹……”
姚博远喊道。
“叫爹也没用,睡觉!”
姚长山挥手道,摆出了一副这事以后再谈。
姚博远再不甘心也转身回了房间,看来还得等见了工再说。
“娘,明儿可以给我些衣服吗,还有粮食……”
姚博远站在帘子外说道。
“知道了,还不赶紧去睡觉。”
大娘没好气地说道。
这嘴里还唠叨道。
“这儿媳妇,还没见着呢!
东西就大把大把的往外撒,也不知能收回来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