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混战(二) (1/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胡宗愈,字完夫,常州晋陵人,比苏轼年长七岁的他是苏轼的好基友。在原先的历史上,王觌这份弹劾奏章本该在元祐三年五月,既胡宗愈被提拔为尚书右丞以后即刻上呈太皇太后。然而那时正逢淑寿公主病势转危,不久便过世了。淑寿公主过世未满一个月,太皇太后的小儿子荆王赵頵又死了。皇家接连死人气氛正压抑,大伙都知道不该在这个时候有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触霉头。到了元祐四年,车盖亭诗案又先抢了风头,是以这封弹劾竟是拖到了元祐四年八月方才上呈。
此时胡宗愈已走马上任一年有余,工作兢兢业业与苏轼合作无间。有偶像为胡宗愈背书,太皇太后对胡宗愈也极为赏识。接到王觌的弹劾奏章,太皇太后即刻大怒,表示王觌身为谏议大夫非但不能为国分忧反而无故构陷朝廷大臣,应革除职务贬官外放。
王觌是朔党的前锋干将,难得的文辞犀利,元祐初擢升右正言后一连上疏数十份弹劾以章惇、蔡确、韩缜等为首的新党人员,最终使太皇太后将这些人一一贬谪。如此人才,朔党岂能坐视其外放远离政治中心?吕大防当即将太皇太后的指示拦截了下来,暗示知制浩暂且不要起草诏书,由他请动吕公著又带上刘挚先去劝谏太皇太后。
胡宗愈行得正坐得直,本人又极有才干,吕大防所谓的劝谏其实也不过是希望能保住王觌的官位,至于将胡宗愈拉下马换上朔党的自己人却是痴心妄想了。吕公著向来老辣,与吕大防是同一看法。唯有刘挚缺乏政斗经验,犹在御前诋毁胡宗愈,惹来太皇太后的怒斥。
这三人与太皇太后的一番谈话传到崇政殿,小皇帝不由一声嗤笑,冷嘲地道:“刘挚身为尚书左丞这般容不得同僚,心胸狭隘行事刻毒,当真可怕啊!”
慕容复一样不喜刘挚,只是听到小皇帝言语中的阴损怨毒之意,他却忍不住皱了皱眉,许久才答:“刘大人素有大志。”
小皇帝闻言只把眉一挑,嘲弄地道:“莫非刘挚也想尝尝这官居一品宰执天下的滋味?依朕看,他还差了些呢!”
殿上侍奉的内侍宫女闻言即刻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这便是所谓的“金口玉言”。有小皇帝这一句评语,纵使将来刘挚如何呕心沥血使尽解数也休想官至宰相。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如今仍是太皇太后的一言堂,小皇帝只是个摆设。
这一句,慕容复同样不知如何回应。好在小皇帝也不需要他回应,他低头继续翻阅太皇太后着人送来的政务记录。见吕大防对太皇太后坦然言道:之所以弹劾胡宗愈乃因他与大部分朝臣的意见不合,小皇帝登时拍案大笑,欢快地道:“先前人人皆道吕微仲为人老实,朕还不信。原来当真如此,能将党同伐异的话说得这般坦白,他若不是老实人,还有谁是老实人?”
正与小皇帝一同阅读这份记录的慕容复也不由默然。吕大防能堂而皇之地在太皇太后面前表示要将不同于自己的声音消灭掉,固然是老实可又何尝不是有恃无恐的实力展现呢?但转念一想,倘若朔党真有这般呼风唤雨的实力,为何当年又任由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把持朝政近十年而无能为力呢?慕容复相信,在全体官僚阶级中中庸的随波逐流的终究是占了大多数。朝堂上究竟是新党的一言堂还是旧党的天下,关键仍是要看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意志。简单来说,新党得了皇帝的支持,那天下便行新法走新路;旧党得了皇帝的支持,那天下便行旧法从祖制。小皇帝从来偏向新党对朔党十分厌恶,那么,素来亲近旧党的太皇太后呢?朔党这般猖狂,与当年的新党又有何异?太皇太后心中就没有一点不快或担忧?
“吕公著还是老一套的说辞,毫无新意。担心贬谪了王觌,有损朕纳谏的名声?朕只知道台谏里既出了贾易和王觌这等空口白话构陷大臣的小人,朕的名声早就被这些小人败坏了!”小皇帝不由恨声道。吕公著为相时从不将他放在眼里,反而一心逢迎太皇太后,却又屡屡拿他当借口维护党朋,小皇帝自然对他万般恼恨不知暗咒了他多少回。
“官家,哀家让你看这些是让你学着治政,你背后诋毁大臣却非人君所为!”说话间,太皇太后又走了进来。这一回,向太后也随侍在侧。
小皇帝与慕容复见到这两位至尊,忙上前行礼。
太皇太后命二人平身后便将目光转向了慕容复。“慕容卿,你即为崇政殿说书自当事事警醒官家正心修身,如今眼见官家言语失当却不劝谏,岂非放纵渎职?”
“微臣知罪!”慕容复见太皇太后难得疾言厉色,赶忙跪下请罪。“只是……微臣不知该如何劝谏。”
“这是什么话?”太皇太后刚与吕公著等三人争执了一场,正是余怒未消。此时听慕容复这般回答,她即刻一拍扶手冷声道,“你不知如何劝谏,可知如何为官?如何尽忠?”
太皇太后这两句质问不可谓不重,竟连小皇帝也吓了一跳,忙在慕容复的身边跪下道:“祖母,朕知错了,您不要责罚慕容卿。”
陪坐一旁的向太后也忙道:“母后息怒,难得慕容卿与官家相得,官家的... -->>
胡宗愈,字完夫,常州晋陵人,比苏轼年长七岁的他是苏轼的好基友。在原先的历史上,王觌这份弹劾奏章本该在元祐三年五月,既胡宗愈被提拔为尚书右丞以后即刻上呈太皇太后。然而那时正逢淑寿公主病势转危,不久便过世了。淑寿公主过世未满一个月,太皇太后的小儿子荆王赵頵又死了。皇家接连死人气氛正压抑,大伙都知道不该在这个时候有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触霉头。到了元祐四年,车盖亭诗案又先抢了风头,是以这封弹劾竟是拖到了元祐四年八月方才上呈。
此时胡宗愈已走马上任一年有余,工作兢兢业业与苏轼合作无间。有偶像为胡宗愈背书,太皇太后对胡宗愈也极为赏识。接到王觌的弹劾奏章,太皇太后即刻大怒,表示王觌身为谏议大夫非但不能为国分忧反而无故构陷朝廷大臣,应革除职务贬官外放。
王觌是朔党的前锋干将,难得的文辞犀利,元祐初擢升右正言后一连上疏数十份弹劾以章惇、蔡确、韩缜等为首的新党人员,最终使太皇太后将这些人一一贬谪。如此人才,朔党岂能坐视其外放远离政治中心?吕大防当即将太皇太后的指示拦截了下来,暗示知制浩暂且不要起草诏书,由他请动吕公著又带上刘挚先去劝谏太皇太后。
胡宗愈行得正坐得直,本人又极有才干,吕大防所谓的劝谏其实也不过是希望能保住王觌的官位,至于将胡宗愈拉下马换上朔党的自己人却是痴心妄想了。吕公著向来老辣,与吕大防是同一看法。唯有刘挚缺乏政斗经验,犹在御前诋毁胡宗愈,惹来太皇太后的怒斥。
这三人与太皇太后的一番谈话传到崇政殿,小皇帝不由一声嗤笑,冷嘲地道:“刘挚身为尚书左丞这般容不得同僚,心胸狭隘行事刻毒,当真可怕啊!”
慕容复一样不喜刘挚,只是听到小皇帝言语中的阴损怨毒之意,他却忍不住皱了皱眉,许久才答:“刘大人素有大志。”
小皇帝闻言只把眉一挑,嘲弄地道:“莫非刘挚也想尝尝这官居一品宰执天下的滋味?依朕看,他还差了些呢!”
殿上侍奉的内侍宫女闻言即刻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这便是所谓的“金口玉言”。有小皇帝这一句评语,纵使将来刘挚如何呕心沥血使尽解数也休想官至宰相。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如今仍是太皇太后的一言堂,小皇帝只是个摆设。
这一句,慕容复同样不知如何回应。好在小皇帝也不需要他回应,他低头继续翻阅太皇太后着人送来的政务记录。见吕大防对太皇太后坦然言道:之所以弹劾胡宗愈乃因他与大部分朝臣的意见不合,小皇帝登时拍案大笑,欢快地道:“先前人人皆道吕微仲为人老实,朕还不信。原来当真如此,能将党同伐异的话说得这般坦白,他若不是老实人,还有谁是老实人?”
正与小皇帝一同阅读这份记录的慕容复也不由默然。吕大防能堂而皇之地在太皇太后面前表示要将不同于自己的声音消灭掉,固然是老实可又何尝不是有恃无恐的实力展现呢?但转念一想,倘若朔党真有这般呼风唤雨的实力,为何当年又任由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把持朝政近十年而无能为力呢?慕容复相信,在全体官僚阶级中中庸的随波逐流的终究是占了大多数。朝堂上究竟是新党的一言堂还是旧党的天下,关键仍是要看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意志。简单来说,新党得了皇帝的支持,那天下便行新法走新路;旧党得了皇帝的支持,那天下便行旧法从祖制。小皇帝从来偏向新党对朔党十分厌恶,那么,素来亲近旧党的太皇太后呢?朔党这般猖狂,与当年的新党又有何异?太皇太后心中就没有一点不快或担忧?
“吕公著还是老一套的说辞,毫无新意。担心贬谪了王觌,有损朕纳谏的名声?朕只知道台谏里既出了贾易和王觌这等空口白话构陷大臣的小人,朕的名声早就被这些小人败坏了!”小皇帝不由恨声道。吕公著为相时从不将他放在眼里,反而一心逢迎太皇太后,却又屡屡拿他当借口维护党朋,小皇帝自然对他万般恼恨不知暗咒了他多少回。
“官家,哀家让你看这些是让你学着治政,你背后诋毁大臣却非人君所为!”说话间,太皇太后又走了进来。这一回,向太后也随侍在侧。
小皇帝与慕容复见到这两位至尊,忙上前行礼。
太皇太后命二人平身后便将目光转向了慕容复。“慕容卿,你即为崇政殿说书自当事事警醒官家正心修身,如今眼见官家言语失当却不劝谏,岂非放纵渎职?”
“微臣知罪!”慕容复见太皇太后难得疾言厉色,赶忙跪下请罪。“只是……微臣不知该如何劝谏。”
“这是什么话?”太皇太后刚与吕公著等三人争执了一场,正是余怒未消。此时听慕容复这般回答,她即刻一拍扶手冷声道,“你不知如何劝谏,可知如何为官?如何尽忠?”
太皇太后这两句质问不可谓不重,竟连小皇帝也吓了一跳,忙在慕容复的身边跪下道:“祖母,朕知错了,您不要责罚慕容卿。”
陪坐一旁的向太后也忙道:“母后息怒,难得慕容卿与官家相得,官家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