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余仍旧得 (1/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大明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瑾道。丁寿应了一声,又道:“另外吏部奏报,自闰正月奉旨查减,截止三月,查出各衙门原额之外,非要地剧务而添置者,有数百人之多,请旨如何处置。”
刘瑾不屑冷笑“陛下即位之初,内阁借先帝遗诏之名裁撤内监与锦衣卫上万人,各部冗员却视而不见,裁了几个地方税课局便是交差了,真是好算盘。”
“这些陋习他们都视为泛常了,便是马负图这般有君子之名的,也不乏任用亲眷之举,只在吏部便增设六个主事的空缺,也难怪落下把柄给人。”
丁寿都不用动用锦衣卫,何天衢弹劾马文升的黑材料里就有一条‘徇私欺罔’。“天下岂有这等便宜事,这几百人全部开革,一个不留。”刘瑾拿过奏疏翻看了几眼,丢在一边道。
“这公公,并非小子多事,这数百官员有兵备、管粮、捕盗、水利各种职司,一次革除若引得地方混乱,殊为不妙。”丁寿犹豫一番,还是觉得该劝老太监不要意气用事。
“地方百姓,无异于往时,钱粮军需,无加于旧额,为何各类职官比旧时加倍?”刘瑾将奏疏甩给丁寿“你自己看看,地方上既有按察司管屯佥事兼管抚民,又有布政使司用参政抚民,布政使司执掌钱粮,分守官自合催督,今添官督粮,分守官又干何事?
按察司执掌刑名,分巡官自合问刑,今添官理刑,分巡官又干何事?官职之冗散,不言可知,留之何用!”
“跟了咱家这么长时间了。这点眼光魄力也没有,还能成什么大事!”刘瑾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被喷了一脸唾沫星子的丁寿讨个没趣“公公说的是,小子这便批注。”
“慢着。各衙门添设及兵备等官可革,提学事关文教,虽为添置可以留存。另国朝旧制,各省立三司分辖民生、刑名、军务,巡抚官本为权宜之设,天顺年间亦曾革罢,此等文官留置无益,谕令召回各地巡抚都御史。”
“公公,这个方才还”丁寿提笔犯难,革除天下巡抚?咱方才任命那几个还没到任就下岗了?“九边总领戎机,漕运关系大计,皆不在革除之列,只罢腹里各省。”
刘瑾随后又道。还好这老太监知道轻重,丁寿松了口气,提笔一一标记。“再加一条,京官养病三年不赴部者,革职为民。”刘瑾笑意森然“大明的俸禄,不养白吃饭的。”
丁大人正在刘老太监的鞭策下奋笔疾书,又一位司礼太监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刘公公,内阁这帮子大头巾越来也不像话了。”魏彬扯着公鸭嗓进了屋子,仰头灌了一碗凉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呼哧呼哧地开始喘气。刘瑾看他的样子微微皱眉,淡然道:“又怎么了?”
“别提了。”这位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扭头,恰看见正盘坐在炕桌前批红的丁寿,眼睛瞬间就红了,指着丁寿的手指直哆嗦“你”你瞪着我干什么,二爷家里美婢娇妾的,要不是老太监逼着。
谁愿意过来管你们这些国家大事,同样心塞的丁寿反目瞪视,毫不示弱。丁寿哪里晓得魏彬心中的苦楚,刘瑾大权在握,内外奏疏都带回宅中批阅参决,再由内阁焦芳润色,李东阳审阅颁发,里面没他们秉笔太监的事了。
整日里闲得这几位没蛋的爷们都开始蛋疼了,没了实权总得落点实惠吧,里子没了好歹面子上总要过得去吧,今儿倒好,面子里子丢个干净,魏彬越想越是委屈,扭头对着刘瑾嚎道:“公公,您得给我们几个做主啊!”听魏彬倒出了一肚子的苦水,丁寿才晓得是怎么回事,这还真不是魏彬几个没事找事,他们去内阁倒真是为了公干。
大明弘治十六年,内阁三公上奏拟将历代史书,摘其尤切治道者,贯穿成编,以便御览,拟定了杨廷和等十九名礼部、翰林院、詹事府、太常寺、左右春坊等衙门官员担任纂修官。
同时调集大量文臣为誊录,可谓声势浩大。经历了正德元年的那场折腾,刘健、谢迁回家抱娃了。
李东阳顺势接任总裁官,焦芳位居其后,不过焦老大人对这事不太上心,他更在意自己做总裁的孝宗实录,被压制了这么多年,笔杆子好不容易握在手里了。
焦阁老想以笔做刀,报复的人多着呢。总之一番波折,这套全书九十二卷,记事起自伏羲,终于元末的历代通鉴纂要,终于在正德二年告成了,随即交付内府刊刻,这期间却出了岔子。负责督刊的太监们核对时发现其中有纸张装潢颠倒,便上报了司礼监,魏彬也是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专门跑了趟内阁。
毕竟书是你们编的,怎么更定顺序也该由你们来,可巧,这一日李东阳不在内阁当值,焦芳认为自己不是总裁,问责也轮不到他,王鏊更是看见内官便不顺眼,这二位言语间便有些怠慢,这可让魏公公那柔弱的小... -->>
刘瑾道。丁寿应了一声,又道:“另外吏部奏报,自闰正月奉旨查减,截止三月,查出各衙门原额之外,非要地剧务而添置者,有数百人之多,请旨如何处置。”
刘瑾不屑冷笑“陛下即位之初,内阁借先帝遗诏之名裁撤内监与锦衣卫上万人,各部冗员却视而不见,裁了几个地方税课局便是交差了,真是好算盘。”
“这些陋习他们都视为泛常了,便是马负图这般有君子之名的,也不乏任用亲眷之举,只在吏部便增设六个主事的空缺,也难怪落下把柄给人。”
丁寿都不用动用锦衣卫,何天衢弹劾马文升的黑材料里就有一条‘徇私欺罔’。“天下岂有这等便宜事,这几百人全部开革,一个不留。”刘瑾拿过奏疏翻看了几眼,丢在一边道。
“这公公,并非小子多事,这数百官员有兵备、管粮、捕盗、水利各种职司,一次革除若引得地方混乱,殊为不妙。”丁寿犹豫一番,还是觉得该劝老太监不要意气用事。
“地方百姓,无异于往时,钱粮军需,无加于旧额,为何各类职官比旧时加倍?”刘瑾将奏疏甩给丁寿“你自己看看,地方上既有按察司管屯佥事兼管抚民,又有布政使司用参政抚民,布政使司执掌钱粮,分守官自合催督,今添官督粮,分守官又干何事?
按察司执掌刑名,分巡官自合问刑,今添官理刑,分巡官又干何事?官职之冗散,不言可知,留之何用!”
“跟了咱家这么长时间了。这点眼光魄力也没有,还能成什么大事!”刘瑾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被喷了一脸唾沫星子的丁寿讨个没趣“公公说的是,小子这便批注。”
“慢着。各衙门添设及兵备等官可革,提学事关文教,虽为添置可以留存。另国朝旧制,各省立三司分辖民生、刑名、军务,巡抚官本为权宜之设,天顺年间亦曾革罢,此等文官留置无益,谕令召回各地巡抚都御史。”
“公公,这个方才还”丁寿提笔犯难,革除天下巡抚?咱方才任命那几个还没到任就下岗了?“九边总领戎机,漕运关系大计,皆不在革除之列,只罢腹里各省。”
刘瑾随后又道。还好这老太监知道轻重,丁寿松了口气,提笔一一标记。“再加一条,京官养病三年不赴部者,革职为民。”刘瑾笑意森然“大明的俸禄,不养白吃饭的。”
丁大人正在刘老太监的鞭策下奋笔疾书,又一位司礼太监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刘公公,内阁这帮子大头巾越来也不像话了。”魏彬扯着公鸭嗓进了屋子,仰头灌了一碗凉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呼哧呼哧地开始喘气。刘瑾看他的样子微微皱眉,淡然道:“又怎么了?”
“别提了。”这位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扭头,恰看见正盘坐在炕桌前批红的丁寿,眼睛瞬间就红了,指着丁寿的手指直哆嗦“你”你瞪着我干什么,二爷家里美婢娇妾的,要不是老太监逼着。
谁愿意过来管你们这些国家大事,同样心塞的丁寿反目瞪视,毫不示弱。丁寿哪里晓得魏彬心中的苦楚,刘瑾大权在握,内外奏疏都带回宅中批阅参决,再由内阁焦芳润色,李东阳审阅颁发,里面没他们秉笔太监的事了。
整日里闲得这几位没蛋的爷们都开始蛋疼了,没了实权总得落点实惠吧,里子没了好歹面子上总要过得去吧,今儿倒好,面子里子丢个干净,魏彬越想越是委屈,扭头对着刘瑾嚎道:“公公,您得给我们几个做主啊!”听魏彬倒出了一肚子的苦水,丁寿才晓得是怎么回事,这还真不是魏彬几个没事找事,他们去内阁倒真是为了公干。
大明弘治十六年,内阁三公上奏拟将历代史书,摘其尤切治道者,贯穿成编,以便御览,拟定了杨廷和等十九名礼部、翰林院、詹事府、太常寺、左右春坊等衙门官员担任纂修官。
同时调集大量文臣为誊录,可谓声势浩大。经历了正德元年的那场折腾,刘健、谢迁回家抱娃了。
李东阳顺势接任总裁官,焦芳位居其后,不过焦老大人对这事不太上心,他更在意自己做总裁的孝宗实录,被压制了这么多年,笔杆子好不容易握在手里了。
焦阁老想以笔做刀,报复的人多着呢。总之一番波折,这套全书九十二卷,记事起自伏羲,终于元末的历代通鉴纂要,终于在正德二年告成了,随即交付内府刊刻,这期间却出了岔子。负责督刊的太监们核对时发现其中有纸张装潢颠倒,便上报了司礼监,魏彬也是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专门跑了趟内阁。
毕竟书是你们编的,怎么更定顺序也该由你们来,可巧,这一日李东阳不在内阁当值,焦芳认为自己不是总裁,问责也轮不到他,王鏊更是看见内官便不顺眼,这二位言语间便有些怠慢,这可让魏公公那柔弱的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