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秦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洗耳恭听贤弟高见。”
云孟道:“兄长过于自谦了,兄长之才好比皓月当空,小弟怎敢企及,小弟只不过是读了几本圣贤之书,悟了些道理而已,怎能登大雅之堂。”
殷渊道:“贤弟哪里话,既然你我现今兄弟相称,就不必在遵循这些繁文缛节,有何见解尽可说来。”
云孟见殷渊如此率性、直爽便道:“既然兄长要听,小弟就献丑了。就论变与不变,与治国理正之道其实关系密切,抛开命题不谈,小弟以为治国如治病,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才能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一个军队、一个国家如同一座楼宇,每一部分都很重要、都有它的作用,但如不能将其有效组合,积极调动,就会使一盘散沙。至于则是王道不应一成不变,云孟非常赞同《藩露》中有关变与不变之论,圣明之主常欲仿效前朝明君之法而施政治国此为不变,但这是有条件的,欲天不变道也不变,圣王继乱世,则‘扫除其迹而悉去之’,联系当今,首要任务自当是韬光养晦,壮大国力,而后恢复山河,一统江山,再而即可效仿古时圣主治国之道,以求长治久安。”
云孟发表见解时,殷渊不住的点头,当云孟话毕后,殷渊再次起身,激动地拉住云孟道:“贤弟啊,贤弟,你真乃兄之知音也。但贤弟确实比愚兄高,高就高在贤弟比兄看得更远,更是治国之道,你那一套之强国之道真是高也、妙哉。”
云孟拱手道:兄长谬赞实令小弟惭愧,其实兄长的诸多见解,对于强国富民又何尝不是良策呢?但小弟不明白,以兄长之威名,为何不向当今朝廷献策?”
殷渊笑道:“贤弟不知,兄长已习于置身世外,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则自然而然,与其殚精竭虑,高谈阔论岂不更好。”
云孟道:“兄长此言,恕小弟不能赞同,兄长可知,空谈误国。”
殷渊苦笑道:“好一个空谈误国,贤弟殊不知当今朝廷尽在王、谢二家掌控,不如此还能怎样,谁还能另辟蹊径?不谈这些扫兴的话题了,来吃茶。”
二人有谈了些古文辞赋方面的话题,见时候不早,云孟便起身告辞,互留了住处地址,便相互道别。
回到住处,云孟对这位殷浩远的学识、才能和为人甚至敬佩,唯独对他那般消极避世的态度有些不解,久久回想今日所遇,心潮澎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改变国家当前的颓势,从文风上讲就必须彻底改变现今崇尚清谈之风,上至君主、下至庶人都须务实起来,把精力放在振兴国力上来,不然外敌再来,还能到哪里偏安。”
一夜无话,第二日云孟、青遥主仆二人刚刚用罢早饭,云孟正要读书,就听有人叩门,青遥忙去开门,云孟听到有人询问青遥:“你家公子可在?”听声音,来人正是殷渊。
云孟忙放下书,快步出迎,见到殷渊躬身施礼道:“殷兄莅临寒舍,有失远迎。”
殷渊笑道:“贤弟不必多礼,倒是为兄鲁莽了,这一早就来打扰贤弟。可为兄就是这般性子,难得遇见贤弟这般知音,一夜未曾睡好,你我兄弟能够相遇难道不是天意。为兄有一句话,憋闷在胸不吐不快,贤弟可愿意与为兄义结金兰,做个异姓兄弟。”
别看这殷渊对入仕并无兴趣,反应消极,但对于结识朋友到像是换了个人一般,随性的很。云孟笑道:“此时小弟怎感觉,兄长不是昨日之兄长了,倒像个江湖侠义之人。”
殷渊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不好意思的笑道:“又让贤弟笑话了。”
云孟一把拉住殷渊的手臂,言道:“何来谈得笑话?兄之意,弟早已有矣,只是没有兄长这般勇气。能结识兄长这般人物,是小弟之福。择日不如撞日,就此刻你我兄弟启天盟誓结为兄弟如何?”
殷渊大笑道:“好,就今日。”
云孟命青遥到院中准备香案,二人对天盟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结为兄弟,永不相叛。自然是殷渊为兄,云孟为弟。
礼毕兄弟甚是兴奋,殷渊拉住云孟道:“景略,兄长这么多年来没有佩服过什么人,贤弟你却是第一人。今日你我结为兄弟,做兄长的必须得有表示。”说着从宽大的衣袖中抽出两本书,递给云孟道:“为兄感觉贤弟是个雅趣之人,那些金银之物实在太俗,故而寻了这两本书算作是兄长送给贤弟的见面礼,贤弟看看喜欢不喜欢。”
云孟一边道谢一边双手接过书,一看却是裴頠著的《崇有论》和《辩才论》,言道:“兄长这礼物太贵重了吧?这《崇有论》小弟早有耳闻,其中驳无论有之道,确实很有见解。但这《辩才论》不是传说裴頠未曾完成就遭不幸了吗?兄长怎能得到此书?”
殷渊道:“裴頠大才,只可惜生不逢时,惨遭贼人暗算。说道这本《辩才论》据说只是后人根据裴頠手稿整理而得的,就此也仅是在民间秘密流传,少有人知道。裴頠虽属‘正始之音’,兄也知道贤弟不尚清谈,但其文章观点新颖、独到,批判辛辣,与贤弟见解有些相似之处,贤弟未尝不可借鉴一二。要说礼物贵重也谈不上,只要贤弟喜欢就可。”
云孟忙道:“小弟当然喜欢,恨不得立刻细细研读一番,小弟感激之情不知如何表达了。”
殷渊一听大笑道:“贤弟喜欢就好,感谢就不必了,可否今日先不去读书,陪兄长一日,到秦淮河畔游历一番,吃些酒,也好让为兄尽一尽地主之谊,如何?”
云孟也笑道:“兄长发话,小弟那敢推辞,遵命就是。”二人大笑,就连一旁青遥也跟着大笑。于是三人结伴出门,才引来一场风波。
洗耳恭听贤弟高见。”
云孟道:“兄长过于自谦了,兄长之才好比皓月当空,小弟怎敢企及,小弟只不过是读了几本圣贤之书,悟了些道理而已,怎能登大雅之堂。”
殷渊道:“贤弟哪里话,既然你我现今兄弟相称,就不必在遵循这些繁文缛节,有何见解尽可说来。”
云孟见殷渊如此率性、直爽便道:“既然兄长要听,小弟就献丑了。就论变与不变,与治国理正之道其实关系密切,抛开命题不谈,小弟以为治国如治病,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才能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一个军队、一个国家如同一座楼宇,每一部分都很重要、都有它的作用,但如不能将其有效组合,积极调动,就会使一盘散沙。至于则是王道不应一成不变,云孟非常赞同《藩露》中有关变与不变之论,圣明之主常欲仿效前朝明君之法而施政治国此为不变,但这是有条件的,欲天不变道也不变,圣王继乱世,则‘扫除其迹而悉去之’,联系当今,首要任务自当是韬光养晦,壮大国力,而后恢复山河,一统江山,再而即可效仿古时圣主治国之道,以求长治久安。”
云孟发表见解时,殷渊不住的点头,当云孟话毕后,殷渊再次起身,激动地拉住云孟道:“贤弟啊,贤弟,你真乃兄之知音也。但贤弟确实比愚兄高,高就高在贤弟比兄看得更远,更是治国之道,你那一套之强国之道真是高也、妙哉。”
云孟拱手道:兄长谬赞实令小弟惭愧,其实兄长的诸多见解,对于强国富民又何尝不是良策呢?但小弟不明白,以兄长之威名,为何不向当今朝廷献策?”
殷渊笑道:“贤弟不知,兄长已习于置身世外,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则自然而然,与其殚精竭虑,高谈阔论岂不更好。”
云孟道:“兄长此言,恕小弟不能赞同,兄长可知,空谈误国。”
殷渊苦笑道:“好一个空谈误国,贤弟殊不知当今朝廷尽在王、谢二家掌控,不如此还能怎样,谁还能另辟蹊径?不谈这些扫兴的话题了,来吃茶。”
二人有谈了些古文辞赋方面的话题,见时候不早,云孟便起身告辞,互留了住处地址,便相互道别。
回到住处,云孟对这位殷浩远的学识、才能和为人甚至敬佩,唯独对他那般消极避世的态度有些不解,久久回想今日所遇,心潮澎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改变国家当前的颓势,从文风上讲就必须彻底改变现今崇尚清谈之风,上至君主、下至庶人都须务实起来,把精力放在振兴国力上来,不然外敌再来,还能到哪里偏安。”
一夜无话,第二日云孟、青遥主仆二人刚刚用罢早饭,云孟正要读书,就听有人叩门,青遥忙去开门,云孟听到有人询问青遥:“你家公子可在?”听声音,来人正是殷渊。
云孟忙放下书,快步出迎,见到殷渊躬身施礼道:“殷兄莅临寒舍,有失远迎。”
殷渊笑道:“贤弟不必多礼,倒是为兄鲁莽了,这一早就来打扰贤弟。可为兄就是这般性子,难得遇见贤弟这般知音,一夜未曾睡好,你我兄弟能够相遇难道不是天意。为兄有一句话,憋闷在胸不吐不快,贤弟可愿意与为兄义结金兰,做个异姓兄弟。”
别看这殷渊对入仕并无兴趣,反应消极,但对于结识朋友到像是换了个人一般,随性的很。云孟笑道:“此时小弟怎感觉,兄长不是昨日之兄长了,倒像个江湖侠义之人。”
殷渊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不好意思的笑道:“又让贤弟笑话了。”
云孟一把拉住殷渊的手臂,言道:“何来谈得笑话?兄之意,弟早已有矣,只是没有兄长这般勇气。能结识兄长这般人物,是小弟之福。择日不如撞日,就此刻你我兄弟启天盟誓结为兄弟如何?”
殷渊大笑道:“好,就今日。”
云孟命青遥到院中准备香案,二人对天盟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结为兄弟,永不相叛。自然是殷渊为兄,云孟为弟。
礼毕兄弟甚是兴奋,殷渊拉住云孟道:“景略,兄长这么多年来没有佩服过什么人,贤弟你却是第一人。今日你我结为兄弟,做兄长的必须得有表示。”说着从宽大的衣袖中抽出两本书,递给云孟道:“为兄感觉贤弟是个雅趣之人,那些金银之物实在太俗,故而寻了这两本书算作是兄长送给贤弟的见面礼,贤弟看看喜欢不喜欢。”
云孟一边道谢一边双手接过书,一看却是裴頠著的《崇有论》和《辩才论》,言道:“兄长这礼物太贵重了吧?这《崇有论》小弟早有耳闻,其中驳无论有之道,确实很有见解。但这《辩才论》不是传说裴頠未曾完成就遭不幸了吗?兄长怎能得到此书?”
殷渊道:“裴頠大才,只可惜生不逢时,惨遭贼人暗算。说道这本《辩才论》据说只是后人根据裴頠手稿整理而得的,就此也仅是在民间秘密流传,少有人知道。裴頠虽属‘正始之音’,兄也知道贤弟不尚清谈,但其文章观点新颖、独到,批判辛辣,与贤弟见解有些相似之处,贤弟未尝不可借鉴一二。要说礼物贵重也谈不上,只要贤弟喜欢就可。”
云孟忙道:“小弟当然喜欢,恨不得立刻细细研读一番,小弟感激之情不知如何表达了。”
殷渊一听大笑道:“贤弟喜欢就好,感谢就不必了,可否今日先不去读书,陪兄长一日,到秦淮河畔游历一番,吃些酒,也好让为兄尽一尽地主之谊,如何?”
云孟也笑道:“兄长发话,小弟那敢推辞,遵命就是。”二人大笑,就连一旁青遥也跟着大笑。于是三人结伴出门,才引来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