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再启风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天光微亮,朱祁镇起床之后,刚出门就看到了正在门口执勤的石璟,说起来这还是自己的姐夫呢。
看着身材壮硕的石璟,朱祁镇问道“姐夫,可通骑射?”
本已施礼完毕的石璟再一次的施礼道“陛下,礼不可废,直呼臣之职位便可。”
看着一脸认真之色的石璟,朱祁镇有些好笑的点了点头道“好,石侍卫,你可通骑射?”
“臣从六岁开始学习,直到如今,虽不说精通,却也自认还是拿得出手的。”
“好,那么你的弓马,在众侍卫之中算得上第一吧?”
“臣不敢妄自菲薄,若说战阵之道,当属张百户最强。”
朱祁镇点头,张辅选侍卫肯定不可能选一群酒囊饭袋,哪怕这些勋贵子弟,仔细数数哪一个家里没有跟随过太祖太宗的,可谓是家学渊源了,自幼就跟随父兄学习战阵之道,虽说没有经历过血腥的战场,可要说传承,那也绝对不弱于人的,就比如大同守将方政,其子就与他同在军中,据说也是虎将一员。
至于说这个张大川张百户,既然能够不依靠关系门路,纯靠实力让张辅注意到他并将其录入侍卫人选,就足以证明其实力,不过今日不是他轮值,所以也就不再多言,今日如此早起到不是朱祁镇心血来潮,而是想要好好锻炼锻炼身体,要知道大明从太祖太宗之后就没有几个能够活的过六十的。所以一个好的身体必然是以后的根基,要知道朱祁镇的一切计划都是基于自己的,若是不能长寿,根基不在,改革又该从何说起?
所以就想让轮值侍卫好好教授自己一些功夫,不过看到石璟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朱祁镇只能是让他教授一些基础的社交技巧,用软弓射了几箭,也不在意什么准头就是熟悉一番,然后就去文华殿上学了。
不过因为有心事,朱祁镇总是分心,而且在讨论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讲话题带到了华夷之辨和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问题上,心里想的是,一定要想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问题。
可是却让王直误会了,赶紧开口安慰朱祁镇“陛下,无须担心,只需安心等候便是,料想不日必有捷报,瓦剌虽有一统草原之势,可我大明圣圣相承,又有太祖太宗之基业,兵甲百万,陈列九边,自是不容小觑的,陛下且安下心来,修养圣德,待到亲政,自需要陛下劳心,如今却是大可不必的。”
在王直看来朱祁镇却是有些过度紧张了。
朱祁镇听了也明白王直误会了,可也不能将内心想法说出来,故此也只好顺势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朕明白了。”
对于瓦剌当时人并不多么看重,毕竟从太祖开始除了邱福大败一次外,其余时候都是胜利的,就算偶有小败也不没有大的损伤,所以明初对草原的控制力还是较强的,可是在没有专人解释的情况下,谁又能知道,宣德九年宣宗皇帝那次北巡其实已经算是对蒙古之策的破产了。完全没有达到战略目标不说,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了瓦剌击败阿鲁台的事实,就连曾经跟随太宗的兀良哈三卫竟也听命于瓦剌而敢于阻拦宣德皇帝了。
可以说如今的蒙古和十余年后的瓦剌还有土木堡之变,其实就是这样的制蒙古之策破产导致的反噬。不过是一些原因的出现延缓了爆发的时间罢了,如果宣德皇帝没有突然山陵崩,必然会集天下智囊,制定出新的策略,可是刚回京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大行而去,太皇太后张氏为了稳定外朝内宫,不得不给大明按下了暂停键,罢一切不急之务,这就使得九边一下子转入了全面的战略防御,甚至完全放弃了对草原的控制,于是,一切都开始变得混乱了。这样的混乱也给了瓦剌足够的时间,让其发现自身的同时一一拔除了蒙古各部中的反对势力,等到正统十四年的时候,朱祁镇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几乎完全一统蒙古的瓦剌,所以现如今的朱祁镇是不得不极其重视瓦剌,然而在王直眼里却觉得杞人忧天了。
王直看朱祁镇一直都是心绪不宁的状态,想了想反正课程进度是大大超过的,所以就给朱祁镇提前下课了,想要让皇帝能够平心静气一番,省得影响到后面的课程。
朱祁镇下课后,过了一会儿仍然不能平复心绪,于是就吩咐道“大伴,去坤宁宫对母后说一声,中午我就不去吃饭了。”说罢抬腿向着慈宁宫走去,而且此次并没有乘坐御辇,而是步行,多锻炼身体对于将来是有好处的。
来到慈宁宫后,却见太皇太后手中拿着一本奏疏,也就没敢出声打扰。太皇太后则是看到了朱祁镇,顺手一指道“坐吧。”
朱祁镇很是自然的坐到了太皇太后身后,然后就去瞄太皇太后手中的奏疏,太皇太后摇摇头道“想看就看,这是告你的状的。”然后就递给了朱祁镇。
朱祁镇则是有些疑惑的接过了奏疏,仔细一看,原来是弹劾曹吉祥的。主要是说曹吉祥抢夺民财,与民争利,强征民役等等,不过朱祁镇跟着太皇太后时间也不短了,自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重点,果不其然,重点就是门头沟,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门头沟的煤矿发生的。看到这份奏疏,朱祁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必须保住曹吉祥,而且也是必须做的。有时候员工是不看老板画的饼的,看的是一旦有事儿,老板会不会保自己的员工,否则辛辛苦苦赚钱到最后还要背黑锅,谁都不可能跟你干了。虽然是个玩笑梗,但是朱祁镇仍然认为这个梗确实符合当领导的铭记于心的,那就是唐僧的那句“黑锅我来背,送死你去。”。
所以朱祁镇立刻开口道“祖母,听我解释。”
太皇太后道“我听着,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要在门头沟设立矿监了。”
“为了减少宫中用度,如今宫中已然没有人再使用柴火了,而宫中开支也是大减。”
“就这些?”
朱祁镇知道这事儿根本瞒不过,所以就乖乖回答道“孙儿以为,北... -->>
第二天,天光微亮,朱祁镇起床之后,刚出门就看到了正在门口执勤的石璟,说起来这还是自己的姐夫呢。
看着身材壮硕的石璟,朱祁镇问道“姐夫,可通骑射?”
本已施礼完毕的石璟再一次的施礼道“陛下,礼不可废,直呼臣之职位便可。”
看着一脸认真之色的石璟,朱祁镇有些好笑的点了点头道“好,石侍卫,你可通骑射?”
“臣从六岁开始学习,直到如今,虽不说精通,却也自认还是拿得出手的。”
“好,那么你的弓马,在众侍卫之中算得上第一吧?”
“臣不敢妄自菲薄,若说战阵之道,当属张百户最强。”
朱祁镇点头,张辅选侍卫肯定不可能选一群酒囊饭袋,哪怕这些勋贵子弟,仔细数数哪一个家里没有跟随过太祖太宗的,可谓是家学渊源了,自幼就跟随父兄学习战阵之道,虽说没有经历过血腥的战场,可要说传承,那也绝对不弱于人的,就比如大同守将方政,其子就与他同在军中,据说也是虎将一员。
至于说这个张大川张百户,既然能够不依靠关系门路,纯靠实力让张辅注意到他并将其录入侍卫人选,就足以证明其实力,不过今日不是他轮值,所以也就不再多言,今日如此早起到不是朱祁镇心血来潮,而是想要好好锻炼锻炼身体,要知道大明从太祖太宗之后就没有几个能够活的过六十的。所以一个好的身体必然是以后的根基,要知道朱祁镇的一切计划都是基于自己的,若是不能长寿,根基不在,改革又该从何说起?
所以就想让轮值侍卫好好教授自己一些功夫,不过看到石璟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朱祁镇只能是让他教授一些基础的社交技巧,用软弓射了几箭,也不在意什么准头就是熟悉一番,然后就去文华殿上学了。
不过因为有心事,朱祁镇总是分心,而且在讨论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讲话题带到了华夷之辨和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问题上,心里想的是,一定要想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问题。
可是却让王直误会了,赶紧开口安慰朱祁镇“陛下,无须担心,只需安心等候便是,料想不日必有捷报,瓦剌虽有一统草原之势,可我大明圣圣相承,又有太祖太宗之基业,兵甲百万,陈列九边,自是不容小觑的,陛下且安下心来,修养圣德,待到亲政,自需要陛下劳心,如今却是大可不必的。”
在王直看来朱祁镇却是有些过度紧张了。
朱祁镇听了也明白王直误会了,可也不能将内心想法说出来,故此也只好顺势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朕明白了。”
对于瓦剌当时人并不多么看重,毕竟从太祖开始除了邱福大败一次外,其余时候都是胜利的,就算偶有小败也不没有大的损伤,所以明初对草原的控制力还是较强的,可是在没有专人解释的情况下,谁又能知道,宣德九年宣宗皇帝那次北巡其实已经算是对蒙古之策的破产了。完全没有达到战略目标不说,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了瓦剌击败阿鲁台的事实,就连曾经跟随太宗的兀良哈三卫竟也听命于瓦剌而敢于阻拦宣德皇帝了。
可以说如今的蒙古和十余年后的瓦剌还有土木堡之变,其实就是这样的制蒙古之策破产导致的反噬。不过是一些原因的出现延缓了爆发的时间罢了,如果宣德皇帝没有突然山陵崩,必然会集天下智囊,制定出新的策略,可是刚回京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大行而去,太皇太后张氏为了稳定外朝内宫,不得不给大明按下了暂停键,罢一切不急之务,这就使得九边一下子转入了全面的战略防御,甚至完全放弃了对草原的控制,于是,一切都开始变得混乱了。这样的混乱也给了瓦剌足够的时间,让其发现自身的同时一一拔除了蒙古各部中的反对势力,等到正统十四年的时候,朱祁镇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几乎完全一统蒙古的瓦剌,所以现如今的朱祁镇是不得不极其重视瓦剌,然而在王直眼里却觉得杞人忧天了。
王直看朱祁镇一直都是心绪不宁的状态,想了想反正课程进度是大大超过的,所以就给朱祁镇提前下课了,想要让皇帝能够平心静气一番,省得影响到后面的课程。
朱祁镇下课后,过了一会儿仍然不能平复心绪,于是就吩咐道“大伴,去坤宁宫对母后说一声,中午我就不去吃饭了。”说罢抬腿向着慈宁宫走去,而且此次并没有乘坐御辇,而是步行,多锻炼身体对于将来是有好处的。
来到慈宁宫后,却见太皇太后手中拿着一本奏疏,也就没敢出声打扰。太皇太后则是看到了朱祁镇,顺手一指道“坐吧。”
朱祁镇很是自然的坐到了太皇太后身后,然后就去瞄太皇太后手中的奏疏,太皇太后摇摇头道“想看就看,这是告你的状的。”然后就递给了朱祁镇。
朱祁镇则是有些疑惑的接过了奏疏,仔细一看,原来是弹劾曹吉祥的。主要是说曹吉祥抢夺民财,与民争利,强征民役等等,不过朱祁镇跟着太皇太后时间也不短了,自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重点,果不其然,重点就是门头沟,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门头沟的煤矿发生的。看到这份奏疏,朱祁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必须保住曹吉祥,而且也是必须做的。有时候员工是不看老板画的饼的,看的是一旦有事儿,老板会不会保自己的员工,否则辛辛苦苦赚钱到最后还要背黑锅,谁都不可能跟你干了。虽然是个玩笑梗,但是朱祁镇仍然认为这个梗确实符合当领导的铭记于心的,那就是唐僧的那句“黑锅我来背,送死你去。”。
所以朱祁镇立刻开口道“祖母,听我解释。”
太皇太后道“我听着,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要在门头沟设立矿监了。”
“为了减少宫中用度,如今宫中已然没有人再使用柴火了,而宫中开支也是大减。”
“就这些?”
朱祁镇知道这事儿根本瞒不过,所以就乖乖回答道“孙儿以为,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