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大楚烈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不过如今因为秦赵接连大战,导致眼下两国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在短时间内就成了内当下最强盛之国,也由此诸国争相向楚国献媚,不愧是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这若是只剩半壁江山的楚国,何来争相献媚啊!
燕国提出让楚王元来当这个盟约长,实际上就是面对诸国联姻,燕国没办法只能通过这招来讨好楚国。
当然不管是与楚国联姻的其他国家,还是讨好楚国的燕国,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一旦楚国过于强大或者稍显衰弱,只怕连横伐楚瞬间就会在诸国间达成共识。
当然对于燕国提出的盟约长,其实熊元并不在意,这个位置有好有坏,坏处就是要当这九州的警察,耗费财力物力人力,至于好处,那无疑也是巨大的,这个九州的警察,基本上是看谁不顺眼,就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就能率先开战,而且只要不战败,还是能够占据大义的。(毕竟战败了就没有话语权)
随着时间的流逝,诸王也渐渐的想明白了燕国的意思,不由得对燕国这个北方边陲之地的国家高看了一眼。
这燕国的秦开不愧是能为燕国扩地千里的良将,这心思通透眼光长远啊!如今天下第一大国当是秦国,接下来是赵国,至于楚国应该是处在第三的位置上,但是如今秦赵两国接连大战,损耗颇多,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
这样一来两国最起码三年内不会轻启战端,至于三年以后那就不好说了,如今楚国若是当了这个盟约长,这几年的和平期期间当然没什么,但是几年后诸国战力恢复的差不多了,到时候依着秦楚两国的国仇家恨,再加上秦国天下第一大国的实力,以及楚国天下盟约长的地位,两国必然会率先开战。
这两大强国打起来,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而这也是诸国对燕国另眼相看的原因,燕国是人口稀少,实力孱弱,人才凋零,但是这个秦开确实不愧为为燕国扩地千里的良将,名不虚传。
甚至于赵王丹也乐见其成,楚王元当了盟约长总比秦王稷来当要好,在这秦楚两国互相牵制才能让赵国有机会进一步发展。
至于秦王稷,此时内心最是复杂了,有点后悔自己率先挑事把楚国逼到明面上了来,让实力大涨的楚国成为了诸国竞相献媚的对象。
但同时又有点自得,楚国被甩出来吸引火力,对秦国来说是好的,毕竟秦国虽然底蕴犹在,但是此时虽然楚国被捧的很高,但是秦王稷深知一旦稍有风吹草动,诸国的第一个提防目标就是楚国。
合纵伐秦、五国伐齐等等就是前车之鉴,包括之前秦国势大,秦赵互相攻伐之时三晋和楚国都盯着秦国怼,这就是当第一强国的代价。
秦王稷沉思片刻,觉得如今楚国既然被逼上了明面,有楚国在前面扛着也是好事,再加上秦王稷需要时间恢复关中生产,以及经营西域,如此一来,楚王元当这个盟约长也好,思及此秦王稷也没有反对。
熊元万万没想到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为了盟约长,随后便是各国依照会盟之前已经达成的协议,指定盟约,一连七日诸王与诸国重要谋臣终于将盟约制定好了,其实这份盟约虽然冗长,但是绝对花不了七日时间才制定出来。
主要是诸王有意拖延,想要借着这几天的时间互相试探,有机会就挑拨离间,或者落落他王的面子,总之明争暗斗,可是让熊元看了一部非常经典的权谋电视剧。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因为是在周天子的地盘洛阳订立的盟约,所以开头先把大周兴起的历史回忆一遍,然后才是主要内容。
主要强调各国间年年征伐军士死伤惨重,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因此诸王为上体天心,下和人道,在天子见证之下订立弭兵盟约,世世代代,和平永久云云,推举楚王元为盟约长,监督盟约的执行,当然这是一份总纲,下面各国间都私下里对自己的边境等问题签订了协议。
第七日,周天子携着盟约长楚王元的手,一起与其他几位王一起歃血为盟,这一段是熊元作为盟约长是躲不过去了,但是这歃血为盟的过程熊元是真的受不了,一点卫生都不讲,都是位高权重的一国之主,都不知道珍爱生命。
首先是周天子与楚王元以及其他几位王一起身着衮冕,手拉手上了祭高天地,盟约生效的祭坛,然后就是大家一起划破手指,歃血为盟,这一点看的熊元心惊肉跳的。
倒不是因为划破手指很疼,而是你他妹算上周天子八个人用一把金刀,中间还不消毒,熊元可是知道的,两年后燕王易就挂了,这要是有个传染病啥的,想到这里熊元不由得心中一寒。
眼瞅着秦、齐、赵、魏、燕诸王都已经滴过血了,眼瞅着就剩自己和周天子了,熊元灵机一动,在接刀子的时候装作没拿稳刀子掉在了地上。
熊元很是淡定的对站在一旁的侍从吩咐道。
“再去取把刀来!”
只不过如今因为秦赵接连大战,导致眼下两国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在短时间内就成了内当下最强盛之国,也由此诸国争相向楚国献媚,不愧是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这若是只剩半壁江山的楚国,何来争相献媚啊!
燕国提出让楚王元来当这个盟约长,实际上就是面对诸国联姻,燕国没办法只能通过这招来讨好楚国。
当然不管是与楚国联姻的其他国家,还是讨好楚国的燕国,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一旦楚国过于强大或者稍显衰弱,只怕连横伐楚瞬间就会在诸国间达成共识。
当然对于燕国提出的盟约长,其实熊元并不在意,这个位置有好有坏,坏处就是要当这九州的警察,耗费财力物力人力,至于好处,那无疑也是巨大的,这个九州的警察,基本上是看谁不顺眼,就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就能率先开战,而且只要不战败,还是能够占据大义的。(毕竟战败了就没有话语权)
随着时间的流逝,诸王也渐渐的想明白了燕国的意思,不由得对燕国这个北方边陲之地的国家高看了一眼。
这燕国的秦开不愧是能为燕国扩地千里的良将,这心思通透眼光长远啊!如今天下第一大国当是秦国,接下来是赵国,至于楚国应该是处在第三的位置上,但是如今秦赵两国接连大战,损耗颇多,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
这样一来两国最起码三年内不会轻启战端,至于三年以后那就不好说了,如今楚国若是当了这个盟约长,这几年的和平期期间当然没什么,但是几年后诸国战力恢复的差不多了,到时候依着秦楚两国的国仇家恨,再加上秦国天下第一大国的实力,以及楚国天下盟约长的地位,两国必然会率先开战。
这两大强国打起来,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而这也是诸国对燕国另眼相看的原因,燕国是人口稀少,实力孱弱,人才凋零,但是这个秦开确实不愧为为燕国扩地千里的良将,名不虚传。
甚至于赵王丹也乐见其成,楚王元当了盟约长总比秦王稷来当要好,在这秦楚两国互相牵制才能让赵国有机会进一步发展。
至于秦王稷,此时内心最是复杂了,有点后悔自己率先挑事把楚国逼到明面上了来,让实力大涨的楚国成为了诸国竞相献媚的对象。
但同时又有点自得,楚国被甩出来吸引火力,对秦国来说是好的,毕竟秦国虽然底蕴犹在,但是此时虽然楚国被捧的很高,但是秦王稷深知一旦稍有风吹草动,诸国的第一个提防目标就是楚国。
合纵伐秦、五国伐齐等等就是前车之鉴,包括之前秦国势大,秦赵互相攻伐之时三晋和楚国都盯着秦国怼,这就是当第一强国的代价。
秦王稷沉思片刻,觉得如今楚国既然被逼上了明面,有楚国在前面扛着也是好事,再加上秦王稷需要时间恢复关中生产,以及经营西域,如此一来,楚王元当这个盟约长也好,思及此秦王稷也没有反对。
熊元万万没想到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为了盟约长,随后便是各国依照会盟之前已经达成的协议,指定盟约,一连七日诸王与诸国重要谋臣终于将盟约制定好了,其实这份盟约虽然冗长,但是绝对花不了七日时间才制定出来。
主要是诸王有意拖延,想要借着这几天的时间互相试探,有机会就挑拨离间,或者落落他王的面子,总之明争暗斗,可是让熊元看了一部非常经典的权谋电视剧。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因为是在周天子的地盘洛阳订立的盟约,所以开头先把大周兴起的历史回忆一遍,然后才是主要内容。
主要强调各国间年年征伐军士死伤惨重,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因此诸王为上体天心,下和人道,在天子见证之下订立弭兵盟约,世世代代,和平永久云云,推举楚王元为盟约长,监督盟约的执行,当然这是一份总纲,下面各国间都私下里对自己的边境等问题签订了协议。
第七日,周天子携着盟约长楚王元的手,一起与其他几位王一起歃血为盟,这一段是熊元作为盟约长是躲不过去了,但是这歃血为盟的过程熊元是真的受不了,一点卫生都不讲,都是位高权重的一国之主,都不知道珍爱生命。
首先是周天子与楚王元以及其他几位王一起身着衮冕,手拉手上了祭高天地,盟约生效的祭坛,然后就是大家一起划破手指,歃血为盟,这一点看的熊元心惊肉跳的。
倒不是因为划破手指很疼,而是你他妹算上周天子八个人用一把金刀,中间还不消毒,熊元可是知道的,两年后燕王易就挂了,这要是有个传染病啥的,想到这里熊元不由得心中一寒。
眼瞅着秦、齐、赵、魏、燕诸王都已经滴过血了,眼瞅着就剩自己和周天子了,熊元灵机一动,在接刀子的时候装作没拿稳刀子掉在了地上。
熊元很是淡定的对站在一旁的侍从吩咐道。
“再去取把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