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2/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汉末烽烟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吕布一怔,俯首道:"那朱广颇有勇力,末将担心太尉安危,因此不敢轻动。"
董卓看他半晌,将手指关节捏得格格作响:"优,你又为何阻拦?"
"太尉,卢植当世名士,若杀之,与十常侍何异?且他虽官拜尚书,却对主公没有威胁。现今这洛阳城里,能与主公对抗的,反倒是袁绍等年轻一辈。主公若要杀他,朱广可是带着铁骑护从而来!"
"那怎么办!难道让我罢手!那日董璜与朱广冲突后,我真该借机除掉这小贼!"
李儒见他暴怒,拈须思索一阵,低声道:"主公息怒,袁绍等人之所以敢如此强横,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有实力与主公对抗,依在下之见,莫如把事情挑开了!"
"你是说?西园新军?"
"不错,西园新军将近万人,袁绍自以为有所恃,因此嚣张。一旦西园军出了问题,他还敢大声说话?"
董卓不作声,转头朝堂上踱步,至许龙宗尸身旁忽一转头:"我有西凉雄兵,又得并州军效忠,再加上西园三校,难道还打不垮他乌合之众?"
李儒快步上前:"主公,在洛阳动武要慎之又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最好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董卓气得胸口直疼,躁动道:"满朝公卿我尚且不放在眼里,怎么一群竖子..."
平乐观宴会上的冲突,很快传遍洛阳。人们为董卓的残暴而胆寒,也为袁绍的勇气而鼓舞!
年轻人果然是大汉的希望所在,他们不畏**,坚持大义,暴戾如董贼也不敢加害!如果他们能继续坚持下去,抗争下去,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这一切,让袁绍很振奋。
朱广的军营成了他们的大本营,从平乐观回来以后,他就召集同道紧急谋划,准备对董卓下手!现在西凉贼已经露出了本来面目,再没有任何顾忌!事情决不能再拖下去!
营房中,少壮派们正热烈地讨论着白天的事情。人人都是一脸的兴奋!
当着董贼的面,朝廷重臣们畏之如虎,可本初、孟德、子昂却能挺身抗暴!长脸!大大地长脸!
光杆司令何颙在恭维完袁绍曹操之后,面向朱广道:"子昂,不愧是一路打出来的!那西凉兵何等劲悍!可在你面前,也是威风扫地啊!想起来就痛快!痛快!"
朱广淡然处之:"今天那种场面,我逞凶斗狠还有些用。董卓吃了暗亏,以后再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得准备好动真格了。"
上首笑容满面的袁绍听见了这话,正色道:"子昂所言甚是!"扫视堂下,好个座位空着,他逐一辨视,随后问道"孟德,怎么鲍鸿、赵融、冯芳三校尉还没来?"
曹操也觉得奇怪,今日本是说好了要来的,怎么还不见人?
"你确实传达到了?"
"是我亲自去说的,三校尉也明言会来,按说该到了。"
堂上众人不以为意,独黄门侍郎荀攸道:"我记得上次议事,这三校尉就说军中有事脱不开身?"
袁绍听出弦外之意:"公达,你在担心?"
"倒也不是,只是现在非常时期,我们万事须得小心仔细。"
"孟德,要不,你再去一趟?"袁绍考虑半晌后说道。
曹操应一声,就要离席,朱广忽道:"慢。"
"子昂,怎么?"袁绍问道。
朱广看他一眼,并不作声。两次聚会都不到,这不能说是巧合了?思之再三,他问道:"这三校尉是什么出身来历?"
凭借自己预知的历史,看能不能从这三人资料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曹操思索一阵,沉声道:"鲍鸿是扶风人,与同乡鲍恢合称二鲍,讨过黄巾,也战过西凉,之前是在北军,西园建新军时被抽调过来。"
"战过西凉?几时?听谁的节制?"
"就是黄巾事起后的中平二年,当时西凉羌胡首领北宫伯玉响应蛾贼作乱,朝廷派车骑将军张温领兵镇压,鲍鸿效力于军前。"
似乎没什么印象?朱广想了一阵,又问:"董卓当时何在?"
"董卓?他从广宗被押解回京以后就削了职,但西凉要用人,于是重新起用为中郎将,受张车骑..."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
朱广神情凝重:"赵融呢?"
这一回曹操不再赘述,直接给出了重点:"凉州汉阳郡人。"
"冯芳?"
曹操摇了摇头,冯芳的情况他确实不清楚。
袁绍面有忧色:"冯芳是曹节的女婿。"
曹节是谁?可不是曹操的曾祖父,而是桓灵之际的大宦官,多的不说,只一句,窦武陈番是此人杀的,第二次"党锢之祸"是此人兴的。
欢欣鼓舞的气氛扫荡殆尽,少壮派们一时蔫了。
鲍鸿曾与董卓同击北宫伯玉,赵融与董卓是同乡,冯芳虽然与董卓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他是大宦官曹节的女婿,可这堂上不少人都是上个月诛杀宦官的急先锋!
朱广暗叹,你们是怎么办的事?都说尼玛无数次,稳住西园新军,怎么稳的?鲍鸿、赵融、冯芳这种背景,难道不该提早防备?还巴巴邀人来入伙?
好大一阵沉默之后,右校尉淳于琼直身道:"袁校尉,要不,我再去请一次?看来是不来?"
朱广摇头:"你这时候去请,若他三人已暗投了董卓,不是送羊入虎口?"
"我可不是羊!"淳于琼怒道。
荀攸手指头在案桌敲一阵,忽道:"这事今天必须解决掉!"
"公达有何高见?"袁绍问道。
"本初你去拜见太傅,求一道天子诏,然后你与孟德同往军营。记得带上甲士,免了这三个职务,但有不对,就地正法!"
袁绍还不及回应,曹操已抢道:"来不及了!我们白天与董卓正面冲突,已然激怒了他。如果这三校尉真投了西凉,等你诏书请来,恐怕为时已晚。"
袁本初扯着颌下短须,迎着众人目光,质疑道:"有这必要?"
"本初,当机立断!"曹操沉声道。
朱广也补一句:"袁校尉,我们现在不能出任何差池,王匡张璋之事不远,只要再错一步,那就满盘皆输了!"
荀攸也劝:"既然请诏来不及,那就只能矫诏!我跟着一起去!"他是黄门侍郎,是天子近臣,可传达诏令,有他出面,不会引人怀疑。
袁术见兄长还犹豫不决,不耐道:"这还用想?没听到子昂说的?前事可不远,难道兄长你要步后尘?"
袁绍闭上了眼。
三校尉两次失约,其行迹确实可疑。但如果真从公达、孟德、子昂之议,不管真相如何先办了这三人,那岂不是自己先内讧了?若事情传扬出去,人家怎么说我袁绍?不是成了跟董卓一类,蓄暴兵有异志么?
再者,这事可凶险得紧,万一事不成,怕要反受其害!
朱广看他模样,直感蛋疼。这都什么时候了?已然跟董卓摊了牌,你还琢磨?
无意间望向曹操,四目相对,竟从彼此的眼神中找到了共同之处。
好半晌,袁绍睁开眼,环视众人,猛一拍案:"就这么办!公达,你即刻书诏一封!你、我、孟德三人同往西园!"
荀公达一捋须:"还少了一人?"
袁绍略一思索,随即会意。若那三校尉真是暗投了董卓,一旦听闻被免,势必要反抗!到时候动起手来,怎么能少得了神勇的朱校尉?
"怎么办?子昂,少不得,又要劳你一趟了。"袁绍苦笑道。
朱广点了点头。荀攸目光炯炯:"子昂,你马上挑选剽悍善搏的武士二十人,我这儿立即书诏,准备齐全以后直奔西园!"(未完待续)
nbsp; 吕布一怔,俯首道:"那朱广颇有勇力,末将担心太尉安危,因此不敢轻动。"
董卓看他半晌,将手指关节捏得格格作响:"优,你又为何阻拦?"
"太尉,卢植当世名士,若杀之,与十常侍何异?且他虽官拜尚书,却对主公没有威胁。现今这洛阳城里,能与主公对抗的,反倒是袁绍等年轻一辈。主公若要杀他,朱广可是带着铁骑护从而来!"
"那怎么办!难道让我罢手!那日董璜与朱广冲突后,我真该借机除掉这小贼!"
李儒见他暴怒,拈须思索一阵,低声道:"主公息怒,袁绍等人之所以敢如此强横,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有实力与主公对抗,依在下之见,莫如把事情挑开了!"
"你是说?西园新军?"
"不错,西园新军将近万人,袁绍自以为有所恃,因此嚣张。一旦西园军出了问题,他还敢大声说话?"
董卓不作声,转头朝堂上踱步,至许龙宗尸身旁忽一转头:"我有西凉雄兵,又得并州军效忠,再加上西园三校,难道还打不垮他乌合之众?"
李儒快步上前:"主公,在洛阳动武要慎之又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最好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董卓气得胸口直疼,躁动道:"满朝公卿我尚且不放在眼里,怎么一群竖子..."
平乐观宴会上的冲突,很快传遍洛阳。人们为董卓的残暴而胆寒,也为袁绍的勇气而鼓舞!
年轻人果然是大汉的希望所在,他们不畏**,坚持大义,暴戾如董贼也不敢加害!如果他们能继续坚持下去,抗争下去,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这一切,让袁绍很振奋。
朱广的军营成了他们的大本营,从平乐观回来以后,他就召集同道紧急谋划,准备对董卓下手!现在西凉贼已经露出了本来面目,再没有任何顾忌!事情决不能再拖下去!
营房中,少壮派们正热烈地讨论着白天的事情。人人都是一脸的兴奋!
当着董贼的面,朝廷重臣们畏之如虎,可本初、孟德、子昂却能挺身抗暴!长脸!大大地长脸!
光杆司令何颙在恭维完袁绍曹操之后,面向朱广道:"子昂,不愧是一路打出来的!那西凉兵何等劲悍!可在你面前,也是威风扫地啊!想起来就痛快!痛快!"
朱广淡然处之:"今天那种场面,我逞凶斗狠还有些用。董卓吃了暗亏,以后再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得准备好动真格了。"
上首笑容满面的袁绍听见了这话,正色道:"子昂所言甚是!"扫视堂下,好个座位空着,他逐一辨视,随后问道"孟德,怎么鲍鸿、赵融、冯芳三校尉还没来?"
曹操也觉得奇怪,今日本是说好了要来的,怎么还不见人?
"你确实传达到了?"
"是我亲自去说的,三校尉也明言会来,按说该到了。"
堂上众人不以为意,独黄门侍郎荀攸道:"我记得上次议事,这三校尉就说军中有事脱不开身?"
袁绍听出弦外之意:"公达,你在担心?"
"倒也不是,只是现在非常时期,我们万事须得小心仔细。"
"孟德,要不,你再去一趟?"袁绍考虑半晌后说道。
曹操应一声,就要离席,朱广忽道:"慢。"
"子昂,怎么?"袁绍问道。
朱广看他一眼,并不作声。两次聚会都不到,这不能说是巧合了?思之再三,他问道:"这三校尉是什么出身来历?"
凭借自己预知的历史,看能不能从这三人资料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曹操思索一阵,沉声道:"鲍鸿是扶风人,与同乡鲍恢合称二鲍,讨过黄巾,也战过西凉,之前是在北军,西园建新军时被抽调过来。"
"战过西凉?几时?听谁的节制?"
"就是黄巾事起后的中平二年,当时西凉羌胡首领北宫伯玉响应蛾贼作乱,朝廷派车骑将军张温领兵镇压,鲍鸿效力于军前。"
似乎没什么印象?朱广想了一阵,又问:"董卓当时何在?"
"董卓?他从广宗被押解回京以后就削了职,但西凉要用人,于是重新起用为中郎将,受张车骑..."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
朱广神情凝重:"赵融呢?"
这一回曹操不再赘述,直接给出了重点:"凉州汉阳郡人。"
"冯芳?"
曹操摇了摇头,冯芳的情况他确实不清楚。
袁绍面有忧色:"冯芳是曹节的女婿。"
曹节是谁?可不是曹操的曾祖父,而是桓灵之际的大宦官,多的不说,只一句,窦武陈番是此人杀的,第二次"党锢之祸"是此人兴的。
欢欣鼓舞的气氛扫荡殆尽,少壮派们一时蔫了。
鲍鸿曾与董卓同击北宫伯玉,赵融与董卓是同乡,冯芳虽然与董卓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他是大宦官曹节的女婿,可这堂上不少人都是上个月诛杀宦官的急先锋!
朱广暗叹,你们是怎么办的事?都说尼玛无数次,稳住西园新军,怎么稳的?鲍鸿、赵融、冯芳这种背景,难道不该提早防备?还巴巴邀人来入伙?
好大一阵沉默之后,右校尉淳于琼直身道:"袁校尉,要不,我再去请一次?看来是不来?"
朱广摇头:"你这时候去请,若他三人已暗投了董卓,不是送羊入虎口?"
"我可不是羊!"淳于琼怒道。
荀攸手指头在案桌敲一阵,忽道:"这事今天必须解决掉!"
"公达有何高见?"袁绍问道。
"本初你去拜见太傅,求一道天子诏,然后你与孟德同往军营。记得带上甲士,免了这三个职务,但有不对,就地正法!"
袁绍还不及回应,曹操已抢道:"来不及了!我们白天与董卓正面冲突,已然激怒了他。如果这三校尉真投了西凉,等你诏书请来,恐怕为时已晚。"
袁本初扯着颌下短须,迎着众人目光,质疑道:"有这必要?"
"本初,当机立断!"曹操沉声道。
朱广也补一句:"袁校尉,我们现在不能出任何差池,王匡张璋之事不远,只要再错一步,那就满盘皆输了!"
荀攸也劝:"既然请诏来不及,那就只能矫诏!我跟着一起去!"他是黄门侍郎,是天子近臣,可传达诏令,有他出面,不会引人怀疑。
袁术见兄长还犹豫不决,不耐道:"这还用想?没听到子昂说的?前事可不远,难道兄长你要步后尘?"
袁绍闭上了眼。
三校尉两次失约,其行迹确实可疑。但如果真从公达、孟德、子昂之议,不管真相如何先办了这三人,那岂不是自己先内讧了?若事情传扬出去,人家怎么说我袁绍?不是成了跟董卓一类,蓄暴兵有异志么?
再者,这事可凶险得紧,万一事不成,怕要反受其害!
朱广看他模样,直感蛋疼。这都什么时候了?已然跟董卓摊了牌,你还琢磨?
无意间望向曹操,四目相对,竟从彼此的眼神中找到了共同之处。
好半晌,袁绍睁开眼,环视众人,猛一拍案:"就这么办!公达,你即刻书诏一封!你、我、孟德三人同往西园!"
荀公达一捋须:"还少了一人?"
袁绍略一思索,随即会意。若那三校尉真是暗投了董卓,一旦听闻被免,势必要反抗!到时候动起手来,怎么能少得了神勇的朱校尉?
"怎么办?子昂,少不得,又要劳你一趟了。"袁绍苦笑道。
朱广点了点头。荀攸目光炯炯:"子昂,你马上挑选剽悍善搏的武士二十人,我这儿立即书诏,准备齐全以后直奔西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