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初唐第一猛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四章 开战
看完第二份报告,李恪无奈的摇了摇头:唉……真是个疯狂的时代,居然会因为一只猎物造成数万人的伤亡……
叹息过后,李恪再一次和薛仁贵研究起他的作战计划。李靖此时已经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李恪之前曾经向他探讨过关于这次作战的计划。但是李靖显然不想过问,只是告诉李恪,他已经老了,腿上的旧伤近期重视发作,已经无力再带领部队作战,薛仁贵虽然还很年轻,但是完全可以指挥此次的战斗,还是给年轻人多一些实战经验吧。不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一个人是无法成长为合格的将军的。
李恪也知道,自己虽说经历过几次战争了,但是都属于小打小闹,正正想要做到指挥上万人的作战,自己的能力还远远的达不到。所以在与薛仁贵探讨此次的作战计划时,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进行的。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总是会要求薛仁贵解释清楚才行,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细节。
薛仁贵也非常的有耐心,只要李恪提出问题,总是会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直到对方完全掌握为止。
其实李恪这里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从战略部署到战术配合他都懂,就是在一些诸如各兵种的运用,以及相互间的配合方面缺乏经验原来的李恪没少阅读兵书,而且理解也很深刻,再加上从后世的电影中学来的知识,足以令他成为一名纸上谈兵的高手。
现在的关键就是怎么把书面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这个时代的作战远远没有后是那么严谨,所有的一切战略上、战术上的东西都掌握在主将的脑海里,胜负也完全靠主将的现场发挥。要想赢得以上胜利主将的状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月初一下午,天空中阴云密布,乌云压得很低,仿佛随时都会下雨。昏暗的天空看上去就像黑夜提前到来,抬眼望去,视力再好的人也很难看到两里之外。等待了多日的天气终于到来,薛仁贵下令大军出发,直奔刘家集外山顶上的高句丽兵营。
早已经整装待发大军兵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敌方兵营。在昏暗的天色的掩护下,大*队顺利进入到山下的丛林地带,并且依靠山中林木的掩护,慢慢靠近地方军营。在距离地方军营不足一里的地方,三路大军分别停了下来。再往前走就是对方清理出来的空地,大军的行踪将无所遁形。在毫无遮掩的空地之上强行冲锋,无疑将是敌人弓箭手最好的靶子,所以大唐的三路指挥官在等,都在等待一个能让部队靠上前去,又不会轻易被发现的机会。
日落时分,风起。一时之间天地变色,狂风大作,即便是潜伏于树林当中,有树木及山石作掩护,仍旧给人一种随时会被大风吹走的感觉。敌方的箭楼之上负责瞭望的哨兵,早早的便躲到下面躲避狂风的突袭。大风尚未散尽,豪雨随之降临,趁着这一难得的机会,各路人马各派出数百人的突击部队,直扑敌方的寨墙。
来到寨墙之下,这些人并未着急进攻,而是依靠寨墙潜伏了下来。这些突击人员以弓箭手为主,目的就是在大军打动进攻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拔除敌方箭楼上的瞭望手以及弓箭兵,同时以刀盾兵为附,负责为弓箭手作掩护,使他们能够在安全有所保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放手搏杀。
雨势稍小,三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三万人马同时前进,地面都在他们的跑动中颤抖起来。
敌方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弓箭手纷纷爬上箭楼准备作战。但是在大唐精锐弓箭手的封锁下,只能供一个人上下的楼梯成为了高句丽士兵一到无法跨越的天堑。
见到制高点被控制高句丽的士兵开始登上寨墙进行防御,但是已经失去先机的他们,往往刚一露头就会有弓箭对他们进行点名,使得他们被死死的压制在寨墙之内无法探头,更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
短短的两三分钟之内,大唐的士兵就已经来到了,一架架攻城云梯搭在了敌方的寨墙上面,手握钢刀盾牌的刀斧兵开始攻城。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等到高句丽守城的士兵可以站起身来的时候,大唐的士兵也已经冲上了寨墙之上,并且很快就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随着一声巨响,寨门被攻破。见到大势已去,高句丽的士兵失去了继续抵抗下去的勇气,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向着唯一一座大唐部队没有发动攻势的寨门,也就是面向七松岭方向跑去。
然而这个貌似非常安全的方向,实际上一点都不安全。三千多名闪电部队的士卒,早在几天之前就已经奉命在这里潜伏下来。如今的山中早已经是机关密布,不要说已有不足一千人的残兵败将,就算是七松岭方向的高句丽大营内的所有部队同时来增援,想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这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短短的一个时辰,高句丽驻扎在山上的两千名官兵被全歼,没有一人逃脱。下令士兵稍事休整的同时,突击审讯了高句丽驻扎在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在死亡与生存的考验面前,他最终选择了继续生存下去,并且按照李恪的意志,写了一封向七松岭方面求援的急信的同时,按照秘法点燃了求救烽火。
十分钟之后,高句丽驻七松岭大营得到了消息,防御大唐的兵营点燃了烽火台,根据烽火的数量来看,大唐的进攻部队不会少于五千人。高句丽主帅立即下令升帐,下令所有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并且派出一支五千人马的部队迅速前往支援。
一个时辰之后,一封兵营指挥官的亲笔求援信摆在了主帅的桌案之上,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明:大唐进攻部队不少于五千人,目前兵营内正在依靠寨墙尽心抵抗,请大营主帅速速派兵增援。
高句丽主帅略作思考后,下令再次派出一支三千人马的部队作为第二波救援部队迅速前往支援。(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开战
看完第二份报告,李恪无奈的摇了摇头:唉……真是个疯狂的时代,居然会因为一只猎物造成数万人的伤亡……
叹息过后,李恪再一次和薛仁贵研究起他的作战计划。李靖此时已经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李恪之前曾经向他探讨过关于这次作战的计划。但是李靖显然不想过问,只是告诉李恪,他已经老了,腿上的旧伤近期重视发作,已经无力再带领部队作战,薛仁贵虽然还很年轻,但是完全可以指挥此次的战斗,还是给年轻人多一些实战经验吧。不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一个人是无法成长为合格的将军的。
李恪也知道,自己虽说经历过几次战争了,但是都属于小打小闹,正正想要做到指挥上万人的作战,自己的能力还远远的达不到。所以在与薛仁贵探讨此次的作战计划时,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进行的。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总是会要求薛仁贵解释清楚才行,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细节。
薛仁贵也非常的有耐心,只要李恪提出问题,总是会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直到对方完全掌握为止。
其实李恪这里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从战略部署到战术配合他都懂,就是在一些诸如各兵种的运用,以及相互间的配合方面缺乏经验原来的李恪没少阅读兵书,而且理解也很深刻,再加上从后世的电影中学来的知识,足以令他成为一名纸上谈兵的高手。
现在的关键就是怎么把书面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这个时代的作战远远没有后是那么严谨,所有的一切战略上、战术上的东西都掌握在主将的脑海里,胜负也完全靠主将的现场发挥。要想赢得以上胜利主将的状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月初一下午,天空中阴云密布,乌云压得很低,仿佛随时都会下雨。昏暗的天空看上去就像黑夜提前到来,抬眼望去,视力再好的人也很难看到两里之外。等待了多日的天气终于到来,薛仁贵下令大军出发,直奔刘家集外山顶上的高句丽兵营。
早已经整装待发大军兵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敌方兵营。在昏暗的天色的掩护下,大*队顺利进入到山下的丛林地带,并且依靠山中林木的掩护,慢慢靠近地方军营。在距离地方军营不足一里的地方,三路大军分别停了下来。再往前走就是对方清理出来的空地,大军的行踪将无所遁形。在毫无遮掩的空地之上强行冲锋,无疑将是敌人弓箭手最好的靶子,所以大唐的三路指挥官在等,都在等待一个能让部队靠上前去,又不会轻易被发现的机会。
日落时分,风起。一时之间天地变色,狂风大作,即便是潜伏于树林当中,有树木及山石作掩护,仍旧给人一种随时会被大风吹走的感觉。敌方的箭楼之上负责瞭望的哨兵,早早的便躲到下面躲避狂风的突袭。大风尚未散尽,豪雨随之降临,趁着这一难得的机会,各路人马各派出数百人的突击部队,直扑敌方的寨墙。
来到寨墙之下,这些人并未着急进攻,而是依靠寨墙潜伏了下来。这些突击人员以弓箭手为主,目的就是在大军打动进攻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拔除敌方箭楼上的瞭望手以及弓箭兵,同时以刀盾兵为附,负责为弓箭手作掩护,使他们能够在安全有所保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放手搏杀。
雨势稍小,三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三万人马同时前进,地面都在他们的跑动中颤抖起来。
敌方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弓箭手纷纷爬上箭楼准备作战。但是在大唐精锐弓箭手的封锁下,只能供一个人上下的楼梯成为了高句丽士兵一到无法跨越的天堑。
见到制高点被控制高句丽的士兵开始登上寨墙进行防御,但是已经失去先机的他们,往往刚一露头就会有弓箭对他们进行点名,使得他们被死死的压制在寨墙之内无法探头,更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
短短的两三分钟之内,大唐的士兵就已经来到了,一架架攻城云梯搭在了敌方的寨墙上面,手握钢刀盾牌的刀斧兵开始攻城。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等到高句丽守城的士兵可以站起身来的时候,大唐的士兵也已经冲上了寨墙之上,并且很快就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随着一声巨响,寨门被攻破。见到大势已去,高句丽的士兵失去了继续抵抗下去的勇气,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向着唯一一座大唐部队没有发动攻势的寨门,也就是面向七松岭方向跑去。
然而这个貌似非常安全的方向,实际上一点都不安全。三千多名闪电部队的士卒,早在几天之前就已经奉命在这里潜伏下来。如今的山中早已经是机关密布,不要说已有不足一千人的残兵败将,就算是七松岭方向的高句丽大营内的所有部队同时来增援,想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这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短短的一个时辰,高句丽驻扎在山上的两千名官兵被全歼,没有一人逃脱。下令士兵稍事休整的同时,突击审讯了高句丽驻扎在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在死亡与生存的考验面前,他最终选择了继续生存下去,并且按照李恪的意志,写了一封向七松岭方面求援的急信的同时,按照秘法点燃了求救烽火。
十分钟之后,高句丽驻七松岭大营得到了消息,防御大唐的兵营点燃了烽火台,根据烽火的数量来看,大唐的进攻部队不会少于五千人。高句丽主帅立即下令升帐,下令所有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并且派出一支五千人马的部队迅速前往支援。
一个时辰之后,一封兵营指挥官的亲笔求援信摆在了主帅的桌案之上,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明:大唐进攻部队不少于五千人,目前兵营内正在依靠寨墙尽心抵抗,请大营主帅速速派兵增援。
高句丽主帅略作思考后,下令再次派出一支三千人马的部队作为第二波救援部队迅速前往支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