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大宋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大缓解匪情,将来州里官军若有所行动也可配合,事半功倍。”
李县令思考一番,本就对宋江大有好感,况且他说的也是实情,加上赵县尉大力赞成此事,如果真能管用也是他的一番政绩,就算没什么用处,至少也没有坏处,于是点头,“说的也有些道理,百姓结社保境安民,也曾有过先例,这也算一个好办法,不知通判大人怎么看?”说着转头看着张子建。
张通判沉吟道:“法子算是一个法子,办得好也许真能平了这匪患,办得不好也没甚么害处,只是这事我等都做不了主,须得京东西路安抚使并济州府尹大人点头方能成事。”
宋江跨前一步,躬身道:“还请通判大人县尊大人玉成此事,在下定感激不尽!”
张通判言道:“你宋江不过一介布衣,都能为百姓着想,我身为朝廷官员一州的通判哪里还会躲着?既然是好事,我一定尽力去办,李县尊的意思呢?”
李县令当然愿意,急忙道:“这几日我便行公文去府衙申报府尹大人。还望通判大人关说一二。”
张通判点头道:“这事自然的,你们且放心。”
宋江大喜,“若是能成,小子先替这受苦的百姓感谢两位大人。”
张通判面带微笑,李县令却又问道:“赵县尉,若是能成,所立民军你可有首领人选?”
赵县尉随即答道:“我看宋三郎文武双全,何必去找,就是这民军首领不二人选。”
宋江心里激动万分,这便是他这段时间以来最想得到的结果。手上有了一只军队,才有改变历史的力量,虽说这还是民军,可没有火苗哪来的燎原大火?
他也自请缨道:“要是几位大人看得上,宋江必竭心戮力,保我百姓一方平安。”
不料上座两位齐齐摇头,张通判说道:“不可,三郎文采出众,有勇有谋岂可拘泥于这种事情,今年十一月末便要乡试,现不足二月时间,你要静心温习功课,不可胡思乱想。”
宋江急道:“启禀大人,小子尚未入学,怕是不能参加。现乡亲受苦,宋江如何能置身事外?”
张通判只是摇头,责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你满腹经纶,不想着如何报国,却争这民军的团头,要是应了你,岂不是毁了你这大好才学?”
李县令在旁也是对宋江的话不以为然,他关切的对宋江说道:“你尚未入县学无关大碍,明日我与教谕说一说,你自去县学见他,建个学籍也就是了。”
两人都是好心,要知道这大宋最是重文轻武,满堂的朱紫都是文人,就连领军的统帅,也都是文人。要是宋江真要在朝堂上发展,这民军的首领万万当不得的,一当上就再脱不了武将的帽子,以后再想有什么发展是难上加难。
张通判痛心疾首,好好的学子,偏偏想着当民军的头子,不是自毁前程是什么?李县令就更不答应了,好不容易所辖出了个当朝亚相都赏识的才子,若是科举中第,何等的荣耀?一个民军的团首去哪随便找不到一个?一个文采出众的士子可就难找了,何况这个还是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将来在朝中必能成为奥援,孰轻孰重?
可谁又知道宋江根本就没想过科举的事情,就算想过凭他的真学问,那是稳稳考不上的,他也就能盗用几首诗词,至于四书五经那是一窍不通!就算考上又怎么样?这北宋只有几年光景了,他能几年就爬到牧守一方的位置上去?不可能的。
所以他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科举。可现在这两位一片好心的坚决不同意,宋江感觉欲哭无泪,费尽心机办成了这桩事,却卡在这了。这两位大人不答应,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这可该怎么办?
大大缓解匪情,将来州里官军若有所行动也可配合,事半功倍。”
李县令思考一番,本就对宋江大有好感,况且他说的也是实情,加上赵县尉大力赞成此事,如果真能管用也是他的一番政绩,就算没什么用处,至少也没有坏处,于是点头,“说的也有些道理,百姓结社保境安民,也曾有过先例,这也算一个好办法,不知通判大人怎么看?”说着转头看着张子建。
张通判沉吟道:“法子算是一个法子,办得好也许真能平了这匪患,办得不好也没甚么害处,只是这事我等都做不了主,须得京东西路安抚使并济州府尹大人点头方能成事。”
宋江跨前一步,躬身道:“还请通判大人县尊大人玉成此事,在下定感激不尽!”
张通判言道:“你宋江不过一介布衣,都能为百姓着想,我身为朝廷官员一州的通判哪里还会躲着?既然是好事,我一定尽力去办,李县尊的意思呢?”
李县令当然愿意,急忙道:“这几日我便行公文去府衙申报府尹大人。还望通判大人关说一二。”
张通判点头道:“这事自然的,你们且放心。”
宋江大喜,“若是能成,小子先替这受苦的百姓感谢两位大人。”
张通判面带微笑,李县令却又问道:“赵县尉,若是能成,所立民军你可有首领人选?”
赵县尉随即答道:“我看宋三郎文武双全,何必去找,就是这民军首领不二人选。”
宋江心里激动万分,这便是他这段时间以来最想得到的结果。手上有了一只军队,才有改变历史的力量,虽说这还是民军,可没有火苗哪来的燎原大火?
他也自请缨道:“要是几位大人看得上,宋江必竭心戮力,保我百姓一方平安。”
不料上座两位齐齐摇头,张通判说道:“不可,三郎文采出众,有勇有谋岂可拘泥于这种事情,今年十一月末便要乡试,现不足二月时间,你要静心温习功课,不可胡思乱想。”
宋江急道:“启禀大人,小子尚未入学,怕是不能参加。现乡亲受苦,宋江如何能置身事外?”
张通判只是摇头,责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你满腹经纶,不想着如何报国,却争这民军的团头,要是应了你,岂不是毁了你这大好才学?”
李县令在旁也是对宋江的话不以为然,他关切的对宋江说道:“你尚未入县学无关大碍,明日我与教谕说一说,你自去县学见他,建个学籍也就是了。”
两人都是好心,要知道这大宋最是重文轻武,满堂的朱紫都是文人,就连领军的统帅,也都是文人。要是宋江真要在朝堂上发展,这民军的首领万万当不得的,一当上就再脱不了武将的帽子,以后再想有什么发展是难上加难。
张通判痛心疾首,好好的学子,偏偏想着当民军的头子,不是自毁前程是什么?李县令就更不答应了,好不容易所辖出了个当朝亚相都赏识的才子,若是科举中第,何等的荣耀?一个民军的团首去哪随便找不到一个?一个文采出众的士子可就难找了,何况这个还是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将来在朝中必能成为奥援,孰轻孰重?
可谁又知道宋江根本就没想过科举的事情,就算想过凭他的真学问,那是稳稳考不上的,他也就能盗用几首诗词,至于四书五经那是一窍不通!就算考上又怎么样?这北宋只有几年光景了,他能几年就爬到牧守一方的位置上去?不可能的。
所以他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科举。可现在这两位一片好心的坚决不同意,宋江感觉欲哭无泪,费尽心机办成了这桩事,却卡在这了。这两位大人不答应,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这可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