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立政殿议政 (2/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承明之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段珪:“嗯...娘娘,不如也在西域实施三六九等户籍制度如何?分化拉踩,减小治理压力,逐步推进实现西域驯化。”
段珪的想法很好,以征服者姿态制定三六九等户籍制度,从而分化阶级斗争,互相内卷,转移了大唐才是根本矛盾所在的本质,让西域百姓们互相争斗和内卷,减小了治理压力,给予蝇头小惠即可让西域本土百姓们纷纷趋之如骛,只要引导方向正确,就能加速汉化西域的进程。
郑丽婉直接回绝:“没必要,西域本就为诸国林立,要说同宗同脉的大国也不存在,这种法子也就是针对高句丽那般历史文化悠久且人口众多的国家。”
和之前吐谷浑旧地,南方高原逃难难民哪里说得一个道理。人少直接镇压就完事了,省时省力省心。人多那就剿抚并用,分化拉拢。西域本就是散沙,吃饱了撑着去搞的这么麻烦?
李恪:“既如此有关本土未来的人口产业规划就这么安排了,市产监联络南北市监总局一起商讨一下,拿出一个初步的产业扶持方案来。再让各道的市监局,根据当地的经济模式制定一套未来的发展规划,最后收拢统计一下。”
郑丽婉点头:“嗯,眼下也只能这样安排了。承明一年至今新增人口九百二十七万有余,直接令如今的大唐人口翻了个对半,这些幼小人口还需要十余年才能成为可用的劳动力,只能说市产监需要统筹各地市监局,按照各地发展来逐步更新规划才行。”
阎泰皱眉:“这十余年间,怕是不知道又有多少新增人口了。左看右看,横看竖看,这最需要容纳人口的产业,还是农耕啊。”
褚彦冲点头:“门下侍郎所言极是,大唐市场和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劳动力的即刻效益。供养新生人口的同时,还需要支援西域的汉化,对于现今的大唐而言的确有些吃力了。”
说人话就是大唐之后还会有新生人口,他们也要吃饭,吃饭的嘴巴会越来越多!但可以马上投入劳动生产的人口,目前卡在这里了。怎么办?开垦荒地?那种地的人呢?本质是劳动力,不要弄错了。
郑丽婉:“如门下侍郎所言,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字里行间,就看出了一句话。要吃饭的嘴越来越多,而做饭的人却还是这么一点。”
郑丽婉拿过一旁的奏案,翻开阅览说道:“好在西域哪里有西突厥的成果可以捡现成,否则按照如今的发展速度,哪怕朝廷不吃不喝,也架不住如今大唐的需求增长。待到拿下西域,是时候让本土饿一饿了,再这么肆无忌惮的生下去,大唐根本承载不下短时间内剧增的新生人口。”
“三省,你们踌躇一下,拟定出一个方案。需要匹配大唐的人口和生产规模以及市场产业,什么时候松,什么时候紧,要能给朝廷一个主导权。”
“臣等遵旨!!————————”
郑丽婉也指明方向了,这个法子其实就是一套可以随时切换使用的制度。就好比经济和货币,经济增速过快,那就加息和加税,压一压减减速。经济增速过慢,那就减息减税,刺激一下民间消费转而带动生产,拉一拉加加速。
当人口生的太多的时候,那就调整一下蛋糕的分配,让民间少拿一些,饿不死冷不死,但吃不饱穿不暖,以此抑制民间的生育速度。人口不够的时候,那就多分配一些蛋糕给民间,让民间生活成本降低,能吃饱穿暖,再鼓励提倡一下催生就行了,过段时间再调回来,等待新的新生人口长大,给他们规划好工作的产业方向,循序渐进的引领大唐百姓们推动大唐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良性循环发展。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没啥复杂的,只要明白这个逻辑和循环模式,只要愿意抽时间研究和用心,也能逐渐得心应手。
李承乾打通东西商路,一是扶持西域发展,二是为了那西方作为大唐的蓄水池和缓冲带,国内生产低迷那就刺激一下,最简单的就是以霸权来胁迫西方诸国帮忙,再不行直接发动战争!以战争的需求和投入来刺激生产!如果经济发展迅猛,那就朝西方诸国放水,倾销生产商品维稳国内。三是要宣扬大唐国威,秦始皇奠定了华夏在东方大陆的主导地位,李承乾就来推一把,奠定一下华夏在世界人文历史上的巨无霸地位!
不然你以为李承乾想干啥?统一全球吗?别闹,现代都不一定能够实现,更别谈古代那种情况了。
郑丽婉起身:“好了,今日就到这里了,散会吧。”
“臣等恭送皇后!!——————”
许敬宗为首的老臣子们表示,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走出立政殿,年轻一辈扎堆边说边走,讨论的火热朝天。
许敬宗、岑文本、郝处俊、李道宗等老臣子们,那叫一个落魄了得。他们不是努力,奈何人老了,跟不上了,学不会啊!听都听不懂,学也学不废!难受啊!
岑文本一脸唏嘘道:“老咯!如陛下曾今所言,浮事新人换旧人,万隆新朝换旧朝。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诸位,我是自知跟不上了,待到攻克西域,我也该辞官养老咯。”
郝处俊苦笑道:“岑大人所言极是啊,如今看来...咱们这群老家伙,不给年轻人拖后腿就不错咯,难怪陛下要给咱们身边安排一个新人。”
没错,李承乾当初给老臣子们安排的位置,普遍都是有新人在的。放过去,或许是李承乾遏制他们,如今看来...人家李承乾哪里是遏制啊,是给他们机会,避免出错。只能说,自己格局小了,全然没能领悟到人家李承乾的心思。
这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如李承乾曾说的。年轻一代站在老一代的肩膀上,承继前人征程,起步更高罢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有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
段珪:“嗯...娘娘,不如也在西域实施三六九等户籍制度如何?分化拉踩,减小治理压力,逐步推进实现西域驯化。”
段珪的想法很好,以征服者姿态制定三六九等户籍制度,从而分化阶级斗争,互相内卷,转移了大唐才是根本矛盾所在的本质,让西域百姓们互相争斗和内卷,减小了治理压力,给予蝇头小惠即可让西域本土百姓们纷纷趋之如骛,只要引导方向正确,就能加速汉化西域的进程。
郑丽婉直接回绝:“没必要,西域本就为诸国林立,要说同宗同脉的大国也不存在,这种法子也就是针对高句丽那般历史文化悠久且人口众多的国家。”
和之前吐谷浑旧地,南方高原逃难难民哪里说得一个道理。人少直接镇压就完事了,省时省力省心。人多那就剿抚并用,分化拉拢。西域本就是散沙,吃饱了撑着去搞的这么麻烦?
李恪:“既如此有关本土未来的人口产业规划就这么安排了,市产监联络南北市监总局一起商讨一下,拿出一个初步的产业扶持方案来。再让各道的市监局,根据当地的经济模式制定一套未来的发展规划,最后收拢统计一下。”
郑丽婉点头:“嗯,眼下也只能这样安排了。承明一年至今新增人口九百二十七万有余,直接令如今的大唐人口翻了个对半,这些幼小人口还需要十余年才能成为可用的劳动力,只能说市产监需要统筹各地市监局,按照各地发展来逐步更新规划才行。”
阎泰皱眉:“这十余年间,怕是不知道又有多少新增人口了。左看右看,横看竖看,这最需要容纳人口的产业,还是农耕啊。”
褚彦冲点头:“门下侍郎所言极是,大唐市场和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劳动力的即刻效益。供养新生人口的同时,还需要支援西域的汉化,对于现今的大唐而言的确有些吃力了。”
说人话就是大唐之后还会有新生人口,他们也要吃饭,吃饭的嘴巴会越来越多!但可以马上投入劳动生产的人口,目前卡在这里了。怎么办?开垦荒地?那种地的人呢?本质是劳动力,不要弄错了。
郑丽婉:“如门下侍郎所言,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字里行间,就看出了一句话。要吃饭的嘴越来越多,而做饭的人却还是这么一点。”
郑丽婉拿过一旁的奏案,翻开阅览说道:“好在西域哪里有西突厥的成果可以捡现成,否则按照如今的发展速度,哪怕朝廷不吃不喝,也架不住如今大唐的需求增长。待到拿下西域,是时候让本土饿一饿了,再这么肆无忌惮的生下去,大唐根本承载不下短时间内剧增的新生人口。”
“三省,你们踌躇一下,拟定出一个方案。需要匹配大唐的人口和生产规模以及市场产业,什么时候松,什么时候紧,要能给朝廷一个主导权。”
“臣等遵旨!!————————”
郑丽婉也指明方向了,这个法子其实就是一套可以随时切换使用的制度。就好比经济和货币,经济增速过快,那就加息和加税,压一压减减速。经济增速过慢,那就减息减税,刺激一下民间消费转而带动生产,拉一拉加加速。
当人口生的太多的时候,那就调整一下蛋糕的分配,让民间少拿一些,饿不死冷不死,但吃不饱穿不暖,以此抑制民间的生育速度。人口不够的时候,那就多分配一些蛋糕给民间,让民间生活成本降低,能吃饱穿暖,再鼓励提倡一下催生就行了,过段时间再调回来,等待新的新生人口长大,给他们规划好工作的产业方向,循序渐进的引领大唐百姓们推动大唐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良性循环发展。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没啥复杂的,只要明白这个逻辑和循环模式,只要愿意抽时间研究和用心,也能逐渐得心应手。
李承乾打通东西商路,一是扶持西域发展,二是为了那西方作为大唐的蓄水池和缓冲带,国内生产低迷那就刺激一下,最简单的就是以霸权来胁迫西方诸国帮忙,再不行直接发动战争!以战争的需求和投入来刺激生产!如果经济发展迅猛,那就朝西方诸国放水,倾销生产商品维稳国内。三是要宣扬大唐国威,秦始皇奠定了华夏在东方大陆的主导地位,李承乾就来推一把,奠定一下华夏在世界人文历史上的巨无霸地位!
不然你以为李承乾想干啥?统一全球吗?别闹,现代都不一定能够实现,更别谈古代那种情况了。
郑丽婉起身:“好了,今日就到这里了,散会吧。”
“臣等恭送皇后!!——————”
许敬宗为首的老臣子们表示,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走出立政殿,年轻一辈扎堆边说边走,讨论的火热朝天。
许敬宗、岑文本、郝处俊、李道宗等老臣子们,那叫一个落魄了得。他们不是努力,奈何人老了,跟不上了,学不会啊!听都听不懂,学也学不废!难受啊!
岑文本一脸唏嘘道:“老咯!如陛下曾今所言,浮事新人换旧人,万隆新朝换旧朝。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诸位,我是自知跟不上了,待到攻克西域,我也该辞官养老咯。”
郝处俊苦笑道:“岑大人所言极是啊,如今看来...咱们这群老家伙,不给年轻人拖后腿就不错咯,难怪陛下要给咱们身边安排一个新人。”
没错,李承乾当初给老臣子们安排的位置,普遍都是有新人在的。放过去,或许是李承乾遏制他们,如今看来...人家李承乾哪里是遏制啊,是给他们机会,避免出错。只能说,自己格局小了,全然没能领悟到人家李承乾的心思。
这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如李承乾曾说的。年轻一代站在老一代的肩膀上,承继前人征程,起步更高罢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有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