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天启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眉头一挑,讥讽地说道:“叶阁老还真是会替商人们省银子啊。”
叶向高连忙跪到,向皇帝请罪。
皇帝也不废话,直接伸出左掌,答道:“五百万两!每岁力求多政五百万两。”
这下子不止叶向高被吓了一跳,就连其余臣工也都神色大变,要知道就是后来向天下农民征收的辽响,满打满算也才五百多万。而在封建时代,商人的税负向来是低于农民的,除了南宋那个怪胎。
为什么呢?
因为商业是末业,商人政治地位地下呗。当然,这些只是顶层设计,民间的具体情况如何,大家伙都心知肚明。
叶向高忙道:“皇上,对商人们课以重税,恐怕会让市面上百业萧条,到时候民不聊生,恐有不测之虞。”
皇帝冷笑道:“叶阁老就是不爱动脑筋。叶阁老难道没有听说过‘累进税’吗?”
叶向高眉头微蹙,照理说他叶向高苦读诗书四五十年,不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称一句满腹经纶总不为过。再者说叶向高家中的藏书可谓是汗牛充栋,无论是儒家、道家、法家的经典他都有涉猎,可就是不晓得这个‘累进税’是个什么东西。
皇帝暗笑,累进税这种资本主义时代发明出来的新鲜玩意,你们当然不知道了。
皇帝侃侃而谈道:“所谓累进税,就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的大小而分级规定,且逐级提高的一种递增等级税率。以一言以敝之,就是富人多征税,穷人少征税,乃至不征税。像那些大富商,大豪强,可以将税率提高到四成、五成,像一些小摊小贩,则可以灵活的将税率降低到半成、一成,乃至免征。富人们赚的钱多,需要朝廷保护的产业也多,自然应该需要多多缴纳银子,他们钱多,即便多缴纳,剩下的钱,仍旧是穷人们八辈子也挣不来的,依旧可以富足的生活,所以并不会激起民愤。而累进税又降低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人们的税收负担,相反的,还会提高朝廷的威望,赢得老百姓们的民心呐。可谓是一石多鸟。”
乾清宫中都是些饱读诗书之辈,能够混到大明朝的顶级官僚之列,他们都是顶聪明的人,被皇上这么一点拨,立马明白了这个‘累进税’的精妙所在。
叶向高亦是满脸的惊叹,越发觉着小皇帝深不可测起来。
叶向高一心为国,自然觉得这个法子虽然毒辣了些,但确实不失为一个高明的阳谋!但是其余臣工却是面色发白,要知道在地方上,他们的家族可都是一顶一的豪强之家,大富大贵。假如这个累进税颁行天下,那
么最终要倒大霉的可就是他们的家族了。
于是乎,阁臣们纷纷站出来,陈述这个累进税的弊端,譬如伤害富商富农们的感情啊,朝廷如此无异于杀鸡取卵啊,还有什么,朝廷应该轻徭薄赋,而是不割韭菜,剪羊毛之类的屁话。皇帝一一听在心里,也记在心里,但皇帝始终一言不发,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叶向高好心的站出来,岔开话题道:“皇上博闻强记,臣下自愧不如,只是臣很好奇,不知道这个‘累进税’的典故到底出自何处?臣苦读诗书数十年,竟然对此毫无所知,真是自惭形秽的紧呐。”
皇帝笑道:“这个典故,大概来自于黄帝。”
闻言,乾清宫内的臣工们面色怪异,似乎都被皇帝摆了一道。
在古代,说某某物、某某事源于三皇五帝啥的,大多都是哄骗人的玩意。古人就喜欢这一套,假借某某名人,给自己的东西增添名气。譬如《黄帝内经》,这个著名的中医著作,乃是西汉时期写下的,却非要将著作权人硬生生的按在黄帝头上,图个啥?还不是故弄玄虚,借着黄帝的威名,给自己的医学著作抬高身价。
所以皇帝刚刚所言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这个累进税是朕自个儿想出来的法子,并没有什么典故可循。虽然知道皇帝耍了大家伙一遭,可诸位臣工也是敢怒不敢言,人家是天子,是皇帝,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你若是不知好歹,拆穿了皇帝的话,还能落好?
“总之,充实国库的事情,宜早不宜迟,叶阁老,整顿九边的事情算是办砸了,可朕并没有怪罪你,这一次可不能再辜负朕之重托了啊。”皇帝殷殷嘱咐道。
叶向高嘴角一抽,心说,九边的事情为什么会办砸?您自己心里还没点儿数吗?老夫我还不是着了您的道儿。
叶向高心里苦,可他不说,只是眼角噙着泪花,嚷道:“本来臣是要辞官归乡的,毕竟九边出了那么大的纰漏,臣罪无可脱。但皇上不以老臣年迈昏聩而遗弃老臣,老臣又怎能不竭尽愚智,以报效君上?”
皇帝点了点头,心说,小样儿,哭的还真像那么回事。
……
十余日后,孙承宗、朱由检班师回朝,皇帝发孥金二十万,犒赏参与平叛的将士。这可是大手笔啊,要知道当年泰昌皇帝即位之初,往辽东那个汇聚了二十多万兵马的重镇,也只是封赏了两百多万的银子,而此次参与平叛的军队,加上保障后勤的两万多人,满打满算才五万人马。
皇帝的大手笔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在向天下英雄豪杰表明一个态度——新军是皇帝一手拉起来的队伍,皇帝对新军自然高看一眼,手里头的封赏自然不会吝啬。所以大明的有志青年们,你们还在等什么?速速来新军投军报效吧。
除了银子的犒赏外,皇帝还大肆分封将领,他慷慨的将这些名誉头衔从乾清宫内签发下去,反正又花不了多少银子,皇帝自然不会吝啬。
孙承宗到固原镇跑了一趟,赚了个太师的荣誉头衔,也正是这个“三公”的头衔,令东林党人又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因为满朝上下,太师只有一个,那便是孙承宗一人,而孙承宗又是实打实的东林党人,所以皇帝的这一封赏,自然而然地就被东林党人视作一种信号,一种皇帝并没有彻底放弃东林党的信号!
当然,这也是皇帝背地里有意为之。
东林党毕竟根基深厚,党羽众多,在朝野上下影响力极大。皇帝虽然是正统,是天子,但也不愿意将东林党逼的太狠。到时候鱼死网破,皇帝也落不了好。
朱由检被封为信王,皇帝还增加了信王的护卫数量——2000人。
明初,朱元璋老爷子定下的规矩,就是藩王们掌握军队大权,对外抵御蒙古人的侵略,对内平叛、攘除奸贼。所以明代的藩王从娘胎里出生,就拥有军事大权,当初被分封在九边的藩王们,哪一个手中没有个几万人的护卫?就算是内地的藩王,帐下也有好几千护卫,绥靖地方,打击豪强匪盗,安境保民。
老爷子的初心是好的,事实上,想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兵权的确应该掌握在皇室子弟手中,否则大权旁落,岂不滋生出乱臣贼子?
但是老爷子没有料到的是藩王们也有自己的私心,老爷子没有料到,这种私心会盖过亲情,盖过血缘!
当成祖皇帝靖难成功以后,为了防止其余藩王效仿自己的成功之路,便数次削藩,成祖的子孙后代,也都秉承着一贯的策略,就是对各地藩王削削削。到了天启朝,即便是尊贵如福王,手里头的护卫也不过区区三四百人。这三四百人保护偌大一座福王宫都捉襟见肘,就更别提起兵造反了。
基于这种大背景,皇帝恩赏给信王的2000名护卫的数额,可算是天底下独一份了。
至于孙承宗、朱由检之下的将校,如李如柏、张世泽、巴图、秦良玉等也各有封赏,唯有骆养性被皇帝投入大牢,但并没有被立即处死。
孙承宗班师回朝的第二天,皇帝便召见了他,要同他商量一下,三边的善后事宜。
;皇帝眉头一挑,讥讽地说道:“叶阁老还真是会替商人们省银子啊。”
叶向高连忙跪到,向皇帝请罪。
皇帝也不废话,直接伸出左掌,答道:“五百万两!每岁力求多政五百万两。”
这下子不止叶向高被吓了一跳,就连其余臣工也都神色大变,要知道就是后来向天下农民征收的辽响,满打满算也才五百多万。而在封建时代,商人的税负向来是低于农民的,除了南宋那个怪胎。
为什么呢?
因为商业是末业,商人政治地位地下呗。当然,这些只是顶层设计,民间的具体情况如何,大家伙都心知肚明。
叶向高忙道:“皇上,对商人们课以重税,恐怕会让市面上百业萧条,到时候民不聊生,恐有不测之虞。”
皇帝冷笑道:“叶阁老就是不爱动脑筋。叶阁老难道没有听说过‘累进税’吗?”
叶向高眉头微蹙,照理说他叶向高苦读诗书四五十年,不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称一句满腹经纶总不为过。再者说叶向高家中的藏书可谓是汗牛充栋,无论是儒家、道家、法家的经典他都有涉猎,可就是不晓得这个‘累进税’是个什么东西。
皇帝暗笑,累进税这种资本主义时代发明出来的新鲜玩意,你们当然不知道了。
皇帝侃侃而谈道:“所谓累进税,就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的大小而分级规定,且逐级提高的一种递增等级税率。以一言以敝之,就是富人多征税,穷人少征税,乃至不征税。像那些大富商,大豪强,可以将税率提高到四成、五成,像一些小摊小贩,则可以灵活的将税率降低到半成、一成,乃至免征。富人们赚的钱多,需要朝廷保护的产业也多,自然应该需要多多缴纳银子,他们钱多,即便多缴纳,剩下的钱,仍旧是穷人们八辈子也挣不来的,依旧可以富足的生活,所以并不会激起民愤。而累进税又降低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人们的税收负担,相反的,还会提高朝廷的威望,赢得老百姓们的民心呐。可谓是一石多鸟。”
乾清宫中都是些饱读诗书之辈,能够混到大明朝的顶级官僚之列,他们都是顶聪明的人,被皇上这么一点拨,立马明白了这个‘累进税’的精妙所在。
叶向高亦是满脸的惊叹,越发觉着小皇帝深不可测起来。
叶向高一心为国,自然觉得这个法子虽然毒辣了些,但确实不失为一个高明的阳谋!但是其余臣工却是面色发白,要知道在地方上,他们的家族可都是一顶一的豪强之家,大富大贵。假如这个累进税颁行天下,那
么最终要倒大霉的可就是他们的家族了。
于是乎,阁臣们纷纷站出来,陈述这个累进税的弊端,譬如伤害富商富农们的感情啊,朝廷如此无异于杀鸡取卵啊,还有什么,朝廷应该轻徭薄赋,而是不割韭菜,剪羊毛之类的屁话。皇帝一一听在心里,也记在心里,但皇帝始终一言不发,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叶向高好心的站出来,岔开话题道:“皇上博闻强记,臣下自愧不如,只是臣很好奇,不知道这个‘累进税’的典故到底出自何处?臣苦读诗书数十年,竟然对此毫无所知,真是自惭形秽的紧呐。”
皇帝笑道:“这个典故,大概来自于黄帝。”
闻言,乾清宫内的臣工们面色怪异,似乎都被皇帝摆了一道。
在古代,说某某物、某某事源于三皇五帝啥的,大多都是哄骗人的玩意。古人就喜欢这一套,假借某某名人,给自己的东西增添名气。譬如《黄帝内经》,这个著名的中医著作,乃是西汉时期写下的,却非要将著作权人硬生生的按在黄帝头上,图个啥?还不是故弄玄虚,借着黄帝的威名,给自己的医学著作抬高身价。
所以皇帝刚刚所言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这个累进税是朕自个儿想出来的法子,并没有什么典故可循。虽然知道皇帝耍了大家伙一遭,可诸位臣工也是敢怒不敢言,人家是天子,是皇帝,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你若是不知好歹,拆穿了皇帝的话,还能落好?
“总之,充实国库的事情,宜早不宜迟,叶阁老,整顿九边的事情算是办砸了,可朕并没有怪罪你,这一次可不能再辜负朕之重托了啊。”皇帝殷殷嘱咐道。
叶向高嘴角一抽,心说,九边的事情为什么会办砸?您自己心里还没点儿数吗?老夫我还不是着了您的道儿。
叶向高心里苦,可他不说,只是眼角噙着泪花,嚷道:“本来臣是要辞官归乡的,毕竟九边出了那么大的纰漏,臣罪无可脱。但皇上不以老臣年迈昏聩而遗弃老臣,老臣又怎能不竭尽愚智,以报效君上?”
皇帝点了点头,心说,小样儿,哭的还真像那么回事。
……
十余日后,孙承宗、朱由检班师回朝,皇帝发孥金二十万,犒赏参与平叛的将士。这可是大手笔啊,要知道当年泰昌皇帝即位之初,往辽东那个汇聚了二十多万兵马的重镇,也只是封赏了两百多万的银子,而此次参与平叛的军队,加上保障后勤的两万多人,满打满算才五万人马。
皇帝的大手笔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在向天下英雄豪杰表明一个态度——新军是皇帝一手拉起来的队伍,皇帝对新军自然高看一眼,手里头的封赏自然不会吝啬。所以大明的有志青年们,你们还在等什么?速速来新军投军报效吧。
除了银子的犒赏外,皇帝还大肆分封将领,他慷慨的将这些名誉头衔从乾清宫内签发下去,反正又花不了多少银子,皇帝自然不会吝啬。
孙承宗到固原镇跑了一趟,赚了个太师的荣誉头衔,也正是这个“三公”的头衔,令东林党人又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因为满朝上下,太师只有一个,那便是孙承宗一人,而孙承宗又是实打实的东林党人,所以皇帝的这一封赏,自然而然地就被东林党人视作一种信号,一种皇帝并没有彻底放弃东林党的信号!
当然,这也是皇帝背地里有意为之。
东林党毕竟根基深厚,党羽众多,在朝野上下影响力极大。皇帝虽然是正统,是天子,但也不愿意将东林党逼的太狠。到时候鱼死网破,皇帝也落不了好。
朱由检被封为信王,皇帝还增加了信王的护卫数量——2000人。
明初,朱元璋老爷子定下的规矩,就是藩王们掌握军队大权,对外抵御蒙古人的侵略,对内平叛、攘除奸贼。所以明代的藩王从娘胎里出生,就拥有军事大权,当初被分封在九边的藩王们,哪一个手中没有个几万人的护卫?就算是内地的藩王,帐下也有好几千护卫,绥靖地方,打击豪强匪盗,安境保民。
老爷子的初心是好的,事实上,想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兵权的确应该掌握在皇室子弟手中,否则大权旁落,岂不滋生出乱臣贼子?
但是老爷子没有料到的是藩王们也有自己的私心,老爷子没有料到,这种私心会盖过亲情,盖过血缘!
当成祖皇帝靖难成功以后,为了防止其余藩王效仿自己的成功之路,便数次削藩,成祖的子孙后代,也都秉承着一贯的策略,就是对各地藩王削削削。到了天启朝,即便是尊贵如福王,手里头的护卫也不过区区三四百人。这三四百人保护偌大一座福王宫都捉襟见肘,就更别提起兵造反了。
基于这种大背景,皇帝恩赏给信王的2000名护卫的数额,可算是天底下独一份了。
至于孙承宗、朱由检之下的将校,如李如柏、张世泽、巴图、秦良玉等也各有封赏,唯有骆养性被皇帝投入大牢,但并没有被立即处死。
孙承宗班师回朝的第二天,皇帝便召见了他,要同他商量一下,三边的善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