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兖州,
黄河出海口附近,
一艘战船正缓缓行驶向码头。
“呕!”
“呕!!”
“……”
刚一停稳,接二连三的呕吐声便传了出来。
一股股浓重的酸臭味,渐渐弥漫开来片片传荡。
战船内,密集的士卒个个面色虚白,大部分都在弯腰呕吐,剩下的也是双腿发软,艰难的用长戟支撑着身体。
“啪啪啪!!!”
一块块木板,从船边放下搭在码头上。
一名东平水师将领带着几名属下,紧跟着出现在船边,朝着船内船外高喝道:
“下船!全部下船!”
“来人!把躺着的全部给本将抬下去!”
“下一批准备登船!”
“……”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催促,整艘战船迅速的忙碌了起来。
一名名面目发白的士卒逐一强撑着走下战船。
另有一些士卒自两侧而上,抬下少数虚弱到无法行走的人。
待战船清空,早已于码头集结的一批兵卒,整齐有序的开始上船。
人数500,是这艘斗船所能承载的满额标准。
很快,战船再次扬帆起航驶向大海。
过了少许,另一艘战船靠岸停下。
所呈现的一幕,和之前那艘一样。
满船的虚弱士卒,以及码头上集结而来即将登船的500人……
这就是镇北军训练水兵的方式。
船只满载,在近海寻一处较为风大浪高的地方悬停,任由船体左右剧烈摇晃。
此法急是急了点,但事急从权,没有太多的时间慢慢磨炼,只能借此来让兵卒们快速适应。
水上作战,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晕船。
否则,何谈与敌战斗?
码头两侧,人群更加繁多。
有民夫,也有士兵。
有些相互抬着一根根建造战船所需的龙骨。
有些则扛着一块块各种各样的木料。
人头密密麻麻,叫喊呼喝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且层层铺开,一直蔓延到距离海岸数里外镇北军的军营。
偌大的营地内,依然是如同潮水海浪般的士卒。
所不同的是,基本属于新兵,排着一个个整整齐齐的黑压压军阵,几乎数之不尽,也各有不同。
有的是长戟方阵。
有的是战刀方阵。
有的则是弓箭方阵。
“刺!”
“喝!!”
“……”
“斩!”
“喝!!”
“……”
“放!”
“嗖!!”
“……”
一名名镇北老兵军官,冷脸行走在军阵之前。
在他们不时发出的爆喝命令下,长戟方阵开口齐喝凶猛刺出手中长戟,战刀方阵整齐划一挥下手中战刀,弓箭方阵较为麻烦,每名新兵逐一上前,开弓搭箭瞄准射向几十步外的标靶。
如此循环,不断的重复。
不过,并非每天固定不变。
今天的长戟新兵方阵,明天就会变为战刀方阵,后天再改为弓箭方阵。
镇北军的训练标准极为严苛,务求每一名士卒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
对战时,确保阵前能使长戟,近战可用战刀,远距弓箭射杀。
若是有足够的战马,还要再加上骑战和骑射。
可惜,马匹不多。
营门前,
随着一群群腿脚发软的士卒蹒跚着入营。
门内最近的一个长戟方阵,立马在军官的带领下出营,前往码头准备登船,进行今日份的魔鬼摇船训练。
所处位置的前方,另一个方阵随之后移替补空位,继续操练的同时,作为下一批的登船名额。
营内,
营外,
搬料、造船、训练、出海……
一切的一切,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而在大营的帅帐中,同样密立着一个个将领。
数量足有近百人,几乎挤满了整个军帐。
雷豹、田洪和张绣等一些郡城主将,位列最后方。
中间是一名名镇北老兵提拔的新兵主将。
前方,则是司徒啸、慕容武、司马烈等七位镇北骑兵主将。
每一名主将,麾下兵卒都是万人之数,这是镇北军以及大乾的军职标配。
重新换上唐猊铠甲和百花战袍的吕布,犹如鹤立鸡群般位于众将之前。
最前面,是诸葛亮和贾诩这两位军师。
如此站位,其实就已经说明了相互之间的地位高低。
上方帅位,
秦侯爷正看着手里的军报。
准确说,是一份两位军师递交上来的全军兵员汇总明细。
数量最少也是最精锐的,是吕布的铁浮屠骑兵,战后剩余本有六千多,秦侯爷又用积分兑换了几千,补充至1万建制。
另有近一万八的先登死士,同样补充满2万,暂由秦侯爷直隶,外加一千人的陷阵营亲卫。
位于第二战力阶梯,自然是七位镇北主将统领的镇北铁骑,和林苍擎一战,损失较少,其后通过选拔,补满了缺失,保留满员7万人。
然后就是郡兵,也是最多的,除了中山郡和常山郡,剩余两州15个郡城加一起,有足足48万人之巨。
这主要得益于两州位于大乾以北,北边又有蛮族这个大乾百年死敌,故而每个郡城都拥有数万不等的兵卒。
像东西南三面,由于外夷早被打残,各大郡城内的郡兵就要少很多,几乎都是几千规模,多的也就上万。
最后是新兵,经过这一两个月的招募,维持在40万。
此外,还有东平水师1万人。
全数加起来,整个镇北军已有兵马99万余。
这段时日,诸葛亮和贾诩在秦侯爷的授意下,重新调整了各郡城的布防力量。
冀州首府上党郡,作为粮仓重地,调派了5万新兵驻守。
镇北城是老家,还要防备残存的少许北蛮,一样驻守5万新兵。
其余16座郡城,每城统一5000郡兵,总计8万。
也就是说,
目前投入战斗的,总计81万人,40万郡兵,30万新兵,7万镇北铁骑,2万先登死士,1万铁浮屠和1万东平水师士卒。
其中40万郡兵,分散布置在冀州和兖州境内的黄河沿岸一带。
一边协助在河岸建造的战船。
一边提防对岸的朝廷大军有可能的强渡偷袭。
剩下的41万,全部汇聚在黄河出海口的这座大营,与对面女帝所在的军营对峙。
大致翻看了下,
秦侯爷把军报随手扔在面前的帅案上。
今日召集包括黄河沿岸在内的所有将领,主要为了统一一下权利。
兵马的增多,意味着将军的增多,总共几十人。
里面有很多,秦侯爷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也根本无法一一记住,太过繁杂。
而且发布命令逐一传递,很容易致使延缓和混乱。
所以,这就需要权力的进一步集中。
在将领之上,再增设一个统帅职位,统领一部分将军。
如此,就能便于秦侯爷更好的管理,军令也能更快的得以传达和实施。
“雷豹!”
“卑职在!”
最后方,雷豹快步上前,跪伏于地。
“自今日起,本侯任命你为郡兵统帅,40万郡兵... -->>
兖州,
黄河出海口附近,
一艘战船正缓缓行驶向码头。
“呕!”
“呕!!”
“……”
刚一停稳,接二连三的呕吐声便传了出来。
一股股浓重的酸臭味,渐渐弥漫开来片片传荡。
战船内,密集的士卒个个面色虚白,大部分都在弯腰呕吐,剩下的也是双腿发软,艰难的用长戟支撑着身体。
“啪啪啪!!!”
一块块木板,从船边放下搭在码头上。
一名东平水师将领带着几名属下,紧跟着出现在船边,朝着船内船外高喝道:
“下船!全部下船!”
“来人!把躺着的全部给本将抬下去!”
“下一批准备登船!”
“……”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催促,整艘战船迅速的忙碌了起来。
一名名面目发白的士卒逐一强撑着走下战船。
另有一些士卒自两侧而上,抬下少数虚弱到无法行走的人。
待战船清空,早已于码头集结的一批兵卒,整齐有序的开始上船。
人数500,是这艘斗船所能承载的满额标准。
很快,战船再次扬帆起航驶向大海。
过了少许,另一艘战船靠岸停下。
所呈现的一幕,和之前那艘一样。
满船的虚弱士卒,以及码头上集结而来即将登船的500人……
这就是镇北军训练水兵的方式。
船只满载,在近海寻一处较为风大浪高的地方悬停,任由船体左右剧烈摇晃。
此法急是急了点,但事急从权,没有太多的时间慢慢磨炼,只能借此来让兵卒们快速适应。
水上作战,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晕船。
否则,何谈与敌战斗?
码头两侧,人群更加繁多。
有民夫,也有士兵。
有些相互抬着一根根建造战船所需的龙骨。
有些则扛着一块块各种各样的木料。
人头密密麻麻,叫喊呼喝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且层层铺开,一直蔓延到距离海岸数里外镇北军的军营。
偌大的营地内,依然是如同潮水海浪般的士卒。
所不同的是,基本属于新兵,排着一个个整整齐齐的黑压压军阵,几乎数之不尽,也各有不同。
有的是长戟方阵。
有的是战刀方阵。
有的则是弓箭方阵。
“刺!”
“喝!!”
“……”
“斩!”
“喝!!”
“……”
“放!”
“嗖!!”
“……”
一名名镇北老兵军官,冷脸行走在军阵之前。
在他们不时发出的爆喝命令下,长戟方阵开口齐喝凶猛刺出手中长戟,战刀方阵整齐划一挥下手中战刀,弓箭方阵较为麻烦,每名新兵逐一上前,开弓搭箭瞄准射向几十步外的标靶。
如此循环,不断的重复。
不过,并非每天固定不变。
今天的长戟新兵方阵,明天就会变为战刀方阵,后天再改为弓箭方阵。
镇北军的训练标准极为严苛,务求每一名士卒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
对战时,确保阵前能使长戟,近战可用战刀,远距弓箭射杀。
若是有足够的战马,还要再加上骑战和骑射。
可惜,马匹不多。
营门前,
随着一群群腿脚发软的士卒蹒跚着入营。
门内最近的一个长戟方阵,立马在军官的带领下出营,前往码头准备登船,进行今日份的魔鬼摇船训练。
所处位置的前方,另一个方阵随之后移替补空位,继续操练的同时,作为下一批的登船名额。
营内,
营外,
搬料、造船、训练、出海……
一切的一切,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而在大营的帅帐中,同样密立着一个个将领。
数量足有近百人,几乎挤满了整个军帐。
雷豹、田洪和张绣等一些郡城主将,位列最后方。
中间是一名名镇北老兵提拔的新兵主将。
前方,则是司徒啸、慕容武、司马烈等七位镇北骑兵主将。
每一名主将,麾下兵卒都是万人之数,这是镇北军以及大乾的军职标配。
重新换上唐猊铠甲和百花战袍的吕布,犹如鹤立鸡群般位于众将之前。
最前面,是诸葛亮和贾诩这两位军师。
如此站位,其实就已经说明了相互之间的地位高低。
上方帅位,
秦侯爷正看着手里的军报。
准确说,是一份两位军师递交上来的全军兵员汇总明细。
数量最少也是最精锐的,是吕布的铁浮屠骑兵,战后剩余本有六千多,秦侯爷又用积分兑换了几千,补充至1万建制。
另有近一万八的先登死士,同样补充满2万,暂由秦侯爷直隶,外加一千人的陷阵营亲卫。
位于第二战力阶梯,自然是七位镇北主将统领的镇北铁骑,和林苍擎一战,损失较少,其后通过选拔,补满了缺失,保留满员7万人。
然后就是郡兵,也是最多的,除了中山郡和常山郡,剩余两州15个郡城加一起,有足足48万人之巨。
这主要得益于两州位于大乾以北,北边又有蛮族这个大乾百年死敌,故而每个郡城都拥有数万不等的兵卒。
像东西南三面,由于外夷早被打残,各大郡城内的郡兵就要少很多,几乎都是几千规模,多的也就上万。
最后是新兵,经过这一两个月的招募,维持在40万。
此外,还有东平水师1万人。
全数加起来,整个镇北军已有兵马99万余。
这段时日,诸葛亮和贾诩在秦侯爷的授意下,重新调整了各郡城的布防力量。
冀州首府上党郡,作为粮仓重地,调派了5万新兵驻守。
镇北城是老家,还要防备残存的少许北蛮,一样驻守5万新兵。
其余16座郡城,每城统一5000郡兵,总计8万。
也就是说,
目前投入战斗的,总计81万人,40万郡兵,30万新兵,7万镇北铁骑,2万先登死士,1万铁浮屠和1万东平水师士卒。
其中40万郡兵,分散布置在冀州和兖州境内的黄河沿岸一带。
一边协助在河岸建造的战船。
一边提防对岸的朝廷大军有可能的强渡偷袭。
剩下的41万,全部汇聚在黄河出海口的这座大营,与对面女帝所在的军营对峙。
大致翻看了下,
秦侯爷把军报随手扔在面前的帅案上。
今日召集包括黄河沿岸在内的所有将领,主要为了统一一下权利。
兵马的增多,意味着将军的增多,总共几十人。
里面有很多,秦侯爷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也根本无法一一记住,太过繁杂。
而且发布命令逐一传递,很容易致使延缓和混乱。
所以,这就需要权力的进一步集中。
在将领之上,再增设一个统帅职位,统领一部分将军。
如此,就能便于秦侯爷更好的管理,军令也能更快的得以传达和实施。
“雷豹!”
“卑职在!”
最后方,雷豹快步上前,跪伏于地。
“自今日起,本侯任命你为郡兵统帅,40万郡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