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百年歌之五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帝都,长安城像往常一样繁荣宁和,河东变故的消息还未传到这里,大明宫内的政事堂里,大臣们此刻却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吵,起因是南诏方面的请和求亲。
酋龙去世以后,南诏方面不想也无力再和大唐继续耗战下去了。
新的继承者选择了与唐庭讲和,并希望通过和亲的方式加深双方的信任,但在双边关系上却不称臣,只称弟,这是还想要保持点国体尊严,但你要尊严咋就没考虑过也给唐庭些面子呢。
没有正规的求亲表奏,只让使者顺便知会唐庭一声,我要和亲,你们给我个老婆呗。平民家的女孩儿出嫁还三媒六聘的,你这空手而来,也不正式来提亲,太儿戏了吧。
礼部侍郎崔澹责任所在,站出来就是一顿挑毛病,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挑着挑着把高骈也捎带进来了,高骈也不好,当初就是打南诏打的轻了,惯的如今这么多毛病。
文臣哪里知道战争的残酷,当时的局面高骈能够压着南诏低头,整个战局从劣势调转已经相当不错了,还要求那么多,鸡蛋里面挑骨头嘛。
卢携是站在高骈这边的,属于务实派,既然南诏已经有请和的意思了,和平又对双方都有好处,就不用理会提亲礼仪这些细节了,大不了以后迎亲时候再补嘛,当下局面,西南可不能再乱了。
另一位宰相郑畋一听可就不干了,这位郑大人如今是铁了心跟卢携斗到底,上次因为张自勉和宋威的事情,郑畋和卢携撕破了脸,如今两人的关系已经白热化了,势同水火,你主张的我坚决不赞同,虽然一时爽了,但确实太不理智。
当然另一方面,郑畋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如今郑畋的人,崔安潜被调任西川节度使,经过大练新军,重新组建了黄头军和神机弩营,使得蜀军军貌焕然一新,战力大增。
利剑在手,名将戍边却寸功未建,况且当下南诏局势又是唐庭占优势,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若不和谈,西川军趁势收复失地,进一步压缩南诏生存空间,对唐庭将更加有利。
两位宰相争吵不休,其他宰相、朝臣们也选择各自站队,双方越来越情绪化,卢携和郑畋两个老头的脾气也上来了。
朝廷必须和亲!
我还就是不同意和亲!
你个老榆木!
你这老匹夫!
朝臣们也惊呆了,两位宰辅完全没有风度地在朝房内谩骂着,当着列位臣工的面,开始了猛烈互撕。
“啪!”卢携愤然离开,拂袖之时,带翻了书案上的砚台,墨汁哗啦泼在地面之上,像是打翻了一个酱盆。
争吵最终结束了,留下了一班大臣们在政事堂内面面相觑,尴尬异常。
朝廷队伍里出了这等公开决裂的事情,对宰相团队团结奋进的光辉形象影响太坏了,得,你们两位既然脾气挺大,那就都消消气吧,朝廷一道旨意下来,郑畋、携皆罢为太子宾客、分司,这是个养老的好职位,闲差,正好可以在无聊和寂寞中消消火。
下去两位,又补了两位新人,一个是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豆卢瑑,另一位是吏部侍郎崔沆。
其中这位崔沆大人还和一个成语有关。
乾符二年,唐庭科举考试,崔沆任该期的主考官,其间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两人同姓崔,而这“沆瀣”二字又是一个词组,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气、雾露,考官大人和门生名字如此偶遇,实在是太巧了。
围观发榜的这些人都是满腹文采,造句调侃的能力自然都是不错的,也不知是谁灵光一现,酸溜溜地说出了“座主门生,沆瀣一气”,立时得到这帮书生们的起哄和附和,本来两个很清白的人,被这番调侃弄得也是尴尬莫名。
于是乎,沆瀣一气这句调侃的语句,在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流传至今。
之前时年老的李蔚也从宰辅位置退了下来,去东都做留守,以前的东都留守是个养老的好职位,这几年东都几次被叛军袭扰,搞得鸡飞狗跳的,李蔚叹了口气,此番去东都也是不太平啊。
替补其的人员为吏部尚书郑从谠和户部尚书、判户部事李都,这三位包括李蔚可谓是唐末河东三相,先后奔赴河东之地与沙陀抗衡。
其中最猛的就是这位郑从谠,其与郑畋都是荥阳郑氏族人,简历也是相当彪悍,以文官担任节度使,历任数地,最重要的是他还担任过河东节度使,这绝对是朝廷的死忠之臣。
唐末沙陀叛乱,郑从谠如同高山绝壁,最终阻挡了沙陀叛乱南侵,他后来也很荣幸地入选为李克用此生最讨厌人之一。
李克用此刻还在云州府,舒惬地躺在姬妾的柔体之上,他不会想到自己永远战不胜的那个人此刻已经再次登入庙堂高处,其目光已经投向了离乱的河东。
乾符年间的政局就在这新旧代谢中维持着相对稳定和平衡,各方角逐的势力又慢慢蛰伏起来,然而河东的变局却再次打破了这个平衡。
“警!”一匹驿马携着惊人的速度驰到了城外的军报所,早有人扶下报信人,侍立一旁的军士立刻接过军报火速沿着城墙甬道向兵部奔去。
报!河东又大乱了!
帝都,长安城像往常一样繁荣宁和,河东变故的消息还未传到这里,大明宫内的政事堂里,大臣们此刻却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吵,起因是南诏方面的请和求亲。
酋龙去世以后,南诏方面不想也无力再和大唐继续耗战下去了。
新的继承者选择了与唐庭讲和,并希望通过和亲的方式加深双方的信任,但在双边关系上却不称臣,只称弟,这是还想要保持点国体尊严,但你要尊严咋就没考虑过也给唐庭些面子呢。
没有正规的求亲表奏,只让使者顺便知会唐庭一声,我要和亲,你们给我个老婆呗。平民家的女孩儿出嫁还三媒六聘的,你这空手而来,也不正式来提亲,太儿戏了吧。
礼部侍郎崔澹责任所在,站出来就是一顿挑毛病,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挑着挑着把高骈也捎带进来了,高骈也不好,当初就是打南诏打的轻了,惯的如今这么多毛病。
文臣哪里知道战争的残酷,当时的局面高骈能够压着南诏低头,整个战局从劣势调转已经相当不错了,还要求那么多,鸡蛋里面挑骨头嘛。
卢携是站在高骈这边的,属于务实派,既然南诏已经有请和的意思了,和平又对双方都有好处,就不用理会提亲礼仪这些细节了,大不了以后迎亲时候再补嘛,当下局面,西南可不能再乱了。
另一位宰相郑畋一听可就不干了,这位郑大人如今是铁了心跟卢携斗到底,上次因为张自勉和宋威的事情,郑畋和卢携撕破了脸,如今两人的关系已经白热化了,势同水火,你主张的我坚决不赞同,虽然一时爽了,但确实太不理智。
当然另一方面,郑畋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如今郑畋的人,崔安潜被调任西川节度使,经过大练新军,重新组建了黄头军和神机弩营,使得蜀军军貌焕然一新,战力大增。
利剑在手,名将戍边却寸功未建,况且当下南诏局势又是唐庭占优势,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若不和谈,西川军趁势收复失地,进一步压缩南诏生存空间,对唐庭将更加有利。
两位宰相争吵不休,其他宰相、朝臣们也选择各自站队,双方越来越情绪化,卢携和郑畋两个老头的脾气也上来了。
朝廷必须和亲!
我还就是不同意和亲!
你个老榆木!
你这老匹夫!
朝臣们也惊呆了,两位宰辅完全没有风度地在朝房内谩骂着,当着列位臣工的面,开始了猛烈互撕。
“啪!”卢携愤然离开,拂袖之时,带翻了书案上的砚台,墨汁哗啦泼在地面之上,像是打翻了一个酱盆。
争吵最终结束了,留下了一班大臣们在政事堂内面面相觑,尴尬异常。
朝廷队伍里出了这等公开决裂的事情,对宰相团队团结奋进的光辉形象影响太坏了,得,你们两位既然脾气挺大,那就都消消气吧,朝廷一道旨意下来,郑畋、携皆罢为太子宾客、分司,这是个养老的好职位,闲差,正好可以在无聊和寂寞中消消火。
下去两位,又补了两位新人,一个是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豆卢瑑,另一位是吏部侍郎崔沆。
其中这位崔沆大人还和一个成语有关。
乾符二年,唐庭科举考试,崔沆任该期的主考官,其间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两人同姓崔,而这“沆瀣”二字又是一个词组,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气、雾露,考官大人和门生名字如此偶遇,实在是太巧了。
围观发榜的这些人都是满腹文采,造句调侃的能力自然都是不错的,也不知是谁灵光一现,酸溜溜地说出了“座主门生,沆瀣一气”,立时得到这帮书生们的起哄和附和,本来两个很清白的人,被这番调侃弄得也是尴尬莫名。
于是乎,沆瀣一气这句调侃的语句,在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流传至今。
之前时年老的李蔚也从宰辅位置退了下来,去东都做留守,以前的东都留守是个养老的好职位,这几年东都几次被叛军袭扰,搞得鸡飞狗跳的,李蔚叹了口气,此番去东都也是不太平啊。
替补其的人员为吏部尚书郑从谠和户部尚书、判户部事李都,这三位包括李蔚可谓是唐末河东三相,先后奔赴河东之地与沙陀抗衡。
其中最猛的就是这位郑从谠,其与郑畋都是荥阳郑氏族人,简历也是相当彪悍,以文官担任节度使,历任数地,最重要的是他还担任过河东节度使,这绝对是朝廷的死忠之臣。
唐末沙陀叛乱,郑从谠如同高山绝壁,最终阻挡了沙陀叛乱南侵,他后来也很荣幸地入选为李克用此生最讨厌人之一。
李克用此刻还在云州府,舒惬地躺在姬妾的柔体之上,他不会想到自己永远战不胜的那个人此刻已经再次登入庙堂高处,其目光已经投向了离乱的河东。
乾符年间的政局就在这新旧代谢中维持着相对稳定和平衡,各方角逐的势力又慢慢蛰伏起来,然而河东的变局却再次打破了这个平衡。
“警!”一匹驿马携着惊人的速度驰到了城外的军报所,早有人扶下报信人,侍立一旁的军士立刻接过军报火速沿着城墙甬道向兵部奔去。
报!河东又大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