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权术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我坐在房中,听着雨打梧桐的声音,心里越发的思念萧元策。走到窗前,外面的雨下得很细很密,我轻轻叹了一口气。
有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行了个半礼“奴才给三小姐请安,崔公公差奴才来请三小姐。”
看来是边关的事情有消息了,我忙站起身来,刚要与小太监往外走,突然想起一件事,忙回身拿了一个小瓶子。
才走出屋门,一阵冷风夹着雨丝迎面吹来,我不由打了一个寒颤。那个小太监替我撑起了一把青油伞,我忙拉了拉衣襟。一路上倒也没遇见什么人。
到了上书房,守门的太监似乎也是崔连贵的人,看见我来了,忙将我让了进去。和我一起来的小太监把我领到了一间耳房,就听见有人在隔壁屋子里说话。
我忙屏息静听,就听有人说:“此事在军中已成惯例,微臣每年派人去各处核查,但收效甚微。只要冒领的不是特别厉害,那些核查的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
就听皇上说:“看来林爱卿早就知道这件事了,那为什么不早些回奏?怎么一定要等有人上了奏本,朕问起来的时候才回话。”看来刚才说话的是兵部尚书林元振了。
就听有人“扑通”跪在地上“微臣死罪,还请万岁爷恕罪。”
皇上半晌没有说话,我有些纳闷,皇上他们商议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过一会儿,就听皇上问:“严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就听严景云说道:“臣启陛下,微臣蒙陛下不弃,忝位相职,这件事微臣确有失察之过。微臣一定彻查明白,然后回奏陛下。”这个严景云在打太极拳。对这件事情不肯轻易表露态度,而是将事情拖了下来。
皇上又问:“贾爱卿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贾云光似乎轻咳了一下:“臣启陛下,微臣久不在军中,不知个中详情。但微臣昔日领兵的时候,手下却多有冒领之事,微臣也曾严查过几次,那些人收敛了很多。”贾云光的回答很微妙。我的心不由一沉,难道又要出什么大事不成?
就听一个声音突然说:“微臣有几句话要禀明陛下。”
皇上说:“最好,既然是夏爱卿上的奏本,夏爱卿一定知道这其中的详情。”难道刚才说话地那个人是兵部侍郎夏端本不成?记得上次我想出运送军粮的新法时,皇上曾要委任我表哥管理此事。但我当时不愿我表哥卷进这浑水里,也就推托了此事。后来听说皇上令兵部侍郎夏端本管理此事,看来这个人十有八九是夏端本。
就听夏端本说:“微臣启奏陛下,如今军中冒领军饷之风甚为盛行。每营实不过三四百人,却往往虚报四五百人的军饷。尤以边关为最。边关每每二三百人冒领五百余人的军饷。微臣以为此事实为国之大害,将领侵吞银粮不说,有些将领为了多侵吞士卒的军饷。往往士卒战死而不上报。长此以往岂不是国无御敌之兵?还望陛下明察。”
听到这里我才听明白,皇上他们商议的是军中虚报士卒人数,虚领军饷的事。实际上这件事情在军中是司空见惯地事情,所有的军营都是如此。
兵部每年按各地呈报上来的花名册,发给军饷。但由于兵部每年发放军饷时常有克扣,各地的将领为了让士卒都能领到军饷,所以往往多报一些人数,多领一些军饷。这样兵部的人既有油水可捞。各地也能领到足够地军饷,大家也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士卒难免有逃亡病死的,所以报上来的人数要较实际多一些。但也有一些将领为了冒领军饷而多报人数,贪墨多报的这部分军饷的。
边关虚报地就更为严重了,这是因为军粮军饷每年运到边关都极不容易。不仅路途遥远,加之沿途层层克扣。因此军粮真正运到边关的不足十之五六。边关守将为了让士卒不至于断粮,每每虚报更多。加上边关战事频繁,战死的士卒很多。而送到兵部地花名册,又都是前一年的,所以边关的军饷最是一笔糊涂帐。
我有些明白了,这件事情本是朝中上上下下都知道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大事了。此时却有人特意向皇上上奏本,当做一件新文来说,看来这件事绝不简单。
而且听夏端本的话,似乎处处针对边关。看来是贾云光动手了,贾云光是要借空饷案来对萧家父子下手,为自己的儿子争夺边关守将一职。上次太后告诉我有人举荐贾云光的儿子,我的心里就一直很不安,只是没想到贾云光会从这里下手。
就听皇上又问:“杨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我竟然听到了我表哥地声音:“臣启陛下,微臣以为此事还是需稳妥起见,各地实情不同,且士卒难免会有逃亡,还是核查明白再做处置较为妥当。如果虚报人数不多,倒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虚报人数过多,陛下再严惩也不为迟。”
只听皇上说:“杨爱卿所言甚是。”
正在这时,突然听有人说:“三小姐在这里做什么呢?”
我忙转过身来,是吕公公。我忙陪笑说:“吕总管这一向可好?”吕公公点了点头:“多谢三小姐惦念着,咱家这一向还好。”
我见吕公公只是盯着我,忙说:“万岁爷的赤箭朱快吃完了,太后娘娘让我给万岁爷送一瓶来。我来的时候万岁爷正在召见大臣,不便于进去打扰,因此就在这间屋子里等着。如今见到吕总管最好,这个就交给吕总管了。”说完,我就把一个小瓶子递给吕公公。
吕公公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就说:“三小姐慢走,外面下雨路滑,咱家叫个小太监送三小姐回去。”
我忙说:“有劳吕总管费心了。”
就有一个小太监陪着我往外走,我回头看了一眼吕公公,吕公公也在看着我。我越加疑惑,难道吕公公也卷到这件事情当中不成?看来边关的事情越加复杂了。
第92章 亦敌亦友
我回到长乐宫,特意转到太后房中。太后这几日都在抄道德经,我一进去就见太后端坐在书案之后,凝神抄经。我不敢打扰,只是站在一旁。
过了一会儿,太后收起经书,留神看了我两眼“鞋都湿了,怎么下雨天还去外面?”
我忙陪笑说:“太后娘娘前些日子吩咐臣女给万岁爷送赤箭朱去,让臣女给忘了,今日才想起来,适才臣女给万岁爷送赤箭朱去了。”
太后点了点头:“那也没什么要紧的,反倒是受了寒就不好了。”
我低声说:“太后娘娘,臣女去的时候万岁爷正在召见大臣,臣女不便于进去,因此就在隔壁屋子里等着。万岁爷似乎正和大臣们商议什么冒领军饷的事,臣女也没听仔细。后来吕公公来了,臣女把赤箭朱交给吕公公就回来了。”
太后只是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太后对我说:“回房去换衣服吧,着了凉就不好了。”
我退了出来,心里却有些着急。回到房中,我吩咐一个小太监:“你去崔公公那里,告诉崔公公什么时候闲了过来一趟。”那个小太监领命去了。
雨下了一天,到了掌灯的时候雨才住。崔连贵一直没有来,我心里越发焦急。不知道皇上对这件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萧元策是个光明磊落的... -->>
今天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我坐在房中,听着雨打梧桐的声音,心里越发的思念萧元策。走到窗前,外面的雨下得很细很密,我轻轻叹了一口气。
有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行了个半礼“奴才给三小姐请安,崔公公差奴才来请三小姐。”
看来是边关的事情有消息了,我忙站起身来,刚要与小太监往外走,突然想起一件事,忙回身拿了一个小瓶子。
才走出屋门,一阵冷风夹着雨丝迎面吹来,我不由打了一个寒颤。那个小太监替我撑起了一把青油伞,我忙拉了拉衣襟。一路上倒也没遇见什么人。
到了上书房,守门的太监似乎也是崔连贵的人,看见我来了,忙将我让了进去。和我一起来的小太监把我领到了一间耳房,就听见有人在隔壁屋子里说话。
我忙屏息静听,就听有人说:“此事在军中已成惯例,微臣每年派人去各处核查,但收效甚微。只要冒领的不是特别厉害,那些核查的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
就听皇上说:“看来林爱卿早就知道这件事了,那为什么不早些回奏?怎么一定要等有人上了奏本,朕问起来的时候才回话。”看来刚才说话的是兵部尚书林元振了。
就听有人“扑通”跪在地上“微臣死罪,还请万岁爷恕罪。”
皇上半晌没有说话,我有些纳闷,皇上他们商议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过一会儿,就听皇上问:“严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就听严景云说道:“臣启陛下,微臣蒙陛下不弃,忝位相职,这件事微臣确有失察之过。微臣一定彻查明白,然后回奏陛下。”这个严景云在打太极拳。对这件事情不肯轻易表露态度,而是将事情拖了下来。
皇上又问:“贾爱卿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贾云光似乎轻咳了一下:“臣启陛下,微臣久不在军中,不知个中详情。但微臣昔日领兵的时候,手下却多有冒领之事,微臣也曾严查过几次,那些人收敛了很多。”贾云光的回答很微妙。我的心不由一沉,难道又要出什么大事不成?
就听一个声音突然说:“微臣有几句话要禀明陛下。”
皇上说:“最好,既然是夏爱卿上的奏本,夏爱卿一定知道这其中的详情。”难道刚才说话地那个人是兵部侍郎夏端本不成?记得上次我想出运送军粮的新法时,皇上曾要委任我表哥管理此事。但我当时不愿我表哥卷进这浑水里,也就推托了此事。后来听说皇上令兵部侍郎夏端本管理此事,看来这个人十有八九是夏端本。
就听夏端本说:“微臣启奏陛下,如今军中冒领军饷之风甚为盛行。每营实不过三四百人,却往往虚报四五百人的军饷。尤以边关为最。边关每每二三百人冒领五百余人的军饷。微臣以为此事实为国之大害,将领侵吞银粮不说,有些将领为了多侵吞士卒的军饷。往往士卒战死而不上报。长此以往岂不是国无御敌之兵?还望陛下明察。”
听到这里我才听明白,皇上他们商议的是军中虚报士卒人数,虚领军饷的事。实际上这件事情在军中是司空见惯地事情,所有的军营都是如此。
兵部每年按各地呈报上来的花名册,发给军饷。但由于兵部每年发放军饷时常有克扣,各地的将领为了让士卒都能领到军饷,所以往往多报一些人数,多领一些军饷。这样兵部的人既有油水可捞。各地也能领到足够地军饷,大家也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士卒难免有逃亡病死的,所以报上来的人数要较实际多一些。但也有一些将领为了冒领军饷而多报人数,贪墨多报的这部分军饷的。
边关虚报地就更为严重了,这是因为军粮军饷每年运到边关都极不容易。不仅路途遥远,加之沿途层层克扣。因此军粮真正运到边关的不足十之五六。边关守将为了让士卒不至于断粮,每每虚报更多。加上边关战事频繁,战死的士卒很多。而送到兵部地花名册,又都是前一年的,所以边关的军饷最是一笔糊涂帐。
我有些明白了,这件事情本是朝中上上下下都知道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大事了。此时却有人特意向皇上上奏本,当做一件新文来说,看来这件事绝不简单。
而且听夏端本的话,似乎处处针对边关。看来是贾云光动手了,贾云光是要借空饷案来对萧家父子下手,为自己的儿子争夺边关守将一职。上次太后告诉我有人举荐贾云光的儿子,我的心里就一直很不安,只是没想到贾云光会从这里下手。
就听皇上又问:“杨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我竟然听到了我表哥地声音:“臣启陛下,微臣以为此事还是需稳妥起见,各地实情不同,且士卒难免会有逃亡,还是核查明白再做处置较为妥当。如果虚报人数不多,倒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虚报人数过多,陛下再严惩也不为迟。”
只听皇上说:“杨爱卿所言甚是。”
正在这时,突然听有人说:“三小姐在这里做什么呢?”
我忙转过身来,是吕公公。我忙陪笑说:“吕总管这一向可好?”吕公公点了点头:“多谢三小姐惦念着,咱家这一向还好。”
我见吕公公只是盯着我,忙说:“万岁爷的赤箭朱快吃完了,太后娘娘让我给万岁爷送一瓶来。我来的时候万岁爷正在召见大臣,不便于进去打扰,因此就在这间屋子里等着。如今见到吕总管最好,这个就交给吕总管了。”说完,我就把一个小瓶子递给吕公公。
吕公公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就说:“三小姐慢走,外面下雨路滑,咱家叫个小太监送三小姐回去。”
我忙说:“有劳吕总管费心了。”
就有一个小太监陪着我往外走,我回头看了一眼吕公公,吕公公也在看着我。我越加疑惑,难道吕公公也卷到这件事情当中不成?看来边关的事情越加复杂了。
第92章 亦敌亦友
我回到长乐宫,特意转到太后房中。太后这几日都在抄道德经,我一进去就见太后端坐在书案之后,凝神抄经。我不敢打扰,只是站在一旁。
过了一会儿,太后收起经书,留神看了我两眼“鞋都湿了,怎么下雨天还去外面?”
我忙陪笑说:“太后娘娘前些日子吩咐臣女给万岁爷送赤箭朱去,让臣女给忘了,今日才想起来,适才臣女给万岁爷送赤箭朱去了。”
太后点了点头:“那也没什么要紧的,反倒是受了寒就不好了。”
我低声说:“太后娘娘,臣女去的时候万岁爷正在召见大臣,臣女不便于进去,因此就在隔壁屋子里等着。万岁爷似乎正和大臣们商议什么冒领军饷的事,臣女也没听仔细。后来吕公公来了,臣女把赤箭朱交给吕公公就回来了。”
太后只是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太后对我说:“回房去换衣服吧,着了凉就不好了。”
我退了出来,心里却有些着急。回到房中,我吩咐一个小太监:“你去崔公公那里,告诉崔公公什么时候闲了过来一趟。”那个小太监领命去了。
雨下了一天,到了掌灯的时候雨才住。崔连贵一直没有来,我心里越发焦急。不知道皇上对这件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萧元策是个光明磊落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