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医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与郭浩不同,解潜更擅长的是屯田本身,所以他虽然也对卫军惊人的盈利能力非常诧异,也对淮南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而感到不可思议,但他更在意的却是特区的全新农业模式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农业技术与机械。
而这本来就是赵旉想方设法将解潜调来的最主要原因,即使是他这个外行,也知道培高田地技术、农业机械的应用与农场的经营模式,和军屯的方式是十分合拍的。可是这三者怎样与屯田的方式配合,即使是陈旉这个农学权威也给不出答案,赵旉只能请教解潜这个大宋军屯的第一人。
解潜足足过了六七天后才从最初的兴奋中平复下来,他再怎么也没想到,赵旉竟能将军事目的与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培高田地与运河网一旦建设完成,宋军在防御上的压力将大大减轻,那么也就可以腾出更多的富余兵力用于进攻,他心中灭金复仇的宏愿也就更有希望了。而更难得的是,这些措施不但可以如他想象的那样防旱抗涝、便利交通,而且居然还能大大增加作物的产量,这实在是令他不敢相信。
亩产几近翻倍,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那么就有更多的青壮;而耕作的效率大大提高,那么便可以腾出更多的士兵与民夫。而屯田兵是几乎不必发给军饷的,这些措施一旦推广开来,大宋一下子就可以多出百万军队
当然,现在这些还只是想法,要将其变为现实依然需要反复尝试。身为内行的解潜很清楚,屯田虽然利国利民,可屯田兵因为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用在耕作上,训练严重不足,他们的战斗力就实在是不够看了。可农场模式却启发了解潜,他立刻就向赵旉提出了一个设想,并进行了一季的尝试,接着他根据试验的结果做了一些必要的微调,才基本确定下来。
按照解潜制定的原则,屯田兵的数量被定为种地所需劳动力的三倍,这样一来,再结合轮换制度,屯田兵便也可以达到相当于主力部队士卒三分之二的训练量,战斗力与以前的传统屯田兵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在轮换种地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三倍数量的合格农业工人,一旦占据了新的土地,屯田地区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到最多三倍面积,这实在令赵旉欣喜异常。
要在以前,这些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但现在随着农场模式的不断推广,以及各种土机械的大量应用,特区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大大提高,一个技术熟练、身体降的青壮年农业工人,只要有足够的畜力和农业机械,便可以负责超过五十亩水田,若是旱田则面积更大。有了这样优越的条件,要做到解潜所说的还不是小菜一碟?
部分由于解潜的建议,赵旉对卫军的编制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未来威震天下的“神州九卫”也从此初显端倪。赵旉将一个主力师(注1)、一个屯田师以及一个预想中的工兵师编为一卫,总兵力预计约七八万人,作为卫军的最高军事单位,直接对他负责。
赵旉还筹划着在不久的将来,于特区以至于整个大宋范围推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境内所有年满十五岁的男孩必须从军(后来规定大学生可以免服兵役,由于此时科学还未昌明,学校课程较少,十五岁便已经达到了大学的入学年龄,正好对应。)。
注1:一开始是一个步兵师,后来战马数量上来以后又加设了一个骑兵师,再后来又加设了一个炮兵师,再后来而且每加设一个主力师,就得同时增设对应比例的屯田与工兵部队,好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国家完全养得起数量大增的常备军
/>
与郭浩不同,解潜更擅长的是屯田本身,所以他虽然也对卫军惊人的盈利能力非常诧异,也对淮南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而感到不可思议,但他更在意的却是特区的全新农业模式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农业技术与机械。
而这本来就是赵旉想方设法将解潜调来的最主要原因,即使是他这个外行,也知道培高田地技术、农业机械的应用与农场的经营模式,和军屯的方式是十分合拍的。可是这三者怎样与屯田的方式配合,即使是陈旉这个农学权威也给不出答案,赵旉只能请教解潜这个大宋军屯的第一人。
解潜足足过了六七天后才从最初的兴奋中平复下来,他再怎么也没想到,赵旉竟能将军事目的与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培高田地与运河网一旦建设完成,宋军在防御上的压力将大大减轻,那么也就可以腾出更多的富余兵力用于进攻,他心中灭金复仇的宏愿也就更有希望了。而更难得的是,这些措施不但可以如他想象的那样防旱抗涝、便利交通,而且居然还能大大增加作物的产量,这实在是令他不敢相信。
亩产几近翻倍,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那么就有更多的青壮;而耕作的效率大大提高,那么便可以腾出更多的士兵与民夫。而屯田兵是几乎不必发给军饷的,这些措施一旦推广开来,大宋一下子就可以多出百万军队
当然,现在这些还只是想法,要将其变为现实依然需要反复尝试。身为内行的解潜很清楚,屯田虽然利国利民,可屯田兵因为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用在耕作上,训练严重不足,他们的战斗力就实在是不够看了。可农场模式却启发了解潜,他立刻就向赵旉提出了一个设想,并进行了一季的尝试,接着他根据试验的结果做了一些必要的微调,才基本确定下来。
按照解潜制定的原则,屯田兵的数量被定为种地所需劳动力的三倍,这样一来,再结合轮换制度,屯田兵便也可以达到相当于主力部队士卒三分之二的训练量,战斗力与以前的传统屯田兵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在轮换种地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三倍数量的合格农业工人,一旦占据了新的土地,屯田地区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到最多三倍面积,这实在令赵旉欣喜异常。
要在以前,这些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但现在随着农场模式的不断推广,以及各种土机械的大量应用,特区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大大提高,一个技术熟练、身体降的青壮年农业工人,只要有足够的畜力和农业机械,便可以负责超过五十亩水田,若是旱田则面积更大。有了这样优越的条件,要做到解潜所说的还不是小菜一碟?
部分由于解潜的建议,赵旉对卫军的编制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未来威震天下的“神州九卫”也从此初显端倪。赵旉将一个主力师(注1)、一个屯田师以及一个预想中的工兵师编为一卫,总兵力预计约七八万人,作为卫军的最高军事单位,直接对他负责。
赵旉还筹划着在不久的将来,于特区以至于整个大宋范围推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境内所有年满十五岁的男孩必须从军(后来规定大学生可以免服兵役,由于此时科学还未昌明,学校课程较少,十五岁便已经达到了大学的入学年龄,正好对应。)。
注1:一开始是一个步兵师,后来战马数量上来以后又加设了一个骑兵师,再后来又加设了一个炮兵师,再后来而且每加设一个主力师,就得同时增设对应比例的屯田与工兵部队,好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国家完全养得起数量大增的常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