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医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百零四章强盗们的末日
北方畜牧业的迅猛展不但使得大宋获得了更多的优良战马,令其进一步扩大骑兵规模成为可能,同时也改善了北方汉人的饮食结构,肉食尤其是牛肉(其次为羊肉和猪肉,前者因为“物以稀为贵”的缘故,价格比以前更高,只有富贵之家才吃得起,而后者则又变成了穷人的选择比例大增,令北方汉人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观(由于与其他地区的人群相比,大宋百姓的膳食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口粮也更有保障,到绍兴三十年的时候,大宋北方汉人的身体素质已经全方面越了各族胡人,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力量耐力。甚至即使放到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名列前茅的,以身高为例,当时的北方汉人平均身高已经过了以身材高大著称的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这在后来甚至引起了西方“人种论”的盛行,当时年事已高的赵旉得知此事后差点笑出病来。在此期间,南方汉人的身体素质也进步明显,而且以水产品为主的肉食结构,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平均预期寿命方面明显好于他们北方的同胞,尽管身体素质要差一截。)。但对赵旉来说,这不过只是附送的赠品罢了
政策的诱导,加上赵旉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布局,使得不久之后的北方诸省生了一些令很多人惊奇的变化。先,只要是城市,无论是省会、州府、还是县城,人口都迅增加,而除了城外一圈(当然,不是狭窄的一圈,即使的县城,环带最窄的地方也不少于十里,州府和省会就更不必说了土地还是农田以外,距城较远的乡下已经大多由农业经济转型为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城市人口迅增加,是因为北方省区大部分耕地都改辟为牧场,使得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减(即使将打草、挤奶、剪羊毛等配套轻工业的从业者也算上,同样面积的牧场所需劳动力也远比农田少得多,至少也有七成以上。);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了北方城市的繁荣(由于赵旉很好地解决了市民的就业问题,市政建设方面也早有准备,所以这种繁荣不能算是病态。),城市人口对于粮食菜蔬等农产品的需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它们的价格也因此飙涨,所以城市周边外环区内农村种地的利润自然也跟着大涨,即使交了税也比经营牧场划算;但在距离城市较远的乡下,由于运输成本的因素,还是放牧划算,只有规模种植的大型农场例外(这主要还是因为农场工人都是集中居住,而且即使是私营的大型农场,往往也有简易的邬堡,保护起来较为容易,军屯农场与荣军农场就更不必说,所以不怕敌人袭扰。)。于是,这种奇特的自然区划就形成了,当然,若没有赵旉以农业税等经济和行政杠杆进行微调,也未必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从此以后,就算有敌国的骑兵穿越边境深入大宋北方诸省腹地,也将面临无人可抢的窘境。因为牲畜转移度很快,而农民则都离城不远,再加上大宋这些年中大有改善的预警和通讯手段,他们进入宋境以后除了杀马充饥,将再找不到别的办法果腹,但这样一来,骑兵的战斗力势必大受影响。再加上北方诸省现在已经逐渐现出雏形的运河网与公路网,敌人就算是机动力极强的纯骑兵队伍,战略机动力也将受到严重限制。何况大宋现在的骑兵已然不弱,那些敌骑一旦深陷罗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也就是说,数千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不事生产,依靠从身为农耕民族的汉人身上吸血的强盗路线,从此以后再也行不通了,这比打败他们一百次、一千次都更能解决问题,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以“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看,赵旉完全可以说一句“强盗们的末日已经到了”
与此同时,赵旉还意外地现了这种经济生态的一个另外的巨大优势,那就是可以完全以城市为中心来管理国家,而乡村则可以完全自治。原因很简单,较远的乡村全都牧场化了,管理难度增大了,而且朝廷又不收税,还不如让他们自治好了,反正只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带治理好了,就足以保证朝廷对该地的控制力了,毕竟加上那些官办农场,北方诸省至少九成的人口与一半的土地还是置于朝廷或是当地政府直接管辖之下的。话说回来,中国古代农村的自治程度本来就相当地高(有些时期甚至连官吏都没有),现在赵旉所做的,只是让其更加彻底而已
由此,以城市为中心的新型统治模式得以确立,大宋也因此而能进一步裁减政府官员以节省开支、提高效率,技术性岗位(如农技员、赤脚大夫、民兵队长之类)却反而不断增这样一来,儒生当官的难度就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学子迫于生计都不得不放弃了,而新式教育则愈深入人心。不过有些讽刺的是,儒学从此变得愈高端化(因为想在朝中立足,学学四书五经确实很有帮助,里面有太多关于人际交往的要诀,而且能够提高自身修养。),以至于后来很多官吏为了追赶潮流而言必孔孟,尽管其中很多人连论语和孟子都没看过不过这毕竟无关大局,赵旉对此也只是付诸一笑而已
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结构,历史上是公民权出现的前提(西方的古希腊诸国、古罗马、迦太基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工商业为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东方的周王朝所谓的“国人”与此类似,虽然没有那样严格的界定,但周代的中国其实也是以工商业为基础的城市中心国家,尽管同样没有同时期的西方文明那样典型。),不过大宋目前的改革还远没到这个地步,赵旉也明白“欲则不达”的道理,现在他还是以富国强兵为要目标
</tbody>
第四百零四章强盗们的末日
北方畜牧业的迅猛展不但使得大宋获得了更多的优良战马,令其进一步扩大骑兵规模成为可能,同时也改善了北方汉人的饮食结构,肉食尤其是牛肉(其次为羊肉和猪肉,前者因为“物以稀为贵”的缘故,价格比以前更高,只有富贵之家才吃得起,而后者则又变成了穷人的选择比例大增,令北方汉人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观(由于与其他地区的人群相比,大宋百姓的膳食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口粮也更有保障,到绍兴三十年的时候,大宋北方汉人的身体素质已经全方面越了各族胡人,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力量耐力。甚至即使放到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名列前茅的,以身高为例,当时的北方汉人平均身高已经过了以身材高大著称的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这在后来甚至引起了西方“人种论”的盛行,当时年事已高的赵旉得知此事后差点笑出病来。在此期间,南方汉人的身体素质也进步明显,而且以水产品为主的肉食结构,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平均预期寿命方面明显好于他们北方的同胞,尽管身体素质要差一截。)。但对赵旉来说,这不过只是附送的赠品罢了
政策的诱导,加上赵旉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布局,使得不久之后的北方诸省生了一些令很多人惊奇的变化。先,只要是城市,无论是省会、州府、还是县城,人口都迅增加,而除了城外一圈(当然,不是狭窄的一圈,即使的县城,环带最窄的地方也不少于十里,州府和省会就更不必说了土地还是农田以外,距城较远的乡下已经大多由农业经济转型为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城市人口迅增加,是因为北方省区大部分耕地都改辟为牧场,使得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减(即使将打草、挤奶、剪羊毛等配套轻工业的从业者也算上,同样面积的牧场所需劳动力也远比农田少得多,至少也有七成以上。);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了北方城市的繁荣(由于赵旉很好地解决了市民的就业问题,市政建设方面也早有准备,所以这种繁荣不能算是病态。),城市人口对于粮食菜蔬等农产品的需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它们的价格也因此飙涨,所以城市周边外环区内农村种地的利润自然也跟着大涨,即使交了税也比经营牧场划算;但在距离城市较远的乡下,由于运输成本的因素,还是放牧划算,只有规模种植的大型农场例外(这主要还是因为农场工人都是集中居住,而且即使是私营的大型农场,往往也有简易的邬堡,保护起来较为容易,军屯农场与荣军农场就更不必说,所以不怕敌人袭扰。)。于是,这种奇特的自然区划就形成了,当然,若没有赵旉以农业税等经济和行政杠杆进行微调,也未必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从此以后,就算有敌国的骑兵穿越边境深入大宋北方诸省腹地,也将面临无人可抢的窘境。因为牲畜转移度很快,而农民则都离城不远,再加上大宋这些年中大有改善的预警和通讯手段,他们进入宋境以后除了杀马充饥,将再找不到别的办法果腹,但这样一来,骑兵的战斗力势必大受影响。再加上北方诸省现在已经逐渐现出雏形的运河网与公路网,敌人就算是机动力极强的纯骑兵队伍,战略机动力也将受到严重限制。何况大宋现在的骑兵已然不弱,那些敌骑一旦深陷罗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也就是说,数千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不事生产,依靠从身为农耕民族的汉人身上吸血的强盗路线,从此以后再也行不通了,这比打败他们一百次、一千次都更能解决问题,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以“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看,赵旉完全可以说一句“强盗们的末日已经到了”
与此同时,赵旉还意外地现了这种经济生态的一个另外的巨大优势,那就是可以完全以城市为中心来管理国家,而乡村则可以完全自治。原因很简单,较远的乡村全都牧场化了,管理难度增大了,而且朝廷又不收税,还不如让他们自治好了,反正只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带治理好了,就足以保证朝廷对该地的控制力了,毕竟加上那些官办农场,北方诸省至少九成的人口与一半的土地还是置于朝廷或是当地政府直接管辖之下的。话说回来,中国古代农村的自治程度本来就相当地高(有些时期甚至连官吏都没有),现在赵旉所做的,只是让其更加彻底而已
由此,以城市为中心的新型统治模式得以确立,大宋也因此而能进一步裁减政府官员以节省开支、提高效率,技术性岗位(如农技员、赤脚大夫、民兵队长之类)却反而不断增这样一来,儒生当官的难度就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学子迫于生计都不得不放弃了,而新式教育则愈深入人心。不过有些讽刺的是,儒学从此变得愈高端化(因为想在朝中立足,学学四书五经确实很有帮助,里面有太多关于人际交往的要诀,而且能够提高自身修养。),以至于后来很多官吏为了追赶潮流而言必孔孟,尽管其中很多人连论语和孟子都没看过不过这毕竟无关大局,赵旉对此也只是付诸一笑而已
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结构,历史上是公民权出现的前提(西方的古希腊诸国、古罗马、迦太基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工商业为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东方的周王朝所谓的“国人”与此类似,虽然没有那样严格的界定,但周代的中国其实也是以工商业为基础的城市中心国家,尽管同样没有同时期的西方文明那样典型。),不过大宋目前的改革还远没到这个地步,赵旉也明白“欲则不达”的道理,现在他还是以富国强兵为要目标
</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