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医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百四十四章盛世的开端
这些交通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不但大大便利了大宋国内的6上交通,而且带动了很多建筑材料的需求,促进了各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以最重要的钢铁生产为例,北宋年间最高年产量也不过两万吨(注1),而到了绍兴二十六年,大宋的钢铁产量却史无前例地突破了十万吨大关,而且其中钢产量占了接近四分之一,如果将机械性能出色、几乎可以完全替代普通钢材的球墨铸铁也算上,所占比例则过三分之二。而产量增长最快的水泥,则突破了一百万吨大关,并且还开出了矿渣水泥等多种类型,令赵旉颇为惊喜。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大型的工业设备直到现在还是没能开出来,还是以冶铁业为例,目前大宋最大的高炉每年也就能生产不到十吨生铁,只能走“炉海路线”来增加产量,不但占地过大,而且耗费也过高,但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这样将就着。
而化工方面,虽然无机化学的近代理论体系目前已经基本补全,但工业化生产这一步却怎么也迈不出去,结果硫酸、硝酸等重要的化工原料还是只能以实验室方法来制备,虽然由于专业人员数量激增,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成本却始终降不下来,所以赵旉明明知道几种经典炸药(如tnt、硝化棉、硝化甘油等,大学的有机化学课里老师顺便教过,不过硝化棉与硝化甘油的钝化方法,赵旉却是从课外书里看到的。)的制取方法,却只能继续让黑火药当主角。
好在不管怎样,有了一年几百吨的硝酸产量,炮弹(撞针击的后膛步枪如果完全手工制作,那成本实在太高了,在车床等相关机械明之前,是无法大批量生产的。)的底火终于可以大量生产了,这样一来原本只能作为实验样品的后膛炮终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前膛炮,使得宋军大炮的威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增强,炮兵的地位也得以进一步巩固。
除此之外,由于硝酸产量的增加,大量制取硝酸银也成为可能,于是赵旉立刻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镀银玻璃镜子的生产。不得不承认,以银镜反应生产出来的玻璃镜子,无论是外观、清晰度还是安全性都远在原来的锡汞齐镜子之上,其销售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虽然成本高昂(不光是制取硝酸银与葡萄糖的成本,无色玻璃刚刚面世没多久,生产与加工的成本也同样不低。),但利润更是没得说,毕竟只要有点钱的富户,谁不想买一块显摆一下啊?何况镜子的实用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每家都需要一两块,而长期官营垄断,更是确保了利润的稳定,再说买家并不局限于大宋国内,销量自然相当可观,以致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镀银玻璃镜子的生产与销售成为了大宋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这几年里大宋在科技方面倒并未取得什么突破性的重大成就,但各学科也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其中生物学由于是赵旉前世的专业,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他甚至自己掏腰包,在建康建立了植物园和动物园,并以皇帝的名义下诏搜集普天之下的花草鸟兽。为此,有不少言官上书反对,说赵旉这样做是劳民伤财、玩物丧志,但赵旉却解释说这样做可以增进宋人对各种动植物的了解,促进生物学的进步,而且他建植物园与动物园的主要目的并非供人娱乐,而是方便研究,为此他还准备出版一部世界动植物图鉴大全,对世间已知的各种动植物分门别类予以记录,这对于人类利用和保护各种生物资源将有很大帮助。经过赵旉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如今大宋即使是那些旧文人,眼界也比以前开阔了好多倍,再加上赵旉现今说一不二的权威,所以两个园子最后还是顺利地建了起来,尽管背地里的腹诽总是难免
注1:一直以来,史学家们对于宋代钢铁产量(指的是最大年产量)一直没有定论,有说一万多吨的、有说七万多吨的、有说华北地区就十五万吨的,甚至还有人说过一百二十万吨。笔者最后还是采用了最少的那种,一是考虑到宋代的科技水平,与工业期间的英国有巨大差距,而且当时英国人口也过了一千万,城市化率也更高(即工商业人口比例高),因此从业人员的数目与北宋差距不可能太大(北宋钢铁产量最高的时期人口不过一亿,工人数量最多是十八世纪末英国的五倍。),再加上中国的铁矿石品位低,冶炼难度大很多,所以北宋时期钢铁产量过工业时期的英国(1788年为七万多吨)的说法不太可信。
二是因为宋代中国尚未出现钢铁机械,也没有枪炮等管型火器,钢铁的需求量相对有限,毕竟一门大炮往往重达几千斤,相当于几百件冷兵器(在工业以前,制作农具与兵器是钢铁的最主要用途,这两个方面的消费量占了钢铁产量的一大半。),而一艘大型战舰上的重炮就有一百多门,钢铁机械则更不必说,可见这方面的需求是相当大的。而需求永远是生产的最大驱动力,从这一点来看,需求相对较小的北宋也不太可能过工业时期的英国。
三是其他几种数据的来源都不太可信,而一万多吨的那个数据,则是根据铁课(即冶铁行业的实物税收,私营税率为二成,官营的要高很多。)折算,在并没有专门的钢铁产量统计的古代,这是最为准确可靠的。在北宋钢铁产量最高的时期,每年铁课约为55o多万斤,即使全部当成私营来算,当年产量也就1。65万吨,纵使加上偷税漏税对应的产量,想要过两万吨也是很困难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盛世的开端
这些交通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不但大大便利了大宋国内的6上交通,而且带动了很多建筑材料的需求,促进了各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以最重要的钢铁生产为例,北宋年间最高年产量也不过两万吨(注1),而到了绍兴二十六年,大宋的钢铁产量却史无前例地突破了十万吨大关,而且其中钢产量占了接近四分之一,如果将机械性能出色、几乎可以完全替代普通钢材的球墨铸铁也算上,所占比例则过三分之二。而产量增长最快的水泥,则突破了一百万吨大关,并且还开出了矿渣水泥等多种类型,令赵旉颇为惊喜。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大型的工业设备直到现在还是没能开出来,还是以冶铁业为例,目前大宋最大的高炉每年也就能生产不到十吨生铁,只能走“炉海路线”来增加产量,不但占地过大,而且耗费也过高,但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这样将就着。
而化工方面,虽然无机化学的近代理论体系目前已经基本补全,但工业化生产这一步却怎么也迈不出去,结果硫酸、硝酸等重要的化工原料还是只能以实验室方法来制备,虽然由于专业人员数量激增,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成本却始终降不下来,所以赵旉明明知道几种经典炸药(如tnt、硝化棉、硝化甘油等,大学的有机化学课里老师顺便教过,不过硝化棉与硝化甘油的钝化方法,赵旉却是从课外书里看到的。)的制取方法,却只能继续让黑火药当主角。
好在不管怎样,有了一年几百吨的硝酸产量,炮弹(撞针击的后膛步枪如果完全手工制作,那成本实在太高了,在车床等相关机械明之前,是无法大批量生产的。)的底火终于可以大量生产了,这样一来原本只能作为实验样品的后膛炮终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前膛炮,使得宋军大炮的威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增强,炮兵的地位也得以进一步巩固。
除此之外,由于硝酸产量的增加,大量制取硝酸银也成为可能,于是赵旉立刻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镀银玻璃镜子的生产。不得不承认,以银镜反应生产出来的玻璃镜子,无论是外观、清晰度还是安全性都远在原来的锡汞齐镜子之上,其销售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虽然成本高昂(不光是制取硝酸银与葡萄糖的成本,无色玻璃刚刚面世没多久,生产与加工的成本也同样不低。),但利润更是没得说,毕竟只要有点钱的富户,谁不想买一块显摆一下啊?何况镜子的实用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每家都需要一两块,而长期官营垄断,更是确保了利润的稳定,再说买家并不局限于大宋国内,销量自然相当可观,以致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镀银玻璃镜子的生产与销售成为了大宋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这几年里大宋在科技方面倒并未取得什么突破性的重大成就,但各学科也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其中生物学由于是赵旉前世的专业,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他甚至自己掏腰包,在建康建立了植物园和动物园,并以皇帝的名义下诏搜集普天之下的花草鸟兽。为此,有不少言官上书反对,说赵旉这样做是劳民伤财、玩物丧志,但赵旉却解释说这样做可以增进宋人对各种动植物的了解,促进生物学的进步,而且他建植物园与动物园的主要目的并非供人娱乐,而是方便研究,为此他还准备出版一部世界动植物图鉴大全,对世间已知的各种动植物分门别类予以记录,这对于人类利用和保护各种生物资源将有很大帮助。经过赵旉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如今大宋即使是那些旧文人,眼界也比以前开阔了好多倍,再加上赵旉现今说一不二的权威,所以两个园子最后还是顺利地建了起来,尽管背地里的腹诽总是难免
注1:一直以来,史学家们对于宋代钢铁产量(指的是最大年产量)一直没有定论,有说一万多吨的、有说七万多吨的、有说华北地区就十五万吨的,甚至还有人说过一百二十万吨。笔者最后还是采用了最少的那种,一是考虑到宋代的科技水平,与工业期间的英国有巨大差距,而且当时英国人口也过了一千万,城市化率也更高(即工商业人口比例高),因此从业人员的数目与北宋差距不可能太大(北宋钢铁产量最高的时期人口不过一亿,工人数量最多是十八世纪末英国的五倍。),再加上中国的铁矿石品位低,冶炼难度大很多,所以北宋时期钢铁产量过工业时期的英国(1788年为七万多吨)的说法不太可信。
二是因为宋代中国尚未出现钢铁机械,也没有枪炮等管型火器,钢铁的需求量相对有限,毕竟一门大炮往往重达几千斤,相当于几百件冷兵器(在工业以前,制作农具与兵器是钢铁的最主要用途,这两个方面的消费量占了钢铁产量的一大半。),而一艘大型战舰上的重炮就有一百多门,钢铁机械则更不必说,可见这方面的需求是相当大的。而需求永远是生产的最大驱动力,从这一点来看,需求相对较小的北宋也不太可能过工业时期的英国。
三是其他几种数据的来源都不太可信,而一万多吨的那个数据,则是根据铁课(即冶铁行业的实物税收,私营税率为二成,官营的要高很多。)折算,在并没有专门的钢铁产量统计的古代,这是最为准确可靠的。在北宋钢铁产量最高的时期,每年铁课约为55o多万斤,即使全部当成私营来算,当年产量也就1。65万吨,纵使加上偷税漏税对应的产量,想要过两万吨也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