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医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可并不是赵旉杞人忧天,事实上由于现在帝国的版图实在太大,对于部分边疆省份(主要是**、青海、河西、漠西、漠北与岭北这五个省份,而同样刚刚并入大宋版图的东三省与南洋六省因为是现在或未来的重要粮食产区,所以朝廷对其始终坚持了直辖的统治方式,而且这些省份因为官府和军队所需的口粮不必从外地运入,统治成本大大降低,即使采取行政成本较高的直辖制,帝国也完全承担得起。 看 。)赵旉不得不增大了总督府的自治权,这虽然大大降低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却也严重削弱了朝廷对于那些省份的控制力,若不是赵旉个人威望太高,只怕过不了几年那些省份就会有人蠢蠢欲动了。等到下一代接班,本来威望就未必能够压服戍守边疆的几个卫帅和边疆行省的总督,如果再被谣言一搅和,不出事才怪。
但要想管住天下人的嘴谈何容易?中国人不但是说话最不负责任(先秦时期的华夏人说话是很慎重的,后来就越来越随意了。)的民族,也大概是对说话的需求最高的民族,你要想硬是管住人家的嘴,他们非得闹翻天不可,所以才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说法。历史上,即使是清代的“文字狱”也只敢对成文的籍文章下手,从没有听说过有谁说错话被抓的,除非他是在公众场所公然对群众进行鼓动宣传。而大宋又是中国古代言论最为自由的大一统朝代(大概仅次于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即使是赵旉,当初也不敢贸然“禁口”直到现在外患尽去,异族也已归心,赵旉可以腾出足够的力量镇压帝国内部的反对者,因此才敢放手一搏,决定对中国人的这张嘴开刀。
不过赵旉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直以来都顶着来自亲友的巨大压力而始终站在赵旉一边的帝国首相虞允文在这件事上与赵旉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苦谏无效之后,虞允文借口年事已高(虞允文身体健壮,这个时空又没有历史上的那么多怄气的事情,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但其实还足以胜任宰相的繁重工作。)辞去了官职回四川养老,并在两年后郁郁而终。虽然于公来说,德高望重的虞允文辞职后赵旉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放手大干,但这么多年下来,他是真的将虞允文看成了自己的老师,现在师徒闹得不欢而散,赵旉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好在他毕竟是做大事的人,很快就摆脱了这种糟糕的情绪,而继续专注于按部就班地推行他长久以来的构想,为了将大宋建设成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度而不断努力。
其实赵旉采取的那些措施也不是很过分,只是身为士人的虞允文习惯了言论自由,而且年老顽固以致于无法接受罢了。赵旉的所谓“禁口令”其实远没有听起来这样可怕,说白了也就是要臣民以后说话负点责任,不能听风就是雨、甚至信口胡说,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其中第一条就是,如果当事人因为自己的侮辱性言语而遭到对方的严重伤害(包括暴力与非暴力手段),对方判刑时可以减罪一等。必须说明的是,如果所说的确实是事实,那么即使再难听,也不算是侮辱性言语,比如某人在战场上曾经当过逃兵,那么骂他逃兵就不算是侮辱性言语,又比如对一个娼妓的儿子骂“你妈那个婊子”也一样不算,赵旉的解释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总要付出一点代价,如果不想白白被骂,那就奉公守法、好好做人
另外,赵旉还颁布诏令说,帝国的臣民如果听到于国不利的传言(较常见的例子一是藉着“怪力乱神”之类的荒谬传闻攻击朝廷,二是利用封建迷信等落后思想制造谣言吓唬或者蛊惑愚民,令其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对于帝国内部稳定危害甚大。),首先应做的是将其上报给当地或者更上级的国家安全局(其实是内卫机构对外公开的那部分。),如果情况属实,上报者将可以获得一笔诱人的奖金,就算只是谣言,上报者只要说出告诉他谣言的那一位,而且被证实没有构陷于人的话,便不用担心受到罪责,而且还可以报销这段时间的盘缠。如果听到谣言而没去上报,只要其就当自己没听到,不将其再转述给第三者,那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哪怕确是危害较大的谣言,但如果只是对家人(只限小家庭,那种老爷子姨太太娶多了,以致于几十口人住一起的,则按“房”来算。)转述,可以免于处罚。毕竟如果家里说话也得藏着掖着,那就未免太可怕了
赵旉的要求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做到,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警察部门的严格执法下,仅仅一年时间就足足抓了好几万人,连赵旉都不禁有些头皮发麻,好在这些家伙大多罪不至死,基本上也就是劳改一年或几年、甚至只是拘押三个月就了结了,所以倒还不至于搞得民怨沸腾。而且只要政府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这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不说别的,光是在此过程中顺便挖出上千个贪官污吏(注1),就足以令各地的老百姓喜大于怨了,中国老百姓对贪官的憎恨,那也同样是世界第一的
注1:赵旉执政以来,对于贪污**,采取了一分为二的处理方法。对那些地方上的行政主官(特别是总督一级),治下政绩出色而且民生良好的,就算捞点好处赵旉也不会处罚,而本职工作没干好却伸黑手的则从重惩处。但只要没有弄出人命,算是“贪而不酷”的话,而且当朝廷派人前来彻查时没有以暴力手段阻碍调查,那么最多也就是个流放边疆,可要是为了捞钱不顾百姓死活,或者以暴力手段阻挠朝廷来人的调查,那么一旦证据确凿,那就不是贪污罪了,而是欺君大罪,不但自己人头难保,还会祸及全家,只是直系亲属被贬为奴隶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
而对于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小吏,贪污却是大罪,一来是因为负责实际工作的他们贪污对国家的危害更大,二来是因为拿下他们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相对较小,说难听点,就是他们比较好对付。何况即使赵旉不严打,那些受害的总督和州官(辖区治理得好,他们得到的分成绝不是一个小数目,比起贪污受贿,不但没什么风险,而且利益只大不小。)也饶不了他们,那些小吏贪污,等于是在他们身上割肉啊!
这可并不是赵旉杞人忧天,事实上由于现在帝国的版图实在太大,对于部分边疆省份(主要是**、青海、河西、漠西、漠北与岭北这五个省份,而同样刚刚并入大宋版图的东三省与南洋六省因为是现在或未来的重要粮食产区,所以朝廷对其始终坚持了直辖的统治方式,而且这些省份因为官府和军队所需的口粮不必从外地运入,统治成本大大降低,即使采取行政成本较高的直辖制,帝国也完全承担得起。 看 。)赵旉不得不增大了总督府的自治权,这虽然大大降低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却也严重削弱了朝廷对于那些省份的控制力,若不是赵旉个人威望太高,只怕过不了几年那些省份就会有人蠢蠢欲动了。等到下一代接班,本来威望就未必能够压服戍守边疆的几个卫帅和边疆行省的总督,如果再被谣言一搅和,不出事才怪。
但要想管住天下人的嘴谈何容易?中国人不但是说话最不负责任(先秦时期的华夏人说话是很慎重的,后来就越来越随意了。)的民族,也大概是对说话的需求最高的民族,你要想硬是管住人家的嘴,他们非得闹翻天不可,所以才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说法。历史上,即使是清代的“文字狱”也只敢对成文的籍文章下手,从没有听说过有谁说错话被抓的,除非他是在公众场所公然对群众进行鼓动宣传。而大宋又是中国古代言论最为自由的大一统朝代(大概仅次于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即使是赵旉,当初也不敢贸然“禁口”直到现在外患尽去,异族也已归心,赵旉可以腾出足够的力量镇压帝国内部的反对者,因此才敢放手一搏,决定对中国人的这张嘴开刀。
不过赵旉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直以来都顶着来自亲友的巨大压力而始终站在赵旉一边的帝国首相虞允文在这件事上与赵旉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苦谏无效之后,虞允文借口年事已高(虞允文身体健壮,这个时空又没有历史上的那么多怄气的事情,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但其实还足以胜任宰相的繁重工作。)辞去了官职回四川养老,并在两年后郁郁而终。虽然于公来说,德高望重的虞允文辞职后赵旉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放手大干,但这么多年下来,他是真的将虞允文看成了自己的老师,现在师徒闹得不欢而散,赵旉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好在他毕竟是做大事的人,很快就摆脱了这种糟糕的情绪,而继续专注于按部就班地推行他长久以来的构想,为了将大宋建设成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度而不断努力。
其实赵旉采取的那些措施也不是很过分,只是身为士人的虞允文习惯了言论自由,而且年老顽固以致于无法接受罢了。赵旉的所谓“禁口令”其实远没有听起来这样可怕,说白了也就是要臣民以后说话负点责任,不能听风就是雨、甚至信口胡说,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其中第一条就是,如果当事人因为自己的侮辱性言语而遭到对方的严重伤害(包括暴力与非暴力手段),对方判刑时可以减罪一等。必须说明的是,如果所说的确实是事实,那么即使再难听,也不算是侮辱性言语,比如某人在战场上曾经当过逃兵,那么骂他逃兵就不算是侮辱性言语,又比如对一个娼妓的儿子骂“你妈那个婊子”也一样不算,赵旉的解释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总要付出一点代价,如果不想白白被骂,那就奉公守法、好好做人
另外,赵旉还颁布诏令说,帝国的臣民如果听到于国不利的传言(较常见的例子一是藉着“怪力乱神”之类的荒谬传闻攻击朝廷,二是利用封建迷信等落后思想制造谣言吓唬或者蛊惑愚民,令其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对于帝国内部稳定危害甚大。),首先应做的是将其上报给当地或者更上级的国家安全局(其实是内卫机构对外公开的那部分。),如果情况属实,上报者将可以获得一笔诱人的奖金,就算只是谣言,上报者只要说出告诉他谣言的那一位,而且被证实没有构陷于人的话,便不用担心受到罪责,而且还可以报销这段时间的盘缠。如果听到谣言而没去上报,只要其就当自己没听到,不将其再转述给第三者,那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哪怕确是危害较大的谣言,但如果只是对家人(只限小家庭,那种老爷子姨太太娶多了,以致于几十口人住一起的,则按“房”来算。)转述,可以免于处罚。毕竟如果家里说话也得藏着掖着,那就未免太可怕了
赵旉的要求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做到,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警察部门的严格执法下,仅仅一年时间就足足抓了好几万人,连赵旉都不禁有些头皮发麻,好在这些家伙大多罪不至死,基本上也就是劳改一年或几年、甚至只是拘押三个月就了结了,所以倒还不至于搞得民怨沸腾。而且只要政府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这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不说别的,光是在此过程中顺便挖出上千个贪官污吏(注1),就足以令各地的老百姓喜大于怨了,中国老百姓对贪官的憎恨,那也同样是世界第一的
注1:赵旉执政以来,对于贪污**,采取了一分为二的处理方法。对那些地方上的行政主官(特别是总督一级),治下政绩出色而且民生良好的,就算捞点好处赵旉也不会处罚,而本职工作没干好却伸黑手的则从重惩处。但只要没有弄出人命,算是“贪而不酷”的话,而且当朝廷派人前来彻查时没有以暴力手段阻碍调查,那么最多也就是个流放边疆,可要是为了捞钱不顾百姓死活,或者以暴力手段阻挠朝廷来人的调查,那么一旦证据确凿,那就不是贪污罪了,而是欺君大罪,不但自己人头难保,还会祸及全家,只是直系亲属被贬为奴隶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
而对于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小吏,贪污却是大罪,一来是因为负责实际工作的他们贪污对国家的危害更大,二来是因为拿下他们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相对较小,说难听点,就是他们比较好对付。何况即使赵旉不严打,那些受害的总督和州官(辖区治理得好,他们得到的分成绝不是一个小数目,比起贪污受贿,不但没什么风险,而且利益只大不小。)也饶不了他们,那些小吏贪污,等于是在他们身上割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