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明末之白衣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344章 明清决策
几乎是与盛京城讨论是否伐明同一时间,在大明京师乾清宫,朝廷大员们也产生了热烈的讨论。
“西贼张献忠对于我中都凤阳的破坏最大,此人如今穷极末路,才想起来投降,太晚了,微臣斗胆请求陛下下令,让熊总理不要有妇人之仁,展开雷霆一击,务必将丑类诛杀殆尽。否则如何能够警示后人?如何能够向太祖的英灵交代?”
这是愤青派代表黄道周的慷慨陈词。
“不可不可,如今张献忠所部仍然有两万余众,如果一味拒绝他投降,万一激怒张献忠,张献忠狗急跳墙之下,难免造成我官军受损。再说前日里,南直隶杨卓然方面也曾上报过,革里眼、老回回等人想要投诚朝廷,为朝廷效力的呈文,各位又是怎么看待的?如今快六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微臣担心,万一有个疏漏,恐怕就会造成地方再度糜烂。”
此时还算务实派的阁臣陈演说道。
陈演的话刚刚说完,号称清流派的大臣们就开始了各种人身攻击,指责陈演误国、胆怯、害民、不知好歹等等不一而足,仿佛陈演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个别大臣还激动地走到陈演的身边进行谩骂,口水喷到陈演的脸上,陈演想擦拭口水都来不及,只好退到一角,把自己置身事外,惹不起躲得起。
这种混乱的场面令崇祯皇帝非常反感,示意身边的太监王承恩喝止大臣之间的互相攻讦,待全场安静后,朱由检开口询问道:
“杨爱卿,你怎么看?”
所有大殿中的人都明白,杨嗣昌是崇祯皇帝的最为亲近的大臣,因此所有人都看着杨嗣昌,希望他的发言能够与自己的观点相一致。
杨嗣昌思考了一番说道:
“陛下明见万里,所思所想自然远在我等之上。如果若说微臣的意见,微臣倒是有个担心不得不提……”
“爱卿但说无妨!”崇祯皇帝难得亲切地说道。
“微臣担心的是东边的建奴,据可靠消息,自从获得朝鲜的进贡以后,建奴的实力大涨,将会是我朝的一大劲敌……”
“杨文弱,大家在讨论流贼的处理问题,你扯建奴干什么?难道又在推销你的和谈大计?简直是荒谬绝伦!我堂堂大明幅员万里怎么能与蕞尔小邦进行和谈,简直有失身份。应当命一大将,提六师,扫荡辽东,直逼黄龙府。”
黄道周打断了杨嗣昌的发言,直接点名杨嗣昌曾经设想的与清国和谈的主意是不合时宜的。
杨嗣昌倒是还没有说什么,可是崇祯皇帝脸上很是挂不住了,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嘴上夸夸其谈,实际上没有一策,临危只能以死报国的人。
崇祯倒还是没有开口,善于察言观色的内阁首辅刘宇亮倒是率先开口为杨嗣昌开脱,指责黄道周扰乱视听,明确站在杨嗣昌的一边,示意杨嗣昌继续说下去。
崇祯十一年是个频繁更换内阁首... -->>
第344章 明清决策
几乎是与盛京城讨论是否伐明同一时间,在大明京师乾清宫,朝廷大员们也产生了热烈的讨论。
“西贼张献忠对于我中都凤阳的破坏最大,此人如今穷极末路,才想起来投降,太晚了,微臣斗胆请求陛下下令,让熊总理不要有妇人之仁,展开雷霆一击,务必将丑类诛杀殆尽。否则如何能够警示后人?如何能够向太祖的英灵交代?”
这是愤青派代表黄道周的慷慨陈词。
“不可不可,如今张献忠所部仍然有两万余众,如果一味拒绝他投降,万一激怒张献忠,张献忠狗急跳墙之下,难免造成我官军受损。再说前日里,南直隶杨卓然方面也曾上报过,革里眼、老回回等人想要投诚朝廷,为朝廷效力的呈文,各位又是怎么看待的?如今快六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微臣担心,万一有个疏漏,恐怕就会造成地方再度糜烂。”
此时还算务实派的阁臣陈演说道。
陈演的话刚刚说完,号称清流派的大臣们就开始了各种人身攻击,指责陈演误国、胆怯、害民、不知好歹等等不一而足,仿佛陈演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个别大臣还激动地走到陈演的身边进行谩骂,口水喷到陈演的脸上,陈演想擦拭口水都来不及,只好退到一角,把自己置身事外,惹不起躲得起。
这种混乱的场面令崇祯皇帝非常反感,示意身边的太监王承恩喝止大臣之间的互相攻讦,待全场安静后,朱由检开口询问道:
“杨爱卿,你怎么看?”
所有大殿中的人都明白,杨嗣昌是崇祯皇帝的最为亲近的大臣,因此所有人都看着杨嗣昌,希望他的发言能够与自己的观点相一致。
杨嗣昌思考了一番说道:
“陛下明见万里,所思所想自然远在我等之上。如果若说微臣的意见,微臣倒是有个担心不得不提……”
“爱卿但说无妨!”崇祯皇帝难得亲切地说道。
“微臣担心的是东边的建奴,据可靠消息,自从获得朝鲜的进贡以后,建奴的实力大涨,将会是我朝的一大劲敌……”
“杨文弱,大家在讨论流贼的处理问题,你扯建奴干什么?难道又在推销你的和谈大计?简直是荒谬绝伦!我堂堂大明幅员万里怎么能与蕞尔小邦进行和谈,简直有失身份。应当命一大将,提六师,扫荡辽东,直逼黄龙府。”
黄道周打断了杨嗣昌的发言,直接点名杨嗣昌曾经设想的与清国和谈的主意是不合时宜的。
杨嗣昌倒是还没有说什么,可是崇祯皇帝脸上很是挂不住了,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嘴上夸夸其谈,实际上没有一策,临危只能以死报国的人。
崇祯倒还是没有开口,善于察言观色的内阁首辅刘宇亮倒是率先开口为杨嗣昌开脱,指责黄道周扰乱视听,明确站在杨嗣昌的一边,示意杨嗣昌继续说下去。
崇祯十一年是个频繁更换内阁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