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昨儿晚上,看了三个电视节目,感觉相当不错。
一个是李咏的咏乐汇,这期访问的是google的中国区的老大李开复老师。李咏还是那样傻乎乎的,永远象一块佐料,不过李开复算得上沉稳和儒雅,不但问答了大学生的提问,还顺便表演了三个小魔术;
第二个节目是上海台袁岳主持的头脑风暴,请了很多企业界的老大,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能否制造出商业神话?
我最喜欢第三个节目,是央视的面对面,采访的对象是石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几年前,我看过第一本,很是喜欢他那种叙述的风格。我一直认为作者大概在35-40岁左右。
看到石悦不到30岁,那种对历史、人生的洞察,少年老成,让人觉得敬佩,后生可畏。
(二)
袁岳的头脑风暴这期请了三拨人:
一拨人是1977年参加高考上了大学,后来自己创业当了老板的,这里面有慧聪网的郭凡生,疯狂英语的李阳;
第二拨人是没上过大学,这里面有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非常小器的梁伯强;
第三拨是点评的嘉宾。
这场讨论,一开始几乎成为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集体“群殴”:
周成建没读过大学,他认为自己如果读了大学后,可能比现在做的更好。而李阳告诉他:幸亏没读大学,如果读了大学,他肯定被废了。
郭凡生说自己读大学,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逃课。该学的自己在下面学,不想听的就逃课。当然,还是要对付让考试通过。
梁伯强也说:大学培养的是知道分子,而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分子——不仅知道知识,而且知道如何应用知识。
现场有位退学后自己创业的学生直言:他觉得和在座的企业家喝茶,参加头脑风暴,都比读大学强。现场是一片掌声。
或许,大家认为有点过了。在避免了“知识无用论”结论的同时,大家都几乎都认同下面的观点:
1知识肯定是有用的,但是,这跟知识在哪里学习,没太大关系;
在咏乐汇的现场,李开复说:人生需要的知识只有5%是在大学里学习的,95%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习的。
所以说,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要学书本,更要在社会中学习,融入。
2现在的大学和商业之间相互翻白眼,谁也看不起谁;
老大们觉得大学可以培养律师和教师之类的人才,但是,企业家,大学培养不了。
现在的大学教育,跟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有很大的脱节。大学里面,连人的基础素养都没有培养,比如人的基本情商教育都没有。
中国的大学教育的定位是有问题的。对学生缺少服务意识,也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几乎是自娱自乐。还不思进取。
这样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毕业即失业,教育的失职是原因之一。
3大学教育和商业教育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目前是交集很少。所以,人的自我发展取决于人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其他综合因素;
疯狂英语的李阳,表示自己完全唾弃现在的高等教育。他认为,还不是高等教育有问题,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也是问题多多。他说,教育的改革不仅要改学校,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自我选择权。
他认为: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家长和学校一手包办。长大后,什么事情都只能等,只能成为废人一个。
我觉得,这些大佬所代表的是商业社会中企业人才的需求方,他们对教育的批评,对人才培养的看法,代表了一个商业社会的价值取向。这是必须要尊重和重视的。
学校给社会输送人才,而人才的需求方... -->>
(一)
昨儿晚上,看了三个电视节目,感觉相当不错。
一个是李咏的咏乐汇,这期访问的是google的中国区的老大李开复老师。李咏还是那样傻乎乎的,永远象一块佐料,不过李开复算得上沉稳和儒雅,不但问答了大学生的提问,还顺便表演了三个小魔术;
第二个节目是上海台袁岳主持的头脑风暴,请了很多企业界的老大,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能否制造出商业神话?
我最喜欢第三个节目,是央视的面对面,采访的对象是石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几年前,我看过第一本,很是喜欢他那种叙述的风格。我一直认为作者大概在35-40岁左右。
看到石悦不到30岁,那种对历史、人生的洞察,少年老成,让人觉得敬佩,后生可畏。
(二)
袁岳的头脑风暴这期请了三拨人:
一拨人是1977年参加高考上了大学,后来自己创业当了老板的,这里面有慧聪网的郭凡生,疯狂英语的李阳;
第二拨人是没上过大学,这里面有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非常小器的梁伯强;
第三拨是点评的嘉宾。
这场讨论,一开始几乎成为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集体“群殴”:
周成建没读过大学,他认为自己如果读了大学后,可能比现在做的更好。而李阳告诉他:幸亏没读大学,如果读了大学,他肯定被废了。
郭凡生说自己读大学,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逃课。该学的自己在下面学,不想听的就逃课。当然,还是要对付让考试通过。
梁伯强也说:大学培养的是知道分子,而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分子——不仅知道知识,而且知道如何应用知识。
现场有位退学后自己创业的学生直言:他觉得和在座的企业家喝茶,参加头脑风暴,都比读大学强。现场是一片掌声。
或许,大家认为有点过了。在避免了“知识无用论”结论的同时,大家都几乎都认同下面的观点:
1知识肯定是有用的,但是,这跟知识在哪里学习,没太大关系;
在咏乐汇的现场,李开复说:人生需要的知识只有5%是在大学里学习的,95%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习的。
所以说,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要学书本,更要在社会中学习,融入。
2现在的大学和商业之间相互翻白眼,谁也看不起谁;
老大们觉得大学可以培养律师和教师之类的人才,但是,企业家,大学培养不了。
现在的大学教育,跟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有很大的脱节。大学里面,连人的基础素养都没有培养,比如人的基本情商教育都没有。
中国的大学教育的定位是有问题的。对学生缺少服务意识,也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几乎是自娱自乐。还不思进取。
这样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毕业即失业,教育的失职是原因之一。
3大学教育和商业教育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目前是交集很少。所以,人的自我发展取决于人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其他综合因素;
疯狂英语的李阳,表示自己完全唾弃现在的高等教育。他认为,还不是高等教育有问题,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也是问题多多。他说,教育的改革不仅要改学校,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自我选择权。
他认为: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家长和学校一手包办。长大后,什么事情都只能等,只能成为废人一个。
我觉得,这些大佬所代表的是商业社会中企业人才的需求方,他们对教育的批评,对人才培养的看法,代表了一个商业社会的价值取向。这是必须要尊重和重视的。
学校给社会输送人才,而人才的需求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