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年前,邻居家那30岁还嫁不出去的女儿被叫做“老姑娘”她通常不苟言笑,或许戴着跟瓶底儿一样厚的眼镜,或者有间整齐的跟军营一样的闺房。人们提起她,总是先带着同情的语气,再用个“性格古怪”的定语结尾。
到了21世纪,邻居家的门都紧闭着,老姑娘们最后的归宿如何我们不得而知,那些嫁不出去的姑娘们变成了我们的同事,朋友,同学,名字也变成了“剩女”
比起“老姑娘”来“剩女”这个称呼毫无同情心,甚至带着咬牙切齿的解恨劲儿,剩菜剩饭剩女,总归是没人要。在人们越来越注意政治正确的今天,这样带着歧视的称呼居然就公然流行起来,还在2007年8月被教育部收入到171个社会新词当中去。归根结底,嫁不出去的“剩女”们,再也不是邻家惹人同情的弱势女子,流行的说法,把那些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定义为“剩女”她们大多妆容精致,工作体面,收入客观,除了男人,什么都有。在房价飙升到一万一平米的今天,这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自然就成了人们揶揄和调侃的对象。
条件优越的剩女们在社会上独挡一面“性格古怪”的标签显然再不合时宜,于是被替换成了“眼光太高”言外之意,让你谁也看不上,嫁不出去是理所当然的,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些穿上婚纱奔向幸福的太太们,难道都是屈尊下嫁不成?
剩女的出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是必然的。在2006年公布的一个官方人口数据里,27-31这个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比男性多出了6。21%,按照抽屉原理,肯定有6%的女人是找不到老公的,如果再想找个符合自身预期的男人,这个比例可能就扩大到20%。
资源不均,必然引发竞争,可越是优秀的女性,却越有成为剩女的可能,大概是如果笃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哪怕相貌丑陋,家境贫寒,只要不懈追求,成为剩女的概率其实很低,因为如果把“穿衣吃饭”作为嫁汉的目标,能够提供令她们基本满意的衣食的男人已经满足了择偶的基本条件。可是如果从物质文明飞跃到精神文明,择偶条件就虚无到漫无边际了,于是那些最终“剩下”的女人,渐渐聚拢到“白骨精”这个群体。
相比丰厚的物质条件,剩女们的生活仿佛并没那么丰富,爱情和婚姻,也是大多数剩女们切实的梦想,所以关于她们的话题始终畅行不衰。有风靡亚洲的一个人住第五年的绘本讲述单身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有专家学者煞有介事的给剩女支招,而抓住商机的婚嫁网、交友俱乐部们,则趁机捞了个盆满钵翻。
跟全社会都在为剩女操心费力的现状相比,那些“剩男”们,却始终成为不了话题的中心。并不是他们不渴望爱与温暖,而是因为外在条件差而找不到老婆的男人,被定义为弱势群体的原因并不是结婚与否,而是没有成功的事业和傲人的财富。男人们改变命运和形象的途径,要通过对“成功学”的研习。一旦笼罩上事业和财富的光环,自然不会为没有女人烦恼。不用说霍启刚这样的富家子弟,就说一个年薪50万的金领,人们又怎么舍得用“剩”字来形容他,不说钻石王老五,年轻新贵的标签也是少不了的。
所以,现实是那么尴尬,同样事业有成,名利兼收,男人和女人的境遇却截然不同。虽然女权主... -->>
20年前,邻居家那30岁还嫁不出去的女儿被叫做“老姑娘”她通常不苟言笑,或许戴着跟瓶底儿一样厚的眼镜,或者有间整齐的跟军营一样的闺房。人们提起她,总是先带着同情的语气,再用个“性格古怪”的定语结尾。
到了21世纪,邻居家的门都紧闭着,老姑娘们最后的归宿如何我们不得而知,那些嫁不出去的姑娘们变成了我们的同事,朋友,同学,名字也变成了“剩女”
比起“老姑娘”来“剩女”这个称呼毫无同情心,甚至带着咬牙切齿的解恨劲儿,剩菜剩饭剩女,总归是没人要。在人们越来越注意政治正确的今天,这样带着歧视的称呼居然就公然流行起来,还在2007年8月被教育部收入到171个社会新词当中去。归根结底,嫁不出去的“剩女”们,再也不是邻家惹人同情的弱势女子,流行的说法,把那些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定义为“剩女”她们大多妆容精致,工作体面,收入客观,除了男人,什么都有。在房价飙升到一万一平米的今天,这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自然就成了人们揶揄和调侃的对象。
条件优越的剩女们在社会上独挡一面“性格古怪”的标签显然再不合时宜,于是被替换成了“眼光太高”言外之意,让你谁也看不上,嫁不出去是理所当然的,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些穿上婚纱奔向幸福的太太们,难道都是屈尊下嫁不成?
剩女的出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是必然的。在2006年公布的一个官方人口数据里,27-31这个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比男性多出了6。21%,按照抽屉原理,肯定有6%的女人是找不到老公的,如果再想找个符合自身预期的男人,这个比例可能就扩大到20%。
资源不均,必然引发竞争,可越是优秀的女性,却越有成为剩女的可能,大概是如果笃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哪怕相貌丑陋,家境贫寒,只要不懈追求,成为剩女的概率其实很低,因为如果把“穿衣吃饭”作为嫁汉的目标,能够提供令她们基本满意的衣食的男人已经满足了择偶的基本条件。可是如果从物质文明飞跃到精神文明,择偶条件就虚无到漫无边际了,于是那些最终“剩下”的女人,渐渐聚拢到“白骨精”这个群体。
相比丰厚的物质条件,剩女们的生活仿佛并没那么丰富,爱情和婚姻,也是大多数剩女们切实的梦想,所以关于她们的话题始终畅行不衰。有风靡亚洲的一个人住第五年的绘本讲述单身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有专家学者煞有介事的给剩女支招,而抓住商机的婚嫁网、交友俱乐部们,则趁机捞了个盆满钵翻。
跟全社会都在为剩女操心费力的现状相比,那些“剩男”们,却始终成为不了话题的中心。并不是他们不渴望爱与温暖,而是因为外在条件差而找不到老婆的男人,被定义为弱势群体的原因并不是结婚与否,而是没有成功的事业和傲人的财富。男人们改变命运和形象的途径,要通过对“成功学”的研习。一旦笼罩上事业和财富的光环,自然不会为没有女人烦恼。不用说霍启刚这样的富家子弟,就说一个年薪50万的金领,人们又怎么舍得用“剩”字来形容他,不说钻石王老五,年轻新贵的标签也是少不了的。
所以,现实是那么尴尬,同样事业有成,名利兼收,男人和女人的境遇却截然不同。虽然女权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