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欢乐大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乾隆从玉泉山回来,三天都没上朝,怎么?他腰疼啊!让“御路”给颠的。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条路还是明朝永乐年间,刘伯温监造北京城时修得哪。到乾隆这儿,三百多年啦。青石路面儿上磨得净是沟,坑坑洼洼,连水车走在上边儿,不是断轴,就是翻车,还经常出事儿呢,您想,乾隆在这股道上,打个来回儿,能颠得不腰疼吗?!
和申一瞧皇上没上朝。嗯多半儿是让车给颠的。这条“御路”准得修,修路这事儿可有赚儿。哎,这差事我得揽上。
三天之后,乾隆坐朝,和申抢着上殿讨旨:
“西直门外的御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水车行走,甚为不便,常此下去,有误圣差。奴才特来讨旨,监修御路,请主子裁决。”
刘墉在旁边儿一听,心说,和申向来是无利不早起呀。他揽这个差事,嗯这里边儿准有事儿。就说了:
“万岁,和中堂身为武英殿大学士、九门提督,负京师防卫之责呀。修筑御路应由‘工部’掌管哪。”
当时清代设六大部,吏、户、礼、兵、刑、工,工部管建筑。
和申赶紧说:“主子明鉴,奴才身受皇恩,理应报效。修筑御路干系‘大内’用水,奴才监工事小,防卫事大呀!”“大内”就是皇宫里。
乾隆一琢磨,对呀!工部只管土木建筑啊,怎么能担负防卫之责呢。嗯,还得和申。
随即传旨,特命和申监修御路。
得,刘墉碰了一鼻子灰。下殿之后,来到朝房,刘墉就说了:
“和中堂,修御路您是越俎代疱啊,再者隔行如隔山,我看您未必能胜任吧?”
和申心说,反正皇上准奏了,我胜任不胜任,罗锅儿你管得着吗?纯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嗯,我呀,趁这个机会,得好好气气你刘罗锅儿。把嘴一撇。没耳朵挡着,能撇到后脑勺儿去。
“啊,刘中堂,没有金钢钻儿谁敢揽瓷器呀。不长弯弯肚儿难吃镰刀头啊。修路算什么呀,手到擒来!有这么几句话,您准知道,就是: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葫芦不是勒的,罗锅儿不是推的!”
刘墉一听,嘿!我招你啦!
剪断截说吧,和申开工啦。刘墉呢,也没闲着,私下里这么一调查,哎,摸着底啦!
嗯,怪不得和申死乞白咧地巴结这个差事哪,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您说什么?问到底怎么回事儿?哎,您听我说呀——
这条御路,打西直门到玉泉山,一共三十里地,完全是用大青条石铺的。这些石头都是从北京西南“房山”开采来的。为什么单用那儿的石头呢?房山石头有三大特点。是其色如蟹,其细如玉,其坚如铁。其色如蟹——颜色跟螃蟹似的,全是青的;其细如玉——就象白玉那么光滑;其坚如铁——跟铁那么坚硬、结实。石头是不错,可就是运起来麻烦,太费劲了!房山离北京一百多里地哪。那年月,又没汽车,也没起重机,怎么运哪?哎,有办法。是夏天采,冬天运。到了冬天,用水泼成一股冰道,在冰上拉纤。冰滑呀,省劲儿多了。别看这样儿,一天也拉不出五里地去。
光运石头,花费就大啦,得十几万两银子哪。本来和申揽下这差事,就憋着抄一把呢。跟您这么说吧,他是左手拿着耙子,右手攥着笊篱——得搂就搂,得捞就捞!
和申一盘算石头的运费,哎,觉着这是个空子得钻!于是想了个馊主意——以旧代新。往上报,完全探险新石头。其实呢,都用的是旧石头。
那位说了:哎,旧石头怎么用啊?不是都磨得坑洼不平了吗?
啊,对呀。可和申有主意。他给来个“御路翻个儿”!把御路上的旧石头拆下来,没挪窝儿,原地翻过来,一翻个儿,又对付那儿啦。
光“御路翻个儿”这一项,和申腰包儿就塞鼓啦,贪污十几万哪!
刘墉调查清楚了。好你个和申,竟敢“御路翻个儿”虚报冒领!行嘞!连夜写好奏折,转天上殿就参:
“臣刘墉有奏折呈上,请万岁龙目御览。”
“呈将上来。”
小太监把奏折递到龙书案。乾隆一瞧,嚯!真没少写呀,这得看到什么时候哇?!
“刘墉,这上边儿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刘墉一听,噢,合着我白写啦!
没法子,皇上不愿意看,我说吧。口奏:
“万岁,和申有负圣恩,竟然‘御路翻个儿’,以旧代新,虚报冒领,枉法贪赃,理应治罪!”
乾隆一琢磨,和申监修御路,是我赏给他的差事呀。当时你刘墉就反对,今儿个又来参和申,嗯,这个折子,不能准!
“刘墉,此事,待朕查明之后,再作处议,你下殿去吧!”
哎,给窝回来啦!
刘墉心说,一本儿参不下来,没关系,咱们接碴儿来!要不怎么刘墉外号儿叫“刘三本儿”呢。起码参三本儿。这刚头一本儿。哎,还差两本儿哪!
第二天早朝,刘墉来到金殿,还是这套:
“臣有奏折呈上,请万岁龙目御览。”
乾隆心说,我不用看,跟昨天那本一样。
“刘墉,我没工夫看,你说吧。”
“和申竟然‘御路翻个儿’,以旧代新,虚报冒领,枉法贪赃”
没等刘墉说完,就让乾隆给拦住了:
“行了,行了。此事朕已知晓,待查明之后,再作处义,下殿去吧!”
好嘛,又白说了!
刘墉真不愧叫刘三本儿。第三天早朝,往品级台前一跪,又递上奏折了!
乾隆一看,嗬!心里这份儿腻味。可又说不出来。气得把身子一扭。心想,不成!自己在宝座上,不能让人看出来坐偏了呀,又把脸儿转过来啦——来了个偏身儿正脸儿!
哎,这回照相合适啦!
刘墉说:“臣在奏折呈上,请万岁龙目御览。”
“不用呈啦,说吧!”
“启奏万岁,和申有负圣恩,竟然‘御路翻个儿’”
刚说到这儿,乾隆接过来了:
“啊,以旧代新,虚报冒领,枉法贪赃对不对呀?哎,我都背下来啦。‘御路翻个儿’,‘御路翻个儿’,连着三天啦!刘墉啊,不是朕不准你的本,你太过份啦。左参文,右参武,参完总兵,参巡抚,你没完啦。今儿又参和申,我要是准... -->>
乾隆从玉泉山回来,三天都没上朝,怎么?他腰疼啊!让“御路”给颠的。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条路还是明朝永乐年间,刘伯温监造北京城时修得哪。到乾隆这儿,三百多年啦。青石路面儿上磨得净是沟,坑坑洼洼,连水车走在上边儿,不是断轴,就是翻车,还经常出事儿呢,您想,乾隆在这股道上,打个来回儿,能颠得不腰疼吗?!
和申一瞧皇上没上朝。嗯多半儿是让车给颠的。这条“御路”准得修,修路这事儿可有赚儿。哎,这差事我得揽上。
三天之后,乾隆坐朝,和申抢着上殿讨旨:
“西直门外的御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水车行走,甚为不便,常此下去,有误圣差。奴才特来讨旨,监修御路,请主子裁决。”
刘墉在旁边儿一听,心说,和申向来是无利不早起呀。他揽这个差事,嗯这里边儿准有事儿。就说了:
“万岁,和中堂身为武英殿大学士、九门提督,负京师防卫之责呀。修筑御路应由‘工部’掌管哪。”
当时清代设六大部,吏、户、礼、兵、刑、工,工部管建筑。
和申赶紧说:“主子明鉴,奴才身受皇恩,理应报效。修筑御路干系‘大内’用水,奴才监工事小,防卫事大呀!”“大内”就是皇宫里。
乾隆一琢磨,对呀!工部只管土木建筑啊,怎么能担负防卫之责呢。嗯,还得和申。
随即传旨,特命和申监修御路。
得,刘墉碰了一鼻子灰。下殿之后,来到朝房,刘墉就说了:
“和中堂,修御路您是越俎代疱啊,再者隔行如隔山,我看您未必能胜任吧?”
和申心说,反正皇上准奏了,我胜任不胜任,罗锅儿你管得着吗?纯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嗯,我呀,趁这个机会,得好好气气你刘罗锅儿。把嘴一撇。没耳朵挡着,能撇到后脑勺儿去。
“啊,刘中堂,没有金钢钻儿谁敢揽瓷器呀。不长弯弯肚儿难吃镰刀头啊。修路算什么呀,手到擒来!有这么几句话,您准知道,就是: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葫芦不是勒的,罗锅儿不是推的!”
刘墉一听,嘿!我招你啦!
剪断截说吧,和申开工啦。刘墉呢,也没闲着,私下里这么一调查,哎,摸着底啦!
嗯,怪不得和申死乞白咧地巴结这个差事哪,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您说什么?问到底怎么回事儿?哎,您听我说呀——
这条御路,打西直门到玉泉山,一共三十里地,完全是用大青条石铺的。这些石头都是从北京西南“房山”开采来的。为什么单用那儿的石头呢?房山石头有三大特点。是其色如蟹,其细如玉,其坚如铁。其色如蟹——颜色跟螃蟹似的,全是青的;其细如玉——就象白玉那么光滑;其坚如铁——跟铁那么坚硬、结实。石头是不错,可就是运起来麻烦,太费劲了!房山离北京一百多里地哪。那年月,又没汽车,也没起重机,怎么运哪?哎,有办法。是夏天采,冬天运。到了冬天,用水泼成一股冰道,在冰上拉纤。冰滑呀,省劲儿多了。别看这样儿,一天也拉不出五里地去。
光运石头,花费就大啦,得十几万两银子哪。本来和申揽下这差事,就憋着抄一把呢。跟您这么说吧,他是左手拿着耙子,右手攥着笊篱——得搂就搂,得捞就捞!
和申一盘算石头的运费,哎,觉着这是个空子得钻!于是想了个馊主意——以旧代新。往上报,完全探险新石头。其实呢,都用的是旧石头。
那位说了:哎,旧石头怎么用啊?不是都磨得坑洼不平了吗?
啊,对呀。可和申有主意。他给来个“御路翻个儿”!把御路上的旧石头拆下来,没挪窝儿,原地翻过来,一翻个儿,又对付那儿啦。
光“御路翻个儿”这一项,和申腰包儿就塞鼓啦,贪污十几万哪!
刘墉调查清楚了。好你个和申,竟敢“御路翻个儿”虚报冒领!行嘞!连夜写好奏折,转天上殿就参:
“臣刘墉有奏折呈上,请万岁龙目御览。”
“呈将上来。”
小太监把奏折递到龙书案。乾隆一瞧,嚯!真没少写呀,这得看到什么时候哇?!
“刘墉,这上边儿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刘墉一听,噢,合着我白写啦!
没法子,皇上不愿意看,我说吧。口奏:
“万岁,和申有负圣恩,竟然‘御路翻个儿’,以旧代新,虚报冒领,枉法贪赃,理应治罪!”
乾隆一琢磨,和申监修御路,是我赏给他的差事呀。当时你刘墉就反对,今儿个又来参和申,嗯,这个折子,不能准!
“刘墉,此事,待朕查明之后,再作处议,你下殿去吧!”
哎,给窝回来啦!
刘墉心说,一本儿参不下来,没关系,咱们接碴儿来!要不怎么刘墉外号儿叫“刘三本儿”呢。起码参三本儿。这刚头一本儿。哎,还差两本儿哪!
第二天早朝,刘墉来到金殿,还是这套:
“臣有奏折呈上,请万岁龙目御览。”
乾隆心说,我不用看,跟昨天那本一样。
“刘墉,我没工夫看,你说吧。”
“和申竟然‘御路翻个儿’,以旧代新,虚报冒领,枉法贪赃”
没等刘墉说完,就让乾隆给拦住了:
“行了,行了。此事朕已知晓,待查明之后,再作处义,下殿去吧!”
好嘛,又白说了!
刘墉真不愧叫刘三本儿。第三天早朝,往品级台前一跪,又递上奏折了!
乾隆一看,嗬!心里这份儿腻味。可又说不出来。气得把身子一扭。心想,不成!自己在宝座上,不能让人看出来坐偏了呀,又把脸儿转过来啦——来了个偏身儿正脸儿!
哎,这回照相合适啦!
刘墉说:“臣在奏折呈上,请万岁龙目御览。”
“不用呈啦,说吧!”
“启奏万岁,和申有负圣恩,竟然‘御路翻个儿’”
刚说到这儿,乾隆接过来了:
“啊,以旧代新,虚报冒领,枉法贪赃对不对呀?哎,我都背下来啦。‘御路翻个儿’,‘御路翻个儿’,连着三天啦!刘墉啊,不是朕不准你的本,你太过份啦。左参文,右参武,参完总兵,参巡抚,你没完啦。今儿又参和申,我要是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