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郦生的说词 (2/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奏其事,然寡人心意已决,盟约一定,两国定要同进退,齐心协力以制秦!”
郦生击掌大笑,道:“不出臣所料,赵王果然明主也!非如此,则赵国危矣?”
赵王偃问道:“寡人不敢当先生之赞!然先生谓赵危矣,可为左右解之乎?”
郦生正色道:“固所愿尔,臣试为大王左右解之!”
郦生知道,说是解释给赵王的左右,其实就是赵王要听听自己的理由。所以郦生不慌不忙,将自己的理由解释给赵王听。
先说秦赵的关系,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从对三晋的颓势,转变为强势,先是把魏国的势力从河西一点一点的拔出,然后北面进入河东,难免进入荆宛,中间推进到函谷关。这中间,秦赵之间冲突并不多,但到秦昭王后期,秦国国境逐步和赵国接壤,秦国的打击目标就转移到了赵国身上,历经阏与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河东之战等大大小小的多次战役,赵国损失在秦赵之战的精壮不下百万,除了和顺、阏与等几个据点外、太原、河东、上党三地赵国城池已经全部被秦国攻占了。
看看魏国、韩国屡次和秦,屡次被攻,国土越来越小的样子,就可以知道秦国不是像百年以前让诸侯屈服以图霸业,而是要彻底灭掉诸侯一统天下。
燕、齐、楚三国,都在赵韩魏的后面,秦国要扫灭诸侯,必须解决韩、赵、魏三国。如今韩魏衰弱之极,基本上对秦国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只有尚可一战的赵国,成为秦国进攻齐楚燕三国的拦路虎。是秦国必须解决的对象。除非赵国能把秦国彻底打残,否则秦国就不可能放弃灭赵的企图。
赵王偃虽然不是什么英主,但这些局势,还是能认得清的,因此郦生一边说,赵王偃一边点头,表示赞同。
郦生话一转,继续说道,既然秦、赵之间势不两立,那么秦国主动向赵国谋和,定然是有所企图的
什么企图呢?无非是三种可能,一是秦国暂时无力攻赵,所以谋和以图休养生息。不过看看秦国这两年来的动作就知道,秦国两年前虽然败了一战,但早缓过劲来了,虽然没对赵国动手,可秦军攻击魏地,扩大东郡,可是秋风扫落叶一般,根本不需要休养生息。
二是愤恨燕太子潜逃,所以谋和,利用和支持赵国去攻击燕国。但是,赵国作为秦国目前最主要的敌人,秦王政作为一个刚亲政就能亲自率弱势兵力平定重臣叛乱的枭雄之主,怎么会为了一点点的个人义气,去送给自己最主要的敌人壮大实力的机会,进而给自己的一统大业造成巨大的障碍呢?显然这可能性不大。
三是利用燕太子事件,麻痹赵国的警惕,挑动赵燕大战,使赵国的大军主力调往燕南之地,然后秦军趁虚而入,打赵国一个冷不防。
这第三个可能就是燕太子丹所说的,这个可能,其实赵王也好,庞煖也好,都基本相信这就是秦国的意图。
太子丹要暗里联合赵国,就是想利用秦人的如意算盘,给秦人挖一个大坑,让秦国好好的吃一个大亏。
而庞煖想的,却是更深沉。上一仗和秦人打,已经两年过去了,赵国已经力量又积蓄了不少。既然秦人要和,我就和,和了我也不放松西南的守卫,你不来攻,我就去打燕国,可以大战便宜,你来攻,我留下守卫力量足够,足够坚持到大军回援,那时秦人顿兵于坚城之下,我赵军是生力军,说不定既能既在燕国沾了便宜,说不定还能让秦人吃个大亏。
赵王听郦生这么说,赶紧否认,说赵国绝无此意。
郦生点头同意,继续说自己的。
赵国没这主意最好,其实就是有,燕国也不怕,因为燕国知道自己没主动权,所以先把太子放到燕南整军备防。燕国虽然没有赵国实力强,但赵国只要还提防这秦国,不是倾国相攻,燕军进攻赵国,那力量是不够,但用于防守,有太子在,经过整顿,那力量还是足够的。
赵国不来攻,燕南的军力布置,太子就是用来配合赵国来做局,给秦国挖坑的。如果赵国来攻,一旦赵国收到了秦国的攻击,赵军主力必然要调回抵抗秦军。燕国对于违约在先的赵国,也不会客气,肯定形成实际上的前后夹击赵国之势。
以前燕军打不过赵军,是赵军后顾无忧,集全国之力北伐,可如果是秦燕夹击,纵然燕国再弱,对付赵国地方戍守的部队,还是要大战上风的。这样一来,只怕就是赵国吃大亏了!
一席话分析的头头是道,赵王不由默然,燕太子丹亲自坐镇燕南,在燕国已经有了防备的情况下,赵军不能全力征伐,到头来赵国还真有可能吃大亏!
赵王偃想到这,呵呵一笑,对左右道:“先生所言,你们可听明白了?”
然后转过头来,很是郑重的道:“请先生回复太子与燕王,我大赵定当遵守盟诺合力图秦,绝不会鼠目寸光上秦人之当!”
催更的兄弟,您好歹收藏一下呀,别让我太伤心呀!!
求收藏,求红票!!(未完待续)
奏其事,然寡人心意已决,盟约一定,两国定要同进退,齐心协力以制秦!”
郦生击掌大笑,道:“不出臣所料,赵王果然明主也!非如此,则赵国危矣?”
赵王偃问道:“寡人不敢当先生之赞!然先生谓赵危矣,可为左右解之乎?”
郦生正色道:“固所愿尔,臣试为大王左右解之!”
郦生知道,说是解释给赵王的左右,其实就是赵王要听听自己的理由。所以郦生不慌不忙,将自己的理由解释给赵王听。
先说秦赵的关系,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从对三晋的颓势,转变为强势,先是把魏国的势力从河西一点一点的拔出,然后北面进入河东,难免进入荆宛,中间推进到函谷关。这中间,秦赵之间冲突并不多,但到秦昭王后期,秦国国境逐步和赵国接壤,秦国的打击目标就转移到了赵国身上,历经阏与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河东之战等大大小小的多次战役,赵国损失在秦赵之战的精壮不下百万,除了和顺、阏与等几个据点外、太原、河东、上党三地赵国城池已经全部被秦国攻占了。
看看魏国、韩国屡次和秦,屡次被攻,国土越来越小的样子,就可以知道秦国不是像百年以前让诸侯屈服以图霸业,而是要彻底灭掉诸侯一统天下。
燕、齐、楚三国,都在赵韩魏的后面,秦国要扫灭诸侯,必须解决韩、赵、魏三国。如今韩魏衰弱之极,基本上对秦国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只有尚可一战的赵国,成为秦国进攻齐楚燕三国的拦路虎。是秦国必须解决的对象。除非赵国能把秦国彻底打残,否则秦国就不可能放弃灭赵的企图。
赵王偃虽然不是什么英主,但这些局势,还是能认得清的,因此郦生一边说,赵王偃一边点头,表示赞同。
郦生话一转,继续说道,既然秦、赵之间势不两立,那么秦国主动向赵国谋和,定然是有所企图的
什么企图呢?无非是三种可能,一是秦国暂时无力攻赵,所以谋和以图休养生息。不过看看秦国这两年来的动作就知道,秦国两年前虽然败了一战,但早缓过劲来了,虽然没对赵国动手,可秦军攻击魏地,扩大东郡,可是秋风扫落叶一般,根本不需要休养生息。
二是愤恨燕太子潜逃,所以谋和,利用和支持赵国去攻击燕国。但是,赵国作为秦国目前最主要的敌人,秦王政作为一个刚亲政就能亲自率弱势兵力平定重臣叛乱的枭雄之主,怎么会为了一点点的个人义气,去送给自己最主要的敌人壮大实力的机会,进而给自己的一统大业造成巨大的障碍呢?显然这可能性不大。
三是利用燕太子事件,麻痹赵国的警惕,挑动赵燕大战,使赵国的大军主力调往燕南之地,然后秦军趁虚而入,打赵国一个冷不防。
这第三个可能就是燕太子丹所说的,这个可能,其实赵王也好,庞煖也好,都基本相信这就是秦国的意图。
太子丹要暗里联合赵国,就是想利用秦人的如意算盘,给秦人挖一个大坑,让秦国好好的吃一个大亏。
而庞煖想的,却是更深沉。上一仗和秦人打,已经两年过去了,赵国已经力量又积蓄了不少。既然秦人要和,我就和,和了我也不放松西南的守卫,你不来攻,我就去打燕国,可以大战便宜,你来攻,我留下守卫力量足够,足够坚持到大军回援,那时秦人顿兵于坚城之下,我赵军是生力军,说不定既能既在燕国沾了便宜,说不定还能让秦人吃个大亏。
赵王听郦生这么说,赶紧否认,说赵国绝无此意。
郦生点头同意,继续说自己的。
赵国没这主意最好,其实就是有,燕国也不怕,因为燕国知道自己没主动权,所以先把太子放到燕南整军备防。燕国虽然没有赵国实力强,但赵国只要还提防这秦国,不是倾国相攻,燕军进攻赵国,那力量是不够,但用于防守,有太子在,经过整顿,那力量还是足够的。
赵国不来攻,燕南的军力布置,太子就是用来配合赵国来做局,给秦国挖坑的。如果赵国来攻,一旦赵国收到了秦国的攻击,赵军主力必然要调回抵抗秦军。燕国对于违约在先的赵国,也不会客气,肯定形成实际上的前后夹击赵国之势。
以前燕军打不过赵军,是赵军后顾无忧,集全国之力北伐,可如果是秦燕夹击,纵然燕国再弱,对付赵国地方戍守的部队,还是要大战上风的。这样一来,只怕就是赵国吃大亏了!
一席话分析的头头是道,赵王不由默然,燕太子丹亲自坐镇燕南,在燕国已经有了防备的情况下,赵军不能全力征伐,到头来赵国还真有可能吃大亏!
赵王偃想到这,呵呵一笑,对左右道:“先生所言,你们可听明白了?”
然后转过头来,很是郑重的道:“请先生回复太子与燕王,我大赵定当遵守盟诺合力图秦,绝不会鼠目寸光上秦人之当!”
催更的兄弟,您好歹收藏一下呀,别让我太伤心呀!!
求收藏,求红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