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战(17)走向 (2/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久了。
秦王政可是聪明的很,他不会看不到目前战场上的局面。
就算秦王政经验少,看不出门道,王翦、羌瘣这些老将军,也一定会把利弊分析清楚。
嬴政或许会冲动,但嬴政绝不是意气用事的浮躁之人。他绝不会把自己的脾气用到国家大事之上。
自己燕军出现在秦赵战场,这一定会让嬴政警惕起来,也会让秦国上下警惕起来,燕赵合谋,就已经让秦国上了一当,而今燕军居然大举进入战场支援赵军,这肯定会让秦国上下产生疑虑,在没有摸清赵燕两国合作结盟的具体情形之前,秦军肯定不会贸然行动。
那就只有稍微拖一拖,两军对峙上两三个月后,各地将陆续进入春耕,既然战事不是胶着难分的状态,秦国也不会再抽取各地精壮前来增援。
王翦和羌瘣都是收有余而而攻不足,朝中不增兵,当然会留兵防守要害,主力则回到原郡休整。那样,除非赵军紧追不舍,否则,这场战事彻底结束。
姬丹将自己对战局的看法也讲了出来,庞煖大赞有理。
能有这样一个结果,让嬴政吃了一个亏,姬丹觉得很是不坏。
秦军自嬴政登基以来,从庞煖合纵五国攻秦、都山败蒙骜,上党围歼桓齮,这些事,估计秦国上下不会忘记,而有了此次背后被偷袭的教训,赵国在没有彻底搞定秦国之前,应该不会对燕国有什么想法了。
当然,燕国这次也亏了不少呀,赵军虽然吃了桓齮的数万大军,可城池却丢了不少,燕国想从战果中分几座城池的是没可能了,换回去几万战俘精壮,还要费好多的粮食,还真没捞着什么实惠。唯一能称之为好处的,就是自己为燕国的南部安宁争取了最少两年的时间。
这也就足够了,两年的时间,自己已经能做好多事了!
这场接风酒,一直饮到深夜,双方才尽欢而散。
到了次日,姬丹前来拜会公子嘉和庞煖,商谈移交俘虏的逐项事宜。
昨日太子一到,贯高已经将招降的各种细节都已细细说了一遍,对于桓齮等将佐的态度也大致清楚,因此姬丹对庞煖和公子嘉提出,立刻移交秦军战俘给燕军,由燕军迅速将战俘押送到燕境,一来可减少粮草消耗,二来也免的夜长梦多。
对于这个包袱,庞煖早就不想背着了,姬丹一提,庞煖当即满口答应。
这么多的战俘,总人数比燕军还多,要进行五百多里的长途押送,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姬丹倒不是很闹心,他相信,就是有四万全副武装的秦军来了,尉僚等人都肯定有办法对付,更何况是赤手空拳的战俘!
不管别的,桓齮那里,姬丹是一定都要先去看的。
从庞煖那里出来,太子丹让贯高陪着,直接奔秦军战俘营而来。
说是营垒,也就是四外矮矮的有一圈土墙,和外面分了界限罢了。在这界限以内,秦军战俘仍是用了以前的帐篷,按照军营的惯例,分了区域规制,各自驻扎。为防止混乱,桓齮等将佐,将这些战俘还是按照原来的归属部曲进行编制管理。原来的那些伍长、屯长之类,只要还活着的,也都是官当原职,如果已经不在的,或是另行选拔,或是分到别的队伍。
可以这样说,除了这些人没有兵器铠甲旌旗之外,其余的和部队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赵军的辎重,是每日按人数送过来的,由秦军之中的那些火头军自行做熟食用。吃饱是不可能的,维持一个饿不着也就算了。
这些秦军战俘倒也没啥意见,毕竟秦军当中,多年流传下来,当初武安君可是坑杀了四十万赵军战俘,如今赵军不趁机报仇,还给饭吃,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只是大家也不清楚,这后面会怎么处置他们。
那些士卒想得简单,总觉得起初不杀,这已经养了好几天,后面再杀也没必要了,应该这性命是保住了吧?
倒是那些将佐,尤其是高级将佐,却是时间越长越担忧。他们也知道南北必有秦军救援,如果力量不足,被赵军打跑了也就算了,万一攻杀的近了,赵军必然会调动主力全面相抗。那时自己这几万人,肯定会被赵军视为隐患,赵军为了预防万一,肯定会下毒手。
桓齮用的还是自己的大帐,在这俘虏营中,依然是军中做主之人。(未完待续)
多久了。
秦王政可是聪明的很,他不会看不到目前战场上的局面。
就算秦王政经验少,看不出门道,王翦、羌瘣这些老将军,也一定会把利弊分析清楚。
嬴政或许会冲动,但嬴政绝不是意气用事的浮躁之人。他绝不会把自己的脾气用到国家大事之上。
自己燕军出现在秦赵战场,这一定会让嬴政警惕起来,也会让秦国上下警惕起来,燕赵合谋,就已经让秦国上了一当,而今燕军居然大举进入战场支援赵军,这肯定会让秦国上下产生疑虑,在没有摸清赵燕两国合作结盟的具体情形之前,秦军肯定不会贸然行动。
那就只有稍微拖一拖,两军对峙上两三个月后,各地将陆续进入春耕,既然战事不是胶着难分的状态,秦国也不会再抽取各地精壮前来增援。
王翦和羌瘣都是收有余而而攻不足,朝中不增兵,当然会留兵防守要害,主力则回到原郡休整。那样,除非赵军紧追不舍,否则,这场战事彻底结束。
姬丹将自己对战局的看法也讲了出来,庞煖大赞有理。
能有这样一个结果,让嬴政吃了一个亏,姬丹觉得很是不坏。
秦军自嬴政登基以来,从庞煖合纵五国攻秦、都山败蒙骜,上党围歼桓齮,这些事,估计秦国上下不会忘记,而有了此次背后被偷袭的教训,赵国在没有彻底搞定秦国之前,应该不会对燕国有什么想法了。
当然,燕国这次也亏了不少呀,赵军虽然吃了桓齮的数万大军,可城池却丢了不少,燕国想从战果中分几座城池的是没可能了,换回去几万战俘精壮,还要费好多的粮食,还真没捞着什么实惠。唯一能称之为好处的,就是自己为燕国的南部安宁争取了最少两年的时间。
这也就足够了,两年的时间,自己已经能做好多事了!
这场接风酒,一直饮到深夜,双方才尽欢而散。
到了次日,姬丹前来拜会公子嘉和庞煖,商谈移交俘虏的逐项事宜。
昨日太子一到,贯高已经将招降的各种细节都已细细说了一遍,对于桓齮等将佐的态度也大致清楚,因此姬丹对庞煖和公子嘉提出,立刻移交秦军战俘给燕军,由燕军迅速将战俘押送到燕境,一来可减少粮草消耗,二来也免的夜长梦多。
对于这个包袱,庞煖早就不想背着了,姬丹一提,庞煖当即满口答应。
这么多的战俘,总人数比燕军还多,要进行五百多里的长途押送,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姬丹倒不是很闹心,他相信,就是有四万全副武装的秦军来了,尉僚等人都肯定有办法对付,更何况是赤手空拳的战俘!
不管别的,桓齮那里,姬丹是一定都要先去看的。
从庞煖那里出来,太子丹让贯高陪着,直接奔秦军战俘营而来。
说是营垒,也就是四外矮矮的有一圈土墙,和外面分了界限罢了。在这界限以内,秦军战俘仍是用了以前的帐篷,按照军营的惯例,分了区域规制,各自驻扎。为防止混乱,桓齮等将佐,将这些战俘还是按照原来的归属部曲进行编制管理。原来的那些伍长、屯长之类,只要还活着的,也都是官当原职,如果已经不在的,或是另行选拔,或是分到别的队伍。
可以这样说,除了这些人没有兵器铠甲旌旗之外,其余的和部队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赵军的辎重,是每日按人数送过来的,由秦军之中的那些火头军自行做熟食用。吃饱是不可能的,维持一个饿不着也就算了。
这些秦军战俘倒也没啥意见,毕竟秦军当中,多年流传下来,当初武安君可是坑杀了四十万赵军战俘,如今赵军不趁机报仇,还给饭吃,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只是大家也不清楚,这后面会怎么处置他们。
那些士卒想得简单,总觉得起初不杀,这已经养了好几天,后面再杀也没必要了,应该这性命是保住了吧?
倒是那些将佐,尤其是高级将佐,却是时间越长越担忧。他们也知道南北必有秦军救援,如果力量不足,被赵军打跑了也就算了,万一攻杀的近了,赵军必然会调动主力全面相抗。那时自己这几万人,肯定会被赵军视为隐患,赵军为了预防万一,肯定会下毒手。
桓齮用的还是自己的大帐,在这俘虏营中,依然是军中做主之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