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应对之策 (2/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或许其本意不再战,而在和,或是以战求和之意。”
“只是臣之所论,皆为推测之语,或有遗漏,还请太子斟酌。”
范增在上首,听吕览之言和自己所想差不多,暗道吕览不愧是吕不韦之子,这见识还真是不差。
太子丹追问道:“彼不来攻,我军并无南下攻伐之相,此乃不和而和,以秦国诸人之智,也当可看的明白,彼又何必战求和,莫非其后有他图?”
吕览拱手道:“以臣所料,秦欲与我和,或要坏燕赵之盟。如今赵、魏、韩三国,皆实力大损,如秦燕再和,则秦或移兵攻赵,或举兵略韩魏,皆有利弊,臣实不知。”
太子丹看向范增,问道:“国相以为如何?”
范增沉吟半晌,徐徐说道:“秦意在赵而不再韩!”
“秦如其意在韩,则派一军进驻太原,塞燕赵山西南下之路,一军屯邺城,防赵国之境,然后出关中、荆宛兵马攻韩即可,王翦举二十万大军攻燕而求和,无非是转兵击赵甚便!”
太子丹听了,频频点头,公子隆等人也觉得有理。当下公子隆问道:“既如此,以国相之意,当不可和秦?”
太子丹直接回答道:“赵乃我燕之盟,如果无赵,则秦燕之间,连绵千里皆为国境,我燕更难抵挡秦军,既知秦人之意,当然要破其谋为上。”
剧平却是有点忧心,道:“虽然如此,但我燕十余万大军屯于广武,兵马消耗亦重,两军长期对峙,只恐保了赵国平安,反误我燕。”
郦生开口道:“不然,秦军兵强而众,千里转运,消耗非轻。我军兵少而弱,但广武背靠雁门云中两郡,其城中粮草颇丰,即便输运,也远便于秦,长期对峙,不利于秦更甚。”
“秦军既主动遣使来和,其不欲久留之意甚明,我燕岂能令其随心?”
“前时太子遣我等出使,欲和诸侯合纵抗秦,诸侯态度不明,无非是一怕无抗秦之力,二怕合纵不长,彼等都近于秦国,反受起害,如今秦燕大战初起,诸侯遣使前来,无非是探我燕之心,如秦欲和则和,则燕日后何能说诸侯合纵抗秦?”
范增也道:“郦君之言甚是,太子既有意合纵诸侯以抗秦,正好可借此之机示燕之心。”
“况秦军既无久战之意。我燕偏不许和,则秦人战不胜,和不成,岂不是进退两难?”
易阳君却是不赞同范增所说,当即道:“我大军十几万位于雁门,粮草消耗也并非少数,雁门之地贫瘠,难以全数应之,也需从各地调粮,我燕除南面富饶之地外,他处多苦寒贫瘠之土,丁口又远不如秦,久耗恐非单是损秦。”
范增掌管国政,这粮草收成支运等事,远比易阳君更了然于胸,笑道:“太子推进农事,这两年更是大用耕牛马匹,虽然十余万大军在外,但各郡常备兵马可占其半,于我燕耕种,不过小碍而已,所产却也充足,倒不至于短缺。”
“况拖王翦于此,还有大利!”
“适才吕君所言,河东诸郡疲敝,王翦长期屯于广武之南,则诸郡转输之苦更甚,实力空虚,将来或可因之和赵军西上攻略,其民苦秦,必喜我军之入,则我或可图其上党太原。”
是呀,要是把王翦拖在广武,河东诸郡就无喘息机会,真要一战取了太原上党,然后将王翦所部给吃掉,那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胜利。不但可以消弱一下秦国的实力,还能彻底打击秦军的声望,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为了占便宜,韩、魏、楚等国都要大举攻秦,争取扩大自己的国土了。
不过也即是想想而已,对于秦王政、李斯、王翦这些人,太子丹从心里就很是敬重的,要是王翦这些人这么好对付,那也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了。
后面的事情,可以看着办,不过,目下肯定不能和秦是必然的。
不但不能和,或许趁此羞辱一下秦王政,让其恼羞成怒,错误判断形势也是不错的。
当然,一箭三雕才行。
秦燕之战,不能只看秦燕两国之间的利弊得失,还需算计到诸侯各国的消长,秦燕两国对耗,如果让诸侯各国占了便宜,那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尤其是赵国!
赵国目前是燕国的一道挡风的墙不假,可要是赵国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难说就不是将来燕国南下争霸的障碍。或许把赵国给扯进来,让赵国再出点血,在大占秦的便宜的时候,让赵国这口气喘不过来,才是最好的选择!(未完待续)
或许其本意不再战,而在和,或是以战求和之意。”
“只是臣之所论,皆为推测之语,或有遗漏,还请太子斟酌。”
范增在上首,听吕览之言和自己所想差不多,暗道吕览不愧是吕不韦之子,这见识还真是不差。
太子丹追问道:“彼不来攻,我军并无南下攻伐之相,此乃不和而和,以秦国诸人之智,也当可看的明白,彼又何必战求和,莫非其后有他图?”
吕览拱手道:“以臣所料,秦欲与我和,或要坏燕赵之盟。如今赵、魏、韩三国,皆实力大损,如秦燕再和,则秦或移兵攻赵,或举兵略韩魏,皆有利弊,臣实不知。”
太子丹看向范增,问道:“国相以为如何?”
范增沉吟半晌,徐徐说道:“秦意在赵而不再韩!”
“秦如其意在韩,则派一军进驻太原,塞燕赵山西南下之路,一军屯邺城,防赵国之境,然后出关中、荆宛兵马攻韩即可,王翦举二十万大军攻燕而求和,无非是转兵击赵甚便!”
太子丹听了,频频点头,公子隆等人也觉得有理。当下公子隆问道:“既如此,以国相之意,当不可和秦?”
太子丹直接回答道:“赵乃我燕之盟,如果无赵,则秦燕之间,连绵千里皆为国境,我燕更难抵挡秦军,既知秦人之意,当然要破其谋为上。”
剧平却是有点忧心,道:“虽然如此,但我燕十余万大军屯于广武,兵马消耗亦重,两军长期对峙,只恐保了赵国平安,反误我燕。”
郦生开口道:“不然,秦军兵强而众,千里转运,消耗非轻。我军兵少而弱,但广武背靠雁门云中两郡,其城中粮草颇丰,即便输运,也远便于秦,长期对峙,不利于秦更甚。”
“秦军既主动遣使来和,其不欲久留之意甚明,我燕岂能令其随心?”
“前时太子遣我等出使,欲和诸侯合纵抗秦,诸侯态度不明,无非是一怕无抗秦之力,二怕合纵不长,彼等都近于秦国,反受起害,如今秦燕大战初起,诸侯遣使前来,无非是探我燕之心,如秦欲和则和,则燕日后何能说诸侯合纵抗秦?”
范增也道:“郦君之言甚是,太子既有意合纵诸侯以抗秦,正好可借此之机示燕之心。”
“况秦军既无久战之意。我燕偏不许和,则秦人战不胜,和不成,岂不是进退两难?”
易阳君却是不赞同范增所说,当即道:“我大军十几万位于雁门,粮草消耗也并非少数,雁门之地贫瘠,难以全数应之,也需从各地调粮,我燕除南面富饶之地外,他处多苦寒贫瘠之土,丁口又远不如秦,久耗恐非单是损秦。”
范增掌管国政,这粮草收成支运等事,远比易阳君更了然于胸,笑道:“太子推进农事,这两年更是大用耕牛马匹,虽然十余万大军在外,但各郡常备兵马可占其半,于我燕耕种,不过小碍而已,所产却也充足,倒不至于短缺。”
“况拖王翦于此,还有大利!”
“适才吕君所言,河东诸郡疲敝,王翦长期屯于广武之南,则诸郡转输之苦更甚,实力空虚,将来或可因之和赵军西上攻略,其民苦秦,必喜我军之入,则我或可图其上党太原。”
是呀,要是把王翦拖在广武,河东诸郡就无喘息机会,真要一战取了太原上党,然后将王翦所部给吃掉,那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胜利。不但可以消弱一下秦国的实力,还能彻底打击秦军的声望,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为了占便宜,韩、魏、楚等国都要大举攻秦,争取扩大自己的国土了。
不过也即是想想而已,对于秦王政、李斯、王翦这些人,太子丹从心里就很是敬重的,要是王翦这些人这么好对付,那也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了。
后面的事情,可以看着办,不过,目下肯定不能和秦是必然的。
不但不能和,或许趁此羞辱一下秦王政,让其恼羞成怒,错误判断形势也是不错的。
当然,一箭三雕才行。
秦燕之战,不能只看秦燕两国之间的利弊得失,还需算计到诸侯各国的消长,秦燕两国对耗,如果让诸侯各国占了便宜,那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尤其是赵国!
赵国目前是燕国的一道挡风的墙不假,可要是赵国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难说就不是将来燕国南下争霸的障碍。或许把赵国给扯进来,让赵国再出点血,在大占秦的便宜的时候,让赵国这口气喘不过来,才是最好的选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