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三问张良 (1/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张良虽幼,不得不收呀!!不过接近二十岁,也不算童工吧?哈哈哈
到了第二日,太子丹请了张良攀谈,张良言明韩国欲联燕护国之意,太子丹自是高兴,只是略有些不解,问道:“我燕曾派郦生使韩,闻韩君臣均是含糊。联燕护国为韩王之意也,亦或贵父子之谋也?”
张良苦笑道:“不瞒太子,韩为四战之国,地多贫瘠,虽多有宝剑劲弩之产,然久为秦所侵,国势日衰,家父为相,竭精殚虑,终不足以强之。只得委曲求全,屈身事秦,方得保全国祚。”
“然秦之野心,终是要一吞韩魏,目前所以留者,不过欲用兵于赵,留韩以隔楚也。”
“一旦秦军大举临韩,则韩定然不保。”
“如今大王,事秦如郡县,不敢有所违拗,国内大臣,或者畏秦之强,或者为秦所买,能忠心于国者,不过半也。”
“贵使到韩,虽有盟和以抗秦之意,然诸侯合纵,多不心齐,徒有声势,终不持久,韩临秦,诸侯兵散,则韩独领秦之怒也。”
“况韩距燕千里,虽则为盟,秦军到韩须臾既至,燕军之援,旷日持久,韩王又岂敢亲远方之燕而恶身边之秦乎?”
“然考究大王之心,仍欲燕强,燕足以制秦,则韩或有所依。可保韩之国祚。臣父子知太子神武,燕国日盛,愿暗中相和,以助燕保韩也!”
太子丹微笑道:“阁下叔侄果然好谋,只是要韩万全也!”
张良很是诚恳,道:“臣叔侄为韩人,自当以韩为重,虽愿助太子成功,唯力有不及,不敢置国于危地。”
太子丹知道张良说的,都是实情,韩国也是没办法,在没有足够的依靠前,哪敢名刀真枪的和秦国硬顶。只是看到燕国有逐渐强盛之相,觉得或许以后可以依靠,所以才暗中联络。
“然以阁下所见,燕足以制秦乎?”太子丹问道。
张良断然道:“目下不足尔!”
“秦经营百年,天下富饶之地五分,二归于秦,论兵甲钱粮,燕实非其敌。”
“然秦虽强,其树敌也众,南方有楚,虽多于秦和,然荆宛黔中之兵,终须防楚,韩魏虽弱,又依附于秦,但三川东郡,本是韩魏之地,韩魏未尝不念念于心,有复土之意,秦两郡之兵,虽可用于北,亦不敢全力对燕赵。”
“自太子归燕,燕赵为盟,两场大战,赵皆为惨胜,虽然赵元气大伤,实不足为秦之大患,但赵兵素强,昔日老少残军,尚能抗秦邯郸之围,河内之兵,秦不能用于燕明矣。”
“此两战,秦丧丁壮足有三十万众,其上党、太原、河东诸郡,亦是元气大伤。无数年之功,其兵不足用。”
“故以燕之力,制全秦之军不足,然应其关中、巴蜀之卒,或可也。”
张良说的,太子丹很是赞同,别看秦军这两战损失不小,真要是秦举全国之力和燕相攻,燕国还真的处在下风。
不过秦和各国交界,总要对诸侯有所防范,只要燕国还没有让秦到了生死相博的时候,燕国倒是不怕秦的攻伐。
这也是太子丹明明知道诸侯都很是现实,畏惧秦国之力,不敢合纵抗秦,仍让使臣四处联络的本意,只要诸侯有不安分的迹象,秦就不能对燕使出全力。
况且秦燕之间,目前只是在雁门云中交界,云中之地,进兵不易,雁门那里,山高谷深,易守难攻。以现在的攻城手段,只要燕军在城中有一定的实力,秦军想破坚而入是很困难的。
如今燕北面非但无忧,还可征数万精骑为用,燕以全国之力,抗一面之敌,比之秦三面有敌,还是占了不少的便宜。
“然我故辱秦之使臣亦怒秦,如秦大举来攻,岂非失算乎?”太子丹问道,也是要看看张良的眼光。
张良洒然一笑,道:“太子何必相试也!”
“秦三郡凋敝,大举攻燕非其时也,不过欲攻燕以迫和,如太子允之,则诸侯视太子前时合纵之谋为笑谈矣!”
“太子借机辱之,秦进退两难,或可为太子所趁也!”
“臣观武阳兵马,有尉缭操训,军法森严,当可一用。所部精骑,更是骁勇,太子南下,莫非有意于太原诸郡乎?”
太子丹见张良一言中的,大为欣喜,鼓掌赞道:“果然天资聪颖,真智谋之士也!”
太子赞誉,张良反倒谦逊,笑道:“臣不过旁观偶尔所得罢了,此策何人为太子谋之。”
太子丹毫不隐瞒,道:“国相范卿。”
张良长于丞相府第,对于各国高官,都有所闻,范增入燕这几年,入则为相,出则为将,佐太子大胜匈... -->>
ps:张良虽幼,不得不收呀!!不过接近二十岁,也不算童工吧?哈哈哈
到了第二日,太子丹请了张良攀谈,张良言明韩国欲联燕护国之意,太子丹自是高兴,只是略有些不解,问道:“我燕曾派郦生使韩,闻韩君臣均是含糊。联燕护国为韩王之意也,亦或贵父子之谋也?”
张良苦笑道:“不瞒太子,韩为四战之国,地多贫瘠,虽多有宝剑劲弩之产,然久为秦所侵,国势日衰,家父为相,竭精殚虑,终不足以强之。只得委曲求全,屈身事秦,方得保全国祚。”
“然秦之野心,终是要一吞韩魏,目前所以留者,不过欲用兵于赵,留韩以隔楚也。”
“一旦秦军大举临韩,则韩定然不保。”
“如今大王,事秦如郡县,不敢有所违拗,国内大臣,或者畏秦之强,或者为秦所买,能忠心于国者,不过半也。”
“贵使到韩,虽有盟和以抗秦之意,然诸侯合纵,多不心齐,徒有声势,终不持久,韩临秦,诸侯兵散,则韩独领秦之怒也。”
“况韩距燕千里,虽则为盟,秦军到韩须臾既至,燕军之援,旷日持久,韩王又岂敢亲远方之燕而恶身边之秦乎?”
“然考究大王之心,仍欲燕强,燕足以制秦,则韩或有所依。可保韩之国祚。臣父子知太子神武,燕国日盛,愿暗中相和,以助燕保韩也!”
太子丹微笑道:“阁下叔侄果然好谋,只是要韩万全也!”
张良很是诚恳,道:“臣叔侄为韩人,自当以韩为重,虽愿助太子成功,唯力有不及,不敢置国于危地。”
太子丹知道张良说的,都是实情,韩国也是没办法,在没有足够的依靠前,哪敢名刀真枪的和秦国硬顶。只是看到燕国有逐渐强盛之相,觉得或许以后可以依靠,所以才暗中联络。
“然以阁下所见,燕足以制秦乎?”太子丹问道。
张良断然道:“目下不足尔!”
“秦经营百年,天下富饶之地五分,二归于秦,论兵甲钱粮,燕实非其敌。”
“然秦虽强,其树敌也众,南方有楚,虽多于秦和,然荆宛黔中之兵,终须防楚,韩魏虽弱,又依附于秦,但三川东郡,本是韩魏之地,韩魏未尝不念念于心,有复土之意,秦两郡之兵,虽可用于北,亦不敢全力对燕赵。”
“自太子归燕,燕赵为盟,两场大战,赵皆为惨胜,虽然赵元气大伤,实不足为秦之大患,但赵兵素强,昔日老少残军,尚能抗秦邯郸之围,河内之兵,秦不能用于燕明矣。”
“此两战,秦丧丁壮足有三十万众,其上党、太原、河东诸郡,亦是元气大伤。无数年之功,其兵不足用。”
“故以燕之力,制全秦之军不足,然应其关中、巴蜀之卒,或可也。”
张良说的,太子丹很是赞同,别看秦军这两战损失不小,真要是秦举全国之力和燕相攻,燕国还真的处在下风。
不过秦和各国交界,总要对诸侯有所防范,只要燕国还没有让秦到了生死相博的时候,燕国倒是不怕秦的攻伐。
这也是太子丹明明知道诸侯都很是现实,畏惧秦国之力,不敢合纵抗秦,仍让使臣四处联络的本意,只要诸侯有不安分的迹象,秦就不能对燕使出全力。
况且秦燕之间,目前只是在雁门云中交界,云中之地,进兵不易,雁门那里,山高谷深,易守难攻。以现在的攻城手段,只要燕军在城中有一定的实力,秦军想破坚而入是很困难的。
如今燕北面非但无忧,还可征数万精骑为用,燕以全国之力,抗一面之敌,比之秦三面有敌,还是占了不少的便宜。
“然我故辱秦之使臣亦怒秦,如秦大举来攻,岂非失算乎?”太子丹问道,也是要看看张良的眼光。
张良洒然一笑,道:“太子何必相试也!”
“秦三郡凋敝,大举攻燕非其时也,不过欲攻燕以迫和,如太子允之,则诸侯视太子前时合纵之谋为笑谈矣!”
“太子借机辱之,秦进退两难,或可为太子所趁也!”
“臣观武阳兵马,有尉缭操训,军法森严,当可一用。所部精骑,更是骁勇,太子南下,莫非有意于太原诸郡乎?”
太子丹见张良一言中的,大为欣喜,鼓掌赞道:“果然天资聪颖,真智谋之士也!”
太子赞誉,张良反倒谦逊,笑道:“臣不过旁观偶尔所得罢了,此策何人为太子谋之。”
太子丹毫不隐瞒,道:“国相范卿。”
张良长于丞相府第,对于各国高官,都有所闻,范增入燕这几年,入则为相,出则为将,佐太子大胜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