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五代十国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论年龄,贺瑰是长辈,谢彦章是晚辈;论职位,贺瑰是领导,谢彦章是下属;论资历,贺瑰虽是降将,但在汴州集团的工作时间也比谢彦章更久。
群众的口碑,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但在工作路线上,与谢彦章的分歧就被贺瑰视为人为因素了。
贺瑰不是军事白痴,当河东军尚在黄河北岸时,他与谢彦章的意见是统一的,都主张坚守不出,托后期。可现在的形势变了,李存勖已经渡过了黄河,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和增援进退都要面临黄河天险的阻隔,此时后梁的对策也应该随之改变。
在黄河南岸开战,对后梁极为有利,而且还有生擒李存勖的可能性。
除去军事因素,政治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末帝朱友贞是倾向于速战速决的。前车之鉴,之前刘鄩就是因为主张闭城坚守而屡遭弹劾,最终被罢官降职。贺瑰久居官场,深知后方的政治因素对前线战场施加的影响,所以只要有一线希望,贺瑰就要主动出击,避免重蹈刘鄩的覆辙。
某次,贺瑰率领众将巡视地形。贺瑰指着一处高岗,说道:“如果河东军在此处修建营寨,将会如何如何,对我军极为不利。”大领导总要显示一下自己出众的才华。巧合的是,第二天,河东军果然在那里修建了工事,竟然与贺瑰所说的一模一样。
应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然而贺瑰却怀疑身边有河东的高级间谍。而嫌疑最大的就是谢彦章。
贺瑰屡次要求出战,对谢彦章旁敲侧击地试探,说道:“皇上把全国军队交付给你我二人,如今敌人逼到我们营寨门口,而我们却不按兵不动,这是何意思?”
言外之意,如果有人弹劾我们暗通河东,或者玩寇不前、拥兵自重,那我们将百口莫辩,不是被满门抄斩,就是被贬官流放。
谢彦章避重就轻,绕开政治话题,重回军事轨道,说道:“敌人逼近营寨门口,就目的就是要与我们速战速决。我们高筑营垒,深挖壕沟,扼守险要,他们就不敢深入作战。拖到后期,就是我们的胜利。否则,贸然出战的话,万一有个闪失,追悔莫及呀。”
贺瑰看着谢彦章,越看越像叛徒。于是回头就向后方秘密打小报告,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谢彦章通敌谋反。并在未得到朝廷批示的情况下,与政委(行营马步都虞侯)朱圭(朱友贞心腹,参与诛杀朱友珪)秘密勾结,利用犒劳士卒的机会,将谢彦章及其心腹诛杀,随后奏报朝廷,说谢彦章谋反,被及时发现,并被及时诛杀。
面对贺瑰的擅杀大将,朱友贞不但不予追究,反而予以奖赏,参与密谋的朱圭也由曹州刺史晋升为许州匡国军留后(顶替谢彦章),几天后又被擢升为青州平卢军节度使,还兼着副总司令。
谢彦章之死,同样是个历史悬案。究竟是谁杀了谢彦章,或者说究竟是谁要杀谢彦章?有的史书如上文所言,是贺瑰因与他有矛盾,且存在严重分歧而擅杀之;有的史书则隐晦地提了一句,说是朱圭与谢彦章有矛盾,朱圭是主谋,而贺瑰是从犯。
朱圭曾参与诛杀朱友珪的密谋,是朱友贞的心腹爪牙。前文说过,诛杀朱友珪本身就是一桩疑点重重的迷案。
而且在谢彦章被杀后,朱友贞下诏点名表扬朱圭,除了一连串的升官之外,还进封了“沛国郡开国侯”的爵位,而对贺瑰则是只字未提。
无论是《贺瑰传》还是《谢彦章传》,对此事的记载也只有寥寥一两行字,只有记载朱友贞的《末帝本纪》中,稍费笔墨,而多费出来的笔墨也是朱友贞点名表扬朱圭的诏书。
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
背后那双看不见的黑手至今仍隐藏在深不见底的历史深渊中,不为人所知。
论年龄,贺瑰是长辈,谢彦章是晚辈;论职位,贺瑰是领导,谢彦章是下属;论资历,贺瑰虽是降将,但在汴州集团的工作时间也比谢彦章更久。
群众的口碑,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但在工作路线上,与谢彦章的分歧就被贺瑰视为人为因素了。
贺瑰不是军事白痴,当河东军尚在黄河北岸时,他与谢彦章的意见是统一的,都主张坚守不出,托后期。可现在的形势变了,李存勖已经渡过了黄河,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和增援进退都要面临黄河天险的阻隔,此时后梁的对策也应该随之改变。
在黄河南岸开战,对后梁极为有利,而且还有生擒李存勖的可能性。
除去军事因素,政治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末帝朱友贞是倾向于速战速决的。前车之鉴,之前刘鄩就是因为主张闭城坚守而屡遭弹劾,最终被罢官降职。贺瑰久居官场,深知后方的政治因素对前线战场施加的影响,所以只要有一线希望,贺瑰就要主动出击,避免重蹈刘鄩的覆辙。
某次,贺瑰率领众将巡视地形。贺瑰指着一处高岗,说道:“如果河东军在此处修建营寨,将会如何如何,对我军极为不利。”大领导总要显示一下自己出众的才华。巧合的是,第二天,河东军果然在那里修建了工事,竟然与贺瑰所说的一模一样。
应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然而贺瑰却怀疑身边有河东的高级间谍。而嫌疑最大的就是谢彦章。
贺瑰屡次要求出战,对谢彦章旁敲侧击地试探,说道:“皇上把全国军队交付给你我二人,如今敌人逼到我们营寨门口,而我们却不按兵不动,这是何意思?”
言外之意,如果有人弹劾我们暗通河东,或者玩寇不前、拥兵自重,那我们将百口莫辩,不是被满门抄斩,就是被贬官流放。
谢彦章避重就轻,绕开政治话题,重回军事轨道,说道:“敌人逼近营寨门口,就目的就是要与我们速战速决。我们高筑营垒,深挖壕沟,扼守险要,他们就不敢深入作战。拖到后期,就是我们的胜利。否则,贸然出战的话,万一有个闪失,追悔莫及呀。”
贺瑰看着谢彦章,越看越像叛徒。于是回头就向后方秘密打小报告,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谢彦章通敌谋反。并在未得到朝廷批示的情况下,与政委(行营马步都虞侯)朱圭(朱友贞心腹,参与诛杀朱友珪)秘密勾结,利用犒劳士卒的机会,将谢彦章及其心腹诛杀,随后奏报朝廷,说谢彦章谋反,被及时发现,并被及时诛杀。
面对贺瑰的擅杀大将,朱友贞不但不予追究,反而予以奖赏,参与密谋的朱圭也由曹州刺史晋升为许州匡国军留后(顶替谢彦章),几天后又被擢升为青州平卢军节度使,还兼着副总司令。
谢彦章之死,同样是个历史悬案。究竟是谁杀了谢彦章,或者说究竟是谁要杀谢彦章?有的史书如上文所言,是贺瑰因与他有矛盾,且存在严重分歧而擅杀之;有的史书则隐晦地提了一句,说是朱圭与谢彦章有矛盾,朱圭是主谋,而贺瑰是从犯。
朱圭曾参与诛杀朱友珪的密谋,是朱友贞的心腹爪牙。前文说过,诛杀朱友珪本身就是一桩疑点重重的迷案。
而且在谢彦章被杀后,朱友贞下诏点名表扬朱圭,除了一连串的升官之外,还进封了“沛国郡开国侯”的爵位,而对贺瑰则是只字未提。
无论是《贺瑰传》还是《谢彦章传》,对此事的记载也只有寥寥一两行字,只有记载朱友贞的《末帝本纪》中,稍费笔墨,而多费出来的笔墨也是朱友贞点名表扬朱圭的诏书。
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
背后那双看不见的黑手至今仍隐藏在深不见底的历史深渊中,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