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狗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卷风雷九州第十章万事都是开头难
一顶蓝呢小轿两人抬着,在深夜穿巷而过。原广西巡抚,现协办团练大臣郑祖琛一脸愁容,心神不安的坐在轿中。
郑祖琛在朝中也算是老资格了,自嘉庆年中进士后,从一介部员干起,几十年来按部就班,靠着“专事慈柔,工于粉饰”的手段,好不容易才熬到了广西巡抚一职。可没想到,封疆之位没坐上几年,治下就出了洪秀全造反的大事。
金田之变,天下震动,郑祖琛当即就被抓至京城,革职查办。要不是他平日里对上逢迎,银两孝敬到位,肃顺看在往日情面上捞他出来的话,他早就死在去西北的路上了。可就算这样,坐困天牢的滋味也不好受,本是一脸富态的郑祖琛从牢中出来后变得面瘦眼凹,神情恍惚,仿如隔世。
脱出牢狱,郑祖琛静养了好些日子,这才慢慢恢复过来。他年轻不小了,而且在仕途上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心里早就没了起复的念头,而今能留下一条老命,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当他灰心丧气,打算整理行装回老家安顿残年的时候,突然一道圣旨下来,居然成了协办团练大臣。
这个好消息让他惊喜万分,协办团练大臣虽不在朝廷正式官职之中,但品级却相当于二品封疆之位。而且这团练大臣更有实际兵权在手,可受朝廷之命招募乡勇、团丁,协助官军剿灭判逆。
郑祖琛老于宦海。稍一琢磨就明白朝廷是想让自己将功折罪,这么一来,让他不由得感到起复有望,心情激动。随后,很容易的就知道这事又是肃顺帮忙办地,郑祖琛感激之下,咬咬牙从已剩下不多的家产中凑了一大笔银子。感恩淋涕地连忙孝敬上去,还信誓旦旦向肃顺保证一定不辜负皇上和肃中堂的厚望。
但是。协办团练大臣的印接了没几天,郑祖琛就觉得里面有些味很不对头,仿佛自己稀里糊涂地居然落到了两派抗争之中去了。今天肃顺把他找去,借着叙话的由头更是点明了一切,让他借着协办的名义紧紧牵制对手,尽力抓住兵权。不仅如此,还要留意对方一举一动。一旦有事不论大小都要即时汇报。
郑祖琛听后当场就蒙了,虽然他早就闻出味道,可却没想到一切居然会是这样。说实在的,肃顺对他有救命之恩,帮着办点事,留意一下,露露内幕什么地,不用肃顺明说。郑祖琛也会心照不宣地去办。但是要把事办成这个样子,郑祖琛不仅是没一点把握,甚至心里还有一丝害怕。
和珅是什么人,郑祖琛会不知道?在咸丰眼里,和珅现在的圣眷与肃顺旗鼓相当,就连地位也丝毫不差。更何况。和珅脑袋上还顶着个帝师地名义,后面又有恭亲王等人撑腰,位高权重,手段老练,根本就不好惹的人。
两个中堂“打架”他一个贬官夹在其中的苦处可想而知。两边都是伸个手指就能把自己捻死的人物,郑祖琛哪里会不害怕?虽然肃顺对他有恩,可和珅也与他无仇啊!郑祖琛本来就是一个油滑怕事之人,除了写得一笔好字,做得几歪诗外。既不知政也不懂兵。他就算是想按着肃顺的话去做,也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不是?
想到这里。坐在轿中的郑祖琛觉得满身臊热,鼻尖忍不住沁出汗来。摸出手帕胡乱抹了抹,郑祖琛苦着脸摇头长叹。虽然他在肃顺面前已经拍着胸脯下了保证,但出门后自己还是得好好琢磨一下,这事究竟怎么办才好。
“难道我这把老骨头终究要不得好死?”郑祖琛思前顾后,越想越怕,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为此事暗暗苦恼。
制造局在上海正式建立地圣旨已下,和珅也准备再次南下了。现在南边打得热闹,向荣、王梦麟、乌兰泰、张敬修等人正调集十万兵马围剿“贼都”永安,和太平军干得热火朝天。而在西南,萧朝贵、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杨秀清等人却正又猛攻长沙,打得和春、塞尚阿、张亮基等叫苦不迭。
出于安全,和珅还是选择了从天津坐船转道上海这条路,以免南边军情有变。在离京之前,和珅从翰林院编修沈葆桢之处得知了曾国藩的确切情况,了解到曾国藩已经招募了一批乡勇,组成三营正准备增援长沙,以解长沙之围。
和珅忍不住感叹道:“看来涤生兄这次是豁出去了,能以书生之身而领大军,其决心不谓不大!”
“涤生兄此次回乡九死一生,差一点儿就给长毛砍了脑袋。况且长毛又在猛攻湘境,以涤生兄刚毅性格,怎么都不会坐视家乡沦陷。于国、于乡、于民、于己涤生兄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啊!”沈葆桢的一番话让和珅连连点头,不过对于曾国藩,和珅还是怕他书生气太重,初次领兵就落得兵败的下场。
“涤生兄虽然大才,但却不在兵事之上。我是怕他报仇心切,莽然进军而不敌长毛啊!”和珅顿了顿,问道:“季高兄现在具体何在,幼丹可知道?”
沈葆桢摇了摇头:“长沙围困,暂时还传不出确实消息来,不过前些时候听说季高兄也往那边去了,就不清楚是否确切。”
“如果季高兄和涤生兄在一起的话,以季高兄的兵才相辅助,涤生兄出兵就顺利多了。”和珅抬头向西南望去,轻声念道。
“是啊!希望他们能早日汇合,共抵长毛。”沈葆桢明白和珅话里的用意,点了点头。
时间不早了。和珅即将动身离京。这时候他突然向沈葆桢说道:“幼丹,此次我南下,今年地清明估计是回不来了,到时候,林公之祭就拜托给幼丹了。”
一滴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就在和珅回国前几个月,林则徐撒手西去。每当和珅与沈葆桢相见地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林则徐来,并为失去如此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痛心。
听和珅提起此事。沈葆桢也不由得落下泪来。林则徐不仅是他的岳父,更是他的老师,和珅的话触动了他的心情,让他忍不住黯然伤神,默默点了点头。
重重地向沈葆桢一拜,和珅收拾起心情转身离开。第三天队伍就到了... -->>
第三卷风雷九州第十章万事都是开头难
一顶蓝呢小轿两人抬着,在深夜穿巷而过。原广西巡抚,现协办团练大臣郑祖琛一脸愁容,心神不安的坐在轿中。
郑祖琛在朝中也算是老资格了,自嘉庆年中进士后,从一介部员干起,几十年来按部就班,靠着“专事慈柔,工于粉饰”的手段,好不容易才熬到了广西巡抚一职。可没想到,封疆之位没坐上几年,治下就出了洪秀全造反的大事。
金田之变,天下震动,郑祖琛当即就被抓至京城,革职查办。要不是他平日里对上逢迎,银两孝敬到位,肃顺看在往日情面上捞他出来的话,他早就死在去西北的路上了。可就算这样,坐困天牢的滋味也不好受,本是一脸富态的郑祖琛从牢中出来后变得面瘦眼凹,神情恍惚,仿如隔世。
脱出牢狱,郑祖琛静养了好些日子,这才慢慢恢复过来。他年轻不小了,而且在仕途上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心里早就没了起复的念头,而今能留下一条老命,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当他灰心丧气,打算整理行装回老家安顿残年的时候,突然一道圣旨下来,居然成了协办团练大臣。
这个好消息让他惊喜万分,协办团练大臣虽不在朝廷正式官职之中,但品级却相当于二品封疆之位。而且这团练大臣更有实际兵权在手,可受朝廷之命招募乡勇、团丁,协助官军剿灭判逆。
郑祖琛老于宦海。稍一琢磨就明白朝廷是想让自己将功折罪,这么一来,让他不由得感到起复有望,心情激动。随后,很容易的就知道这事又是肃顺帮忙办地,郑祖琛感激之下,咬咬牙从已剩下不多的家产中凑了一大笔银子。感恩淋涕地连忙孝敬上去,还信誓旦旦向肃顺保证一定不辜负皇上和肃中堂的厚望。
但是。协办团练大臣的印接了没几天,郑祖琛就觉得里面有些味很不对头,仿佛自己稀里糊涂地居然落到了两派抗争之中去了。今天肃顺把他找去,借着叙话的由头更是点明了一切,让他借着协办的名义紧紧牵制对手,尽力抓住兵权。不仅如此,还要留意对方一举一动。一旦有事不论大小都要即时汇报。
郑祖琛听后当场就蒙了,虽然他早就闻出味道,可却没想到一切居然会是这样。说实在的,肃顺对他有救命之恩,帮着办点事,留意一下,露露内幕什么地,不用肃顺明说。郑祖琛也会心照不宣地去办。但是要把事办成这个样子,郑祖琛不仅是没一点把握,甚至心里还有一丝害怕。
和珅是什么人,郑祖琛会不知道?在咸丰眼里,和珅现在的圣眷与肃顺旗鼓相当,就连地位也丝毫不差。更何况。和珅脑袋上还顶着个帝师地名义,后面又有恭亲王等人撑腰,位高权重,手段老练,根本就不好惹的人。
两个中堂“打架”他一个贬官夹在其中的苦处可想而知。两边都是伸个手指就能把自己捻死的人物,郑祖琛哪里会不害怕?虽然肃顺对他有恩,可和珅也与他无仇啊!郑祖琛本来就是一个油滑怕事之人,除了写得一笔好字,做得几歪诗外。既不知政也不懂兵。他就算是想按着肃顺的话去做,也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不是?
想到这里。坐在轿中的郑祖琛觉得满身臊热,鼻尖忍不住沁出汗来。摸出手帕胡乱抹了抹,郑祖琛苦着脸摇头长叹。虽然他在肃顺面前已经拍着胸脯下了保证,但出门后自己还是得好好琢磨一下,这事究竟怎么办才好。
“难道我这把老骨头终究要不得好死?”郑祖琛思前顾后,越想越怕,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为此事暗暗苦恼。
制造局在上海正式建立地圣旨已下,和珅也准备再次南下了。现在南边打得热闹,向荣、王梦麟、乌兰泰、张敬修等人正调集十万兵马围剿“贼都”永安,和太平军干得热火朝天。而在西南,萧朝贵、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杨秀清等人却正又猛攻长沙,打得和春、塞尚阿、张亮基等叫苦不迭。
出于安全,和珅还是选择了从天津坐船转道上海这条路,以免南边军情有变。在离京之前,和珅从翰林院编修沈葆桢之处得知了曾国藩的确切情况,了解到曾国藩已经招募了一批乡勇,组成三营正准备增援长沙,以解长沙之围。
和珅忍不住感叹道:“看来涤生兄这次是豁出去了,能以书生之身而领大军,其决心不谓不大!”
“涤生兄此次回乡九死一生,差一点儿就给长毛砍了脑袋。况且长毛又在猛攻湘境,以涤生兄刚毅性格,怎么都不会坐视家乡沦陷。于国、于乡、于民、于己涤生兄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啊!”沈葆桢的一番话让和珅连连点头,不过对于曾国藩,和珅还是怕他书生气太重,初次领兵就落得兵败的下场。
“涤生兄虽然大才,但却不在兵事之上。我是怕他报仇心切,莽然进军而不敌长毛啊!”和珅顿了顿,问道:“季高兄现在具体何在,幼丹可知道?”
沈葆桢摇了摇头:“长沙围困,暂时还传不出确实消息来,不过前些时候听说季高兄也往那边去了,就不清楚是否确切。”
“如果季高兄和涤生兄在一起的话,以季高兄的兵才相辅助,涤生兄出兵就顺利多了。”和珅抬头向西南望去,轻声念道。
“是啊!希望他们能早日汇合,共抵长毛。”沈葆桢明白和珅话里的用意,点了点头。
时间不早了。和珅即将动身离京。这时候他突然向沈葆桢说道:“幼丹,此次我南下,今年地清明估计是回不来了,到时候,林公之祭就拜托给幼丹了。”
一滴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就在和珅回国前几个月,林则徐撒手西去。每当和珅与沈葆桢相见地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林则徐来,并为失去如此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痛心。
听和珅提起此事。沈葆桢也不由得落下泪来。林则徐不仅是他的岳父,更是他的老师,和珅的话触动了他的心情,让他忍不住黯然伤神,默默点了点头。
重重地向沈葆桢一拜,和珅收拾起心情转身离开。第三天队伍就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