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狗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免有些尴尬。
和珅看着他的表情,觉得还算满意,点了点头。站起身说道:“乔兄所言端地是名臣风范,今**我相聚不易,景和还有些小事想讨教一番。我已叫人准备了酒席,不如我们把酒言欢,边喝边聊如何?”
顶头上司开口,乔谙哪里敢推辞?何况凭着刚才的话。乔谙已经听出了一些味道,他现在心里就像是有一团火烧起来一般。看来和珅这次执掌礼部是想重用自己了,这个暗示让宦海中苦苦挣扎地乔谙欣喜若狂,此时此刻,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
在酒席上,虽然和珅频频劝酒,但乔谙却依旧保持清醒,不敢多饮,同时对和珅提出的关于礼部的情况一一作答,并主动说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些听在和珅耳中暗自满意。看来这个乔谙依旧和当年一样。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酒喝得差不多了,话也说了一大堆。和珅这时把话峰一转,说到了当前局势。他想借着这个话题,看看乔谙地政治立场究竟是什么样。
“长毛为祸天下,虽势大难敌,但在下官来看并不能长久。江南虽是富庶之地,可也是四战死地,况且中堂在两江经营,已经掐断长毛南下之路,曾大人、胡大人与李大人连成一片,拦住长毛西进之道,江南、江北两大营固若金汤,长毛已同瓮中之鳖,时日无多也。”
乔谙并不擅长军事,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这才说出了这番话。虽然这些话里有讨好和珅地成分居多,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些道理,以乔谙地眼光能看到这些已经非常不错了。
“那么乔兄,对于洋人你又是如何看的呢?”和珅对刚才的那些话既不说也不说差,笑眯眯地接着问道。
“洋人?”乔谙久在礼部,虽然没有和洋人直接打过交道,但对于洋人的事却知道不少。当年他与和珅斗嘴,正是大家在一起讨论洋人的事起的头,今天听到和珅突然把话牵涉到洋人身上,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那些对答。
和珅这些年地所作所为,乔谙还是知道一二的,何况在京城,恭亲王奕訢习洋学洋之风满朝皆知,而和珅又是咸丰和奕訢地老师,对于洋人地观点,乔谙大致还是摸得出来。
“洋人窥视我大清之心不死,多年前就仗着洋枪大炮索取无度,如今更是蠢蠢欲动。以下官来看,洋人乃长毛之外的又一大患,不可不防。”
“这些话我知道,乔兄觉得如何防为好呢?”和珅手握酒盅慢慢转着,微笑着问道。
“这死防严守肯定不行,下官觉得对于洋人就如同治水一般,既要堵又要疏。”
“哦!乔兄还真是高论,这话倒是第一次听见。就不知这堵和疏又是何解?”
乔谙犹豫地说道:“这堵当指防范洋人野心,以学洋用洋为上,以夷之道来制夷。”
“嗯,这是默深先生地见解,乔兄也深以为然?”
乔谙看了一眼和珅,想从他表情里瞧出答案,但和珅一脸平常,根本就什么都看不出来。他一咬牙,点头道:“正是!”和珅这才笑了起来,又追问道:“那么这疏字呢?又何解?”
“疏乃疏通之意,其实洋人与我们并无差异,都逃不过一个人字。我大清子民亿万万,如能与洋人打成一片,并以仁德感化,恩威并用,当是上策。”
乔谙既然把话说开了,也顾不得这些话是否实际,硬着头皮答道。
仁德感化?和珅听了差一点儿想笑出来,他没想到乔谙这种人也会说出这些话来,要是这话从倭仁嘴里说出来还差不多。
和珅摇头笑问乔谙,这仁德究竟是什么?难道光靠仁德就能感化洋人么?同时心里对这个乔谙的期待比开始时淡薄了许多。
“中堂,下官可能表达有误,其实这仁德并非彼仁德而言,只不过下官一时间想不到什么话来代表。”和珅的表情变化让乔谙敏锐地抓住,心里隐约感到了不安,连忙解释道。
“呵呵,那你仔细说说,不要急,慢慢讲就是。”和珅不以为然地笑问道。
乔谙地脸色有些不好看,表情中似乎有些为难,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做出了决心:“中堂大人,下官有些话可能还请中堂大人千万千万。”
“无妨,今**我是私话,出自你口只进我耳,尽管说吧。”
得了和珅的保证,乔谙这才轻声问道:“中堂,本朝之史中堂应该不陌生吧?”
“本朝?本朝之史与洋人又有何干?”和珅奇怪地问道。
乔谙犹豫地看了和珅一眼,终于说道:“本朝是满人入关起兴,开朝之时而如今满人与汉人已无任何分别,甚至有些满人比汉人更为彻底,所以这其中仁德。”
乔谙吞吞吐吐地这些话说的没头没脑,和珅先是听的一愣,接着大吃一惊,腾地站起来指着乔谙,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乔谙却是给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倒在地,全身簌簌抖不止。
“乔谙!你你好大胆子!这些话也是你能说的?”和珅脸色转变几回,终于渐渐平静下来,压低着声音斥问道。
“中堂中堂大人饶命啊!”乔谙刚才是头脑一热把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现在回过神是吓得魂不附体,不住地磕头求饶。
看着乔谙,和珅心里有一股说不出地滋味,他怎么都没向到乔谙居然能有这种见识,其实乔谙说的没错,大清建于满人,但百多年来满人早就给汉人同化了,如今除了在服饰、和皇亲之中还保持着满人习惯外,平常满人连姓名都换成了汉姓,根本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些满族高官,皇族子弟从举止上变得比汉人还要汉人,这些都是拜“仁德”所赐啊!
和珅叹了口气:“起来吧刚才我说过,话出你口只入我耳。”
“谢谢中堂大恩。”乔谙松了口气,连忙磕头道谢,这时候他满身都被汗水浸湿了,两条腿软绵绵的不像长在自己身上,双手并用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
不免有些尴尬。
和珅看着他的表情,觉得还算满意,点了点头。站起身说道:“乔兄所言端地是名臣风范,今**我相聚不易,景和还有些小事想讨教一番。我已叫人准备了酒席,不如我们把酒言欢,边喝边聊如何?”
顶头上司开口,乔谙哪里敢推辞?何况凭着刚才的话。乔谙已经听出了一些味道,他现在心里就像是有一团火烧起来一般。看来和珅这次执掌礼部是想重用自己了,这个暗示让宦海中苦苦挣扎地乔谙欣喜若狂,此时此刻,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
在酒席上,虽然和珅频频劝酒,但乔谙却依旧保持清醒,不敢多饮,同时对和珅提出的关于礼部的情况一一作答,并主动说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些听在和珅耳中暗自满意。看来这个乔谙依旧和当年一样。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酒喝得差不多了,话也说了一大堆。和珅这时把话峰一转,说到了当前局势。他想借着这个话题,看看乔谙地政治立场究竟是什么样。
“长毛为祸天下,虽势大难敌,但在下官来看并不能长久。江南虽是富庶之地,可也是四战死地,况且中堂在两江经营,已经掐断长毛南下之路,曾大人、胡大人与李大人连成一片,拦住长毛西进之道,江南、江北两大营固若金汤,长毛已同瓮中之鳖,时日无多也。”
乔谙并不擅长军事,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这才说出了这番话。虽然这些话里有讨好和珅地成分居多,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些道理,以乔谙地眼光能看到这些已经非常不错了。
“那么乔兄,对于洋人你又是如何看的呢?”和珅对刚才的那些话既不说也不说差,笑眯眯地接着问道。
“洋人?”乔谙久在礼部,虽然没有和洋人直接打过交道,但对于洋人的事却知道不少。当年他与和珅斗嘴,正是大家在一起讨论洋人的事起的头,今天听到和珅突然把话牵涉到洋人身上,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那些对答。
和珅这些年地所作所为,乔谙还是知道一二的,何况在京城,恭亲王奕訢习洋学洋之风满朝皆知,而和珅又是咸丰和奕訢地老师,对于洋人地观点,乔谙大致还是摸得出来。
“洋人窥视我大清之心不死,多年前就仗着洋枪大炮索取无度,如今更是蠢蠢欲动。以下官来看,洋人乃长毛之外的又一大患,不可不防。”
“这些话我知道,乔兄觉得如何防为好呢?”和珅手握酒盅慢慢转着,微笑着问道。
“这死防严守肯定不行,下官觉得对于洋人就如同治水一般,既要堵又要疏。”
“哦!乔兄还真是高论,这话倒是第一次听见。就不知这堵和疏又是何解?”
乔谙犹豫地说道:“这堵当指防范洋人野心,以学洋用洋为上,以夷之道来制夷。”
“嗯,这是默深先生地见解,乔兄也深以为然?”
乔谙看了一眼和珅,想从他表情里瞧出答案,但和珅一脸平常,根本就什么都看不出来。他一咬牙,点头道:“正是!”和珅这才笑了起来,又追问道:“那么这疏字呢?又何解?”
“疏乃疏通之意,其实洋人与我们并无差异,都逃不过一个人字。我大清子民亿万万,如能与洋人打成一片,并以仁德感化,恩威并用,当是上策。”
乔谙既然把话说开了,也顾不得这些话是否实际,硬着头皮答道。
仁德感化?和珅听了差一点儿想笑出来,他没想到乔谙这种人也会说出这些话来,要是这话从倭仁嘴里说出来还差不多。
和珅摇头笑问乔谙,这仁德究竟是什么?难道光靠仁德就能感化洋人么?同时心里对这个乔谙的期待比开始时淡薄了许多。
“中堂,下官可能表达有误,其实这仁德并非彼仁德而言,只不过下官一时间想不到什么话来代表。”和珅的表情变化让乔谙敏锐地抓住,心里隐约感到了不安,连忙解释道。
“呵呵,那你仔细说说,不要急,慢慢讲就是。”和珅不以为然地笑问道。
乔谙地脸色有些不好看,表情中似乎有些为难,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做出了决心:“中堂大人,下官有些话可能还请中堂大人千万千万。”
“无妨,今**我是私话,出自你口只进我耳,尽管说吧。”
得了和珅的保证,乔谙这才轻声问道:“中堂,本朝之史中堂应该不陌生吧?”
“本朝?本朝之史与洋人又有何干?”和珅奇怪地问道。
乔谙犹豫地看了和珅一眼,终于说道:“本朝是满人入关起兴,开朝之时而如今满人与汉人已无任何分别,甚至有些满人比汉人更为彻底,所以这其中仁德。”
乔谙吞吞吐吐地这些话说的没头没脑,和珅先是听的一愣,接着大吃一惊,腾地站起来指着乔谙,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乔谙却是给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倒在地,全身簌簌抖不止。
“乔谙!你你好大胆子!这些话也是你能说的?”和珅脸色转变几回,终于渐渐平静下来,压低着声音斥问道。
“中堂中堂大人饶命啊!”乔谙刚才是头脑一热把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现在回过神是吓得魂不附体,不住地磕头求饶。
看着乔谙,和珅心里有一股说不出地滋味,他怎么都没向到乔谙居然能有这种见识,其实乔谙说的没错,大清建于满人,但百多年来满人早就给汉人同化了,如今除了在服饰、和皇亲之中还保持着满人习惯外,平常满人连姓名都换成了汉姓,根本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些满族高官,皇族子弟从举止上变得比汉人还要汉人,这些都是拜“仁德”所赐啊!
和珅叹了口气:“起来吧刚才我说过,话出你口只入我耳。”
“谢谢中堂大恩。”乔谙松了口气,连忙磕头道谢,这时候他满身都被汗水浸湿了,两条腿软绵绵的不像长在自己身上,双手并用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