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康熙国策顾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
康熙这段时间算是开心坏了,真有点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味道。
话说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可喜眼瞧着三藩节节败退,吴三桂自己又当上了皇帝,便开始动起了投降的脑筋。这也难怪他们,当初三藩起事虽然是有点被逼无奈的味道,可是权衡一下实力和控制范围,即使打不赢清军,毕竟满人就那么多,要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顺势而起,支持三藩,即便是不能推翻满清,至少划江而治是不难的,等到了那个时候,耿精忠、吴三桂和尚可喜自然是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各自控制各自的地盘,关起门来当皇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秦有福玩一样的带着全火器营的一帮兵痞,三两下就打破了僵局,使得大清顺利渡过长江,一路攻打了下来,再加上清军多路出击,采用分割包围、步步蚕食的手段不断压缩三藩的生存空间,吴三桂背靠交趾到也好说,实在不行就退到属国去,可耿精忠和尚可喜就难办的,他们的生后就是大海,难道还能变成了鱼游到水里去?无奈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也顾不得世人会这么看他们,最要紧的是保全了性命,在耿精忠和尚可喜康来,大清既然可以接受他们第一次降清,想必也能第二次接受他们的投降的,了不起不当什么王爷,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过自己的小日子。于是这两个再也撑不下去的王爷先后投降大清,想落个优待的条件,可是的是这个时候得大清不再是刚刚进关,为了更好的掌控整个中原不得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合理的条件的时候了,别看康熙年纪不大,可是志向却是不小,在他看来,满汉一家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没骨气的汉人却是留着没什么用的,耿精忠和尚可喜的投降固然可以降低一些伤亡,但是凭他们现在的实力,投降只能说是迫不得已的事,对这样反复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闹出一点事来的家伙,留着只会给大清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很有可能会给世人留下一个大清软弱可欺的印象。这样一来,耿精忠和尚可喜固然是投降了的,可是优待条件确实没有了,康熙早就磨快了刀子,等着砍他们俩的脑袋。
三藩本来还可以跟康熙拼一阵子的,可是随着长江防线被打破,形势一下子便急转直下,三藩不得不收缩兵力全力抵抗,耿精忠和尚可喜的突然投降,使得吴三桂更是独木难支,整个防御体系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再加上吴世藩本来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人,年纪小不说,见识就更没有办法跟吴三桂比了,打仗对他来说就是拿刀子砍人,哪里来的什么章法?结果没几天功夫,这位刚刚继位的大周皇帝便给大清的几路人马困在了云南昆明,想跑也跑不了了。要不说精英教育还是有些好处的,至少审时度势的能力还不错,再加上耿精忠和尚可喜的例子放在前面,吴世藩知道,康熙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与其受尽羞辱然后被砍掉脑袋,还不如索性光棍一点,吃饱喝足以后自己了断,至少还能落得个有骨气的名头。
一个孩子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吴三桂那些比鬼都滑溜的手下当然也清楚,只不过吴世藩还在的时候大家都得做一个样子,现在大周皇帝都自杀了,他们这些当臣子的人还能怎么样?当然是老老实实的整理一下昆明城的人口名册和田地档案什么的,然后高举白旗开城门投降了事。这帮人心中有数,他们和吴世藩不一样,毕竟吴世藩是当过皇帝的人,康熙当然不会留着他,但是自己不过是一个打工的,平时出谋划策而已,即使是康熙看不上,但是也不会要了自己的命,毕竟当年白起坑杀降军的是可是搞得天怒人怨的,康熙只要想为他自己的将来留下一个好名声,应该不至于将这些跟过吴三桂的人都给杀了。
康熙当然不会把吴三桂手底下那些投降了的官吏给杀光。三藩平定了以后,大清基本上就不存在内部发生混乱的危险了,在这样的时候,迅速归拢民心,树立统治者的权威,表现出皇帝怀柔天下成了最关键的事情,在这样的时候,面对一些已经变成了落水狗的投降者,杀了他们非但对统治没有好处,反而会让天底下的老百姓担惊受怕,也显得他这个当皇帝的太小心眼,这样的事情,康熙自然是不干的。不过康熙也不是那么大方的人,三藩作乱闹得鸡犬不宁,好容易存下的一点家当又变成了军费丢到了水里,换了是谁,碰上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好态度,现在吴三桂一家老小全都死了,剩下的这些吴三桂的走狗又想像没事人一样混个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康熙一声令下,所有随吴三桂犯上作乱的,一经查实,,尽数抄没家产,全家发配于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宁古塔地处级北之地,历来都是充军发配之所。当地的披甲人当多都是当年被满人征服的小部落的兵丁,大清占据了中原大地,能够享受这一切的当然得首先考虑满人,可是这些披甲人当年也是出过血、流过汗的,在条件那么艰苦的地方,别说老婆,就是母猪都难看到一头,他们守护着大清的龙兴之地,当然也得有所表示,现在好了,一下子抓了这么多乱臣贼子和他们的家眷,送到宁古塔去,男的当奴隶干活,女的……,当然也是奴隶,不过奴隶主想怎么样他们就难说了,也算是大清对当年那些出过力的披甲人的一点优待吧。
康熙原来以为与三藩的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少年,可现在看来,自己当初还真是多虑了,别看当年三藩闹得厉害,可是不过几年,连吴世藩都死了,剩下那些小鱼小虾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即使是不去理会,用不了几年,将年便会变得风平浪静,一切又都回到了正轨。
“小喜子,宣读圣旨吧!”端坐金銮宝殿的康熙一脸的笑意,下令喜公公宣旨。
这是当然的,不管怎么说,三藩平定之后,也该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明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钦此!”圣旨当然写得华丽异常,关键是得把吴三桂等人描述得罄竹难书,还得显示皇上平时对他们的优待,最后自然是大清官兵在英明伟大的康熙皇帝的带领下,不辞劳苦,奋勇杀敌,最后终于夺取了胜利。这其中,像岳乐、傅弘烈、莽依徒等人当然是表彰奖励,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至于秦有福就没什么事儿了,毕竟他不过是去溜达了一圈,而且也封赏过了,当然没有必要记录在那么重要的典籍里。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磕头虫一般用自己的脑袋跟地板较劲,好像跟地板有仇一样,不过心里都美滋滋的,不管怎么说,这打了胜仗了,不光皇帝开心,他们这些当大臣的也舒服,眼看好日子就要来了,能站在这大殿之上的那个没有点能力?国家稳定了,他们就能放开手脚搞钱了。
毕竟是高兴的日子,康熙也愿意跟自己的大臣们乐呵乐呵,于是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了的御膳流水一般传了进来,金銮殿上,康熙也走下了宝座,跟大臣们做到了一起(毕竟那宝座太高,说话什么的不方便)。当然了,康熙不过是象征性的跟大臣们打成了一片,否则谁跟他坐在一起,这顿饭就不用吃了。
虽然金銮殿面积不小,但是能留下吃饭的人却不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都留下来,这桌子可就摆不开了。
“列位爱卿,今天朕与众位爱卿在这金銮宝殿上共饮庆功酒,还有一人却没有能来,众卿家知道朕说的是谁么?”康熙对秦有福被迫离京的事已在觉得有些愧疚,其实想一想也是,秦有福既不争权...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
康熙这段时间算是开心坏了,真有点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味道。
话说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可喜眼瞧着三藩节节败退,吴三桂自己又当上了皇帝,便开始动起了投降的脑筋。这也难怪他们,当初三藩起事虽然是有点被逼无奈的味道,可是权衡一下实力和控制范围,即使打不赢清军,毕竟满人就那么多,要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顺势而起,支持三藩,即便是不能推翻满清,至少划江而治是不难的,等到了那个时候,耿精忠、吴三桂和尚可喜自然是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各自控制各自的地盘,关起门来当皇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秦有福玩一样的带着全火器营的一帮兵痞,三两下就打破了僵局,使得大清顺利渡过长江,一路攻打了下来,再加上清军多路出击,采用分割包围、步步蚕食的手段不断压缩三藩的生存空间,吴三桂背靠交趾到也好说,实在不行就退到属国去,可耿精忠和尚可喜就难办的,他们的生后就是大海,难道还能变成了鱼游到水里去?无奈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也顾不得世人会这么看他们,最要紧的是保全了性命,在耿精忠和尚可喜康来,大清既然可以接受他们第一次降清,想必也能第二次接受他们的投降的,了不起不当什么王爷,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过自己的小日子。于是这两个再也撑不下去的王爷先后投降大清,想落个优待的条件,可是的是这个时候得大清不再是刚刚进关,为了更好的掌控整个中原不得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合理的条件的时候了,别看康熙年纪不大,可是志向却是不小,在他看来,满汉一家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没骨气的汉人却是留着没什么用的,耿精忠和尚可喜的投降固然可以降低一些伤亡,但是凭他们现在的实力,投降只能说是迫不得已的事,对这样反复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闹出一点事来的家伙,留着只会给大清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很有可能会给世人留下一个大清软弱可欺的印象。这样一来,耿精忠和尚可喜固然是投降了的,可是优待条件确实没有了,康熙早就磨快了刀子,等着砍他们俩的脑袋。
三藩本来还可以跟康熙拼一阵子的,可是随着长江防线被打破,形势一下子便急转直下,三藩不得不收缩兵力全力抵抗,耿精忠和尚可喜的突然投降,使得吴三桂更是独木难支,整个防御体系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再加上吴世藩本来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人,年纪小不说,见识就更没有办法跟吴三桂比了,打仗对他来说就是拿刀子砍人,哪里来的什么章法?结果没几天功夫,这位刚刚继位的大周皇帝便给大清的几路人马困在了云南昆明,想跑也跑不了了。要不说精英教育还是有些好处的,至少审时度势的能力还不错,再加上耿精忠和尚可喜的例子放在前面,吴世藩知道,康熙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与其受尽羞辱然后被砍掉脑袋,还不如索性光棍一点,吃饱喝足以后自己了断,至少还能落得个有骨气的名头。
一个孩子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吴三桂那些比鬼都滑溜的手下当然也清楚,只不过吴世藩还在的时候大家都得做一个样子,现在大周皇帝都自杀了,他们这些当臣子的人还能怎么样?当然是老老实实的整理一下昆明城的人口名册和田地档案什么的,然后高举白旗开城门投降了事。这帮人心中有数,他们和吴世藩不一样,毕竟吴世藩是当过皇帝的人,康熙当然不会留着他,但是自己不过是一个打工的,平时出谋划策而已,即使是康熙看不上,但是也不会要了自己的命,毕竟当年白起坑杀降军的是可是搞得天怒人怨的,康熙只要想为他自己的将来留下一个好名声,应该不至于将这些跟过吴三桂的人都给杀了。
康熙当然不会把吴三桂手底下那些投降了的官吏给杀光。三藩平定了以后,大清基本上就不存在内部发生混乱的危险了,在这样的时候,迅速归拢民心,树立统治者的权威,表现出皇帝怀柔天下成了最关键的事情,在这样的时候,面对一些已经变成了落水狗的投降者,杀了他们非但对统治没有好处,反而会让天底下的老百姓担惊受怕,也显得他这个当皇帝的太小心眼,这样的事情,康熙自然是不干的。不过康熙也不是那么大方的人,三藩作乱闹得鸡犬不宁,好容易存下的一点家当又变成了军费丢到了水里,换了是谁,碰上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好态度,现在吴三桂一家老小全都死了,剩下的这些吴三桂的走狗又想像没事人一样混个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康熙一声令下,所有随吴三桂犯上作乱的,一经查实,,尽数抄没家产,全家发配于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宁古塔地处级北之地,历来都是充军发配之所。当地的披甲人当多都是当年被满人征服的小部落的兵丁,大清占据了中原大地,能够享受这一切的当然得首先考虑满人,可是这些披甲人当年也是出过血、流过汗的,在条件那么艰苦的地方,别说老婆,就是母猪都难看到一头,他们守护着大清的龙兴之地,当然也得有所表示,现在好了,一下子抓了这么多乱臣贼子和他们的家眷,送到宁古塔去,男的当奴隶干活,女的……,当然也是奴隶,不过奴隶主想怎么样他们就难说了,也算是大清对当年那些出过力的披甲人的一点优待吧。
康熙原来以为与三藩的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少年,可现在看来,自己当初还真是多虑了,别看当年三藩闹得厉害,可是不过几年,连吴世藩都死了,剩下那些小鱼小虾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即使是不去理会,用不了几年,将年便会变得风平浪静,一切又都回到了正轨。
“小喜子,宣读圣旨吧!”端坐金銮宝殿的康熙一脸的笑意,下令喜公公宣旨。
这是当然的,不管怎么说,三藩平定之后,也该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明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钦此!”圣旨当然写得华丽异常,关键是得把吴三桂等人描述得罄竹难书,还得显示皇上平时对他们的优待,最后自然是大清官兵在英明伟大的康熙皇帝的带领下,不辞劳苦,奋勇杀敌,最后终于夺取了胜利。这其中,像岳乐、傅弘烈、莽依徒等人当然是表彰奖励,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至于秦有福就没什么事儿了,毕竟他不过是去溜达了一圈,而且也封赏过了,当然没有必要记录在那么重要的典籍里。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磕头虫一般用自己的脑袋跟地板较劲,好像跟地板有仇一样,不过心里都美滋滋的,不管怎么说,这打了胜仗了,不光皇帝开心,他们这些当大臣的也舒服,眼看好日子就要来了,能站在这大殿之上的那个没有点能力?国家稳定了,他们就能放开手脚搞钱了。
毕竟是高兴的日子,康熙也愿意跟自己的大臣们乐呵乐呵,于是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了的御膳流水一般传了进来,金銮殿上,康熙也走下了宝座,跟大臣们做到了一起(毕竟那宝座太高,说话什么的不方便)。当然了,康熙不过是象征性的跟大臣们打成了一片,否则谁跟他坐在一起,这顿饭就不用吃了。
虽然金銮殿面积不小,但是能留下吃饭的人却不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都留下来,这桌子可就摆不开了。
“列位爱卿,今天朕与众位爱卿在这金銮宝殿上共饮庆功酒,还有一人却没有能来,众卿家知道朕说的是谁么?”康熙对秦有福被迫离京的事已在觉得有些愧疚,其实想一想也是,秦有福既不争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