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明朝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现在朱棣将把一件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交给郑和来完成这是光荣也是重托。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郑和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但具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还久经战争考验军事素养很高性格坚毅顽强最后他要去
的西洋各国中有很多都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自己就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
按说这只是一次航海任务而已何必要派郑和这样一个多样型人才去呢然而事实证明郑和此次远航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大海而已。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o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郑和站在船头
看着即将出的庞大舰队和眼前的茫茫大海。
他明白自己此次航程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但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创造一段历史将会被后人永远传颂的历史。
他的心中充满了兴奋自幼年始向往的大海现在就在他的眼前等待着他去征服一段伟大的历程就要开始了
扬帆
无敌舰队
我们之前曾不断用舰队这个词语来称呼郑和的船队似乎略显夸张一支外交兼寻人的船队怎么能被称为舰队呢但看了下面的介绍相信你
就会认同除了舰队外实在没有别的词语可以形容他的这支船队。
托当年一代枭雄陈友谅的福朱元璋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这也难怪当年老朱在与老陈的水战中吃了不少亏连老命也差点搭进去。在他的
鼓励下明朝的造船工艺有了极大的展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宝船这船到底有多大呢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
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大家可以自己换算一下按照这个长度郑和大可在航海之余举办个运动会设置了百米跑
道绝对不成问题。
而这条船的帆绝非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单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它有十二张帆它的锚和舵也都是巨无霸型的转动的时候需要几百人喊
口号一起动手才能摆得动南京市在五十年代曾经挖掘过明代宝船制造遗址出土过一根木杆这根木杆长十一米问题来了这根木杆是船
上的哪个部位呢
鉴定结论出来了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根木杆不是人们预想中的桅杆而是舵杆
297
如果你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我可以说明一下桅杆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所谓舵杆只不过是船只舵叶的控制联动杆经过推算这根舵杆
连接的舵叶高度大约为六米左右。也就是说这条船的舵叶有三层楼高
航空母舰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这种宝船就是郑和舰队的主力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旗舰此外还有专门用于运输的马船用于作战的战船用于运粮食的粮船和专门在
各大船只之间运人的水船。
郑和率领的就是这样的一支舰队舰队之名实在实至名归。
这是郑和船队的情况那么他带了多少人下西洋呢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说句实话从这个数字看这支船队无论如何也不像是去寻人或是办外交的倒是很让人怀疑是出去找碴打仗的。但事实告诉我们这确实是
一支友好的舰队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鲜血只有和平和友善。
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才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郑和的船队向南航行先到达了占城然后他们自占城南下半个月后到达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但
凡由马六甲海峡去非洲必经此地在当时这里也是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地方当然当时这地方还没有统一的印度尼西亚政府。而且
直到今天我们也搞不清当时岛上的政府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郑和的船队到达此地后本想继续南下但一场悲剧突然生了船队的航程被迫停止了而郑和将面对他的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艰难考验。
事情是这样的当是统治爪哇国的有两个国王互相之间开战史料记载是东王和西王至于到底是些什么人那也是一笔糊涂账
反正是西王战胜了东王。东王战败后国家也被灭了西王准备秋后算账正好此时郑和船队经过东王的领地西
王手下的人杀红了眼也没细看竟然杀了船队上岸船员一百七十多人。
郑和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意外手下的士兵们听说这个巴掌大的地方武装居然敢杀大明的人十分愤怒和激动跑到郑和面前声泪俱
下要求就地解决那个什么西王让他上西天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王。
298
郑和冷静地看着围在他四周激动的下属他明白这些愤怒的人之所以没有动手攻打爪哇只是因为还没有接到他的命令。
那些受害的船员中有很多人郑和都见过大家辛辛苦苦跟随他下西洋是为了完成使命并不是来送命的他们的无辜被杀郑和也很气愤他
完全有理由去攻打这位所谓的西王而且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自己的军队装备了火炮和火枪等先进武器而对手不过是
当地的一些土著而已只要他一声令下自己的舰队将轻易获得胜利并为死难的船员们报仇雪恨。
但他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
他镇定地看着那些跃跃欲试的下属告诉他们决不能开战因为我们负有更大的使命。
和平的使命
如果我们现在开战自然可以取得胜利但那样就会偏离我们下西洋的原意也会耽误我们的行程更严重的是打败爪哇的消息传到西洋各
地各国就会怀疑我们的来意我们的使命就真的无法达成了。
郑和说完后便力排众议制止了部下的鲁莽行为命令派出使者前往西王驻地交涉此事。
郑和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愤怒以大局为重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事实证明
郑和的行为决不是懦弱而是明智的。
郑和需要面对的是忍耐而那位西王面对的却是恐惧极大的恐惧。
当他知道自己的下属杀掉了大明派来的舰队船员时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派出使者去郑和处反复解释误会他又怕这样做不奏效便命令派人
连夜坐船赶到中国去谢罪这倒不一定是因为他有多么惭愧和后悔只是他明白以大明的实力要灭掉自己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朱棣得知此事后称赞了郑和顾全大局的行为并狠狠地教训了西王的使者让他们赔偿六万两黄金这个抚恤金的价码相当高两年后
西王派人送上了赔偿金只有一万两黄金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敢于反悔实在是这么个小岛即使挖地三尺也找不出六万两黄金来。
实在是没法子了家里就这么点家当该怎么着您就看着办吧。
299
当西王的使者忐忑不安地送上黄金后却得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回答朱棣明确地告诉他我早知你们是筹不出来的要你们赔偿黄金只不过
是要你们明白自己的罪过而已难道还缺你们那点金子吗
朱棣的这一表示完全征服了爪哇自此之后他们自自觉地年年向中国进贡。
在这一事件中郑和充分地体现了他冷静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也说明朱棣看人的眼光实在独到。
在经过这段风波之后郑和的船队一路南下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一路上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这些国家也纷纷
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航行准备去中国向永乐皇帝朝贡。
带着贸易得来的物品和各国的使者郑和到达了此次航行的终点古里。
古里就是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端。此地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曾派使者到过这里而此次郑和
前来却有着另一个重要的使命。
由于古里的统治者曾多次派使者到中国朝贡并向中国称臣所以在永乐三年明成祖给古里统治者放诏书委任状正式封其为国王
并赐予印诰等物。当然了古里人不一定像中国人一样使用印章但既然是封国王总是要搞点仪式意思下的。
可是诏书写好了却没那么容易送过去因为这位受封的老兄还在印度呆着呢所以郑和此次是带着诏书来到古里的他拿着诏书以大明皇
帝的名义正式封当地统治者为古里国王。从此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此后郑和下西洋皆以此地位中转站和落脚点。
在办完这件大事后郑和开始准备回航此时距离他出航时已经一年有余他回顾了此次航程中的种种际遇感慨良多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波
终于来到了这个叫古里的国家完成了自己的最终使命。
这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们和善大度友好热情这一切都给郑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留个纪念吧
他带领属下和当地人一起建立了一个碑亭并刻上碑文以纪念这段历史文曰: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这是一座历史的里程碑。
3oo
郑和的船队开始返航了迎风站在船上的郑和注视着那渐渐远去的古里海岸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啊我们还会再来的
也许是宿命的安排吧郑和不会想到美丽的古里不但是他第一次航程的终点也将会成为他传奇一生的终点
第一次远航就这样完成了船队浩浩荡荡地向着中国返航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愿意郑和就这样风平浪静地回到祖国它已经为这些急于回家的
人们准备好了最后一道难关而对于郑和和他的船队来说这是一场真正的考验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
自古以来交通要道都绝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因为很多原本靠天吃饭的人会现其实靠路吃饭更有效于是6路上有了路霸海上有了海盗
但无论6路海路他们的开场白和口号都是一样的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按说郑和的舰队似乎不应该受到这些骚扰但这决不是因为强盗们为这支舰队的和平使命而感动而是军事实力的威慑作用。
即使是再凶悍的强盗也要考虑抢劫的成本像郑和这样带着几万士兵拿着火枪招摇过市航空母舰上架大炮的主实在是不好对付的。
北欧的海盗再猖獗也不敢去抢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干抢劫之前要先掂掂自己的斤两这一原则早已被古今中外的诸多精明强盗们都牢记在心。
但这个世界上有精明的强盗就必然有拙劣的强盗一时头脑热误判形势带支手枪就敢抢坦克的人也不是没有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就是
这样一位头脑热的仁兄。
此人名叫陈祖义他正准备开始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抢劫。
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陈祖义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因为犯罪逃往海外当年没有国际刑警组织也没有引渡条例所以也就没人再去管他后来他逃到了三佛
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
真是厉害这位陈祖义不过是个逃犯原先也没现他担任过什么职务最多是个村长到了这个渤林邦国不好意思我实在不知道是现在
的哪个地方居然成了重臣中国真是多人才啊。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就这样这位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以上就是陈祖义先生的奋斗成功史估计也算不上为国争光吧。
> 现在朱棣将把一件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交给郑和来完成这是光荣也是重托。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郑和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但具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还久经战争考验军事素养很高性格坚毅顽强最后他要去
的西洋各国中有很多都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自己就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
按说这只是一次航海任务而已何必要派郑和这样一个多样型人才去呢然而事实证明郑和此次远航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大海而已。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o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郑和站在船头
看着即将出的庞大舰队和眼前的茫茫大海。
他明白自己此次航程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但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创造一段历史将会被后人永远传颂的历史。
他的心中充满了兴奋自幼年始向往的大海现在就在他的眼前等待着他去征服一段伟大的历程就要开始了
扬帆
无敌舰队
我们之前曾不断用舰队这个词语来称呼郑和的船队似乎略显夸张一支外交兼寻人的船队怎么能被称为舰队呢但看了下面的介绍相信你
就会认同除了舰队外实在没有别的词语可以形容他的这支船队。
托当年一代枭雄陈友谅的福朱元璋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这也难怪当年老朱在与老陈的水战中吃了不少亏连老命也差点搭进去。在他的
鼓励下明朝的造船工艺有了极大的展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宝船这船到底有多大呢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
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大家可以自己换算一下按照这个长度郑和大可在航海之余举办个运动会设置了百米跑
道绝对不成问题。
而这条船的帆绝非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单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它有十二张帆它的锚和舵也都是巨无霸型的转动的时候需要几百人喊
口号一起动手才能摆得动南京市在五十年代曾经挖掘过明代宝船制造遗址出土过一根木杆这根木杆长十一米问题来了这根木杆是船
上的哪个部位呢
鉴定结论出来了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根木杆不是人们预想中的桅杆而是舵杆
297
如果你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我可以说明一下桅杆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所谓舵杆只不过是船只舵叶的控制联动杆经过推算这根舵杆
连接的舵叶高度大约为六米左右。也就是说这条船的舵叶有三层楼高
航空母舰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这种宝船就是郑和舰队的主力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旗舰此外还有专门用于运输的马船用于作战的战船用于运粮食的粮船和专门在
各大船只之间运人的水船。
郑和率领的就是这样的一支舰队舰队之名实在实至名归。
这是郑和船队的情况那么他带了多少人下西洋呢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说句实话从这个数字看这支船队无论如何也不像是去寻人或是办外交的倒是很让人怀疑是出去找碴打仗的。但事实告诉我们这确实是
一支友好的舰队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鲜血只有和平和友善。
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才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郑和的船队向南航行先到达了占城然后他们自占城南下半个月后到达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但
凡由马六甲海峡去非洲必经此地在当时这里也是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地方当然当时这地方还没有统一的印度尼西亚政府。而且
直到今天我们也搞不清当时岛上的政府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郑和的船队到达此地后本想继续南下但一场悲剧突然生了船队的航程被迫停止了而郑和将面对他的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艰难考验。
事情是这样的当是统治爪哇国的有两个国王互相之间开战史料记载是东王和西王至于到底是些什么人那也是一笔糊涂账
反正是西王战胜了东王。东王战败后国家也被灭了西王准备秋后算账正好此时郑和船队经过东王的领地西
王手下的人杀红了眼也没细看竟然杀了船队上岸船员一百七十多人。
郑和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意外手下的士兵们听说这个巴掌大的地方武装居然敢杀大明的人十分愤怒和激动跑到郑和面前声泪俱
下要求就地解决那个什么西王让他上西天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王。
298
郑和冷静地看着围在他四周激动的下属他明白这些愤怒的人之所以没有动手攻打爪哇只是因为还没有接到他的命令。
那些受害的船员中有很多人郑和都见过大家辛辛苦苦跟随他下西洋是为了完成使命并不是来送命的他们的无辜被杀郑和也很气愤他
完全有理由去攻打这位所谓的西王而且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自己的军队装备了火炮和火枪等先进武器而对手不过是
当地的一些土著而已只要他一声令下自己的舰队将轻易获得胜利并为死难的船员们报仇雪恨。
但他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
他镇定地看着那些跃跃欲试的下属告诉他们决不能开战因为我们负有更大的使命。
和平的使命
如果我们现在开战自然可以取得胜利但那样就会偏离我们下西洋的原意也会耽误我们的行程更严重的是打败爪哇的消息传到西洋各
地各国就会怀疑我们的来意我们的使命就真的无法达成了。
郑和说完后便力排众议制止了部下的鲁莽行为命令派出使者前往西王驻地交涉此事。
郑和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愤怒以大局为重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事实证明
郑和的行为决不是懦弱而是明智的。
郑和需要面对的是忍耐而那位西王面对的却是恐惧极大的恐惧。
当他知道自己的下属杀掉了大明派来的舰队船员时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派出使者去郑和处反复解释误会他又怕这样做不奏效便命令派人
连夜坐船赶到中国去谢罪这倒不一定是因为他有多么惭愧和后悔只是他明白以大明的实力要灭掉自己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朱棣得知此事后称赞了郑和顾全大局的行为并狠狠地教训了西王的使者让他们赔偿六万两黄金这个抚恤金的价码相当高两年后
西王派人送上了赔偿金只有一万两黄金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敢于反悔实在是这么个小岛即使挖地三尺也找不出六万两黄金来。
实在是没法子了家里就这么点家当该怎么着您就看着办吧。
299
当西王的使者忐忑不安地送上黄金后却得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回答朱棣明确地告诉他我早知你们是筹不出来的要你们赔偿黄金只不过
是要你们明白自己的罪过而已难道还缺你们那点金子吗
朱棣的这一表示完全征服了爪哇自此之后他们自自觉地年年向中国进贡。
在这一事件中郑和充分地体现了他冷静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也说明朱棣看人的眼光实在独到。
在经过这段风波之后郑和的船队一路南下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一路上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这些国家也纷纷
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航行准备去中国向永乐皇帝朝贡。
带着贸易得来的物品和各国的使者郑和到达了此次航行的终点古里。
古里就是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端。此地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曾派使者到过这里而此次郑和
前来却有着另一个重要的使命。
由于古里的统治者曾多次派使者到中国朝贡并向中国称臣所以在永乐三年明成祖给古里统治者放诏书委任状正式封其为国王
并赐予印诰等物。当然了古里人不一定像中国人一样使用印章但既然是封国王总是要搞点仪式意思下的。
可是诏书写好了却没那么容易送过去因为这位受封的老兄还在印度呆着呢所以郑和此次是带着诏书来到古里的他拿着诏书以大明皇
帝的名义正式封当地统治者为古里国王。从此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此后郑和下西洋皆以此地位中转站和落脚点。
在办完这件大事后郑和开始准备回航此时距离他出航时已经一年有余他回顾了此次航程中的种种际遇感慨良多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波
终于来到了这个叫古里的国家完成了自己的最终使命。
这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们和善大度友好热情这一切都给郑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留个纪念吧
他带领属下和当地人一起建立了一个碑亭并刻上碑文以纪念这段历史文曰: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这是一座历史的里程碑。
3oo
郑和的船队开始返航了迎风站在船上的郑和注视着那渐渐远去的古里海岸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啊我们还会再来的
也许是宿命的安排吧郑和不会想到美丽的古里不但是他第一次航程的终点也将会成为他传奇一生的终点
第一次远航就这样完成了船队浩浩荡荡地向着中国返航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愿意郑和就这样风平浪静地回到祖国它已经为这些急于回家的
人们准备好了最后一道难关而对于郑和和他的船队来说这是一场真正的考验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
自古以来交通要道都绝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因为很多原本靠天吃饭的人会现其实靠路吃饭更有效于是6路上有了路霸海上有了海盗
但无论6路海路他们的开场白和口号都是一样的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按说郑和的舰队似乎不应该受到这些骚扰但这决不是因为强盗们为这支舰队的和平使命而感动而是军事实力的威慑作用。
即使是再凶悍的强盗也要考虑抢劫的成本像郑和这样带着几万士兵拿着火枪招摇过市航空母舰上架大炮的主实在是不好对付的。
北欧的海盗再猖獗也不敢去抢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干抢劫之前要先掂掂自己的斤两这一原则早已被古今中外的诸多精明强盗们都牢记在心。
但这个世界上有精明的强盗就必然有拙劣的强盗一时头脑热误判形势带支手枪就敢抢坦克的人也不是没有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就是
这样一位头脑热的仁兄。
此人名叫陈祖义他正准备开始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抢劫。
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陈祖义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因为犯罪逃往海外当年没有国际刑警组织也没有引渡条例所以也就没人再去管他后来他逃到了三佛
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
真是厉害这位陈祖义不过是个逃犯原先也没现他担任过什么职务最多是个村长到了这个渤林邦国不好意思我实在不知道是现在
的哪个地方居然成了重臣中国真是多人才啊。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就这样这位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以上就是陈祖义先生的奋斗成功史估计也算不上为国争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