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摧枯拉朽 (1/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854年6月22日下午,白主以四艘蒸汽舰作为主力,击溃了鲁西亚在庙屯的驻军。
接下来,陆上番组开始进一步修建工事备战——因为仗到这里实际上才进行了一半,后面还有鲁西亚的大队伍正顺乌龙江而下呢,而且鲁西亚人在庙屯的驻军其实没损失多少,大部分都逃跑了,如果对手聚集残部再来个夜袭啥的,这不做防备可不行。
可鲁西亚为啥要在此时组织大队伍前来庙屯,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死相不改非要占据东部出海口么,不是说圣彼得堡的很多大贵族反对在欧罗巴局势紧张的时候再挑起远东的争端么?
其实这两者不矛盾:
随着欧罗巴大陆事态的严峻化,鲁西亚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对的——在直接对手奥斯曼帝国身后的支持者终于主动登场,这就是英吉利和佛兰西两大豪强。
1854年1月4日,两大豪强的25艘战舰进入黑海为奥斯曼帝国的运输船队护航,虽然没有正式宣战和交战,但事实上已经是军势介入了。
2月6日,鲁西亚宣布与英吉利和佛兰西断交。
2月10日,尼古拉一世在圣彼得堡接见了英吉利使团,之后双方彻底谈崩了——战争的脚步继续逼近。
2月21日,鲁西亚宣布与英吉利和佛兰西处于战争状态。
同时,尼古拉一世和大臣们仔细研究地图才发现,在欧罗巴大陆之外还有一处可能的战场,那就是北米的阿拉斯加——它与英吉利在北米的殖民地魁北克接壤。而如果对手派舰队攻击阿拉斯加,那会不会顺手袭击临近的堪察加半岛及太平洋滨海领地呢?
唔,不可不防啊。
其实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在这场战争中,英吉利和佛兰西后来确实袭击了堪察加半岛,但原因和鲁西亚人想的完全不同——英吉利方面是担心鲁西亚人从堪察加半岛南下攻击自己在远东的商队,所以才攻击了堪察加半岛,并不是因为想攻击阿拉斯加而攻击堪察加,这就是典型的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双方在战争的阴影下都放大了恐惧。
在这种担心之下,圣彼得堡同意了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大补给计划,但给他头上套了两个铁箍,一是沿着乌龙江而下时不准挑衅唐人——总不能和全世界都开战吧,二是大补给需要的人力物力你自己筹集。
其实这第二条也不是有意为难穆拉维约夫,主要是此时鲁西亚的精华都在欧罗巴,和遥远的西伯利亚之间交通不便,想补给太困难了——当时西伯利亚没有铁路,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驿道,不但遥远而且路况极其糟糕。
从圣彼得堡到东西伯利亚重镇涅尔琴斯克的驿道,全长约为7千多公里,“春天泥泞,夏天积水,冬天坑洼”——后世的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这样描述西伯利亚驿道:“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像样的道路……极难行走,但却很长。”
现在又是冬季,加上高原行军,估计步兵还没走到呢,路上就得损失三成,这谁受的了——至于夏天补给,那等夏天再说么,我们在欧罗巴被群殴谁知能打成什么鸟样子?
另外,穆拉维约夫还真能自己搞到补给——因为他官职全称是伊尔库茨克和东西伯利亚总督,除了堪察加半岛和鄂霍茨克地区,他还管理着远东的伊尔库茨克行省,此地是乌龙江上游地区,大概从1652年开始殖民开发,矿业比较发达,总之,他还真能抽出一些力量来支援堪察加等滨海领地。
其实,穆拉维约夫总督一直念念不忘他的帝国太平洋出海口计划——皇帝尼古拉一世私下里也支持他,所谓对太平洋滨海地区的大补给,他是担心英吉利和佛兰西的舰队来袭,但同时他也想趁机证明通过乌龙江能把帝国的远东地区联系起来,不然他干嘛特意提前做了那么多准备——鲁西亚的船业落后,三艘蒸汽船是他费劲辛苦才搞到手的,为的就是打通乌龙江流域。
在没有直秀的世界里,穆拉维约夫主持的1854年远东大补给顺利完成了,而且进行了4次沿乌龙江主干路的航行,充分证明了他的眼光和乌龙江对帝国的重要性,当鲁西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后,终于将目光移到远东,从此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扩张。
但直秀既然出现了,穆拉维约夫的大补给计划自然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6月22日下午庙屯之战结束,等到晚上八点半,已经可以明显看出今天晚上月色很好,而且雾气也不浓,因此白主的四艘蒸汽舰拔锚起航,主动向上游迎击路亚人的船队——自己当老大就是这点好,不用详细解释消息来源,一句咸亨洋行的密保就把属下的疑问都打发了。
至于为啥不怕溃兵提前警告鲁西亚补给船队,当然是因为科技的力量啊——虽然白主的蒸汽船跑的没有马快,但这是指彼罗夫冬营地到庙屯只有80公里的情况。马这种动物,不能长期高速奔跑,一天至多200公里就差不多了累垮了,可蒸汽船不会累啊。
参谋估算过了,鲁西亚补给船队的速度大概是每天128公里,按6月25日到庙屯计算,至少离此地还有300多公里,考虑到这附近都是荒山野岭没正式道路,就算哥萨克骑兵的运气逆天也要一天多才能见到补给队——按晚上也能赶路算,而白主蒸汽舰的航速是八节,24小时能跑356公里,就算逆流慢一点,但蒸汽舰晚出发一样... -->>
1854年6月22日下午,白主以四艘蒸汽舰作为主力,击溃了鲁西亚在庙屯的驻军。
接下来,陆上番组开始进一步修建工事备战——因为仗到这里实际上才进行了一半,后面还有鲁西亚的大队伍正顺乌龙江而下呢,而且鲁西亚人在庙屯的驻军其实没损失多少,大部分都逃跑了,如果对手聚集残部再来个夜袭啥的,这不做防备可不行。
可鲁西亚为啥要在此时组织大队伍前来庙屯,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死相不改非要占据东部出海口么,不是说圣彼得堡的很多大贵族反对在欧罗巴局势紧张的时候再挑起远东的争端么?
其实这两者不矛盾:
随着欧罗巴大陆事态的严峻化,鲁西亚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对的——在直接对手奥斯曼帝国身后的支持者终于主动登场,这就是英吉利和佛兰西两大豪强。
1854年1月4日,两大豪强的25艘战舰进入黑海为奥斯曼帝国的运输船队护航,虽然没有正式宣战和交战,但事实上已经是军势介入了。
2月6日,鲁西亚宣布与英吉利和佛兰西断交。
2月10日,尼古拉一世在圣彼得堡接见了英吉利使团,之后双方彻底谈崩了——战争的脚步继续逼近。
2月21日,鲁西亚宣布与英吉利和佛兰西处于战争状态。
同时,尼古拉一世和大臣们仔细研究地图才发现,在欧罗巴大陆之外还有一处可能的战场,那就是北米的阿拉斯加——它与英吉利在北米的殖民地魁北克接壤。而如果对手派舰队攻击阿拉斯加,那会不会顺手袭击临近的堪察加半岛及太平洋滨海领地呢?
唔,不可不防啊。
其实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在这场战争中,英吉利和佛兰西后来确实袭击了堪察加半岛,但原因和鲁西亚人想的完全不同——英吉利方面是担心鲁西亚人从堪察加半岛南下攻击自己在远东的商队,所以才攻击了堪察加半岛,并不是因为想攻击阿拉斯加而攻击堪察加,这就是典型的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双方在战争的阴影下都放大了恐惧。
在这种担心之下,圣彼得堡同意了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大补给计划,但给他头上套了两个铁箍,一是沿着乌龙江而下时不准挑衅唐人——总不能和全世界都开战吧,二是大补给需要的人力物力你自己筹集。
其实这第二条也不是有意为难穆拉维约夫,主要是此时鲁西亚的精华都在欧罗巴,和遥远的西伯利亚之间交通不便,想补给太困难了——当时西伯利亚没有铁路,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驿道,不但遥远而且路况极其糟糕。
从圣彼得堡到东西伯利亚重镇涅尔琴斯克的驿道,全长约为7千多公里,“春天泥泞,夏天积水,冬天坑洼”——后世的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这样描述西伯利亚驿道:“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像样的道路……极难行走,但却很长。”
现在又是冬季,加上高原行军,估计步兵还没走到呢,路上就得损失三成,这谁受的了——至于夏天补给,那等夏天再说么,我们在欧罗巴被群殴谁知能打成什么鸟样子?
另外,穆拉维约夫还真能自己搞到补给——因为他官职全称是伊尔库茨克和东西伯利亚总督,除了堪察加半岛和鄂霍茨克地区,他还管理着远东的伊尔库茨克行省,此地是乌龙江上游地区,大概从1652年开始殖民开发,矿业比较发达,总之,他还真能抽出一些力量来支援堪察加等滨海领地。
其实,穆拉维约夫总督一直念念不忘他的帝国太平洋出海口计划——皇帝尼古拉一世私下里也支持他,所谓对太平洋滨海地区的大补给,他是担心英吉利和佛兰西的舰队来袭,但同时他也想趁机证明通过乌龙江能把帝国的远东地区联系起来,不然他干嘛特意提前做了那么多准备——鲁西亚的船业落后,三艘蒸汽船是他费劲辛苦才搞到手的,为的就是打通乌龙江流域。
在没有直秀的世界里,穆拉维约夫主持的1854年远东大补给顺利完成了,而且进行了4次沿乌龙江主干路的航行,充分证明了他的眼光和乌龙江对帝国的重要性,当鲁西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后,终于将目光移到远东,从此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扩张。
但直秀既然出现了,穆拉维约夫的大补给计划自然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6月22日下午庙屯之战结束,等到晚上八点半,已经可以明显看出今天晚上月色很好,而且雾气也不浓,因此白主的四艘蒸汽舰拔锚起航,主动向上游迎击路亚人的船队——自己当老大就是这点好,不用详细解释消息来源,一句咸亨洋行的密保就把属下的疑问都打发了。
至于为啥不怕溃兵提前警告鲁西亚补给船队,当然是因为科技的力量啊——虽然白主的蒸汽船跑的没有马快,但这是指彼罗夫冬营地到庙屯只有80公里的情况。马这种动物,不能长期高速奔跑,一天至多200公里就差不多了累垮了,可蒸汽船不会累啊。
参谋估算过了,鲁西亚补给船队的速度大概是每天128公里,按6月25日到庙屯计算,至少离此地还有300多公里,考虑到这附近都是荒山野岭没正式道路,就算哥萨克骑兵的运气逆天也要一天多才能见到补给队——按晚上也能赶路算,而白主蒸汽舰的航速是八节,24小时能跑356公里,就算逆流慢一点,但蒸汽舰晚出发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