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三国之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韩馥拱手之间,把冀州百万之众送给袁绍的消息传出时,天下无不为之震动。
刚刚渡过黄河的颍川书院的一帮士子,个个都是喜形于色,因为他们当中已经有人获悉,促成韩馥献城的第一功臣便是荀谌,而荀谌乃是荀彧之兄,凭此大功,荀谌自是水涨船高,而这个时候颍川书院的士子投过去,有荀谌作为引荐,又岂会担心受不到重用?
而这个时候,在驿站的另一间客房内,荀彧、荀攸、郭嘉三人却因为此事,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韩文节糊涂至极,竟然把州郡拱手让人,死期不远矣。”向来与韩馥关系不错的荀攸,微微一叹道:“如今韩文节既然已然失去州郡,再去河北已经没有意义,吾已经决定奉召去长安看看,一来去见见几位故交,二来也可以查探一下董卓虚实。”
“也好,若是不可违,公达切莫强出头。”荀彧见他主意已定,遂点头道:“不过如今我四哥(荀谌)三哥(荀衍)都在袁绍帐下,吾也答应他们来邺城,既然已经过了黄河,吾就先去见见袁本初,若此人心存汉室,可堪造就,吾在写信相招你们二人,当时吾也希望你们二人能够前来襄助。”
“知我者文若也。”对于荀彧看出自己的心思,郭嘉不但没有丝毫惊讶,反而开怀的大笑了起来。
“奉孝,你身子骨弱,独自游离还需多注意安全,这里有点路费,还望你莫要嫌弃。”荀攸对于这个后起之秀,也是十分欣赏,所以对他也是特别关照。
“公达兄的接济,嘉就却之不恭了。”若是别人给他钱,郭嘉是断然不会收的,但颍川有两个人的钱,他却总是无法拒绝,一是荀彧,二是荀攸,因为这二人都是仁德君子,对他从来都没有半点轻视,更没有丝毫怜悯之意,给他钱财纯属作为知己好友的扶持。
“奉孝,天下****,此去多珍重。”荀彧起身道。
“后会有期。”郭嘉点点头,作揖与二人一拜,就这样孑然的离开驿站而去。
至于他将去何处,荀彧和荀攸都没有问,不是他们不关心郭嘉,而是他们知道郭嘉的远大抱负,也相信凭借郭嘉的智谋,只要有一线机会,他断然都会安然无恙的。
郭嘉走后不久,荀攸也带着几名随从前往长安而去,荀彧则带着颍川书院的一批学子,继续投奔邺城而来,对于袁绍这个名动天下的袁家子弟,荀彧此时多少还是抱着很大的期待的。
就在荀彧到达邺城前夕,早先一步来到邺城的郭嘉,却失望的离开邺城,转道去了幽州。
郭嘉离开之前,经过同乡辛评的引荐见到了袁绍一面,辛评这个韩馥的同乡,在韩馥投奔袁绍之后,他自然也就成为了袁绍的部下。
郭嘉是年不过二十一岁,出身寒族的他,虽然满腹经纶才学,但这个时候却是声名不显,不过作为颍川书院出身的辛评和郭图,对于颍川书院掌教荀爽推崇备至的后辈,却还是知道的。
原本袁绍在得知郭嘉年纪二十出头的去小青年,而且还是出身寒族之时,压根就提不起兴趣接见的,不过后来在郭图的说项下,方才勉强见了郭嘉一面。
但袁绍此时刚得冀州,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对于郭嘉这么一个文弱的书生,打心里是瞧不起的,但对于郭图和辛评这样的名士推荐的人,他却也不好过于轻慢,而且为了笼络人心,他对于前来投奔的名士,一向都颇为礼遇的,故在河北的士人眼中,袁绍一直都有礼贤下士的豪杰气度。
在接见郭嘉之时,袁绍也是一脸春风的询问了郭嘉几个治国方针,但在听完郭嘉那中规中矩的回答后,袁绍已然把郭嘉归入了纸上谈兵的无用之人之列。
“奉孝先生大才,冀州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可先在驿馆住下,绍定然会良才而用。”敷衍了郭嘉一番,袁绍随即起身而去。
“奉孝,你这可是老身长谈啊,以你的眼光,难道真看不出汉室已经难以扶持了吗?为何开口闭口都是东出河洛,解救陛下与危难的策略呢?”看到袁绍失望的表情,郭图脸色也有些不快抱怨道。
“是啊,公则(郭图)说的有理,如今大势我等都能看出,吾主袁绍乃当今豪杰,今的冀州之地,帐下文武将才无数,足以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你怎可一再劝说他进河洛,去扶持董卓手中的那个傀儡呢?”辛评这话说的已经极其的不客气,但也侧面反映出那些世族子弟,心中已然失去了忠君爱国的道德标准。
对于二人的指责,郭嘉平静的回道:“汉室承平数百年,天下百姓无不心存汉室的恩惠,在嘉看来成就称王称霸的大业,与扶持汉室天子并没有丝毫的冲突。吾观袁绍礼贤下士的举动,不过是效仿周公的样子,却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和辨别人才,这样的人好谋无断,思虑的多却不得要领,又如何能够成就霸业呢?”
“古今明智之人,选择辅佐的人主,都会审慎的观察他的主人,只有凡事都周全,才是真正能够... -->>
韩馥拱手之间,把冀州百万之众送给袁绍的消息传出时,天下无不为之震动。
刚刚渡过黄河的颍川书院的一帮士子,个个都是喜形于色,因为他们当中已经有人获悉,促成韩馥献城的第一功臣便是荀谌,而荀谌乃是荀彧之兄,凭此大功,荀谌自是水涨船高,而这个时候颍川书院的士子投过去,有荀谌作为引荐,又岂会担心受不到重用?
而这个时候,在驿站的另一间客房内,荀彧、荀攸、郭嘉三人却因为此事,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韩文节糊涂至极,竟然把州郡拱手让人,死期不远矣。”向来与韩馥关系不错的荀攸,微微一叹道:“如今韩文节既然已然失去州郡,再去河北已经没有意义,吾已经决定奉召去长安看看,一来去见见几位故交,二来也可以查探一下董卓虚实。”
“也好,若是不可违,公达切莫强出头。”荀彧见他主意已定,遂点头道:“不过如今我四哥(荀谌)三哥(荀衍)都在袁绍帐下,吾也答应他们来邺城,既然已经过了黄河,吾就先去见见袁本初,若此人心存汉室,可堪造就,吾在写信相招你们二人,当时吾也希望你们二人能够前来襄助。”
“知我者文若也。”对于荀彧看出自己的心思,郭嘉不但没有丝毫惊讶,反而开怀的大笑了起来。
“奉孝,你身子骨弱,独自游离还需多注意安全,这里有点路费,还望你莫要嫌弃。”荀攸对于这个后起之秀,也是十分欣赏,所以对他也是特别关照。
“公达兄的接济,嘉就却之不恭了。”若是别人给他钱,郭嘉是断然不会收的,但颍川有两个人的钱,他却总是无法拒绝,一是荀彧,二是荀攸,因为这二人都是仁德君子,对他从来都没有半点轻视,更没有丝毫怜悯之意,给他钱财纯属作为知己好友的扶持。
“奉孝,天下****,此去多珍重。”荀彧起身道。
“后会有期。”郭嘉点点头,作揖与二人一拜,就这样孑然的离开驿站而去。
至于他将去何处,荀彧和荀攸都没有问,不是他们不关心郭嘉,而是他们知道郭嘉的远大抱负,也相信凭借郭嘉的智谋,只要有一线机会,他断然都会安然无恙的。
郭嘉走后不久,荀攸也带着几名随从前往长安而去,荀彧则带着颍川书院的一批学子,继续投奔邺城而来,对于袁绍这个名动天下的袁家子弟,荀彧此时多少还是抱着很大的期待的。
就在荀彧到达邺城前夕,早先一步来到邺城的郭嘉,却失望的离开邺城,转道去了幽州。
郭嘉离开之前,经过同乡辛评的引荐见到了袁绍一面,辛评这个韩馥的同乡,在韩馥投奔袁绍之后,他自然也就成为了袁绍的部下。
郭嘉是年不过二十一岁,出身寒族的他,虽然满腹经纶才学,但这个时候却是声名不显,不过作为颍川书院出身的辛评和郭图,对于颍川书院掌教荀爽推崇备至的后辈,却还是知道的。
原本袁绍在得知郭嘉年纪二十出头的去小青年,而且还是出身寒族之时,压根就提不起兴趣接见的,不过后来在郭图的说项下,方才勉强见了郭嘉一面。
但袁绍此时刚得冀州,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对于郭嘉这么一个文弱的书生,打心里是瞧不起的,但对于郭图和辛评这样的名士推荐的人,他却也不好过于轻慢,而且为了笼络人心,他对于前来投奔的名士,一向都颇为礼遇的,故在河北的士人眼中,袁绍一直都有礼贤下士的豪杰气度。
在接见郭嘉之时,袁绍也是一脸春风的询问了郭嘉几个治国方针,但在听完郭嘉那中规中矩的回答后,袁绍已然把郭嘉归入了纸上谈兵的无用之人之列。
“奉孝先生大才,冀州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可先在驿馆住下,绍定然会良才而用。”敷衍了郭嘉一番,袁绍随即起身而去。
“奉孝,你这可是老身长谈啊,以你的眼光,难道真看不出汉室已经难以扶持了吗?为何开口闭口都是东出河洛,解救陛下与危难的策略呢?”看到袁绍失望的表情,郭图脸色也有些不快抱怨道。
“是啊,公则(郭图)说的有理,如今大势我等都能看出,吾主袁绍乃当今豪杰,今的冀州之地,帐下文武将才无数,足以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你怎可一再劝说他进河洛,去扶持董卓手中的那个傀儡呢?”辛评这话说的已经极其的不客气,但也侧面反映出那些世族子弟,心中已然失去了忠君爱国的道德标准。
对于二人的指责,郭嘉平静的回道:“汉室承平数百年,天下百姓无不心存汉室的恩惠,在嘉看来成就称王称霸的大业,与扶持汉室天子并没有丝毫的冲突。吾观袁绍礼贤下士的举动,不过是效仿周公的样子,却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和辨别人才,这样的人好谋无断,思虑的多却不得要领,又如何能够成就霸业呢?”
“古今明智之人,选择辅佐的人主,都会审慎的观察他的主人,只有凡事都周全,才是真正能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