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份图纸,就是守汉的另一份力作,根据雷明生提出的食盐加工工艺做出的榨糖工艺流程。
“有了细盐,再有了白糖,我就不信,我还会缺钱!”
守汉看着开支账本,咬牙切齿的暗暗说道。
在守汉的地盘上,还有附近的几大势力的地区,以及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岛,都是盛产甘蔗。
但是,在这个时代,甘蔗还是采取宋应星所谓的黄泥水淋法的多,个别的甚至还是采取四重孔明鼎熬制法。
也就是将收割下来的甘蔗经过切碎碾压,压出来的汁液先去除泥土、细菌、纤维等杂质,接着以小火熬煮5-6小时,不断搅拌,让水分慢慢地蒸发掉,使糖的浓度逐渐增高,高浓度的糖浆在冷却后会凝固成为固体块状的粗糖,这样的糖,虽然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是保存了蔗糖本身的营养成分,但是,也是质量奇差无比。
就算是这样的糖,在各个通商口岸,也可以卖到几两银子一包(20公斤)。
而且,如果卖到京城,价钱还要翻上几倍不止。
而且全世界都以食糖为风潮,以英国人为例,年人均消费蔗糖量也从一茶匙发展到了以磅计算。
市场前景很是广阔啊!
守汉决定将黄泥水淋法,替代为活性炭吸附法、将原本需要“牛拉木辘榨蔗,锅灶熬糖,瓦器分蜜”
的操作流程,改为采用水车作为动力来源的工艺。
对岸的雷州半岛,采取黄泥水淋法,输出量丰年时10多万包,一般年景时也在7万多包上下,每包以五两银子通扯,也在几十万两。
不过,眼下却有比榨糖赚银子更要紧的事情。
“少爷,不,将军。
大人,”
左天鹏有些激动地口不择言。
“这是给我们水师的船只?”
嘴里说着,手里的图纸不停地抖动着。
“大人,”
比较起来,许还山倒是沉稳一些,“不知这船需要工料几何?多大的排水?可装载几门火炮?”
这几个月,二人在组建水师的时候,从开始的幸福、兴奋,变成了无可奈何和垂头丧气。
几条万历初年下水的沙船,上面的铜炮锈迹斑斑,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发射过,水手、炮手、水兵,没有一样齐全。
上得船来,帆、索、锚,缺这少那。
按照二人心目中的想法,五六条船也未必能够拼凑出四条像样的战船。
很快,牢骚怪话便在水师中流传开来,“玄武营,真不赖!
草蛇盘在王八盖!”
听听!
听听!
本来大人是用五行之中属水的北方神兽玄武,来作为水师的营号,可没想到被这群小子们看成了草蛇在乌龟的背上盘着?!
李守汉伸了伸懒腰,我容易吗我?!
把关于船只的设计理念和方案和船厂的几位师傅交流了几次,他们又拿出了图纸,我又重新操起老本行,来担任设计总监和技术总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