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三娘,灵动的眸子稍稍一转,便是喜上心头。
“母亲,正是这个理呐,这女子来路不明,就算是长得像三叔,可天底下肖像的人多了去了,况且还是来路不明的,就更有可能是居心叵测之徒了!”
“既是如此,我们何不上报官府,予以严惩!”
大郎尚未听完三娘的解释,忙愤恨着插嘴说道,一拍桌子就起身欲走。
“大哥,万万不可!”
三娘赶忙起身拦到,“妹妹认为,此事不宜过度张扬,一来,家丑不可外扬,二来,若叫官府知道反而易生是非,哥哥莫要忘了,这女子可正是由官府遣送回府的。”
大郎听到这猛地停住脚步!
对!
那女子不就正是由霁州知县给找着的吗?
听说还是审案时发现的,好端端地连案子都不审了,亲自送那女子出了霁州,最最可气的事,竟然还告知了岑州的县令,要不是当日县令早不早晚不晚的来道贺,哪还由得那女子进府,早就两棍子给打跑了。
“那……该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乡野村妇给占了便宜去不是?”
大郎没好气的道,一甩衣袍,翘着二郎腿斜斜坐下。
陈氏看着大郎的眼神瞬时冷了几分。
她这长子虽是自小骄纵惯了,可今日的言行举止也太过了些。
“女儿认为,此事好办!
细细盘问那些个贼子不就是了?”
三娘对着陈氏笑着道。
这下连陈氏都有些疑惑了,这话谁不知道,盘问必是少不了的,可又有何用?
“母亲,咱府里关起门来的事,还不是由着您说了算?”
三娘轻捏着丝帕,含笑着望着恍然大悟的陈氏。
瞬间,原本满布阴霾的屋子里又是笑语不断,甚是热闹喜气……
听着大房屋里一如往常的欢声笑语,躲在屋后边雕花红木窗角下的丫头甚是纳闷,怎么大夫人对三房娘子归家就无半点生气呢?二夫人不是说会有好戏看的吗?
不解归不解,不过这情报可还是新鲜热乎着,不能让那些个眼尖的小蹄子给抢了功。
丫头猫着腰,踮起绣花鞋脚,悄悄儿往不起眼的后门小道跑去。
说起来,将军府原本是前朝的长公主府,后来因着改朝换代,昔日里屋舍万家、亭台楼阁、风景似画的府邸便这样白白的空置下来,直至苏家第三子苏长风,投身战场,英勇杀敌,率领区区五万骑兵巧破西域数十万敌军,被当今皇上亲封护国大将军,并赐此将军府。
如此,商贾出生的苏家方才有幸长居于此。
所以,等这丫头紧赶慢赶地到尤氏院里头时,回家用完晚膳的二老爷,正陪尤氏品着茶汤。
“什么,大房今儿个甚是热闹?”
尤氏前一秒还粉面含羞的面上顿生不悦。
没有生气,没有哭闹,甚至连午后茶点都照样用了。
尤氏双眉紧蹙,看着眼前新得的上好雨前龙井,再无半点兴致品评。
按理说,这长房应该急得跳脚才是!
原来,二房尤氏虽然至今膝下仅有一子一女,比不得长房陈氏前前后后育有两子三女,可其实她才是将军府里头仅有的原配夫人,那帝都陈氏只是个续弦罢了。
细细说来,苏家大老爷在此之前是娶了一门媳妇的,还是在苏家仅仅以布料买卖为生那会,因着没有现如今的名望与金钱,所以娶的也不过是普通商家女子。
后来苏家发达了,这大老爷随长风将军进了趟京都,回来后便火速休了原配,迎娶了京都侍郎之女陈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