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抗日之血色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实际上,对于林定远个人来说,他非常珍惜在南京陆官的这些岁月,因为第十期的一千七百余名学员中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将在1937年底之前牺牲,这是黄埔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期,忻口大战、淞沪血战、南京血战,正逢毕业不久的第十期学员几乎全部补充一线作战部队,仅又报国之热血的青年军官缺乏实际战场经验,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根据历史上国民政府记载1937年7月全国登记有接受过军事院校教育之军官少尉到上校共计十二万七千三百余人,与日寇血战至1938年底,这些人仅存三千余人,**阵亡之军官就能够编成一个集团军。
可以说中**人是在兵员素质、武器火力皆不如敌寇的情况下,屡败屡战,亦以血肉为长城誓死阻敌,其中悲壮惨烈实为后人所能想象。
也就是说林定远的这些袍泽兄弟在毕业之后包括林定远自己,恐怕都难以再相聚了,所以林定远非常珍惜这份同袍情谊。
转眼间时光如梭,1933年底的中国并不太平,林定远知道历史上的1934年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是农历甲戌年,民国二十三年,日本的昭和九年,对于中国来说恶邻日本已经在逐步走向自我毁灭的开始。
中央陆军官校年底测评战略时政概述,很多人都选择了中德有关的文题,林定远也经过沉思决定写一篇《关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之战略方要概述》的命题,这个命题林定远也是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奋笔疾书。
哪怕给国民政府方面提个醒也是好的,如果国府真的能够按照自己的《关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之战略方要概述》中落实一、二,那么也能够挽救很多官兵的性命,让他们可以重整旗鼓投入到后续的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林定远之所以写这篇《关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之战略方要概述》,是因为在他看来国府之内,包括张治中、何应钦以及大批的德**事顾问,他们的意识是清醒的,他们拥有判断明晰国家战略的眼光,更能够审时度势。
林定远是从真实的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因为日本人的战略非常符合元灭宋的战略,所以必须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开辟两个战场,分散日本方面的军力,从沿海撤离工业搬迁到内地,不断组织大规模的会战,消耗日军的战略有生力量,让日军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以正面战场会战配合敌后游击战略,对日军进行大规模的袭扰,在敌后建立巩固的游击区和根据地,利用日军骄狂冒进的习惯性战术,集结优势精锐兵力,诱敌深入给予歼灭,敌后则采用冷枪冷炮的战术,积小胜为大胜。
在南京与淞沪之间构筑一道坚固的国防线,并且加大对装甲兵部队的投入,购入的基础上进口合金材质自行研发,加强空军的投入建设,购入新型驱逐机和歼击机,加强陆军师一级的火炮配系,完善战时体系的转换,贮备粮食和战略资源诸如橡胶、油料等等诸多建议,目的明确指出中日之间在1937年底之前,必有大规模全面战争爆发,一旦日军进攻山西,... -->>
实际上,对于林定远个人来说,他非常珍惜在南京陆官的这些岁月,因为第十期的一千七百余名学员中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将在1937年底之前牺牲,这是黄埔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期,忻口大战、淞沪血战、南京血战,正逢毕业不久的第十期学员几乎全部补充一线作战部队,仅又报国之热血的青年军官缺乏实际战场经验,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根据历史上国民政府记载1937年7月全国登记有接受过军事院校教育之军官少尉到上校共计十二万七千三百余人,与日寇血战至1938年底,这些人仅存三千余人,**阵亡之军官就能够编成一个集团军。
可以说中**人是在兵员素质、武器火力皆不如敌寇的情况下,屡败屡战,亦以血肉为长城誓死阻敌,其中悲壮惨烈实为后人所能想象。
也就是说林定远的这些袍泽兄弟在毕业之后包括林定远自己,恐怕都难以再相聚了,所以林定远非常珍惜这份同袍情谊。
转眼间时光如梭,1933年底的中国并不太平,林定远知道历史上的1934年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是农历甲戌年,民国二十三年,日本的昭和九年,对于中国来说恶邻日本已经在逐步走向自我毁灭的开始。
中央陆军官校年底测评战略时政概述,很多人都选择了中德有关的文题,林定远也经过沉思决定写一篇《关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之战略方要概述》的命题,这个命题林定远也是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奋笔疾书。
哪怕给国民政府方面提个醒也是好的,如果国府真的能够按照自己的《关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之战略方要概述》中落实一、二,那么也能够挽救很多官兵的性命,让他们可以重整旗鼓投入到后续的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林定远之所以写这篇《关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之战略方要概述》,是因为在他看来国府之内,包括张治中、何应钦以及大批的德**事顾问,他们的意识是清醒的,他们拥有判断明晰国家战略的眼光,更能够审时度势。
林定远是从真实的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因为日本人的战略非常符合元灭宋的战略,所以必须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开辟两个战场,分散日本方面的军力,从沿海撤离工业搬迁到内地,不断组织大规模的会战,消耗日军的战略有生力量,让日军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以正面战场会战配合敌后游击战略,对日军进行大规模的袭扰,在敌后建立巩固的游击区和根据地,利用日军骄狂冒进的习惯性战术,集结优势精锐兵力,诱敌深入给予歼灭,敌后则采用冷枪冷炮的战术,积小胜为大胜。
在南京与淞沪之间构筑一道坚固的国防线,并且加大对装甲兵部队的投入,购入的基础上进口合金材质自行研发,加强空军的投入建设,购入新型驱逐机和歼击机,加强陆军师一级的火炮配系,完善战时体系的转换,贮备粮食和战略资源诸如橡胶、油料等等诸多建议,目的明确指出中日之间在1937年底之前,必有大规模全面战争爆发,一旦日军进攻山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