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下一个产品是什么?(1) (2/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成为乔布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他坚信,自己是唯一一个有能力白手起家的人,能为电脑产业打造出下一代变革性的产品。他的追随者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史蒂夫的阴暗面我见识过很多次,”列文回忆道,他是5个背信者中最后一个加入史蒂夫阵营的,“我当然考虑过离开苹果跟着史蒂夫单干风险很大,但我担心如果不去NeXT,我可能会一直懊恼:‘早知道应该入伙的。’”另一位1986年加入NeXT的员工说:“如果你不相信史蒂夫能推出一鸣惊人的产品,你就是白痴。每个人都相信。”
然而,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在NeXT,史蒂夫任凭自己的阴暗面发展到了极致。史蒂夫的确对产品有着独到的想法,也的确是公司和产业的最佳代言人,但他还没有准备好担起CEO的重任。从很多方面来看,他甚至还没长大成人。
从苹果逃出来的那一刻,史蒂夫坚信自己摆脱了层层压迫,重获渴望已久的自由,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依然束缚重重:声名在外,对于无伤大雅的小细节有着令人发指的完美主义倾向,管理上轻浮专横,不善于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心中有着想要报复的强烈渴望,对于自身的弱点却茫然无知。从很多方面来看,他还是个不成熟的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起起落落。
史蒂夫太关注自我,没有意识到苹果的成功有赖于对时机的把握以及他人的贡献,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苹果很多问题的始作俑者,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从以往的商业经历中吸取足够的教训。史蒂夫只在公司刚成立时,迈克尔·斯科特来之前,担任了几个月有名无实的CEO,对公司领导的必备素质知之甚少。他很早就明白一位成功的CEO必须理清不同项目和想法的轻重缓急,但他花了很多年才真正学会如何高效地进行排序,如何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永远是最好的。他也不知道如何让一家新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且,他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任何一个弱点。
一天下午,团队在室外开会,突然起风了。“门被风吹得砰砰响,合上又被吹开。”巴恩斯回忆道,她是NeXT的CFO,“如此反反复复,史蒂夫快要疯了。我能看出来他就要冲我们发飙了,想让我们中的一个去解决问题。但这是他家,他家的设施不归我管,我对他说,‘兄弟,这是你家,你得去解决那扇门的问题,别来找我。’”在巴恩斯看来,在苹果的那些年,史蒂夫只想着把自己的伟大设想变成现实,从来没有关注过其他员工做的成千上万件小事。现在他必须学会这一点。“你是CEO和公司创始人,”巴恩斯回忆起那天下午的情形时说道,“每一件事你都得管。”
1975年,史蒂夫和沃兹一手开创了个人电脑产业。到了1986年,情况已截然不同,电脑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对于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来说,想设计出真正独一无二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过去的10年里,电脑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摩尔定律的预测一致。1985年,诸如英特尔和NEC之类的半导体生产商已经能够将100万个晶体管放到一块存储芯片上。(当然,这个数字跟今天的高容量芯片比根本算不上什么,高容量芯片可以容纳128万亿个不同的元件。)其他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硬盘驱动器的价格终于降到了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水平:花700美元就能买到容量为10MB的硬盘,当时10MB的容量足以储存所有关键软件和应用。(如今,700美元可以买到容量为10TB的硬盘,也就是当时容量的10万倍左右,10TB的容量能存储1000多部高清电影。)
在技术的驱动下,微机的性能突飞猛进,而且价格适中。史蒂夫知道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他给新机器的定位是介于个人电脑和工程工作站之间。
bsp;他坚信,自己是唯一一个有能力白手起家的人,能为电脑产业打造出下一代变革性的产品。他的追随者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史蒂夫的阴暗面我见识过很多次,”列文回忆道,他是5个背信者中最后一个加入史蒂夫阵营的,“我当然考虑过离开苹果跟着史蒂夫单干风险很大,但我担心如果不去NeXT,我可能会一直懊恼:‘早知道应该入伙的。’”另一位1986年加入NeXT的员工说:“如果你不相信史蒂夫能推出一鸣惊人的产品,你就是白痴。每个人都相信。”
然而,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在NeXT,史蒂夫任凭自己的阴暗面发展到了极致。史蒂夫的确对产品有着独到的想法,也的确是公司和产业的最佳代言人,但他还没有准备好担起CEO的重任。从很多方面来看,他甚至还没长大成人。
从苹果逃出来的那一刻,史蒂夫坚信自己摆脱了层层压迫,重获渴望已久的自由,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依然束缚重重:声名在外,对于无伤大雅的小细节有着令人发指的完美主义倾向,管理上轻浮专横,不善于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心中有着想要报复的强烈渴望,对于自身的弱点却茫然无知。从很多方面来看,他还是个不成熟的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起起落落。
史蒂夫太关注自我,没有意识到苹果的成功有赖于对时机的把握以及他人的贡献,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苹果很多问题的始作俑者,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从以往的商业经历中吸取足够的教训。史蒂夫只在公司刚成立时,迈克尔·斯科特来之前,担任了几个月有名无实的CEO,对公司领导的必备素质知之甚少。他很早就明白一位成功的CEO必须理清不同项目和想法的轻重缓急,但他花了很多年才真正学会如何高效地进行排序,如何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永远是最好的。他也不知道如何让一家新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且,他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任何一个弱点。
一天下午,团队在室外开会,突然起风了。“门被风吹得砰砰响,合上又被吹开。”巴恩斯回忆道,她是NeXT的CFO,“如此反反复复,史蒂夫快要疯了。我能看出来他就要冲我们发飙了,想让我们中的一个去解决问题。但这是他家,他家的设施不归我管,我对他说,‘兄弟,这是你家,你得去解决那扇门的问题,别来找我。’”在巴恩斯看来,在苹果的那些年,史蒂夫只想着把自己的伟大设想变成现实,从来没有关注过其他员工做的成千上万件小事。现在他必须学会这一点。“你是CEO和公司创始人,”巴恩斯回忆起那天下午的情形时说道,“每一件事你都得管。”
1975年,史蒂夫和沃兹一手开创了个人电脑产业。到了1986年,情况已截然不同,电脑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对于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来说,想设计出真正独一无二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过去的10年里,电脑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摩尔定律的预测一致。1985年,诸如英特尔和NEC之类的半导体生产商已经能够将100万个晶体管放到一块存储芯片上。(当然,这个数字跟今天的高容量芯片比根本算不上什么,高容量芯片可以容纳128万亿个不同的元件。)其他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硬盘驱动器的价格终于降到了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水平:花700美元就能买到容量为10MB的硬盘,当时10MB的容量足以储存所有关键软件和应用。(如今,700美元可以买到容量为10TB的硬盘,也就是当时容量的10万倍左右,10TB的容量能存储1000多部高清电影。)
在技术的驱动下,微机的性能突飞猛进,而且价格适中。史蒂夫知道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他给新机器的定位是介于个人电脑和工程工作站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