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贾环重生复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贾训没有直接去找徐家少爷,因为他不知道人家是不是从京城回来了,所以特意去寻了人探问,好在这会儿毕竟已经是到了四月下旬了,就是殿试都已经结束,京城的那些什么文会自然也是早早就已经完结,人家徐家少爷一个秀才自是没有在京城和新进的翰林进士之流抢风头的可能,已然回到了县城,别说是他,就是西山书院中其他人也一并都回来了,贾训过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回家暂歇,回书院读书之间的空挡。
“你这书单倒是齐全,若是凑满了,再加上些有名的文人游记,史书之流,想来考到举人都不用在多置办了。“
徐家那少爷和贾训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他是看着贾训起来的人了,看到如今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少年,却依然还是忍不住感慨这时移世易的变换之快,当年身上衣裳到处是补丁,脸色带着几分菜色,瘦弱的像是个八九岁的小童一般的孩子,到了如今居然也是一身干净整齐八九成新的长衣,满脸带着书卷气,一言一行,还有那渴求读书,却又不卑不亢,大气的不像是寻常偏僻的渔村出来的孩子。这之间的转换真的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这些书,我这里大半都有,你要抄拿去抄就是,又不是什么古籍珍本,至于没有的,我们书院倒是都能找到,只是你过去未必能成,毕竟那些都是书院的书,外人一般不给借,这样吧,这些我也是需要的,不如我先去抄了来,到时候再借给你就是。“
帮忙帮到这个程度,真的是让贾训惊喜的不行,按说他们关系虽然不错,却也没有近到这个程度,这徐家少爷这样出力,贾训心下多少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想想自己家也不是有什么能让人谋求的,好歹放心了些。
他这里放心了,那边徐家少爷倒是又说话了:
“我也听说了,如今你们家中几个兄弟都在上学,家业也起来了,这是好事儿,读书明理,科举晋身,这样努力上一二代人,你们家也就是耕读传家的人家,未必会比我家差。“
他这话说的绝对是实话,也是他本人心胸确实宽厚,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徐家在县城绝对是不小的人家,也是有根基的人家,可追根溯源,却也只是三四代人前才发达起来的,据说原本只是寻常小商户,后来在战乱年间,祖上有一个祖宗救了一个前朝官宦人家的女眷,并娶了进门,由着这个当家媳妇扭转了门风,供着家中的孩子读书上进,所以在开国之后,前几次科举中,运气大好的一下子出了一个进士,并且做了十来年的官,最后致仕的时候已经是四品,这才是他们家在县城地位如此巩固的缘由之一。
后来的几代人或许是立国时间长了,这文风重新起来之后,科举越发艰难的缘故,连着两代也都只是出了几个举人,可毕竟上头有这么一个官员罩着,好歹也混了些官职,或是七品,或是六品,官职不高却总是维持着官宦人家的身份,这才整个县城都算的上是首屈一指的,毕竟这里可不是江南,是整个国家中文风相对比较弱的边疆之地。若不是这里好歹属于京畿道,或许十里八乡都未必找得出几个官宦出身的人家来。
徐家少爷对着这贾训好,有泰半也是看到了他们家和自己家当年发家时候有些类似的意思,从寻常人家一步步往耕读传家靠近,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多少的心血,也只有他们这样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一般寻常小户,能有机会发家,大半都是置办了铺子,当了商户,即使不能科考,可毕竟家业容易起来,像是贾家这样,只是置办田地,却送所有的男丁读书的实在是不多,算的上是有远见。这样的情况下,徐家少爷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家乡能多几个这样的读书人家,不说别的,好歹能将这县里的文风撑起来,只要这样的人家在多几个,说不得过上些年,这省府科考的时候,自己这个县就有可能成为科考大县了。
别以为这样的科考大县的名头没用,在江南之地或许因为差不多看不出什么,可是他们这样的官宦人家其实心里很清楚,在偏远的地方,若是能出一个科考大县,那么整个省府都有可能将教育资源往这个地方倾斜,不为别的,只为了能以后多出几个进士,将整个省的朝中势力多扩张几分,若是有幸,有一日出上一个阁老尚书什么的,或许整个省都有可能收益。这属于政治部局,一般人是难以体会的。
贾训没有什么可以体会的,即使他也曾是世家大族,官宦世家中的一员,可毕竟他接触不到这些,也没有人教导这些,可是这不能阻碍他感受到这徐家少爷的善意和对他们家读书的鼓... -->>
贾训没有直接去找徐家少爷,因为他不知道人家是不是从京城回来了,所以特意去寻了人探问,好在这会儿毕竟已经是到了四月下旬了,就是殿试都已经结束,京城的那些什么文会自然也是早早就已经完结,人家徐家少爷一个秀才自是没有在京城和新进的翰林进士之流抢风头的可能,已然回到了县城,别说是他,就是西山书院中其他人也一并都回来了,贾训过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回家暂歇,回书院读书之间的空挡。
“你这书单倒是齐全,若是凑满了,再加上些有名的文人游记,史书之流,想来考到举人都不用在多置办了。“
徐家那少爷和贾训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他是看着贾训起来的人了,看到如今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少年,却依然还是忍不住感慨这时移世易的变换之快,当年身上衣裳到处是补丁,脸色带着几分菜色,瘦弱的像是个八九岁的小童一般的孩子,到了如今居然也是一身干净整齐八九成新的长衣,满脸带着书卷气,一言一行,还有那渴求读书,却又不卑不亢,大气的不像是寻常偏僻的渔村出来的孩子。这之间的转换真的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这些书,我这里大半都有,你要抄拿去抄就是,又不是什么古籍珍本,至于没有的,我们书院倒是都能找到,只是你过去未必能成,毕竟那些都是书院的书,外人一般不给借,这样吧,这些我也是需要的,不如我先去抄了来,到时候再借给你就是。“
帮忙帮到这个程度,真的是让贾训惊喜的不行,按说他们关系虽然不错,却也没有近到这个程度,这徐家少爷这样出力,贾训心下多少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想想自己家也不是有什么能让人谋求的,好歹放心了些。
他这里放心了,那边徐家少爷倒是又说话了:
“我也听说了,如今你们家中几个兄弟都在上学,家业也起来了,这是好事儿,读书明理,科举晋身,这样努力上一二代人,你们家也就是耕读传家的人家,未必会比我家差。“
他这话说的绝对是实话,也是他本人心胸确实宽厚,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徐家在县城绝对是不小的人家,也是有根基的人家,可追根溯源,却也只是三四代人前才发达起来的,据说原本只是寻常小商户,后来在战乱年间,祖上有一个祖宗救了一个前朝官宦人家的女眷,并娶了进门,由着这个当家媳妇扭转了门风,供着家中的孩子读书上进,所以在开国之后,前几次科举中,运气大好的一下子出了一个进士,并且做了十来年的官,最后致仕的时候已经是四品,这才是他们家在县城地位如此巩固的缘由之一。
后来的几代人或许是立国时间长了,这文风重新起来之后,科举越发艰难的缘故,连着两代也都只是出了几个举人,可毕竟上头有这么一个官员罩着,好歹也混了些官职,或是七品,或是六品,官职不高却总是维持着官宦人家的身份,这才整个县城都算的上是首屈一指的,毕竟这里可不是江南,是整个国家中文风相对比较弱的边疆之地。若不是这里好歹属于京畿道,或许十里八乡都未必找得出几个官宦出身的人家来。
徐家少爷对着这贾训好,有泰半也是看到了他们家和自己家当年发家时候有些类似的意思,从寻常人家一步步往耕读传家靠近,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多少的心血,也只有他们这样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一般寻常小户,能有机会发家,大半都是置办了铺子,当了商户,即使不能科考,可毕竟家业容易起来,像是贾家这样,只是置办田地,却送所有的男丁读书的实在是不多,算的上是有远见。这样的情况下,徐家少爷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家乡能多几个这样的读书人家,不说别的,好歹能将这县里的文风撑起来,只要这样的人家在多几个,说不得过上些年,这省府科考的时候,自己这个县就有可能成为科考大县了。
别以为这样的科考大县的名头没用,在江南之地或许因为差不多看不出什么,可是他们这样的官宦人家其实心里很清楚,在偏远的地方,若是能出一个科考大县,那么整个省府都有可能将教育资源往这个地方倾斜,不为别的,只为了能以后多出几个进士,将整个省的朝中势力多扩张几分,若是有幸,有一日出上一个阁老尚书什么的,或许整个省都有可能收益。这属于政治部局,一般人是难以体会的。
贾训没有什么可以体会的,即使他也曾是世家大族,官宦世家中的一员,可毕竟他接触不到这些,也没有人教导这些,可是这不能阻碍他感受到这徐家少爷的善意和对他们家读书的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