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崇祯十七年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东南之地,唐、鲁并立,使得天有二日,国有二主,然而隆武登基在前,鲁王监国于后,按法理,鲁王理应退位归藩,使南明至少在名义上实现统一,但无奈隆武帝血统太过疏远,而朱以海黄袍加身,想要退下也不情愿,何况拥立他的大臣,也不愿放弃“定策”之功,担心入隆武朝后不受重用,随使得唐、鲁逐渐对立。
中华自古以来,绝不允许国有二主的局面,浙东鲁王政权中,大臣们随即分为两派。
大学士朱大典、督师钱肃乐、大将方国安等人为一派,他们都认为,“大敌当前,若同姓先争,岂能成中兴之业?且圣子神孙,总为祖宗疆土,今隆武既正大统,自难改易,若我监国,犹可降心以相从。”
他们认为,就眼下形式来看,隆武帝已经登基,自然不可能退位,而隆武朝廷已经得到了南方绝大多数的南明势力的承认,而鲁监国只凭浙东一隅与之相抗,乃极为不智之举,所以他们赞成闽浙联合,接受隆武朝廷的正统地位,劝鲁王接受皇太侄之称,去监国之位,以免浙东独树一帜,孤立无援。
可是,国舅张国俊,大将王之仁等人的另一派却坚决反对,俱认为,“主上原无利天下之意,唐藩亦无坐登大宝之理。”
他们主张“先复金陵者为王”,甚至还有人说出“凭江数十万众,何难回戈相向”的话语,不惜动武争夺帝位。
唐、鲁之争,使闽浙对立,但因此而引起的后果,亦使得原本实力就不强劲的鲁王政权,内部也发生了分裂。
唐、鲁两个政权,都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但此时却因为争夺正统之位,严重削弱了抗击清军的实力。
九月中旬,鲁王朱以海见朝臣分裂,其中不少人主张尊奉隆武帝,心中十分不快,随宣布退归藩位,返回台州。
九月底,主张承认隆武朝廷为正统的大臣,开读了诏书,但在国舅张国俊、督师熊汝霖等人的反对下,最终拒绝了接受隆武政权的诏书,重新迎回朱以海。
不久后,唐鲁纷争中,隆武朝的都御史陆清源被鲁王部将所杀后,隆武帝也将鲁监国的使者陈谦斩杀,使得福建与浙东的关系彻底恶化。
唐、鲁争立,使得南明的两个重要政权,走向对立,唐、鲁之争从此愈演愈烈。
鲁王和忠于他的大臣都很明白,仅凭浙东之地,无法与隆武争位,为了尽早确定名分,随决议大起浙东之兵,先克杭州,再复金陵,先拜孝陵,建立远超隆武朝廷的威望,以复南都的功绩,来登基称帝。
十月上旬,鲁监国与绍兴城外,登坛拜天,晋封方国安为越国公,王之仁为兴国公,并拜方国安为大将军,节制诸军。
不久后,鲁监国朱以海又亲自到钱塘江边,犒赏大军,每明士卒赏银二钱,“责限过江,进取杭城。”
十月中旬,方国安、马士英、王之仁,尽起浙东兵马,... -->>
东南之地,唐、鲁并立,使得天有二日,国有二主,然而隆武登基在前,鲁王监国于后,按法理,鲁王理应退位归藩,使南明至少在名义上实现统一,但无奈隆武帝血统太过疏远,而朱以海黄袍加身,想要退下也不情愿,何况拥立他的大臣,也不愿放弃“定策”之功,担心入隆武朝后不受重用,随使得唐、鲁逐渐对立。
中华自古以来,绝不允许国有二主的局面,浙东鲁王政权中,大臣们随即分为两派。
大学士朱大典、督师钱肃乐、大将方国安等人为一派,他们都认为,“大敌当前,若同姓先争,岂能成中兴之业?且圣子神孙,总为祖宗疆土,今隆武既正大统,自难改易,若我监国,犹可降心以相从。”
他们认为,就眼下形式来看,隆武帝已经登基,自然不可能退位,而隆武朝廷已经得到了南方绝大多数的南明势力的承认,而鲁监国只凭浙东一隅与之相抗,乃极为不智之举,所以他们赞成闽浙联合,接受隆武朝廷的正统地位,劝鲁王接受皇太侄之称,去监国之位,以免浙东独树一帜,孤立无援。
可是,国舅张国俊,大将王之仁等人的另一派却坚决反对,俱认为,“主上原无利天下之意,唐藩亦无坐登大宝之理。”
他们主张“先复金陵者为王”,甚至还有人说出“凭江数十万众,何难回戈相向”的话语,不惜动武争夺帝位。
唐、鲁之争,使闽浙对立,但因此而引起的后果,亦使得原本实力就不强劲的鲁王政权,内部也发生了分裂。
唐、鲁两个政权,都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但此时却因为争夺正统之位,严重削弱了抗击清军的实力。
九月中旬,鲁王朱以海见朝臣分裂,其中不少人主张尊奉隆武帝,心中十分不快,随宣布退归藩位,返回台州。
九月底,主张承认隆武朝廷为正统的大臣,开读了诏书,但在国舅张国俊、督师熊汝霖等人的反对下,最终拒绝了接受隆武政权的诏书,重新迎回朱以海。
不久后,唐鲁纷争中,隆武朝的都御史陆清源被鲁王部将所杀后,隆武帝也将鲁监国的使者陈谦斩杀,使得福建与浙东的关系彻底恶化。
唐、鲁争立,使得南明的两个重要政权,走向对立,唐、鲁之争从此愈演愈烈。
鲁王和忠于他的大臣都很明白,仅凭浙东之地,无法与隆武争位,为了尽早确定名分,随决议大起浙东之兵,先克杭州,再复金陵,先拜孝陵,建立远超隆武朝廷的威望,以复南都的功绩,来登基称帝。
十月上旬,鲁监国与绍兴城外,登坛拜天,晋封方国安为越国公,王之仁为兴国公,并拜方国安为大将军,节制诸军。
不久后,鲁监国朱以海又亲自到钱塘江边,犒赏大军,每明士卒赏银二钱,“责限过江,进取杭城。”
十月中旬,方国安、马士英、王之仁,尽起浙东兵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