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象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百六十九章象棋知识普及——谢侠逊
1887年10月1日,谢侠逊出生于浙江温州平阳县凤巢乡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谢公出。后迁居平阳县居住。谢侠逊14岁时,迁居上海。谢侠逊驰骋棋坛近一个世纪,力挫国内外许多名家高手,被人尊为“棋王”。他的一生,是象棋活动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象棋史上一个重要侧面。
谢侠逊,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爱国象棋家,也是中国国际象棋的先驱,人称“百岁棋王”。名宣,小名卿源,原字弈算,以示个人爱好,后改字侠逊,号烂柯山樵。浙江省平阳县人。出生于腾蛟凤巢,定居于平阳县城。自小承庭训,13岁曾读私塾,因家境贫寒而退学。1908年报考小学师资,任白沙小学教员,翌年任教湖门小学。后经戚友帮助,考入温州师范学校,未三月,历父病故辍学,后任教于龙湖小学,担任教育会书记。
6岁从父学棋,10岁开始读象棋古谱《韬略玄机》,棋艺享誉乡里,人称“棋中神童”。13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后与林奕仙互相切磋。青年时代曾把道光以来的国耻排成残局,以倾吐爱国之心。1912年为上海《时事新报》象棋栏撰稿。1915年,经黄群介绍,任上海《时事新报》馆办事员,后受聘为《时事新报》、《神州新报》、《新闻报》、《大公报》象棋专栏编辑。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获中国象棋个人冠军;1926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1928年首创介绍象棋比赛实况、可供观众欣赏的挂式大棋盘,此创造后被推广向全球。他触类旁通,初学国际象棋即连获胜局,上海“万国象棋会”董事英人杰克逊(J.A.Jackson)不胜钦佩,破例邀请入会,成为“万国象棋爱好”中第一个中国会员。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斩关夺隘,势如破竹,连连夺冠。1934年访问新加坡,与英国军人国际象棋冠军亨特表演赛获胜,轰动一时。1935年在广州以18胜1和1负的成绩获得中、英、美、德、奥五国“银龙杯”国际象棋大赛冠军。
芦沟桥事变发生一个月以后,上海发生“八·一三”事变,日寇大举侵华。谢侠逊虽年已半百,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决心为抗日救亡尽一份力量。他将妻儿送回平阳老家,只身来到南京请缨救国。无奈国民党当局对此置之不理,谢侠逊报国无门,心急如焚。后逢国民党政府准备派五位巡回大使出国募捐,其中赴欧美四人已定,惟去南洋的苦无适当人选。谢侠逊找到邵力子,毛遂自荐。邵力子为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为之保荐,并题词相赠:“胜者所用败者之棋,明乎此义,复兴中国何难哉!”张治中也赠题词一帧:“虽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战到底,必得胜利而后已。”冯玉祥手书“象棋国手”以勉。
谢侠逊从菲律宾到印尼,又从印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取道缅甸回国,从1937年11月至1939年,历时两年。谢侠逊以弈棋形式在侨胞中宣传抗日救国,为慰劳抗日伤兵、救济难民募捐,计得捐款5000多万元,及许多金银行珠宝首饰。先后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3300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国家特使只身两度赴南洋诸国以弈棋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动员侨胞为祖国募捐,支援抗日,为祖国神圣的民族解放大业作出贡献,被誉为“古今以来以象棋报国之一人者”。
一天,谢侠逊来到风景非常秀丽的一座山中,不知不觉中,迷了路。他绕过一座山岗,看见山谷中有一座寺院。他就想在寺院里歇歇脚,问个讯。
谢侠逊踏进山门就见两个小和尚正在石凳上下象棋,便走上前去。这时候,左边的小和尚说:“和了。”右边的小和尚接着也说:“和了!”两个小和尚站起身来走进了里屋。
谢侠逊走过去一看,一盘残局还留在石凳上。他看了很久怎么也看不清这是一盘和棋,心想这两位小师父的棋艺却在我之上,这小小山林亦是藏龙伏虎之地。这时候,刚在下棋的两个小和尚从里屋出来,见了谢侠逊就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施主有何见教?”谢侠逊这时变得谦逊起来,连忙躬身回礼,答道:“在下迷了路,因此前来问路,到平阳怎么走?请小师父指点迷径。”
谢侠逊回到平阳己经天黑了,就在悦来客栈安顿下来。简单地吃了些店小二送来的饭菜,用热水洗了脚就熄灯脱衣服睡下了。不知乍的?一闭眼睛那盘残局总浮现在眼前,怎么也睡不着。谢侠逊干脆起床点了灯,穿好衣服,拿出了象棋,摆出了那盘残局研究起来。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整整一夜,还未能弄清楚这盘残局的精妙之处。谢侠逊这才醒悟父亲说过的“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含义。
谢侠逊重返山林,找到了寺院,欲拜小和尚为师。小和尚不敢答应,领他去见方丈。谢侠逊跪见方丈,方丈问:“你是平阳棋王谢逊,跪在这里干什么?起来!”谢侠逊说:“请师傅原谅我的狂妄,我是来拜师的,师傅不收我为徒,我就长跪不起!”方丈见他真心学棋就答应了。
后来谢侠逊的棋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师傅让他出山,四方云游与各地的高手对弈,取长补短,棋艺更加出神入化。30岁在上海举行的象棋大赛上夺冠,被誉为“棋王”。
1935年,他应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象棋会的邀请,访问南洋,以棋会友,交流棋艺,历经新加坡、怡保、太平、槟城、雅加达、万隆、三宝垄、泗水、芝巴德十大城市,用了一年零四个月,辗转鏖战,战果辉煌,在总计241局中,胜175局、负13局、和53局。在新加坡,为了民族的荣誉和侨胞的厚望,他不计个人得失。毅然接受英国驻马来亚空军司令、全马1933年国际象棋冠军亨特(Hunt)的挑战,在对弈中占据优势之后,坚决拒绝亨特两次派人,以偿付重金及坐英国飞机免费旅游... -->>
第六百六十九章象棋知识普及——谢侠逊
1887年10月1日,谢侠逊出生于浙江温州平阳县凤巢乡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谢公出。后迁居平阳县居住。谢侠逊14岁时,迁居上海。谢侠逊驰骋棋坛近一个世纪,力挫国内外许多名家高手,被人尊为“棋王”。他的一生,是象棋活动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象棋史上一个重要侧面。
谢侠逊,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爱国象棋家,也是中国国际象棋的先驱,人称“百岁棋王”。名宣,小名卿源,原字弈算,以示个人爱好,后改字侠逊,号烂柯山樵。浙江省平阳县人。出生于腾蛟凤巢,定居于平阳县城。自小承庭训,13岁曾读私塾,因家境贫寒而退学。1908年报考小学师资,任白沙小学教员,翌年任教湖门小学。后经戚友帮助,考入温州师范学校,未三月,历父病故辍学,后任教于龙湖小学,担任教育会书记。
6岁从父学棋,10岁开始读象棋古谱《韬略玄机》,棋艺享誉乡里,人称“棋中神童”。13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后与林奕仙互相切磋。青年时代曾把道光以来的国耻排成残局,以倾吐爱国之心。1912年为上海《时事新报》象棋栏撰稿。1915年,经黄群介绍,任上海《时事新报》馆办事员,后受聘为《时事新报》、《神州新报》、《新闻报》、《大公报》象棋专栏编辑。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获中国象棋个人冠军;1926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1928年首创介绍象棋比赛实况、可供观众欣赏的挂式大棋盘,此创造后被推广向全球。他触类旁通,初学国际象棋即连获胜局,上海“万国象棋会”董事英人杰克逊(J.A.Jackson)不胜钦佩,破例邀请入会,成为“万国象棋爱好”中第一个中国会员。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斩关夺隘,势如破竹,连连夺冠。1934年访问新加坡,与英国军人国际象棋冠军亨特表演赛获胜,轰动一时。1935年在广州以18胜1和1负的成绩获得中、英、美、德、奥五国“银龙杯”国际象棋大赛冠军。
芦沟桥事变发生一个月以后,上海发生“八·一三”事变,日寇大举侵华。谢侠逊虽年已半百,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决心为抗日救亡尽一份力量。他将妻儿送回平阳老家,只身来到南京请缨救国。无奈国民党当局对此置之不理,谢侠逊报国无门,心急如焚。后逢国民党政府准备派五位巡回大使出国募捐,其中赴欧美四人已定,惟去南洋的苦无适当人选。谢侠逊找到邵力子,毛遂自荐。邵力子为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为之保荐,并题词相赠:“胜者所用败者之棋,明乎此义,复兴中国何难哉!”张治中也赠题词一帧:“虽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战到底,必得胜利而后已。”冯玉祥手书“象棋国手”以勉。
谢侠逊从菲律宾到印尼,又从印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取道缅甸回国,从1937年11月至1939年,历时两年。谢侠逊以弈棋形式在侨胞中宣传抗日救国,为慰劳抗日伤兵、救济难民募捐,计得捐款5000多万元,及许多金银行珠宝首饰。先后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3300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国家特使只身两度赴南洋诸国以弈棋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动员侨胞为祖国募捐,支援抗日,为祖国神圣的民族解放大业作出贡献,被誉为“古今以来以象棋报国之一人者”。
一天,谢侠逊来到风景非常秀丽的一座山中,不知不觉中,迷了路。他绕过一座山岗,看见山谷中有一座寺院。他就想在寺院里歇歇脚,问个讯。
谢侠逊踏进山门就见两个小和尚正在石凳上下象棋,便走上前去。这时候,左边的小和尚说:“和了。”右边的小和尚接着也说:“和了!”两个小和尚站起身来走进了里屋。
谢侠逊走过去一看,一盘残局还留在石凳上。他看了很久怎么也看不清这是一盘和棋,心想这两位小师父的棋艺却在我之上,这小小山林亦是藏龙伏虎之地。这时候,刚在下棋的两个小和尚从里屋出来,见了谢侠逊就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施主有何见教?”谢侠逊这时变得谦逊起来,连忙躬身回礼,答道:“在下迷了路,因此前来问路,到平阳怎么走?请小师父指点迷径。”
谢侠逊回到平阳己经天黑了,就在悦来客栈安顿下来。简单地吃了些店小二送来的饭菜,用热水洗了脚就熄灯脱衣服睡下了。不知乍的?一闭眼睛那盘残局总浮现在眼前,怎么也睡不着。谢侠逊干脆起床点了灯,穿好衣服,拿出了象棋,摆出了那盘残局研究起来。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整整一夜,还未能弄清楚这盘残局的精妙之处。谢侠逊这才醒悟父亲说过的“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含义。
谢侠逊重返山林,找到了寺院,欲拜小和尚为师。小和尚不敢答应,领他去见方丈。谢侠逊跪见方丈,方丈问:“你是平阳棋王谢逊,跪在这里干什么?起来!”谢侠逊说:“请师傅原谅我的狂妄,我是来拜师的,师傅不收我为徒,我就长跪不起!”方丈见他真心学棋就答应了。
后来谢侠逊的棋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师傅让他出山,四方云游与各地的高手对弈,取长补短,棋艺更加出神入化。30岁在上海举行的象棋大赛上夺冠,被誉为“棋王”。
1935年,他应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象棋会的邀请,访问南洋,以棋会友,交流棋艺,历经新加坡、怡保、太平、槟城、雅加达、万隆、三宝垄、泗水、芝巴德十大城市,用了一年零四个月,辗转鏖战,战果辉煌,在总计241局中,胜175局、负13局、和53局。在新加坡,为了民族的荣誉和侨胞的厚望,他不计个人得失。毅然接受英国驻马来亚空军司令、全马1933年国际象棋冠军亨特(Hunt)的挑战,在对弈中占据优势之后,坚决拒绝亨特两次派人,以偿付重金及坐英国飞机免费旅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