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非典型民国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媛们。
“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每个女人都应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不管穿不穿,但总该是有的’……”
“那就去买呀!”白素素不解道,“不过晚晚姐姐你居然连一件旗袍都没有,真是太奇怪了。”
“但是好像没有看见……”
“先去挑布料吧……”白素素有些不确定道,“一般好像是……自己挑好布料然后找裁缝做的吧?”
“……”向·什么都不懂·晚晚,“原……原来这样吗?”
经验主义害死人!向晚晚哪里接触过这种买衣服的方式?哪件不是在成衣店试了然后再买下来的?谁曾想现在还是裁缝店当道的时代?
………………
“你们今天出门逛街……就买了这些玩意?”白奕秋摇摇头,这样一想,还真是好养。
“这你就不懂了,”向晚晚伸出手指摇了摇,“逛街的奥义不在于‘买’,而在于‘逛’!”
“……我的确不懂。”白奕秋不以为意道,“搞不明白你们女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逛街,要买些什么,不是都有跑弄堂的么?他们那里什么都有。”
旧沪上一条弄堂里有二三十号门牌,每个门牌里住着近十家住户,一条弄堂就有近千人,需要的日常用品量相当可观。于是就出现一批专门为弄堂居民服务的小贩,他们专在弄堂里叫卖日用品或食品,这些人统称“跑弄堂”。
“你还是不懂,她们追求的是时尚,是潮流,是时时刻刻都和那些画报上的明星和女郎保持一致。不过我和她们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时尚,我这勉强算是……复古?”
“……”
“哎呀总之你们是不会明白的!”
白奕秋自觉自己是能够明白的向晚晚的意思的。
就比如说这耳环。耳环的式样在古代时,本来就是越长越美,而环上缀的东西又多,走起路来珠玉琳琅,叮咚有声。后来大家觉得这种很长的耳环一点都不方便,就逐渐改短,到后来成为了圈式的。然而到了近些年,女人们又觉得短短的耳环一点都不好看,便又将它们一点点地加长。于是现在的沪上人又盛行长长的的耳环,环上又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她们以为的美观潮流,其实这不就是复古?
……
当然,其实白奕秋还是不明白,但是他无师自通地想明白了“时尚就是循环”的这个伟大命题,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没错?
………………
白奕秋的确是十分有效率地解决了向晚晚的身份问题,然后向晚晚立刻以光速跑到了最近的邮局去取款,然后拿回来……
一堆邮票。
事后向晚晚回忆起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一开始她其实是没有想要买三块钱的邮票的。
当时在邮局里值班的是个女员工。午后特别清闲,然后她就在那里织毛衣,极其认真地在数针数。向晚晚顿时肃然起敬。要知道,数针数,这可是区分一个人在织毛衣上是高手还是初入门新手的关键一步。因为织围巾是不需要数针数的,而织毛衣、帽子、手套之类的,那么数针数就是一个门槛。向晚晚在打毛线方面只是堪堪入了个门,卡在织围巾的门槛上,没能再进一步。在这个数针数的时候,那是不能够打扰的,否则前功尽弃,就要重新数过。
终于等到她数玩之后,向晚晚开口道:“我来取钱。”
那名女员工一看到汇款人那里报社的印章,便特别亲切地对向晚晚喊道:“哟!原来是一位大作家!”
没等向晚晚谦虚地推脱一番说些“哪有哪有,我可算不上什么大作家”之类的话,邮政的女员工便刷刷刷撕下来几大张的邮票,然后拿出一叠信封,右手手指一抠,信封的边缘立马张张分明地翘了起来,然后飞速地一数,从中间截断,以上的一叠和那之前撕下来的邮票一起,被推到了向晚晚的面前。
“数一数,看是不是正好三块钱。”
“……”向晚晚,“不是,我不是来买这些东西的,我是来……”
“当然当然,大作家你是来取稿费的嘛!这个我当然知道。”柜台后面的女职员迅速打断她,“既然是大作家,以后当然得要继续往报社投稿对不对?投稿就得寄信对不对?寄信就得好信封和邮票对不对?反正是要买的,现在就买岂不是省时省力多了?对不对,大作家?”
好像是那么回事……
向晚晚听的那一口一个的“大作家”听得飘飘然,如梦似幻地捧着那一堆的邮票和稿纸回了家。
………………
逛了一天的中央商业街……居然都没有去一次邮局花的钱多!
媛们。
“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每个女人都应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不管穿不穿,但总该是有的’……”
“那就去买呀!”白素素不解道,“不过晚晚姐姐你居然连一件旗袍都没有,真是太奇怪了。”
“但是好像没有看见……”
“先去挑布料吧……”白素素有些不确定道,“一般好像是……自己挑好布料然后找裁缝做的吧?”
“……”向·什么都不懂·晚晚,“原……原来这样吗?”
经验主义害死人!向晚晚哪里接触过这种买衣服的方式?哪件不是在成衣店试了然后再买下来的?谁曾想现在还是裁缝店当道的时代?
………………
“你们今天出门逛街……就买了这些玩意?”白奕秋摇摇头,这样一想,还真是好养。
“这你就不懂了,”向晚晚伸出手指摇了摇,“逛街的奥义不在于‘买’,而在于‘逛’!”
“……我的确不懂。”白奕秋不以为意道,“搞不明白你们女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逛街,要买些什么,不是都有跑弄堂的么?他们那里什么都有。”
旧沪上一条弄堂里有二三十号门牌,每个门牌里住着近十家住户,一条弄堂就有近千人,需要的日常用品量相当可观。于是就出现一批专门为弄堂居民服务的小贩,他们专在弄堂里叫卖日用品或食品,这些人统称“跑弄堂”。
“你还是不懂,她们追求的是时尚,是潮流,是时时刻刻都和那些画报上的明星和女郎保持一致。不过我和她们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时尚,我这勉强算是……复古?”
“……”
“哎呀总之你们是不会明白的!”
白奕秋自觉自己是能够明白的向晚晚的意思的。
就比如说这耳环。耳环的式样在古代时,本来就是越长越美,而环上缀的东西又多,走起路来珠玉琳琅,叮咚有声。后来大家觉得这种很长的耳环一点都不方便,就逐渐改短,到后来成为了圈式的。然而到了近些年,女人们又觉得短短的耳环一点都不好看,便又将它们一点点地加长。于是现在的沪上人又盛行长长的的耳环,环上又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她们以为的美观潮流,其实这不就是复古?
……
当然,其实白奕秋还是不明白,但是他无师自通地想明白了“时尚就是循环”的这个伟大命题,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没错?
………………
白奕秋的确是十分有效率地解决了向晚晚的身份问题,然后向晚晚立刻以光速跑到了最近的邮局去取款,然后拿回来……
一堆邮票。
事后向晚晚回忆起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一开始她其实是没有想要买三块钱的邮票的。
当时在邮局里值班的是个女员工。午后特别清闲,然后她就在那里织毛衣,极其认真地在数针数。向晚晚顿时肃然起敬。要知道,数针数,这可是区分一个人在织毛衣上是高手还是初入门新手的关键一步。因为织围巾是不需要数针数的,而织毛衣、帽子、手套之类的,那么数针数就是一个门槛。向晚晚在打毛线方面只是堪堪入了个门,卡在织围巾的门槛上,没能再进一步。在这个数针数的时候,那是不能够打扰的,否则前功尽弃,就要重新数过。
终于等到她数玩之后,向晚晚开口道:“我来取钱。”
那名女员工一看到汇款人那里报社的印章,便特别亲切地对向晚晚喊道:“哟!原来是一位大作家!”
没等向晚晚谦虚地推脱一番说些“哪有哪有,我可算不上什么大作家”之类的话,邮政的女员工便刷刷刷撕下来几大张的邮票,然后拿出一叠信封,右手手指一抠,信封的边缘立马张张分明地翘了起来,然后飞速地一数,从中间截断,以上的一叠和那之前撕下来的邮票一起,被推到了向晚晚的面前。
“数一数,看是不是正好三块钱。”
“……”向晚晚,“不是,我不是来买这些东西的,我是来……”
“当然当然,大作家你是来取稿费的嘛!这个我当然知道。”柜台后面的女职员迅速打断她,“既然是大作家,以后当然得要继续往报社投稿对不对?投稿就得寄信对不对?寄信就得好信封和邮票对不对?反正是要买的,现在就买岂不是省时省力多了?对不对,大作家?”
好像是那么回事……
向晚晚听的那一口一个的“大作家”听得飘飘然,如梦似幻地捧着那一堆的邮票和稿纸回了家。
………………
逛了一天的中央商业街……居然都没有去一次邮局花的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