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红楼之天下为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拉着他一起修补拒马等城防设施。
长乐公主还记得,那一年,自己正跟着贾玖在安远卫外收获红苕,结果收到一半的时候,狄人来袭。当时已经在走火入魔中煎熬了许久、功力降低到了一个极限的贾玖立刻就抽出了自己的剑,而那些将士们则不顾一切地扛着自己抢上马背往卫所里面跑。
那个时候,自己是何等的害怕,趴在马背上的自己想起了自己凄惨的遭遇,控制不住地尖叫连连、拼命挣扎,结果,却直接造成了三十多个将士死在狄人的手中。
也是那一次,贾玖第一次甩了他一个巴掌。
回到京师的长乐公主心中已经不再怨恨,他不再怨恨自己悲惨的命运,也不再怨恨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也不再怨恨那些边军将士。甚至皇帝要求严惩那些大臣们的时候,他还为他们求了情。
因为长乐公主知道。除去那些主战派和中立派的大臣,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们,他们要求和亲的理由也是不同的。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清楚边关的情况。也知道大齐军备严重不足,这才提出主动求和。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两国交战,以大齐边关的实际情况,绝对不可能把狄人的铁骑挡在边关之外。这些大臣们在主和派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他们不过是在发动战争对大齐的伤害和主动求亲对大齐的伤害的两个方式中,选择了伤害比较小的一个而已。
即便是长乐公主自己,经过了最初的愤怒之后。对这些大臣也充满的敬重。因为这些大臣,很多都是真心为大齐打算的,而且在这些大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提出了拖字诀,先拖着狄人,然后抓紧时间准备军备。
可以说,如果不是背后有人搞鬼的话。按照这些大臣们的计划。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边关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问题是,端荣长公主出手了。
现在的长乐公主很理解当初端午长公主的想法:我是那么的不幸,如果大家跟我一起不幸,那么大家就能够体会我当初的痛苦了;我是那么的痛苦,如果大家跟我一起痛苦,那么大家就能感觉我的悲伤了;我是那么的悲伤,如果大家跟我一起悲伤。那么就能够体会我被背叛之后的不幸了。
因为自己不幸,所以要所有的人跟他一起不幸;因为自己痛苦。所以要所有的人跟他一起痛苦。
这就是端荣长公主的心态。
长乐公主不再怨恨他人,却厌恶和亲的政策,更恨不得生吃了端荣长公主。
在长乐公主看来,当年上将军守卫边关的时候,草原上一提起大齐就是胆战心惊,因为那个时候大齐兵强马壮、将士们骁勇善战,草原民族根本就不是大齐的对手。可是这种状况却是因为那个王氏女被毁了,大齐的良将被害死,大齐的军队一蹶不振,大齐的国力一泻千里。
而那个时候,王氏女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权力,固然是因为那位老义忠亲王的缘故,也是因为端荣长公主跟他交好,为他在宫里活动的缘故。
换而言之,在长乐公主看来,当初端荣长公主会和亲,完全是他跟王氏女交好,为了王氏女给他带来的蝇头小利而出卖了大齐的利益的缘故。
在长乐公主看来,身为臣子,在危难发生之时,在小家和国家之间先选择小家,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家国家国,先家后国。一个连自己的小家都不知道维护的人,不是真正的圣人,便是无情无义的小人,哪一种都不能让人放心使唤。
但是皇族是不一样的。皇族的每一个人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尤其是跟端荣长公主这样的皇家公主,身为帝王的女儿,他的利益更是跟大齐紧紧缠绕在一起。可是过去的那个他,竟然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毁了大齐的军队。他会被送去和亲,真的一点都不冤枉。之后,他又为了自己,让自己的儿子去毁掉大齐边关的卫所,为狄人南下创造条件,更是让长乐公主瞧不起。
在长乐公主看来,在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怨恨朝廷,唯有端荣长公主没有这个资格。在边关,无数死在贾玖手里的人都可以怨恨贾玖怨恨贾家,唯有端荣长公主没有这个资格。
因为是端荣长公主先背叛了大齐。
因为他的儿子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大齐人。
看着望着自己不出声的长乐公主,端荣长公主挑了挑眉,道:“怎么,长乐,姑姑来看你,你不高兴?我记得你离京之前,可是很喜欢找姑姑说话的。”
长乐公主冷冷地道:“因为那个时候本宫以为你是好人。可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我大齐的公主。”
端荣长公主轻笑一声,道:“长乐,你这话就有些冤枉姑姑了,难道姑姑就不是你皇祖父的女儿吗?我知道,你和亲回来之后,心里就充满了怨恨,因为是姑姑害了你。不过姑姑要提醒你一句,如果姑姑真的有罪,你皇祖父容得下姑姑吗?要我提醒你一下那位老义忠亲王的事儿么?”
老义忠亲王是宫廷里面的禁忌,从他死去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人敢在宫里面提起。端荣长公主竟然这么轻易就出了口,让长乐公主着实愣了一下,就连兰陵长公主和嘉善长公主两位也放下了脸。
兰陵长公主和嘉善长公主对视了一眼,立刻就知道这位姐妹今天是来者不善。
对于端荣长公主的事情,兰陵长公主与嘉善长公主知道得比长乐公主多得多了。毕竟,他们可是端荣长公主的亲姐妹——虽然不是同一个妈的肚子里面爬出来的。
当年,还是帝女的端荣长公主是宫里的小透明,生母本是宫女、位分低下由不得宠爱,自己也不得上面的欢心,即便当时的皇后娘娘对下面的庶出公主们还不错,可是诸王夺嫡,也着实败坏了当时宫里的风气。兰陵长公主与嘉善长公主这样,母妃出身不错或者得到君王的怜惜的还好些,跟端荣长公主这样的小透明,那是妥妥地被欺负的节奏。
那个时候,那个王氏女正值他的上升期,虽然不是他最风光的时候,却也勾搭上了还不是太子的老义忠亲王,也是那个时候,王氏女开始活动起来,也是那个时候,端荣长公主搭上了那个女人,开始从姐妹中的小透明变得风光无限。
不过,对于当初还没有得到册封、仅仅是个帝女(又称帝姬)的端荣长公主的行为,众多皇女们只有少数几个人是艳羡的,其余的人,都敬而远之。
身为公主,哪怕是不那么得宠的,只要不是身处夹缝之中不得不另作打算的,其他的人对那个王氏女根本就不那么客气。
谁都明白,王氏女在很多人面前不停地装委屈,说嫡母不贤良,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身上的衣裳首饰比他的嫡妹还要华丽,因为他年纪稍长,所以很多时候,像簪花会这样的活动,他的嫡母都只带他不带他的嫡妹,可是他是如何对待他的嫡母嫡妹的?
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鄙夷那个女人的为人。
就连老义忠亲王,如果不是需要那个女人的脑子的话,他也不会跟这个女人虚与委蛇。看老义忠亲王对那个女人的哥哥就知道了。如果老义忠亲王真的爱那个女人,就会给那个女人的哥哥安排一个好位置,可实际上,那个女人的哥哥至始至终都不过是个摆设。
有句老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个王氏女既然品行不好,那么跟他走到一起的人,品行自然是有待斟酌的。
当年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只所以保持沉默,那是因为,皇帝这个位置需要是治国的能力,是维持平衡的能力,对比之下,品行两个字反而不是那么重要。如果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皇子的老义忠亲王能够通过考验,力压众多皇子成为储君,那么,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也不介意那背后的小手段。
但是,那个王氏女做得太出格了。
为了一己私欲,他差一点就葬送了整个大齐。
这些事情,随着王氏女获罪而被一点一点沉埋,如今宫里年轻的一辈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当年长乐公主知道这些事情的话,他一定不会跟端荣长公主走得那么近。
谁都知道,为了自己的私欲,那个王氏女可是会毫不犹豫地害死自己的嫡出的哥哥。能够跟那个王氏女臭味相投的端荣长公主怎么不能出卖一个跟他不熟的侄女儿?(未完待续。。)
,拉着他一起修补拒马等城防设施。
长乐公主还记得,那一年,自己正跟着贾玖在安远卫外收获红苕,结果收到一半的时候,狄人来袭。当时已经在走火入魔中煎熬了许久、功力降低到了一个极限的贾玖立刻就抽出了自己的剑,而那些将士们则不顾一切地扛着自己抢上马背往卫所里面跑。
那个时候,自己是何等的害怕,趴在马背上的自己想起了自己凄惨的遭遇,控制不住地尖叫连连、拼命挣扎,结果,却直接造成了三十多个将士死在狄人的手中。
也是那一次,贾玖第一次甩了他一个巴掌。
回到京师的长乐公主心中已经不再怨恨,他不再怨恨自己悲惨的命运,也不再怨恨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也不再怨恨那些边军将士。甚至皇帝要求严惩那些大臣们的时候,他还为他们求了情。
因为长乐公主知道。除去那些主战派和中立派的大臣,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们,他们要求和亲的理由也是不同的。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清楚边关的情况。也知道大齐军备严重不足,这才提出主动求和。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两国交战,以大齐边关的实际情况,绝对不可能把狄人的铁骑挡在边关之外。这些大臣们在主和派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他们不过是在发动战争对大齐的伤害和主动求亲对大齐的伤害的两个方式中,选择了伤害比较小的一个而已。
即便是长乐公主自己,经过了最初的愤怒之后。对这些大臣也充满的敬重。因为这些大臣,很多都是真心为大齐打算的,而且在这些大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提出了拖字诀,先拖着狄人,然后抓紧时间准备军备。
可以说,如果不是背后有人搞鬼的话。按照这些大臣们的计划。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边关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问题是,端荣长公主出手了。
现在的长乐公主很理解当初端午长公主的想法:我是那么的不幸,如果大家跟我一起不幸,那么大家就能够体会我当初的痛苦了;我是那么的痛苦,如果大家跟我一起痛苦,那么大家就能感觉我的悲伤了;我是那么的悲伤,如果大家跟我一起悲伤。那么就能够体会我被背叛之后的不幸了。
因为自己不幸,所以要所有的人跟他一起不幸;因为自己痛苦。所以要所有的人跟他一起痛苦。
这就是端荣长公主的心态。
长乐公主不再怨恨他人,却厌恶和亲的政策,更恨不得生吃了端荣长公主。
在长乐公主看来,当年上将军守卫边关的时候,草原上一提起大齐就是胆战心惊,因为那个时候大齐兵强马壮、将士们骁勇善战,草原民族根本就不是大齐的对手。可是这种状况却是因为那个王氏女被毁了,大齐的良将被害死,大齐的军队一蹶不振,大齐的国力一泻千里。
而那个时候,王氏女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权力,固然是因为那位老义忠亲王的缘故,也是因为端荣长公主跟他交好,为他在宫里活动的缘故。
换而言之,在长乐公主看来,当初端荣长公主会和亲,完全是他跟王氏女交好,为了王氏女给他带来的蝇头小利而出卖了大齐的利益的缘故。
在长乐公主看来,身为臣子,在危难发生之时,在小家和国家之间先选择小家,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家国家国,先家后国。一个连自己的小家都不知道维护的人,不是真正的圣人,便是无情无义的小人,哪一种都不能让人放心使唤。
但是皇族是不一样的。皇族的每一个人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尤其是跟端荣长公主这样的皇家公主,身为帝王的女儿,他的利益更是跟大齐紧紧缠绕在一起。可是过去的那个他,竟然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毁了大齐的军队。他会被送去和亲,真的一点都不冤枉。之后,他又为了自己,让自己的儿子去毁掉大齐边关的卫所,为狄人南下创造条件,更是让长乐公主瞧不起。
在长乐公主看来,在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怨恨朝廷,唯有端荣长公主没有这个资格。在边关,无数死在贾玖手里的人都可以怨恨贾玖怨恨贾家,唯有端荣长公主没有这个资格。
因为是端荣长公主先背叛了大齐。
因为他的儿子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大齐人。
看着望着自己不出声的长乐公主,端荣长公主挑了挑眉,道:“怎么,长乐,姑姑来看你,你不高兴?我记得你离京之前,可是很喜欢找姑姑说话的。”
长乐公主冷冷地道:“因为那个时候本宫以为你是好人。可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我大齐的公主。”
端荣长公主轻笑一声,道:“长乐,你这话就有些冤枉姑姑了,难道姑姑就不是你皇祖父的女儿吗?我知道,你和亲回来之后,心里就充满了怨恨,因为是姑姑害了你。不过姑姑要提醒你一句,如果姑姑真的有罪,你皇祖父容得下姑姑吗?要我提醒你一下那位老义忠亲王的事儿么?”
老义忠亲王是宫廷里面的禁忌,从他死去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人敢在宫里面提起。端荣长公主竟然这么轻易就出了口,让长乐公主着实愣了一下,就连兰陵长公主和嘉善长公主两位也放下了脸。
兰陵长公主和嘉善长公主对视了一眼,立刻就知道这位姐妹今天是来者不善。
对于端荣长公主的事情,兰陵长公主与嘉善长公主知道得比长乐公主多得多了。毕竟,他们可是端荣长公主的亲姐妹——虽然不是同一个妈的肚子里面爬出来的。
当年,还是帝女的端荣长公主是宫里的小透明,生母本是宫女、位分低下由不得宠爱,自己也不得上面的欢心,即便当时的皇后娘娘对下面的庶出公主们还不错,可是诸王夺嫡,也着实败坏了当时宫里的风气。兰陵长公主与嘉善长公主这样,母妃出身不错或者得到君王的怜惜的还好些,跟端荣长公主这样的小透明,那是妥妥地被欺负的节奏。
那个时候,那个王氏女正值他的上升期,虽然不是他最风光的时候,却也勾搭上了还不是太子的老义忠亲王,也是那个时候,王氏女开始活动起来,也是那个时候,端荣长公主搭上了那个女人,开始从姐妹中的小透明变得风光无限。
不过,对于当初还没有得到册封、仅仅是个帝女(又称帝姬)的端荣长公主的行为,众多皇女们只有少数几个人是艳羡的,其余的人,都敬而远之。
身为公主,哪怕是不那么得宠的,只要不是身处夹缝之中不得不另作打算的,其他的人对那个王氏女根本就不那么客气。
谁都明白,王氏女在很多人面前不停地装委屈,说嫡母不贤良,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身上的衣裳首饰比他的嫡妹还要华丽,因为他年纪稍长,所以很多时候,像簪花会这样的活动,他的嫡母都只带他不带他的嫡妹,可是他是如何对待他的嫡母嫡妹的?
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鄙夷那个女人的为人。
就连老义忠亲王,如果不是需要那个女人的脑子的话,他也不会跟这个女人虚与委蛇。看老义忠亲王对那个女人的哥哥就知道了。如果老义忠亲王真的爱那个女人,就会给那个女人的哥哥安排一个好位置,可实际上,那个女人的哥哥至始至终都不过是个摆设。
有句老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个王氏女既然品行不好,那么跟他走到一起的人,品行自然是有待斟酌的。
当年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只所以保持沉默,那是因为,皇帝这个位置需要是治国的能力,是维持平衡的能力,对比之下,品行两个字反而不是那么重要。如果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皇子的老义忠亲王能够通过考验,力压众多皇子成为储君,那么,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也不介意那背后的小手段。
但是,那个王氏女做得太出格了。
为了一己私欲,他差一点就葬送了整个大齐。
这些事情,随着王氏女获罪而被一点一点沉埋,如今宫里年轻的一辈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当年长乐公主知道这些事情的话,他一定不会跟端荣长公主走得那么近。
谁都知道,为了自己的私欲,那个王氏女可是会毫不犹豫地害死自己的嫡出的哥哥。能够跟那个王氏女臭味相投的端荣长公主怎么不能出卖一个跟他不熟的侄女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