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中原大战 整编和人才 (2/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1926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飞机、潜艇为当今急务,非自制不足以助军威,非设专校不足以育人才而收效果”之说。巴玉藻放弃在美国兼任两个飞机公司总工程师的优厚待遇和优越条件,以及个人的事业前途,和王助、王孝丰、曾贻经四人,毅然辞职回国。
1917年冬,巴玉藻等四人回国后,立即向北洋政府请命建厂自制飞机。巴玉藻等的请求得到海军部的赞许,并派人与巴玉藻等一同择地建厂,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福州马尾“地最宽,足敷展布,而厂所机器尤足”,便选定在马尾造船厂内建厂,并拨款5万元作为开办费。1918年2月,海军部任命巴玉藻为主任(处长),负责设计、教学等,王助、王孝丰、曾贻经为副主任(副处长)。在马尾正式成立了海军飞机工程处(即飞机厂),附属于福州船政局。
建厂后,巴玉藻等以自己卓越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着手试制飞机,他认真吸收欧美各航空研究所的最新科学成果,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克服各种困难,终在1919年8月15日,制成我国最早的一架“甲型一号”双桴双翼水上飞机,它是以双桴为支撑体由水面滑行继而升空的飞机,功率100马力,载重量1063公斤。最大时速126公里,配有双座双操纵系统,供飞行教练用。
1921年2月,“甲型三号”双桴双翼水上飞机制成,由我国航空员曹明志、吴汝夔驾驶试飞成功;后又聘德国人享克和柏尔师徒试飞,他们都认为飞机各项技术指标极其不错。1927年1月,飞机制造处制成“江凫”号飞机,4月制成“江鹭”号飞机,9月制成“戊型”号飞机,试飞均十分顺利。
1928年6月,“海鹰二号”飞机制成。9月,海军飞机工程处改为海军制造飞机处,制造的飞机在性能、时速方面更有明显进步。至此,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在巴玉藻等的主持下,已制造12架水上飞机,巴玉藻在给海军部高层汇报的演讲稿中提到:“我们飞机的各部分在这十年中经了不少次的改良,我们从不肯使我们的出品在制造上落在西洋出品之后,这一层我自信勉强的做到了”。
由于受经费、设备和军方采购等限制,巴玉藻和王助等人只能给海军制造水上飞机,但他们的水上飞机在当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宋哲武相信,只要给巴玉藻和王助这些人足够的支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科研条件,他有波音和通用两大公司的总工程师,还有这些不输于欧美的航空人才,他绝对可以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后世历史的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
只是,宋哲武记得巴玉藻在他原来的历史上,在1928年,巴玉藻代表中国到德国参加万国航空展览会。会后他又去比利时、瑞典、法国、英国等诸国考察航空事业,并购买一批机器设备。29年3月8日,巴玉藻由马赛港乘船经苏伊士、中东、印度、香港回国。在国外期间,他受人暗算,中了慢性药物的毒,回到上海后面部开始浮肿,6月30日被诊断为脑中毒死亡。据怀疑,是被日本人下得毒。
让宋哲武奇怪的是,现在已经是29年12月了,巴玉藻不仅没死,竟然还到了涞源!宋哲武再次感到怀疑,难道是因为他的穿越现在就开始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不管怎么是,宋哲武恨不得马上就去见到巴玉藻和那些“大腕”们。
看着宋哲武急不可耐,一副马上就要去见这些人的神情,箫国栋忍不住笑说:“文戈,这些人明天再去见也不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你要马上把部队整编的事情定下来,也好尽快让新兵投入训练。按照你的分析,蒋阎大战一触即发,我们的时间很紧啊!”
宋哲武想想也是,明天再见那些人才也不迟,现在最着急的就是把部队的整编抓紧完成。
宋哲武和箫国栋两人商量了一番后,连夜召开第四路军高级军事会议,布置整编的各项工作。
箫国栋建议各部队不要像以前那样大动干戈地重编,因为要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各主力师要保持战斗力。
可是宋哲武不同意,按箫国栋的方案整编,几个主力师固然可以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可是新成立的部队的战斗力就会长时间无法提高到现有部队的水平,这对实现他的计划是十分不利的,那时他需要有尽可能多的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否则很难挡住晋绥军和西北军的围攻。
所以,最后的整编方案是:原有各部队除营以上主官基本不动外,所有部队都打散和新兵重新混编,新成立新编第六师,任命梁忠甲为第六师师长;原由伍进兼职的守备旅扩编成守备总队,由李文田以副参谋长的身份暂时兼任,徐峥调任守备总队副总队长,主持日常工作。守备总队的任务是,负责除司令部和空军以外的第四路军防区内的所有重要地点、设施的卫戍保卫工作。
李文田不再兼任教导总队长一职,由韩光弟接任教导总队长;王哲任第四路军训练总监,由韩光弟和王哲负责新兵训练和军官培训工作;成立空军总队守备旅,负责空军总队所属机场、基地的安全保卫;从魏广惠原骑兵军调回的李金明骑兵师划归司令部直属,骑兵师、警卫一、二旅 同归箫国栋调遣,叶长贵协助;特种大队和山地旅仍由叶长贵负责;
在教导总队增设坦克教导大队、炮兵教导大队和工程兵教导大队,坦克教导大队的人员由张学良派来的教官从招收的几千名学生兵中挑选;炮兵教导大队教官由梁芳负责在第四路军各部队中挑选优秀射手担任。之所以没有让各部队推荐,而是让梁芳这个前炮兵团长来挑,就是怕没有人把最好的射手交出来。
成立工程兵教导大队,是因为不仅是宋哲武占领山西后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还要为抗战做准备,那是需要建设大量军事工程的,这些是不可能依靠民间来建设的,更何况许多工程还要保密,而且还有铁路建设,这些大工程可不是国内现在这些不具实力的小公司能做的了得。所以,宋哲武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工程兵教导大队的队长就有孙思成这个第四路军里唯一的干过工兵的人来担任,孙思荣这个采矿工程师因为现在没有什么事可做,则暂时来客串教官,传授坑道施工作业知识,同时也要带出一批学生。
在满洲里缴获的26门150MM榴弹炮中的24门交给张亚飞的一师,在一师原有炮兵团的基础上扩建成立炮兵旅。这样,张亚飞的炮兵旅就有了一个有24门75MM山炮的团,和一个有24门150MM 口径榴弹炮的重炮团,而这样的炮兵旅火力跟中央军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准备成立的炮兵师相比并不逊色,只是张亚飞的部队虽然人数很多,可只是一个师的番号,只好把这个实际上的炮兵师委屈成了炮兵旅。
从缴获的32门105MM口径的榴弹炮中拿出24门,交给梁芳的第五师,同样组建一个炮兵旅。剩下的两门150MM榴弹炮和8门105MM口径榴弹炮都交给教导总队炮兵教导队做训练和战损补充用。
感谢“还没发现”书友的月票!
飞机、潜艇为当今急务,非自制不足以助军威,非设专校不足以育人才而收效果”之说。巴玉藻放弃在美国兼任两个飞机公司总工程师的优厚待遇和优越条件,以及个人的事业前途,和王助、王孝丰、曾贻经四人,毅然辞职回国。
1917年冬,巴玉藻等四人回国后,立即向北洋政府请命建厂自制飞机。巴玉藻等的请求得到海军部的赞许,并派人与巴玉藻等一同择地建厂,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福州马尾“地最宽,足敷展布,而厂所机器尤足”,便选定在马尾造船厂内建厂,并拨款5万元作为开办费。1918年2月,海军部任命巴玉藻为主任(处长),负责设计、教学等,王助、王孝丰、曾贻经为副主任(副处长)。在马尾正式成立了海军飞机工程处(即飞机厂),附属于福州船政局。
建厂后,巴玉藻等以自己卓越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着手试制飞机,他认真吸收欧美各航空研究所的最新科学成果,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克服各种困难,终在1919年8月15日,制成我国最早的一架“甲型一号”双桴双翼水上飞机,它是以双桴为支撑体由水面滑行继而升空的飞机,功率100马力,载重量1063公斤。最大时速126公里,配有双座双操纵系统,供飞行教练用。
1921年2月,“甲型三号”双桴双翼水上飞机制成,由我国航空员曹明志、吴汝夔驾驶试飞成功;后又聘德国人享克和柏尔师徒试飞,他们都认为飞机各项技术指标极其不错。1927年1月,飞机制造处制成“江凫”号飞机,4月制成“江鹭”号飞机,9月制成“戊型”号飞机,试飞均十分顺利。
1928年6月,“海鹰二号”飞机制成。9月,海军飞机工程处改为海军制造飞机处,制造的飞机在性能、时速方面更有明显进步。至此,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在巴玉藻等的主持下,已制造12架水上飞机,巴玉藻在给海军部高层汇报的演讲稿中提到:“我们飞机的各部分在这十年中经了不少次的改良,我们从不肯使我们的出品在制造上落在西洋出品之后,这一层我自信勉强的做到了”。
由于受经费、设备和军方采购等限制,巴玉藻和王助等人只能给海军制造水上飞机,但他们的水上飞机在当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宋哲武相信,只要给巴玉藻和王助这些人足够的支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科研条件,他有波音和通用两大公司的总工程师,还有这些不输于欧美的航空人才,他绝对可以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后世历史的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
只是,宋哲武记得巴玉藻在他原来的历史上,在1928年,巴玉藻代表中国到德国参加万国航空展览会。会后他又去比利时、瑞典、法国、英国等诸国考察航空事业,并购买一批机器设备。29年3月8日,巴玉藻由马赛港乘船经苏伊士、中东、印度、香港回国。在国外期间,他受人暗算,中了慢性药物的毒,回到上海后面部开始浮肿,6月30日被诊断为脑中毒死亡。据怀疑,是被日本人下得毒。
让宋哲武奇怪的是,现在已经是29年12月了,巴玉藻不仅没死,竟然还到了涞源!宋哲武再次感到怀疑,难道是因为他的穿越现在就开始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不管怎么是,宋哲武恨不得马上就去见到巴玉藻和那些“大腕”们。
看着宋哲武急不可耐,一副马上就要去见这些人的神情,箫国栋忍不住笑说:“文戈,这些人明天再去见也不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你要马上把部队整编的事情定下来,也好尽快让新兵投入训练。按照你的分析,蒋阎大战一触即发,我们的时间很紧啊!”
宋哲武想想也是,明天再见那些人才也不迟,现在最着急的就是把部队的整编抓紧完成。
宋哲武和箫国栋两人商量了一番后,连夜召开第四路军高级军事会议,布置整编的各项工作。
箫国栋建议各部队不要像以前那样大动干戈地重编,因为要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各主力师要保持战斗力。
可是宋哲武不同意,按箫国栋的方案整编,几个主力师固然可以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可是新成立的部队的战斗力就会长时间无法提高到现有部队的水平,这对实现他的计划是十分不利的,那时他需要有尽可能多的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否则很难挡住晋绥军和西北军的围攻。
所以,最后的整编方案是:原有各部队除营以上主官基本不动外,所有部队都打散和新兵重新混编,新成立新编第六师,任命梁忠甲为第六师师长;原由伍进兼职的守备旅扩编成守备总队,由李文田以副参谋长的身份暂时兼任,徐峥调任守备总队副总队长,主持日常工作。守备总队的任务是,负责除司令部和空军以外的第四路军防区内的所有重要地点、设施的卫戍保卫工作。
李文田不再兼任教导总队长一职,由韩光弟接任教导总队长;王哲任第四路军训练总监,由韩光弟和王哲负责新兵训练和军官培训工作;成立空军总队守备旅,负责空军总队所属机场、基地的安全保卫;从魏广惠原骑兵军调回的李金明骑兵师划归司令部直属,骑兵师、警卫一、二旅 同归箫国栋调遣,叶长贵协助;特种大队和山地旅仍由叶长贵负责;
在教导总队增设坦克教导大队、炮兵教导大队和工程兵教导大队,坦克教导大队的人员由张学良派来的教官从招收的几千名学生兵中挑选;炮兵教导大队教官由梁芳负责在第四路军各部队中挑选优秀射手担任。之所以没有让各部队推荐,而是让梁芳这个前炮兵团长来挑,就是怕没有人把最好的射手交出来。
成立工程兵教导大队,是因为不仅是宋哲武占领山西后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还要为抗战做准备,那是需要建设大量军事工程的,这些是不可能依靠民间来建设的,更何况许多工程还要保密,而且还有铁路建设,这些大工程可不是国内现在这些不具实力的小公司能做的了得。所以,宋哲武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工程兵教导大队的队长就有孙思成这个第四路军里唯一的干过工兵的人来担任,孙思荣这个采矿工程师因为现在没有什么事可做,则暂时来客串教官,传授坑道施工作业知识,同时也要带出一批学生。
在满洲里缴获的26门150MM榴弹炮中的24门交给张亚飞的一师,在一师原有炮兵团的基础上扩建成立炮兵旅。这样,张亚飞的炮兵旅就有了一个有24门75MM山炮的团,和一个有24门150MM 口径榴弹炮的重炮团,而这样的炮兵旅火力跟中央军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准备成立的炮兵师相比并不逊色,只是张亚飞的部队虽然人数很多,可只是一个师的番号,只好把这个实际上的炮兵师委屈成了炮兵旅。
从缴获的32门105MM口径的榴弹炮中拿出24门,交给梁芳的第五师,同样组建一个炮兵旅。剩下的两门150MM榴弹炮和8门105MM口径榴弹炮都交给教导总队炮兵教导队做训练和战损补充用。
感谢“还没发现”书友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