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中原大战 拉拢(二) (1/2)
51小说网 www.51xsw.com,1926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公博的话里意思。宋哲武如何不明白,就是要挑起宋哲武对蒋介石的不满。只是外蒙的事正中宋哲武的要害,对于蒋介石没有顺理成章地把外蒙完全交给他,宋哲武早有不满,外蒙对他的计划之重要可不是蒋介石和陈公博所能理解的。
宋哲武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说:“公博先生说的对,收回外蒙我们实在是时机选择的好,甚至也包括中东路之战,现在的确是苏俄最虚弱的时候,我们才有机可乘,否则不要说我的第四路军,就是举全国之力,我们也未必能做到歼敌数万并收复大片沦丧的国土。而且公博先生后一句话哲武尤其赞成,苏俄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早晚还要在外蒙挑起事端,我们现在就应该大力采取积极措施,稳固外蒙,强化国防,否则我们都会成为民族罪人,那时就悔之晚矣了!”
宋哲武颓丧的神情,陈公博都看在眼里。以他多年的阅历经验,他知道宋哲武说的是真心话。正要开口再加一把火,梁璧进来,递给宋哲武一张纸条,宋哲武看后,不动声色地把纸条揣进上衣口袋里,挥手示意梁璧出去。端起酒杯说:“公博先生,哲武投身军旅,除保家卫国,发展民生绝无他求,但现在哲武迷茫,先生阅历丰富,还请教我。”
对于梁璧递给宋哲武的纸条,陈公博虽然很奇怪,可见宋哲武漫不经心地收起来,并没有中断他们谈话的意思,也就没有往心里去。况且,宋哲武的态度让他很是兴奋,今天他终于可以和宋哲武“推心置腹”地好好谈谈了,这个机会可是难得。
自从汪精卫为躲避嫌疑,以养病为由避居法国遥控指挥,就由陈公博出面组织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遥相呼应,在政治上和蒋介石对抗,意图通过他们的宣传鼓动,让多数国民党的各阶层人士倒向汪精卫和他们的改组派,进而达到把蒋介石赶下台的目的。
1928年初,陈公博发表文章。出版书籍,全面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在国民党内和社会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强烈反响。在一些粤方委员的组织之下,出版了几十种刊物,大做宣传。陈公博还创办了《**评论》杂志。在这个刊物上,陈公博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一整套“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希望恢复孙中山“十三条改组精神”。
一时间,陈公博大出风头,吸引了相当一批的青年。陈公博在上海还发动创办了大陆大学,为“改组派”宣传主张,培养干部。
可是两年来,虽然有不少基层党员倾向他们,可是蒋介石的地位反倒是越来越稳固,甚至还操纵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除了他和顾孟余等人的党籍。这一切使陈公博认识到,在当今中国,没有强大军队做后盾的任何政治主张都不可能顺利实现,蒋介石的地位之所以稳如泰山,就是因为他有一支由黄埔学生为主导的军事力量的支持。汪精卫以曾经的国民党领袖身份,之所以在和蒋介石的争斗中屡次败北,就是因为没有强大军事力量做后盾。
这也是他自去年以来极力拉拢陈济棠、李宗仁、张发奎。还有唐生智的原因。只是这些人的力量都不是很强,和蒋介石一经交手就纷纷失败。现在在他看来,只有冯玉祥和阎锡山有足够的武力可以把蒋介石赶下台。如果冯玉祥、阎锡山和眼前的这个宋哲武联合起来,在军事上就会具有优势,把蒋介石赶下台不成问题。
这三个人中,冯玉祥反蒋最坚决,可他除了军事实力很强,其它方面都不行,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威望;眼前的这个宋哲武不仅有几十万人马,在经济上也很有手段,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只是威望和资历都还不足,还不足以号令群雄,况且他和阎锡山好像还走得很近,甚至还把他的那个命根子公司也搬来太原;只有这个阎锡山各方面都实力强劲,是一个最合适的反蒋军事领袖。
只是这个阎锡山不仅精于算计,还野心极大,对于汪精卫许下的赶走蒋介石后让阎锡山成为军事领袖的承诺一直不表态,看起来这个山西土财主对于取代半个蒋介石的地位很不甘心。可如果赶走了蒋介石,把国家领袖的位置拱手让给了阎锡山,那对汪精卫和他们改组派来说,可就是奋斗了几年,反倒为他人做嫁衣了,甚至也有可能又出现了一个“阎介石”,这一度让他十分懊恼和担心。
不过,眼前这个横空出世的宋哲武到是让他眼前一亮。这个宋哲武跟其它军阀和地方实力派根本不一样,对于地盘和权势好像都不很太在意,他在意的好像只是他的第四路军。特别难得的是,这个年轻人爱国心极强。这从他征战满洲... -->>
陈公博的话里意思。宋哲武如何不明白,就是要挑起宋哲武对蒋介石的不满。只是外蒙的事正中宋哲武的要害,对于蒋介石没有顺理成章地把外蒙完全交给他,宋哲武早有不满,外蒙对他的计划之重要可不是蒋介石和陈公博所能理解的。
宋哲武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说:“公博先生说的对,收回外蒙我们实在是时机选择的好,甚至也包括中东路之战,现在的确是苏俄最虚弱的时候,我们才有机可乘,否则不要说我的第四路军,就是举全国之力,我们也未必能做到歼敌数万并收复大片沦丧的国土。而且公博先生后一句话哲武尤其赞成,苏俄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早晚还要在外蒙挑起事端,我们现在就应该大力采取积极措施,稳固外蒙,强化国防,否则我们都会成为民族罪人,那时就悔之晚矣了!”
宋哲武颓丧的神情,陈公博都看在眼里。以他多年的阅历经验,他知道宋哲武说的是真心话。正要开口再加一把火,梁璧进来,递给宋哲武一张纸条,宋哲武看后,不动声色地把纸条揣进上衣口袋里,挥手示意梁璧出去。端起酒杯说:“公博先生,哲武投身军旅,除保家卫国,发展民生绝无他求,但现在哲武迷茫,先生阅历丰富,还请教我。”
对于梁璧递给宋哲武的纸条,陈公博虽然很奇怪,可见宋哲武漫不经心地收起来,并没有中断他们谈话的意思,也就没有往心里去。况且,宋哲武的态度让他很是兴奋,今天他终于可以和宋哲武“推心置腹”地好好谈谈了,这个机会可是难得。
自从汪精卫为躲避嫌疑,以养病为由避居法国遥控指挥,就由陈公博出面组织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遥相呼应,在政治上和蒋介石对抗,意图通过他们的宣传鼓动,让多数国民党的各阶层人士倒向汪精卫和他们的改组派,进而达到把蒋介石赶下台的目的。
1928年初,陈公博发表文章。出版书籍,全面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在国民党内和社会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强烈反响。在一些粤方委员的组织之下,出版了几十种刊物,大做宣传。陈公博还创办了《**评论》杂志。在这个刊物上,陈公博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一整套“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希望恢复孙中山“十三条改组精神”。
一时间,陈公博大出风头,吸引了相当一批的青年。陈公博在上海还发动创办了大陆大学,为“改组派”宣传主张,培养干部。
可是两年来,虽然有不少基层党员倾向他们,可是蒋介石的地位反倒是越来越稳固,甚至还操纵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除了他和顾孟余等人的党籍。这一切使陈公博认识到,在当今中国,没有强大军队做后盾的任何政治主张都不可能顺利实现,蒋介石的地位之所以稳如泰山,就是因为他有一支由黄埔学生为主导的军事力量的支持。汪精卫以曾经的国民党领袖身份,之所以在和蒋介石的争斗中屡次败北,就是因为没有强大军事力量做后盾。
这也是他自去年以来极力拉拢陈济棠、李宗仁、张发奎。还有唐生智的原因。只是这些人的力量都不是很强,和蒋介石一经交手就纷纷失败。现在在他看来,只有冯玉祥和阎锡山有足够的武力可以把蒋介石赶下台。如果冯玉祥、阎锡山和眼前的这个宋哲武联合起来,在军事上就会具有优势,把蒋介石赶下台不成问题。
这三个人中,冯玉祥反蒋最坚决,可他除了军事实力很强,其它方面都不行,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威望;眼前的这个宋哲武不仅有几十万人马,在经济上也很有手段,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只是威望和资历都还不足,还不足以号令群雄,况且他和阎锡山好像还走得很近,甚至还把他的那个命根子公司也搬来太原;只有这个阎锡山各方面都实力强劲,是一个最合适的反蒋军事领袖。
只是这个阎锡山不仅精于算计,还野心极大,对于汪精卫许下的赶走蒋介石后让阎锡山成为军事领袖的承诺一直不表态,看起来这个山西土财主对于取代半个蒋介石的地位很不甘心。可如果赶走了蒋介石,把国家领袖的位置拱手让给了阎锡山,那对汪精卫和他们改组派来说,可就是奋斗了几年,反倒为他人做嫁衣了,甚至也有可能又出现了一个“阎介石”,这一度让他十分懊恼和担心。
不过,眼前这个横空出世的宋哲武到是让他眼前一亮。这个宋哲武跟其它军阀和地方实力派根本不一样,对于地盘和权势好像都不很太在意,他在意的好像只是他的第四路军。特别难得的是,这个年轻人爱国心极强。这从他征战满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