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孙子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依照当时从事政治活动的方式,要去投效一个国家,得找一点门路。尽管五年前孔子已经见过齐景公,且齐景公对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如果不打通齐国的亲信,也还是难以掌握到实权。因此,决定赴齐之后,孔子遣人致书晏婴。孔子师徒抵齐之日,晏罂派黎鉏(chú)带随从出城郊迎,按孔子的生活习惯热情地接待了他。晏婴素来佩服孔夫子的人品学识、道德文章,但不同意他的政治主张,认为仁政德治学说,不过是美好的愿望,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将来有一天能够实现,但现在用它来治国,必将自取灭亡。道不同,不相与谋,晏婴虽礼待孔子,热情似火,但却迟迟不肯引他去见齐景公。他深知景公是个无主见的君王,耳根子软,孔子又娴于辞令,能言善辩,二人相见;景公必被孔子的学说诱惑,乱了方寸。孔子对人,素来是听其言,观其行,如今晏婴有言无行,每当提及欲见景公,他总是以“好说,好说”。“不忙,不忙”应付,怎不心中生疑?正当这时,黎鉏奉高昭子命来请孔子师徒过府宴饮,孔子欣然应邀,率弟子前往。
这黎鉏上中等个,三十开外年纪,白皙的面皮,稀疏的胡须,颇有几分文雅与英俊: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虽是高昭子的家臣,却整日在晏婴身边转悠,颇得晏婴的赏识与器重,他很像一只蝙蝠,在禽与兽的争斗中,能博得双方的喜爱与宠信。飞禽说,蝙蝠有翅膀,分明是自己的战友;走兽说,蝙蝠有牙齿,显然与自己同类。黎鉏就是这样圆滑地骑墙,活动于晏婴与高昭子之间,观察形势,以便决定最后取舍。
长期以来,高昭子在与晏婴的较量中,一直处于劣势,他很想借助于孔子的声誉和力量与晏婴抗衡,斗而胜之,这便是高昭子宴请孔子师徒的目的。当高昭子得知晏婴安置孔子师徒于馆舍时,马上命黎鉏将他们接进府来。将最幽雅舒适的客房腾出来,让给孔子居住。他感慨地说:“馆舍杂乱之地,岂是大圣安身之所!”又说:“让圣人住馆舍,也不知那晏太宰是何居心……”
孔予提及欲见齐景公,高昭子第二天一早便奏明国君,为国荐贤,次日早朝后,齐景公便召见了孔子师徒,彼此谈得很投机,且欲将尼谿一带封孔子,作为食邑。
人多是讲究实惠的,评价人的好坏,也往往从个人恩怨利害出发,圣贤似乎也不能例外。晏婴半月没有办的事,高昭子一朝便办成了,怎不令孔子感恩戴德呢?高昭子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孔子,孔子心甘诚愿地做了高昭子的家臣。
高昭子知道,孔子一向力主忠君尊王,如今鲁昭公被晏婴安置在齐国的一个边邑小镇堂阜,过着寄人篱下、孤独、凄凉、悲哀的痛苦生活,令孔子食不甘昧,夜不安寝。为了彻底控制孔子,让他成为一把操在自己手中斩杀晏婴的利刃,他多次上疏景公。谏景公兴师伐鲁,助昭公归国复位。此一举若能得逞,不仅可以控制孔子,而且与晏婴斗争万一失利,鲁国便是自己的退路和可靠的后方。高昭子想得是多么美妙呀,然而终因晏婴的极力阻挠,伐鲁未能成行。
公元前515年,晏婴离京视察,高昭子趁机说通了齐景公,派大军伐鲁,帮助鲁昭公归国复位。兵至郓城,鲁军奉季平子之命,不但不抵抗,反而开城犒师,迎接鲁昭公归国。齐将看季平子并不像鲁昭公和孔子说的那样坏,勃勃雄心先白冷却了一半。恰在这时,晏婴遣使日夜兼程赶至郓城,急令班师,于是昭公复国,半途而废。
晏婴一声令下,讨鲁大军立即班师回国,高昭子再次败于晏婴手下,若在以往,高昭子定要狂暴地饮酒,捶胸顿足地骂人,穷凶极恶地杀人。然而,这次他却不仅十分坦然,安闲自在地在品茶遐思,简直是喜悦、兴奋异常。他想,晏婴此举,必然激怒忠君的孔子师徒,自己正可借刀杀人,一则除掉晏婴,不留任何罪名;二则抵消孔子两年来在齐国的影响,逼他出走。这样一来,他便可玩齐景公于股掌之中,主宰齐国的一切。
高昭子堪称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看得很清楚孔子虽对晏婴屡屡阻挠不满,但他们毕竟是旧友,断不肯妄动杀机,为己所用,因为孔子素来重义气,迂腐不堪。子路倒是个理想的人选,他粗鲁,忠诚,重义气,有武力。趁孔子进宫之机,高昭子派人请子路密谋,成败在此一举。
子路带剑步入客厅,厅内除高昭子外,还有一个一直令他厌恶的汉子,此人身高丈二,五大三粗,满脸横肉,右额角上有一道三寸长的紫红色刀疤。他影子似的不离高昭子左右,不会说,不会笑,脸上无任何表情,木雕泥塑的一般。这是高昭子的近身侍卫,那额上的伤疤便是无限忠于主子的标志。
依照当时从事政治活动的方式,要去投效一个国家,得找一点门路。尽管五年前孔子已经见过齐景公,且齐景公对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如果不打通齐国的亲信,也还是难以掌握到实权。因此,决定赴齐之后,孔子遣人致书晏婴。孔子师徒抵齐之日,晏罂派黎鉏(chú)带随从出城郊迎,按孔子的生活习惯热情地接待了他。晏婴素来佩服孔夫子的人品学识、道德文章,但不同意他的政治主张,认为仁政德治学说,不过是美好的愿望,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将来有一天能够实现,但现在用它来治国,必将自取灭亡。道不同,不相与谋,晏婴虽礼待孔子,热情似火,但却迟迟不肯引他去见齐景公。他深知景公是个无主见的君王,耳根子软,孔子又娴于辞令,能言善辩,二人相见;景公必被孔子的学说诱惑,乱了方寸。孔子对人,素来是听其言,观其行,如今晏婴有言无行,每当提及欲见景公,他总是以“好说,好说”。“不忙,不忙”应付,怎不心中生疑?正当这时,黎鉏奉高昭子命来请孔子师徒过府宴饮,孔子欣然应邀,率弟子前往。
这黎鉏上中等个,三十开外年纪,白皙的面皮,稀疏的胡须,颇有几分文雅与英俊: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虽是高昭子的家臣,却整日在晏婴身边转悠,颇得晏婴的赏识与器重,他很像一只蝙蝠,在禽与兽的争斗中,能博得双方的喜爱与宠信。飞禽说,蝙蝠有翅膀,分明是自己的战友;走兽说,蝙蝠有牙齿,显然与自己同类。黎鉏就是这样圆滑地骑墙,活动于晏婴与高昭子之间,观察形势,以便决定最后取舍。
长期以来,高昭子在与晏婴的较量中,一直处于劣势,他很想借助于孔子的声誉和力量与晏婴抗衡,斗而胜之,这便是高昭子宴请孔子师徒的目的。当高昭子得知晏婴安置孔子师徒于馆舍时,马上命黎鉏将他们接进府来。将最幽雅舒适的客房腾出来,让给孔子居住。他感慨地说:“馆舍杂乱之地,岂是大圣安身之所!”又说:“让圣人住馆舍,也不知那晏太宰是何居心……”
孔予提及欲见齐景公,高昭子第二天一早便奏明国君,为国荐贤,次日早朝后,齐景公便召见了孔子师徒,彼此谈得很投机,且欲将尼谿一带封孔子,作为食邑。
人多是讲究实惠的,评价人的好坏,也往往从个人恩怨利害出发,圣贤似乎也不能例外。晏婴半月没有办的事,高昭子一朝便办成了,怎不令孔子感恩戴德呢?高昭子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孔子,孔子心甘诚愿地做了高昭子的家臣。
高昭子知道,孔子一向力主忠君尊王,如今鲁昭公被晏婴安置在齐国的一个边邑小镇堂阜,过着寄人篱下、孤独、凄凉、悲哀的痛苦生活,令孔子食不甘昧,夜不安寝。为了彻底控制孔子,让他成为一把操在自己手中斩杀晏婴的利刃,他多次上疏景公。谏景公兴师伐鲁,助昭公归国复位。此一举若能得逞,不仅可以控制孔子,而且与晏婴斗争万一失利,鲁国便是自己的退路和可靠的后方。高昭子想得是多么美妙呀,然而终因晏婴的极力阻挠,伐鲁未能成行。
公元前515年,晏婴离京视察,高昭子趁机说通了齐景公,派大军伐鲁,帮助鲁昭公归国复位。兵至郓城,鲁军奉季平子之命,不但不抵抗,反而开城犒师,迎接鲁昭公归国。齐将看季平子并不像鲁昭公和孔子说的那样坏,勃勃雄心先白冷却了一半。恰在这时,晏婴遣使日夜兼程赶至郓城,急令班师,于是昭公复国,半途而废。
晏婴一声令下,讨鲁大军立即班师回国,高昭子再次败于晏婴手下,若在以往,高昭子定要狂暴地饮酒,捶胸顿足地骂人,穷凶极恶地杀人。然而,这次他却不仅十分坦然,安闲自在地在品茶遐思,简直是喜悦、兴奋异常。他想,晏婴此举,必然激怒忠君的孔子师徒,自己正可借刀杀人,一则除掉晏婴,不留任何罪名;二则抵消孔子两年来在齐国的影响,逼他出走。这样一来,他便可玩齐景公于股掌之中,主宰齐国的一切。
高昭子堪称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看得很清楚孔子虽对晏婴屡屡阻挠不满,但他们毕竟是旧友,断不肯妄动杀机,为己所用,因为孔子素来重义气,迂腐不堪。子路倒是个理想的人选,他粗鲁,忠诚,重义气,有武力。趁孔子进宫之机,高昭子派人请子路密谋,成败在此一举。
子路带剑步入客厅,厅内除高昭子外,还有一个一直令他厌恶的汉子,此人身高丈二,五大三粗,满脸横肉,右额角上有一道三寸长的紫红色刀疤。他影子似的不离高昭子左右,不会说,不会笑,脸上无任何表情,木雕泥塑的一般。这是高昭子的近身侍卫,那额上的伤疤便是无限忠于主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