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跟康华利的协议达成之后,周琅代表中国东印度公司,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签署了正式的协议,对方承诺提供两艘武装商船,并投入五万英镑现金,对方享有的权利包括正常的分红之外,还有权向董事会派遣一名代表。
这些协议内容基本上都附和商业合约惯例,只要对方不出盘外招,周琅就能够接受。可是让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机构完全按照商业规则行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对方可不是一家普通商业机构,而是一家习惯了垄断的组织,就连他们的总督现在都是一个纯粹的政客。
所以一开始周琅并没有去寻求东印度公司的支持,原因就在这里。可木已成舟,康华利的突然介入,让他不得不让东印度公司参与进来,现在也只能在东印度公司的眼皮子底下发展了。
这一切都让事态突然变得混浊起来,按照之前周琅的计划,不同于书面商业计划的另一个计划,周琅是打算用几年时间好好经营公司的,等到公司拥有一定的实力,至少有上百艘商船,上万的武装力量的时候,他就可以常识使用军事手段回中国建立基地了。可现在东印度公司加入进来,周琅不由得担心,自己在中国一旦成功建立起基地,会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机会。
一旦让东印度公司在中国拥有了立足点,那么以东印度公司的组织能力,加上西方世界现在领先的军事硬实力,周琅不认为满清会做的比印度好,至少印度一些王公已经组建了数万西化的軍队,而满清的八旗吗,真的就不用提了。
现在既要继续组建自己的力量,又要防止一切都是给东印度公司做嫁衣,这让一切都变得模糊,再也没有了成熟的发展方案。
可计划依然要进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少做了还有希望。
所以周琅继续抓进行动。
东印度公司给的船让周琅有些不太满意,他们给的船当然是旧船,旧船就旧船吧,至少是能用的,可根据谢清高的看法,这两艘船都比不上英国船坚固,吃水也浅,谢清高雇来的船长哈拉尔看过,哈拉尔说这是两艘法国船。
东印度公司为什么提供法国船,因为他们在印度海域没少跟法国人干仗,俘虏几艘法国船并不奇怪。法国船也不是不能用,周琅不满,或者说担心的是,东印度公司显然对自己十分防备,不肯将最好的武装船只装备自己,现在就这样,今后恐怕会变本加厉,想一帆风顺的在东印度公司的视野之外默默发展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了。
两艘法国船的情况也不是太好,船龄倒是不长,但法国船的特点是耐用性不如英国船,法国船普遍比英国船要轻,吃水要浅,在同样大小,载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法国船比英国船用料要少很多。这并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不同的造船理念造成的。
英国人造一艘船,从采伐木料阴干开始,往往需要十多年时间,英国人常常夸耀百年海军,并不是说训练一只海军官兵需要一百年,光是从硬件上,就真的需要这么长时间。可一旦英国的军舰打造好之后,可以使用很长时间,五六十年都是正常的,甚至用上百年的都不稀奇。而法国船能用二三十年的都很少见。
但这并不是说法国人非主流,事实上法国人这种做法才是主流,之前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船只建造的也都没有英国船厚重,尤其是荷兰人的船,颠峰时期他们有上万艘商船,显然不可能耐心用十几年建造一艘船。甚至荷兰人连火炮都不装,这让他们的船装的更多,吃水浅跑的更快,运费就只有英国的几分之一了,结果欧洲商人都更愿意让荷兰人帮他们进行运输,逼的英国最后不得不退出航海法令,规定英国跟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只能用英国船。
这两艘法国船也带有荷兰的特点,吃水浅,跑得快,不过却是有固定炮位的,可以安装火炮,五百吨那艘可以装十五门火炮,八百吨那艘可以装二十五门,都是正规的主力火炮,这些都附和周琅跟康华利达成的协议,可是太巧合了,不由让他感觉到康华利是早有准备。
两艘船还得进行认真的维修后才能出海,另外火炮还得让东印度公司提供,这些都需要时间,三个月之内都不能出海。
经过这一番努力耽搁,已经到了1793年初,按照目前的进度,4月底能够出海,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到达中国,但这只是不懂航海的人的想象,事实上还得等待风期,能够在下半年抵达中国,就已经很快了。
英国人的中国热在这几个月中继续高烧不退,并在2月份达到了最顶端,因为去年九月就从英国出发的马嘎尔尼使团抵达了印度,东印度公司为马嘎尔尼一行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周琅依然无法出现在这种层次的宴会上,可是他的合伙人亨利皮特是可以出息了,短短半年时间,亨利皮特就已经升职了,不再是小部门的官员,而是调到了一个东方特别处,专门负责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显然他高升了,也许正是因为跟周琅组建中国东印度公司有关。
周琅从亨利皮特那里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在马嘎尔尼的欢迎宴会上,并没有特别的消息,事实上英国人此时对中国的了解很有限。但英国人对马嘎尔尼此行充满了信心,这也正是这些英国人掀起中国热的原因。
这股热潮并不是他们对中国有多少信心,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自己高度的自信。
这种信心让英国人毫不怀疑马嘎尔尼此行一定能收获到他们想象中的成功,他们认为既然英国正式派出了使臣,那么就没道理无法跟中国达成条件优厚的通商协议,这是一种十分不理智的自信,也正是一种国力高速提升时期的国家的国民心态。就好像21世纪的中国,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国家能够创造任何奇迹。
英国人也相信随着马嘎尔尼访华,他们很快就能彻底打开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来往,这种盲目的信心,恰好帮了周琅一把。否则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只提出一份计划书,就能来来十来万英镑投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疯狂。只是英国人可能太过于自信了,导致连东印度公司都注意到了周琅。这是周琅没有想象到的,他主要目的就是那些年轻,轻率,又没有多少经验的年轻投资者,谁能想到最后东印度公司高层都介入了。
亨利皮特带来的其他信息,倒是让周琅对马嘎尔尼访华这件历史事件产生了新的看法,他惊讶的发现,马嘎尔尼访华在法理上,并不是英国的政府行为,竟然只是东印度公司的行为。这跟他的历史常识有很大的出入,他一直以为马嘎尔尼是代表英国国王,可实际上他代表的是东印度公司。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英国国王是一个神经病,是不可能做出这种重大的外交决策的。在英国这件事也没有经过英国议会的授权,一切程序都是在东印度公司内部进行的。不但马嘎尔尼此行的所有经费都是东印度公司提供,礼物也是东印度公司准备的,包括其中著名的天象仪,就是东印度公司专门在德国拍卖的。连马嘎尔尼本人此行,都领取了东印度公司一万五千英镑的天价补贴。
可如果说英国政府毫不知情,那也不对。因为现在东印度公司的委员会成员可都是政府派出的高官,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美联储,政府向其中派遣官员,但性质上却是一家私营机构。因此访华这件事,不但英国政府知道,皮特首相也是... -->>
跟康华利的协议达成之后,周琅代表中国东印度公司,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签署了正式的协议,对方承诺提供两艘武装商船,并投入五万英镑现金,对方享有的权利包括正常的分红之外,还有权向董事会派遣一名代表。
这些协议内容基本上都附和商业合约惯例,只要对方不出盘外招,周琅就能够接受。可是让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机构完全按照商业规则行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对方可不是一家普通商业机构,而是一家习惯了垄断的组织,就连他们的总督现在都是一个纯粹的政客。
所以一开始周琅并没有去寻求东印度公司的支持,原因就在这里。可木已成舟,康华利的突然介入,让他不得不让东印度公司参与进来,现在也只能在东印度公司的眼皮子底下发展了。
这一切都让事态突然变得混浊起来,按照之前周琅的计划,不同于书面商业计划的另一个计划,周琅是打算用几年时间好好经营公司的,等到公司拥有一定的实力,至少有上百艘商船,上万的武装力量的时候,他就可以常识使用军事手段回中国建立基地了。可现在东印度公司加入进来,周琅不由得担心,自己在中国一旦成功建立起基地,会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机会。
一旦让东印度公司在中国拥有了立足点,那么以东印度公司的组织能力,加上西方世界现在领先的军事硬实力,周琅不认为满清会做的比印度好,至少印度一些王公已经组建了数万西化的軍队,而满清的八旗吗,真的就不用提了。
现在既要继续组建自己的力量,又要防止一切都是给东印度公司做嫁衣,这让一切都变得模糊,再也没有了成熟的发展方案。
可计划依然要进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少做了还有希望。
所以周琅继续抓进行动。
东印度公司给的船让周琅有些不太满意,他们给的船当然是旧船,旧船就旧船吧,至少是能用的,可根据谢清高的看法,这两艘船都比不上英国船坚固,吃水也浅,谢清高雇来的船长哈拉尔看过,哈拉尔说这是两艘法国船。
东印度公司为什么提供法国船,因为他们在印度海域没少跟法国人干仗,俘虏几艘法国船并不奇怪。法国船也不是不能用,周琅不满,或者说担心的是,东印度公司显然对自己十分防备,不肯将最好的武装船只装备自己,现在就这样,今后恐怕会变本加厉,想一帆风顺的在东印度公司的视野之外默默发展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了。
两艘法国船的情况也不是太好,船龄倒是不长,但法国船的特点是耐用性不如英国船,法国船普遍比英国船要轻,吃水要浅,在同样大小,载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法国船比英国船用料要少很多。这并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不同的造船理念造成的。
英国人造一艘船,从采伐木料阴干开始,往往需要十多年时间,英国人常常夸耀百年海军,并不是说训练一只海军官兵需要一百年,光是从硬件上,就真的需要这么长时间。可一旦英国的军舰打造好之后,可以使用很长时间,五六十年都是正常的,甚至用上百年的都不稀奇。而法国船能用二三十年的都很少见。
但这并不是说法国人非主流,事实上法国人这种做法才是主流,之前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船只建造的也都没有英国船厚重,尤其是荷兰人的船,颠峰时期他们有上万艘商船,显然不可能耐心用十几年建造一艘船。甚至荷兰人连火炮都不装,这让他们的船装的更多,吃水浅跑的更快,运费就只有英国的几分之一了,结果欧洲商人都更愿意让荷兰人帮他们进行运输,逼的英国最后不得不退出航海法令,规定英国跟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只能用英国船。
这两艘法国船也带有荷兰的特点,吃水浅,跑得快,不过却是有固定炮位的,可以安装火炮,五百吨那艘可以装十五门火炮,八百吨那艘可以装二十五门,都是正规的主力火炮,这些都附和周琅跟康华利达成的协议,可是太巧合了,不由让他感觉到康华利是早有准备。
两艘船还得进行认真的维修后才能出海,另外火炮还得让东印度公司提供,这些都需要时间,三个月之内都不能出海。
经过这一番努力耽搁,已经到了1793年初,按照目前的进度,4月底能够出海,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到达中国,但这只是不懂航海的人的想象,事实上还得等待风期,能够在下半年抵达中国,就已经很快了。
英国人的中国热在这几个月中继续高烧不退,并在2月份达到了最顶端,因为去年九月就从英国出发的马嘎尔尼使团抵达了印度,东印度公司为马嘎尔尼一行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周琅依然无法出现在这种层次的宴会上,可是他的合伙人亨利皮特是可以出息了,短短半年时间,亨利皮特就已经升职了,不再是小部门的官员,而是调到了一个东方特别处,专门负责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显然他高升了,也许正是因为跟周琅组建中国东印度公司有关。
周琅从亨利皮特那里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在马嘎尔尼的欢迎宴会上,并没有特别的消息,事实上英国人此时对中国的了解很有限。但英国人对马嘎尔尼此行充满了信心,这也正是这些英国人掀起中国热的原因。
这股热潮并不是他们对中国有多少信心,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自己高度的自信。
这种信心让英国人毫不怀疑马嘎尔尼此行一定能收获到他们想象中的成功,他们认为既然英国正式派出了使臣,那么就没道理无法跟中国达成条件优厚的通商协议,这是一种十分不理智的自信,也正是一种国力高速提升时期的国家的国民心态。就好像21世纪的中国,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国家能够创造任何奇迹。
英国人也相信随着马嘎尔尼访华,他们很快就能彻底打开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来往,这种盲目的信心,恰好帮了周琅一把。否则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只提出一份计划书,就能来来十来万英镑投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疯狂。只是英国人可能太过于自信了,导致连东印度公司都注意到了周琅。这是周琅没有想象到的,他主要目的就是那些年轻,轻率,又没有多少经验的年轻投资者,谁能想到最后东印度公司高层都介入了。
亨利皮特带来的其他信息,倒是让周琅对马嘎尔尼访华这件历史事件产生了新的看法,他惊讶的发现,马嘎尔尼访华在法理上,并不是英国的政府行为,竟然只是东印度公司的行为。这跟他的历史常识有很大的出入,他一直以为马嘎尔尼是代表英国国王,可实际上他代表的是东印度公司。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英国国王是一个神经病,是不可能做出这种重大的外交决策的。在英国这件事也没有经过英国议会的授权,一切程序都是在东印度公司内部进行的。不但马嘎尔尼此行的所有经费都是东印度公司提供,礼物也是东印度公司准备的,包括其中著名的天象仪,就是东印度公司专门在德国拍卖的。连马嘎尔尼本人此行,都领取了东印度公司一万五千英镑的天价补贴。
可如果说英国政府毫不知情,那也不对。因为现在东印度公司的委员会成员可都是政府派出的高官,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美联储,政府向其中派遣官员,但性质上却是一家私营机构。因此访华这件事,不但英国政府知道,皮特首相也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