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www.51xsw.com,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大学教书时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有一个学生在我的课上表现相当突出,他在文科其他各个课程中也是全a,同时参与了地方选举,以后还准备自己竞选公职。当我发现他数学课只拿了一个c时,就问他为什么。他叹了口气:“我不是数学的料。”
“你怎么知道你不是数学的料?”
“从小我数学就不好,也实在没有兴趣。”
“小时候数学不好说明什么呢?你看看你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大概许多都比你高。可是,现在有几个能长你这么高的个儿头?你能根据你一年级的身高,说你天生长不高吗?”我这么说,是因为他是个快一米九的大汉,而且告诉我他小时候身高并不突出。他听了我的话不免支支唔唔,找不出解释来。于是,我开始给他进行心理咨询:
“你不应该轻易形成对自己的负面看法。当你认定你不是数学的材料时,你就会不自觉地用行动来证明你的结论。比如,数学考试碰到一道难题,其实对大家都很难。可是你想了一会儿没有结论,马上加强了对自己的成见:‘我就知道我数学不行,作不出来。’于是,本来再努力一下就有希望作出来的题,就真作不出来了。等考试成绩下来,你就更灰心丧气:‘咳,我就不是这块料。实在没有办法。’如果哪次考试不留神考得不错,你则心里暗喜:‘今天走了邪运了!连我也几乎满分’。你就这样自动地把相反的证据排除在你的推理之外,并不会因为成功而对自己的才能更有信心。长此以往,你不仅尽心竭力地在生活中寻找一切可能的证据,证明你不是数学的材料,你还会不自觉地创造证据,比如在明明可以成功的考试中失败,结果更加坚信了自己是如何不可救要。这是一个恶性的或者说是负向的心理循环:失败的信念不断制造失败的事实;失败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失败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最后就真变得无可救要了。”
这个学生的不幸是,他掉进了我所谓的“负向心理循环”的轮子。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掉进这种轮子里的人,大多是在小时候就形成了对自己的某种负面的观念,比如我这个不行,我不是那个材料等等。而且这种对自己的负面观念形成得越早,以后就越难以自拔。
但是,除了这一“负向心理循环”外,还有另外一个轮子,制造的是“正向心理循环”具体而言,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数学天才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天才;甚至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也努力为自己创造证据。比如我高中一位好友,理工科很强,很相信自己“是这块料”一次他碰到一个物理题,怎么也解不出来。换了我早放弃了。可是他说:“这题我要是解不出来,谁能解得出来呀?”结果他苦思苦想几天,有一天豁然开朗,兴冲冲地跑到我家报喜,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概。他就这样创造了自己是天才的证据。在这种“正向心理循环”中,成功的信念制造了成功的事实;成功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了成功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此人就真成了天才。
我在讨论智商研究时指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智商是可以人为提高的。许多旨在提高智商的早期教育产品,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运用过度反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简单地说,你的孩子智商是多少,你只能赶上什么算什么。比如基督徒常说“上帝赋予的才能”我们中国人也常说“天赋”你最好还是相信孩子的智商是上帝或者上天给的,家长无能为力。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提高孩子的智商这个问题上,你不要和命运进行没有希望的搏斗。
那么,家长能作什么呢?家长能作而且也应该作的,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既定的智商条件下,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使她或他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智商发掘出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怀有宗教般的乐观精神,即相信上帝或上天还是基本公正的,在智商上给了每个人足够的本钱。就看你怎么拿着这些本钱生息了。
那么,家长怎么才能让孩子的智商“生息”呢?很简单,那就是帮助孩子建立“正向心理循环”并及时发现、消灭任何“负向心理循环”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心理循环”都象个轮子,能转起来都需要“第一推动”这“第一推动”一般出现在生命的早期,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建立一个好的“心理循环”大概是家长能对孩子的智能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用更白的话说,你虽然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聪明,但你必须让她或他觉得自己聪明。
先说“负向心理循环”因为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一循环的轮子能转起来“第一推动”经常是小时候的一个偶然事件。比如数学不好,很可能就是孩子不喜欢教数学的老师,或者碰巧在数学课或考试中有了一次比较坏的经验,或者是因为发育问题,某些方面的能力发展得晚一些。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教育学的问题,孩子自己当然不可能理解。他们的倾向,就是把一个偶然的事件放大,就此形成对自己负面的定见。如果及早发现,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定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家长应该避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攀比,更要避免让孩子学一些过难的东西。望子成龙的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着“开发智能”、不断挑战孩子的能力极限,希望她或他能够学会一些超出其年龄能力的东西,成为出类拔萃的孩子。这样作的一个结果可能是:孩子在不切实际的期望之下学过难的东西,学不会、心理压力大,最后干脆得出“我不行”的结论。许多早期智力开发适得其反,也是这个原因。在这方面,我们第一次当父母,也犯过错误。不过总能及时修正。所以女儿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学钢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一般的家长中也很有代表性。我们都知道学钢琴的好处,也都希望早点开始。我们的女儿在这方面的经历,后面有专门一节会讲,这里只提几个要点。女儿是四岁半就开始学钢琴的。老师属于放羊式、娱乐式,让孩子高兴。女儿自然没有压力。五岁搬到波士顿,钢琴课中断。七岁时,找到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重新开始。这位老师很有名望,手下的学生也非常出色。不过,因为过于严格,女儿心理压力非常大,对上课有些畏惧。特别是那位老师过分强调识谱能力。女儿手很灵巧,识谱却很慢,也许是发育问题。但老师则坚持她必须先过此关,否则其他就别谈。于是女儿卡在那里,身心全在和自己最弱的方面挣扎。另外,那老师手下两个比女儿小的男孩儿,天份奇高,学的时间也长,水平明显超出女儿一头。这种情况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成为她的“负向心理循环”的“第一推动”于是我们果断中断的这一课程。在下面一年,由妈妈教她识谱,走走停停,没有任何压力。再过一年,找到一位俄国老师,把她视为一个小天才。于是她不仅钢琴一下子上路,信心也足了。
当女儿在这方面初步成功后,我们就向她的一个同学的家长推荐这位老师。那位家长自己是学过钢琴的,孩子也要学,所以非常感兴趣。一次,她带孩子来我们家玩,特别让女儿弹一段,大概是想看看老师的教学效果吧。女儿一弹,她脸色就变得非常复杂。妻子对她了解比较多,事后推断:她肯定没有想到这么小一个孩子能弹得这么好,而且她不会把自己的女儿送到那个老师那里去学。因为她女儿和我们的女儿是同学,在一个老师手下学,水平差距那么大,她女儿的信心就有问题了。果然,事后她再也不和我们打听那位钢琴老师了。这件事,也反映了明智的家长是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她不是盲目追一个明星教师,而是从自己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权衡利弊。而国内亲友,常常一听说某位名师教出几个小明星,就不惜工本地蜂拥而至,全不考虑这样一来给孩子建立的“心理循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女儿的另一个问题是个子小,体重轻,属于最轻的1%之列。她上学一年级时还抱怨:比她小的学前班的孩子都可以一下子把她抱起来,谁都比她强壮。自然,和别的孩子推推搡搡地游戏,她就有些畏惧,对自己信心不足。
对一个才六岁的孩子,我不可能通过让她加强锻炼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一般的... -->>
我在大学教书时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有一个学生在我的课上表现相当突出,他在文科其他各个课程中也是全a,同时参与了地方选举,以后还准备自己竞选公职。当我发现他数学课只拿了一个c时,就问他为什么。他叹了口气:“我不是数学的料。”
“你怎么知道你不是数学的料?”
“从小我数学就不好,也实在没有兴趣。”
“小时候数学不好说明什么呢?你看看你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大概许多都比你高。可是,现在有几个能长你这么高的个儿头?你能根据你一年级的身高,说你天生长不高吗?”我这么说,是因为他是个快一米九的大汉,而且告诉我他小时候身高并不突出。他听了我的话不免支支唔唔,找不出解释来。于是,我开始给他进行心理咨询:
“你不应该轻易形成对自己的负面看法。当你认定你不是数学的材料时,你就会不自觉地用行动来证明你的结论。比如,数学考试碰到一道难题,其实对大家都很难。可是你想了一会儿没有结论,马上加强了对自己的成见:‘我就知道我数学不行,作不出来。’于是,本来再努力一下就有希望作出来的题,就真作不出来了。等考试成绩下来,你就更灰心丧气:‘咳,我就不是这块料。实在没有办法。’如果哪次考试不留神考得不错,你则心里暗喜:‘今天走了邪运了!连我也几乎满分’。你就这样自动地把相反的证据排除在你的推理之外,并不会因为成功而对自己的才能更有信心。长此以往,你不仅尽心竭力地在生活中寻找一切可能的证据,证明你不是数学的材料,你还会不自觉地创造证据,比如在明明可以成功的考试中失败,结果更加坚信了自己是如何不可救要。这是一个恶性的或者说是负向的心理循环:失败的信念不断制造失败的事实;失败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失败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最后就真变得无可救要了。”
这个学生的不幸是,他掉进了我所谓的“负向心理循环”的轮子。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掉进这种轮子里的人,大多是在小时候就形成了对自己的某种负面的观念,比如我这个不行,我不是那个材料等等。而且这种对自己的负面观念形成得越早,以后就越难以自拔。
但是,除了这一“负向心理循环”外,还有另外一个轮子,制造的是“正向心理循环”具体而言,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数学天才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天才;甚至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也努力为自己创造证据。比如我高中一位好友,理工科很强,很相信自己“是这块料”一次他碰到一个物理题,怎么也解不出来。换了我早放弃了。可是他说:“这题我要是解不出来,谁能解得出来呀?”结果他苦思苦想几天,有一天豁然开朗,兴冲冲地跑到我家报喜,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概。他就这样创造了自己是天才的证据。在这种“正向心理循环”中,成功的信念制造了成功的事实;成功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了成功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此人就真成了天才。
我在讨论智商研究时指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智商是可以人为提高的。许多旨在提高智商的早期教育产品,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运用过度反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简单地说,你的孩子智商是多少,你只能赶上什么算什么。比如基督徒常说“上帝赋予的才能”我们中国人也常说“天赋”你最好还是相信孩子的智商是上帝或者上天给的,家长无能为力。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提高孩子的智商这个问题上,你不要和命运进行没有希望的搏斗。
那么,家长能作什么呢?家长能作而且也应该作的,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既定的智商条件下,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使她或他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智商发掘出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怀有宗教般的乐观精神,即相信上帝或上天还是基本公正的,在智商上给了每个人足够的本钱。就看你怎么拿着这些本钱生息了。
那么,家长怎么才能让孩子的智商“生息”呢?很简单,那就是帮助孩子建立“正向心理循环”并及时发现、消灭任何“负向心理循环”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心理循环”都象个轮子,能转起来都需要“第一推动”这“第一推动”一般出现在生命的早期,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建立一个好的“心理循环”大概是家长能对孩子的智能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用更白的话说,你虽然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聪明,但你必须让她或他觉得自己聪明。
先说“负向心理循环”因为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一循环的轮子能转起来“第一推动”经常是小时候的一个偶然事件。比如数学不好,很可能就是孩子不喜欢教数学的老师,或者碰巧在数学课或考试中有了一次比较坏的经验,或者是因为发育问题,某些方面的能力发展得晚一些。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教育学的问题,孩子自己当然不可能理解。他们的倾向,就是把一个偶然的事件放大,就此形成对自己负面的定见。如果及早发现,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定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家长应该避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攀比,更要避免让孩子学一些过难的东西。望子成龙的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着“开发智能”、不断挑战孩子的能力极限,希望她或他能够学会一些超出其年龄能力的东西,成为出类拔萃的孩子。这样作的一个结果可能是:孩子在不切实际的期望之下学过难的东西,学不会、心理压力大,最后干脆得出“我不行”的结论。许多早期智力开发适得其反,也是这个原因。在这方面,我们第一次当父母,也犯过错误。不过总能及时修正。所以女儿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学钢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一般的家长中也很有代表性。我们都知道学钢琴的好处,也都希望早点开始。我们的女儿在这方面的经历,后面有专门一节会讲,这里只提几个要点。女儿是四岁半就开始学钢琴的。老师属于放羊式、娱乐式,让孩子高兴。女儿自然没有压力。五岁搬到波士顿,钢琴课中断。七岁时,找到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重新开始。这位老师很有名望,手下的学生也非常出色。不过,因为过于严格,女儿心理压力非常大,对上课有些畏惧。特别是那位老师过分强调识谱能力。女儿手很灵巧,识谱却很慢,也许是发育问题。但老师则坚持她必须先过此关,否则其他就别谈。于是女儿卡在那里,身心全在和自己最弱的方面挣扎。另外,那老师手下两个比女儿小的男孩儿,天份奇高,学的时间也长,水平明显超出女儿一头。这种情况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成为她的“负向心理循环”的“第一推动”于是我们果断中断的这一课程。在下面一年,由妈妈教她识谱,走走停停,没有任何压力。再过一年,找到一位俄国老师,把她视为一个小天才。于是她不仅钢琴一下子上路,信心也足了。
当女儿在这方面初步成功后,我们就向她的一个同学的家长推荐这位老师。那位家长自己是学过钢琴的,孩子也要学,所以非常感兴趣。一次,她带孩子来我们家玩,特别让女儿弹一段,大概是想看看老师的教学效果吧。女儿一弹,她脸色就变得非常复杂。妻子对她了解比较多,事后推断:她肯定没有想到这么小一个孩子能弹得这么好,而且她不会把自己的女儿送到那个老师那里去学。因为她女儿和我们的女儿是同学,在一个老师手下学,水平差距那么大,她女儿的信心就有问题了。果然,事后她再也不和我们打听那位钢琴老师了。这件事,也反映了明智的家长是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她不是盲目追一个明星教师,而是从自己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权衡利弊。而国内亲友,常常一听说某位名师教出几个小明星,就不惜工本地蜂拥而至,全不考虑这样一来给孩子建立的“心理循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女儿的另一个问题是个子小,体重轻,属于最轻的1%之列。她上学一年级时还抱怨:比她小的学前班的孩子都可以一下子把她抱起来,谁都比她强壮。自然,和别的孩子推推搡搡地游戏,她就有些畏惧,对自己信心不足。
对一个才六岁的孩子,我不可能通过让她加强锻炼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一般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